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全集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全集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全集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全集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全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基础训练题一、填空题1、原点O的坐标是 ,x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y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 ;点M(a,0)在 轴上。2、点A(1,2)关于轴的对称点坐标是 ;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点A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3、已知点M与点N关于轴对称,则。4、已知点P与点Q关于轴对称,则。5、点P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则P点的坐标是 。6、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_。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点P(5,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8、

2、将点P(-3,y)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x,-1),则xy=_ 。9、已知ABx轴,A点的坐标为(3,2),并且AB5,则B的坐标为 。10、A( 3, 2)、B(2, 2)、C( 2,1)、D(3,1)是坐标平面内的四个点,则线段AB与CD的关系是_。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条直线PQ平行于y轴,已知直线PQ上有两个点,坐标分别为(a,2)和(3,6),则 。12 、点A在x轴上,位于原点左侧,距离坐标原点7个单位长度,则此点的坐标为 ;13、在Y轴上且到点A(0,3)的线段长度是4的点B的坐标为_。14、在坐标系内,点P(2,2)和点Q(2,4)之间的距离等于

3、 个单位长度。线段PQ的中点的坐标是_。15、已知P点坐标为(2a,3a6),且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是_。16、已知点A(3+a,2a+9)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的值是_。17、已知点P(x,y)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由x与y的关系是_。18、若点B(a,b)在第三象限,则点C(a+1,3b5) 在第_象限。19、如果点M(x+3,2x4)在第四象限内,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20、已知点P在第二象限,且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1,试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P 。点K在第三象限,且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积为8,写出两个符合条件的点 。21、已知点A(a,0)和点B(0,5)两点,

4、且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的值是_。22、已知,则点(,)在 。二、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一定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如果点A(a.b)在第三象限,则点B(a+1,3b5)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点P(a,b)在第二象限,则点Q(a-,b+1)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4、若,且点M(a,b)在第二象限,则点M的坐标是( ) A、(5,4) B、(5,4) C、(5,4) D、(5,4)6、DEF(三角形)是由ABC平移得到的

5、,点A(1,4)的对应点为D(1,1),则点B(1,1)的对应点E、点C(1,4)的对应点F的坐标分别为( )A、(2,2),(3,4) B、(3,4),(1,7) C、(2,2),(1,7)D、(3,4),(2,2)7、过A(4,2)和B(2,2)两点的直线一定( )A垂直于x轴 B与Y轴相交但不平于x轴 C 平行于x轴 D与x轴、y轴平行8、已知点A在轴上方,轴的左边,则点A到轴、轴的距离分别为()A、B、 C、D、9、如图3所示的象棋盘上,若位于点(1,2)上,位于点(3,2)上,则位于点()A(1,1) B(1,2) C(2,1) D(2,2)10、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

6、的坐标为( 1, 1)、( 1,2)、(3, 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A(2,2) B(3,2) C(3,3) D(2,3)11、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 ) A(3,0) B(3,0)或(3,0) C(0,3) D(0,3)或(0,3)12、在直角坐标系内顺次连结下列各点,不能得到正方形的是( )A、(-2,2) (2,2) (2,-2) (-2,-2) (-2,2);B、(0,0) (2,0) (2,2) (0,2) (0,0);C、(0,0) (0,2) (2,-2) (-2,0) (0,0);D、(-1,-1) (-1,1) (1,1) (1,-1) (

7、-1,-1)。13、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1,4),(1,1),(-4,-1),现将这三个点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三个顶点的坐标是( )A、(-2,2),(3,4),(1,7); B、(-2,2),(4,3),(1,7);C、(2,2),(3,4),(1,7); D、(2,-2),(3,3),(1,7)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平移了3个单位 A.向右 B.向左C.向上 D.向下14、若点P(, )在第二象限,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三、解答题1、在图所示的平面

8、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下面各点:A(0,3);B(1,-3);C(3,-5);D(-3,-5);E(3,5);F(5,7);G(5,0) (1)A点到原点O的距离是 。(2)将点C向轴的负方向平移6个单位,它与点 重合。(3)连接CE,则直线CE与轴是什么关系?(4)点F分别到、轴的距离是多少?2、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ABC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0,0),B(6,0),C(5,5)。(1)求三角形ABC的面积;(2)如果将三角形ABC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三角形A1B1C1,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2B2C2。试求出A2、B2、C2的坐标;(3)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

9、的大小、形ACAXAYBA状有什么关系。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变换成OA1B1,第二次将OA1B1变换成OA2B2,第三次将OA2B2变换成OA3B3。(1)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的变化规律,若将OA3B3变换成OA4B4,则A4的坐标是,B4的坐标是。(2)若按第(1)题找到的规律将OAB进行n次变换,得到OAnBn,比较每次变换中三角形顶点坐标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推测An的坐标是,Bn的坐标是七年级数学第七章三角形复习训练题一、填空题1.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 ,钝角三角形有 条高在三角形外,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恰是它的 。2.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8

10、cm,则它的周长是 。3. 要使六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再钉上 根木条。4. 在ABC中,若A=C=B,则A= ,B= ,这个三角形是 。5、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和7,则第三条边的取值范围是_。6、ABC中,A50°,B60°,则C 。7、将一个三角形截去一个角后,所形成的一个新的多边形的内角和_。8、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cm,一腰上的中线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周长之差为2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_.9、古希腊数学家把数1,3,6,10,15,21,叫做三角形数,它有一定的规律性,则第24个三角形数与第22个三角形数的差为 10、在ABC中,如

11、果BAC=50°,B=_。1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980°,则它的边数是_,共有条对角线_,它的外角和是_。12、观察下图,我们可以发现:图中有1个正方形;图中有5个正方形,图中共有14个正方形,按照这种规律继续下去,图中共有_个正方形。二、选择题1、小芳画一个有两边长分别为5和6的等腰三角形,则它的周长是( )A、16 B、17 C、11 D、16或172、如图,已知直线ABCD,当点E直线AB与CD之间时,有BEDABECDABECDE成立;而当点E在直线AB与CD之外时,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ABEDABECDE或BEDABECDEBBEDABECDECBEDCD

12、EABE或BEDABECDEDBEDCDEABE3、 以长为3cm,5cm,7cm,10cm的四根木棍中的三根木棍为边,可以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DABECPA1个 B2个 C3个 D4个4、已知一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这个多边形是正( )(A) 十二边形 (B) 十边形 (C) 八边形 (D) 六边形5、边长相等的下列两种正多边形的组合,不能作平面镶嵌的是()A.正方形与正三角形B.正五边形与正三角形C.正六边形与正三角形D.正八边形与正方形6、如图,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且相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的度数是( )A

13、150° B130° C120° D1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的五角星,它的五个锐角的度数和是( )A、500 B、100 0 C、180 0 D、 200 08、在ABC中,三个内角满足BA=CB,则B等于( )A、70° B、60° C、90° D、120°9、在锐角三角形中,最大内角的取值范围是( )A、0°90° B、60°180° C、60°90° D、60°90°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个数有()如果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

1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一个内角,则这么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A=B=C,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之差,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ABC中,若AB=C,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A、3个 B、4个 C、5个 D、5个11、在ABC中,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设用x的代数式表示的度数,正确的是()(A) (B) (C) (D)三、解答题1、在五边形ABCDE中,A=D,C+E=2B,A-B=45°,求A、B的度数。(1) 112、阅读材

15、料:多边形上或内部的一点与多边形各顶点的连线,将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小三角形。图(一)给出了四边形的具体分割方法,分别将四边形分割成了2个、3个、4个小三角形。请你按照上述方法将图(二)中的六边形进行分割,并写出得到的小三角形的个数以及求出每个图形中的六边形的内角和.试把这一结论推广至n边形,并推导出n 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 (1) 3、探究规律:如图,已知直线,A、B为直线上的两点,C、P为直线上的两点。(1)请写出图中面积相等的各对三角形:_。(2)如果A、B、C为三个定点,点P在上移动,那么无论P点移动到任何位置总有: 与ABC的面积相等;n m OBAPC 理由是: 第3题图 第2题图

16、BAC=80°,B=40°时,求ACB、AEC、AFE的度数. 4、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B=13cm,BC=12cm,AC=5cm,求:(1)ABC的面积; (2)CD的长;(3)作出ABC的边AC上的中线BE,并求出ABE的面积;(4)作出BCD的边BC边上的高DF,当BD=11cm 时,试求出DF的长。5、在ABC中,已知ABC=66°,ACB=54°,BE是AC上的高,CF是AB上的高,H是BE和CF的交点,求ABE、ACF和BHC的度数.七年级数学第七章三角形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

17、30分)1、在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这三种三角形中,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的是 三角形。2、如图1,AD是ABC的中线,如果ABC的面积是18cm2,则ADC的面积是_cm2。3、把一副常用的三角板如图2所示拼在一起,那么图中ADE是 度。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和6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是_。5、若过m边形的一个顶点有7条对角线,n边形没有对角线,k边形有k条对角线,求(mk)n的值_。6、如图3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 图3根木条,这样做使用的数学道理是 _ 。7、在ABC中,A=3B,AC=30°,

18、则A=_,B=_,C=_。8、一个三角形周长为27cm,三边长比为234,则最长边比最短边长。9、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差是1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10、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相邻的内角的倍,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一个内角的倍,则此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是_。11、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则此多边形的边数是_。12、已知ABC的周长是偶数,且a=2,b=7,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_。13、如图4,已知BOF=120°,则A+B+C+D+E+F=_ 图1 图2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 ) 图4(A)

19、 3、4、2 (B)12、5、6 (C)1、5、9 (D)5、2、72、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5,则三角形周长y的范围是( )A.2y8 B.10y18 C.10y16 D.无法确定3、将一个ABC进行平移,其不变的是 ( )(A)面积 (B)周长 (C)角度 (D)以上都是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0),B(5,0),C(0,4)所组成的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A、32; B、4; C、16; D、85、以长为13cm、10cm、5cm、7cm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6、给出下列命题: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20、叫三角形 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不在三角形内就在三角形外 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三角形内。正确的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D.4个 7、 .依次观察左边三个图形,并判断照此规律从左向右第四个图形是( )ABDCE图4(A) (B) (C) (D)8、如图4,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BC上一点,ABD经旋转后至ACE的位置,则至少应旋转( )(A) (B) (C) (D)9、等腰三角形的底边BC=8 cm,且|ACBC|=2 cm,则腰长

21、AC为( ) A.10 cm或6 cm B.10 cm C.6 cm D.8 cm或6 cm 10、如果在ABC中,A70°B,则C等于( )A 、35° B、70° C 、110° D、140°三、解答题1、(5分)在ABC中,A=(BC)、BC=20°,求A、B、C的度数。2、(5分)如图,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I,根据下列条件求BIC的度数.(1)若ABC=50°,ACB=80°,则BIC=_;(2)若ABC+ACB=116°,则BIC=_;(3)若A=56°,则BIC=

22、_;(4)若BIC=100°,则A=_;(5)通过以上计算,探索出您所发现规律:A与BIC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ABDCE3、(8分)如图,已知DAB+D=180°,AC平分DAB,且CAD=25°,B=95°(1)求DCA的度数;(2)求DCE的度数。PP4、(8分)如图,ABCD,分别探讨下面四个图形中APC与PAB、PCD的关系,请你从所得到的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适当添加辅助线,其实并不难)AABBBAABPPDDCCCC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练习题一、填空题1、关于X的方程,当_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当_时,它是二元一次方程。2、已知,用

23、表示的式子是_;用表示的式子是_。当时_;写出它的2组正整数解_。3、若方程 2x + y = 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4、已知与有相同的解,则 _ , 。5、已知,那么的值是 。6、 如果那么_。7、若(xy)2+|5x7y-2|=0,则x=_,y=_ 。8、已知ykxb,如果x4时,y15;x7时,y24,则k ;b 9、已知是方程的一个解,则。10、二元一次方程4x+y=20 的正整数解是_。11、从1分、2分、5分的硬币中取出5分钱,共同_种不同的取法(不论顺序)。12、方程组的解是_。13、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那么a+b=_。14、方程组的解是 15、已知6x3y=16,并

24、且5x3y=6,则4x3y的值为 。16、若是关于、的方程的一个解,且,则 。17、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为63和36两部分,则它的腰长是_。底边长为_。18、已知点A(y15,152x),点B(3x,9y)关于原点对称,则x的值是_,y的值是_。二、选择题。1、在方程组、 、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 A B C D 3、三个二元一次方程2x+5y6=0,3x2y9=0,y=kx9有公共解的条件是k=( ) A4 B3 C2 D14、如图,8块相同的小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长方形,其中每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25、 )A. 400 cm2B. 500 cm2 C. 600 cm2D. 675 cm25、一杯可乐售价1.8元,商家为了促销,顾客每买一杯可乐获一张奖券,每三张奖券可兑换一杯可乐,则每张奖券相当于( )(A)0.6元 (B)0.5元 (C)0.45元 (D)0.3元6、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间的关系是( )A、 B、 C、 D、7、为保护生态环境,陕西省某县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号召,将某一部分耕地改为林地,改变后,林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共有18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是林地面积的25%,为求改变后林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各多少平方千米。设改变后耕地面积x平方千米,林地地面积y平方千米,根据题意,列出如下四个

26、方程组,其中正确的是( )ABCD8、设A、B两镇相距千米,甲从A镇、乙从B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行驶的速度分别为千米小时、千米小时,出发后30分钟相遇;甲到B镇后立即返回,追上乙时又经过了30分钟;当甲追上乙时他俩离A镇还有4千米。求、。根据题意,由条件,有四位同学各得到第3个方程如下,其中错误的一个是( )A、 B、 C、 D、三、解答题。1、在y=中,当时y的值是,时y的值是,时y的值是,求的值,并求时y的值。70cm3m50cm2、有三把楼梯,分别是五步梯、七步梯、九步梯,每攀沿一步阶梯上升的高度是一致的。每把楼梯的扶杆长(即梯长)、顶档宽、底档宽如图所示,并把横档与扶杆榫合处称

27、作联结点(如点A)。2.5m40cm60cm(1) 通过计算,补充填写下表:楼梯种类两扶杆总长(米)横档总长(米)30cm2m联结点数(个)五步梯42050cmA10七步梯九步梯(2) 一把楼梯的成本由材料费和加工费组成,假定加工费以每个个联结点1元计算,而材料费中扶杆的单价与横档的单价不相等(材料损耗及其它因素忽略不计)。现已知一把五步梯、七步梯的成本分别是26元、36元,试求出一把九步梯的成本。3、解下列方程组(1) 4、甲,乙联赛中,某足球队按足协的计分规则与本队奖励方案如下表.胜一场平一场负一场积分310奖金(元/人)15007000当比赛进行到第12轮结束时,该队负3场,共积19分.

28、问:(1)该队胜,平各几场?(2)若每赛一场,每名参赛队员均得出场费500元,试求该队每名队员在12轮比赛结束后总收入。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如果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那么数b=_。 2、已知方程,写出用表示的式子得_。当时,_ 。3、已知,则x与y之间的关系式为_。4、方程的正整数解是_。5、已知方程组,不解方程组则x+y=_。6、若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同解,则可通过解方程组 _ 求得这个解。7、已知点A(3x6,4y15),点B(5y,x)关于x轴对称,则xy的值是_。8、若,则 , 。9、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则。10、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

29、将它的周长分为6和9两部分,则它的底边长是_。11、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12、在ABC中,AC=25°,BA=10°,则B=_。13、有一个两位数,它的两个数字之和为11,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大63,设原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十位数字为,则用代数式表示原两位数为 ,根据题意得方程组。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已知 都满足方程y=kx-b,则k、b的值分别为( )A.一5,7 B.5,5 C.5,3 D.5,72、若方程组的解满足0,则的取值范围是( )A、1 B、1 C、1 D、13、下列六个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 )

30、A.1个 B.2个 C.3个 D.4个4、如右上图,ABBC,ABD的度数比DBC的度数的两倍少15°,设ABD和DBC的度数分别为x、y,那么下面可以求出这两个角的度数的方程组是( )A、 B、 C、 D、5、今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3倍,6年后甲的年龄就是乙的年龄的2倍,则甲今年的年龄是( )A、15岁 B、16岁 C、17岁 D、18岁6、当时,代数式的值为6,那么当时的值为( ) A、6 B、4 C、5 D、17、下列各组数中 是方程的解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8、若实数满足(xy2)(xy1)=0,则xy的值为( )A、 1 B、2 C、 2或1 D

31、、2或1三、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1、用两种方法求方程组的解 代入法: 加减法:2、已知y=x2pxq,当x=1时,y的值为2;当x=2时,y的值为2。求x=3时y的值。3、甲、乙两人共同解方程组,由于甲看错了方程中的,得到方程组的解为;乙看错了方程中的,得到方程组的解为。试计算的值.4、如图,宽为50 cm的长方形图案由10个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求每块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5、一批货物要运往某地,货主准备租用汽车运输公司的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两次租用这种货车的情况如下表:项目第一次第二次甲种货车辆数/辆25乙种货车辆数/辆36累计运货吨数/吨15535现租用该公司3辆甲种货车

32、及5辆乙种货车一次刚好运完这批货,如果按每吨付运费30元计算,问:货车应付运费多少元?6、某纸品加工厂为了制作甲、乙两种无盖的长方体小盒(如图),利用边角料裁出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硬纸片,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规格150张正方形硬纸片和300张长方形硬纸片全部用于制作这两种小盒,可以做成甲、乙两种小盒各多少个?第九章复习训练题一、填空题1、已知a>b用”>”或”<”连接下列各式;(1)a-3 - b-3,(2)2a - 2b,(3)- - (4)4a-3 - 4b-3 (5)a-b - 02、不等式3(x-2)x-1的非负整数解是 3、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_4、已知不等式

33、5(x2)+8<6(x1)+7的最小整数解是方程2xax=4的解,则a的值是_。5、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a-1)x<a+5和2x<4的解集相同,则a的值是 6、已知点M(35P,3P)是第三象限的点,则P的取值范围是 。7、若点M关于轴的对称点M在第二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8、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_。9、代数式的值不大于的值,那么的正整数解是 。10、小颖家每月水费都不少于15元,自来水公司的收费标准如下:若每户每月用水不超过5立方米,则每立方米收费1. 8元;若每户每月用水超过5立方米,则超出部分每立方米收费2元,小颖家每月用水量至少是 _。

34、二、选择题1、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 )A0B1C2D12、若点P(a,4a)是第二象限的点,则a必满足( ) Aa4 B. 0a4 C. a0 D. a43、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 的解,其中正确的是( )4、某原料供应商对购买原料的顾客实行如下优惠办法:一次购买不超过1万元,不予优惠;一次购买超过1万元,但不超过3万元,给九折优惠;一次购买超过3万元,其中3万元九折优惠,超过3万元的部分八折优惠.某厂在该供应商处第一次购买原料付款7800元,第二次购买付款26100元,如果他是一次购买同样数量的原料,可少付金额为 ( )A. 1460元 B. 1540元 C. 1560元 D. 2000元

35、5、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4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6、若,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B、C、D、7、设A 、B 、C 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现用天平称了两次,情况如图所示,那么“A”、“ B ”、“C ”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应为(A) A B C (B)C A B (C) B A C(D) B C A 8、( )A BC D 9、如图,天平右边托盘里的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1千克,则图中显示物体质量的范围是( ) A 大于2千克 B 小于3千克C 大于2千克且小于3千克 D 大于2千克或小于3千克10、若方程的解是负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6、11、不等式的解集为,则 的值为( ) A4 B2 C D三、解答题1、解不等式组 2、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3、若方程组的解满足x1且y1,求k的整数解。4、某童装加工企业今年五月份工人每人平均加工童装150套,最不熟练的工人加工的童装套数为平均套数的60%。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按时完成外贸订货任务,企业计划从六月份起进行工资改革。改革后每位工人的工资分二部分:一部分为每人每月基本工资200元;另一部分为每加工1套童装奖励若干元。(1)为了保证所有工人的每月工资收入不低于市有关部门规范的最低工资标准450元,按五月份工人加工的童装套数计算,工人每加工1套童装企业至少应奖励多少元(精确到分

37、)?(2)根据经营情况,企业决定每加工1套童装奖励5元。工人小张争取六月份工资不少于1200元,问小张在六月份应至少加工多少套童装?5、阅读下列材料: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n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它的计算公式为:n各类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如下表所示:家庭类型贫困温饱小康富裕最富nn>60%50%<n60%40%<n50%30%<n40%n30%根据上述材料,解答下列问题:某校初三学生对某乡的农民家庭进行抽样调查,从1997年至2002年间,该乡每户家庭消费支出总额每年平均增加500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总额每年平均增加200元,19

38、97年该乡农民家庭平均刚达到温饱水平,已知该年每户家庭消费支出总额平均为8000元。(1)1997年该乡平均每户家庭食品消费支出总额为多少元?(2)设从1997年起m年后该乡平均每户的恩格尔系数为nm(m为正整数),请用m的代数式表示该乡平均每户当年的恩格尔系数nm,并利用这个公式计算2003年该乡平均每户的恩格尔系数(百分号前保留整数)。(3)按这样的发展,该乡将于哪年开始进入小康家庭生活?该乡农民能否实现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6、仔细观察下图,认真阅读对话:小朋友,本来你用10元钱买一盒饼干是有多的,但要再买一袋牛奶就不够了!今天是儿童节,我给你买的饼干打9折,

39、两样东西请拿好!还有找你的8角钱.阿姨,我买一盒饼干和一袋牛奶(递上10元钱).根据对话的内容,试求出饼干和牛奶的标价各是多少元?第九章复习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不等式的负整数解是 2、若_;不等式解集是,则取值范围是 3、一次普法知识竞赛共有30道题,规定答对一道题得4分,答错或不答,一道题得1分,在这次竞赛中,小明获得优秀(90或90分以上),则小明至少答对了 道题。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5、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一不等式组的解集,这个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6、若代数式1-的值不大于的值,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7、若不等式组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8、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

40、3、(12)、8,则的取值范围是_。9、若,则点 在第 象限 。10、已知点M(1-a,a+2)在第二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_。11、在方程组的取值范围是_12、某书城开展学生优惠售书活动,凡一次性购书不超过200元的一律九折优惠,超过200元的,其中200元按九折算,超过200元的部分按八折算。某学生第一次去购书付款72元,第二次又去购书享受了八折优惠,他查看了所买书的定价,发现两次共节省了34元钱。则该学生第二次购书实际付款 元。12、阳阳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2400米,他早晨8点离开家,要在8点30分到8点40分之间到学校,如果用x表示他的速度(单位:米/分),则x的取值范围为 。二、选择

41、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a=a则有 (A) a 0 (B) a 0 (C) a1 (D) 1a02、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 )A1 B 0 C2 D3··-13··-133、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B ··-13··-13 C D4、在ABC中,AB=14,BC=2x,AC=3x,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2.8 B、2.8x14 C、x14 D、7x145、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的是( ) (B) (C) (D) 6、如果0<x<1则,x,x2 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可表

42、示为( )(A)x< < x2 (B)x <x2< (C) <x<x2 (D) x2<x<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3m2+1)一定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8、如图2,天平右盘中的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1g,则物体A的质量m(g)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AA图2012A012B1D221C009、设“”、“”、“”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用天平比较它们质量的大小,两次情况如图所示,那么每个“”、“”、“”这样的物体,按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A、 B、 C、D、10、某种商品的进价为

43、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少可打( ) A6折 B7折 C8折 D9折 三、解答题(12共10分,34共12分,56共20分)1、解不等式组 2、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3、已知方程组,为何值时,?4、乘某城市的一种出租车起步价是10元(即行驶路程在5km以内都需付车费10元),达到或超过5km后,每增加1km加价12元(不足1km部分按1km计)。现在某人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支付车费172元,试问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最多是多少?5、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360千克,乙种原料290千克,计划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50件生产一件A产品需要甲种原料9千克,乙种原料3千克,可获利润700元;生产一件B产品,需要甲种原料4千克,乙种原料10千克,可获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