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1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80b3ac67-b1f3-4635-b40d-af55523accc3/80b3ac67-b1f3-4635-b40d-af55523accc31.gif)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1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80b3ac67-b1f3-4635-b40d-af55523accc3/80b3ac67-b1f3-4635-b40d-af55523accc32.gif)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1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80b3ac67-b1f3-4635-b40d-af55523accc3/80b3ac67-b1f3-4635-b40d-af55523accc33.gif)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1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80b3ac67-b1f3-4635-b40d-af55523accc3/80b3ac67-b1f3-4635-b40d-af55523accc34.gif)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1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80b3ac67-b1f3-4635-b40d-af55523accc3/80b3ac67-b1f3-4635-b40d-af55523accc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OGOErgonomics心理现心理现象与行象与行为构成为构成感觉与感觉与知觉特知觉特征征注意与注意与记忆的记忆的特征特征想象与想象与思维特思维特征征创造性创造性心理特心理特征征12345Ergonomics4.1.1 4.1.1 心心 理现象理现象:研研究人的心理现究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发象的产生、发展变化规律的展变化规律的科学。科学。 :是人的感:是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意识意志、性格、意识倾向等心理现象的倾向等心理现象的总称。心理活动的总称。心理活动的组成。参阅图组成。参阅图4-1。心理心理行为行为Ergonomics返回
2、Ergonomics4.1.2 4.1.2 行为构成(行为模式)行为构成(行为模式)()Bf P E式中式中 BB行为行为(Behavior) (Behavior) f f函数函数(Function)(Function) P P人人(Person) (Person) E E环境环境(Environment(Environment,广义,广义) )v 心理学家列文(心理学家列文(K.LewinK.Lewin)认为:人与环境密不可分,)认为:人与环境密不可分,行为取决于个体本身与其所处的环境。即行为取决于个体本身与其所处的环境。即()Bf P EErgonomics公式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公式包含
3、两个方面的内容:l人行为的目的是为实现一定目标、满足一定的需求;行人行为的目的是为实现一定目标、满足一定的需求;行为是人自身动机或需要作出的反映。为是人自身动机或需要作出的反映。l行为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是对外在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行为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是对外在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客观环境可能支持行为,也可能阻碍行为。客观环境可能支持行为,也可能阻碍行为。 人个体本身,人个体本身,“遗传遗传”、“成熟成熟”、“学习学习”等构成行为的基础因素,行为的基本模等构成行为的基础因素,行为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式可概括为:B=HM E LH H遗传(遗传(HeredityHeredity)M M成熟(成熟(
4、MaturationMaturation)L L学习(学习(LearnLearn)E E环境(环境( EnvironmentEnvironment) Ergonomics4.1.3 4.1.3 行为反应行为反应( (感知响应、反射)感知响应、反射)v 心理学家将行为的产生分解为刺激、生物体、反应心理学家将行为的产生分解为刺激、生物体、反应三项因素研究,即三项因素研究,即 S O R 式中,式中,S外在、内在的刺激(外在、内在的刺激(stimulator) O人体(人体(organism) R行为反应(行为反应(reaction) 刺激、人体、反应三项因素间的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刺激、人体、反应三
5、项因素间的存在相互作用关系。Ergonomics1、刺激、刺激 刺激是人体的所能接受的信息,是源于刺激是人体的所能接受的信息,是源于人体人体 内部和外界的各种环境因素。内部和外界的各种环境因素。 刺激的来源,见图刺激的来源,见图4-2。2、人体、人体 人体的神经系统是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人体的神经系统是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和意识活动也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的。刺激理和意识活动也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的。刺激与行为的关系,见图与行为的关系,见图4-3。3 3、反应反应是行为的表现形式。行为的基本模式,见图4-4Ergonomics 图图4-2 4-2 刺激分析示意刺
6、激分析示意Ergonomics图图4-3 4-3 刺激与行为关系示意刺激与行为关系示意Ergonomics图图4-4 4-4 行为的基本模式行为的基本模式Ergonomics 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又会进入新的循环,因为又将有新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又会进入新的循环,因为又将有新的刺激作用于人。故满足人的需要是相对,暂时的。行为和需的刺激作用于人。故满足人的需要是相对,暂时的。行为和需要的共同作用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变,行为的要的共同作用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变,行为的基本模式:基本模式:刺激作用刺激作用需要欲望需要欲望 反反 应应环境环境个体个体目标目标作用作用行为行为
7、Ergonomics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Perception and ConsciousnessPerception and Consciousness)v 感觉定义感觉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也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v 感觉类型感觉类型:视觉、听觉、化学感觉(嗅觉和味觉)、视觉、听觉、化学感觉(嗅觉和味觉)、皮肤感觉、本体感觉等。本体感觉能告知操作者躯体皮肤感觉、本体感觉等。本体感觉能告知操作者躯体正
8、在进行的动作及其相对于环境和机器的位置;而其正在进行的动作及其相对于环境和机器的位置;而其他感觉能将外部环境的信息传递给操作者。他感觉能将外部环境的信息传递给操作者。v 感觉的过程感觉的过程:人的感觉器官接受内外环境的刺激,将:人的感觉器官接受内外环境的刺激,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将其传至大脑皮其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将其传至大脑皮质感觉中枢,便产生了感觉。质感觉中枢,便产生了感觉。感觉感觉Ergonomics知觉的定义知觉的定义:知觉是在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知觉是在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客观事物的
9、各种属性分别作用于人的不: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分别作用于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觉,经大脑皮质联同感觉器官,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觉,经大脑皮质联合区对来自不同感觉器官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合区对来自不同感觉器官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加工,于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于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印象,这便是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印象,这便是知觉。知觉。 知觉知觉Ergonomics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和区别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和区别v 从知觉的过程得知,客观事物是首先被感觉,然后才能进从知觉的过程得知,客观事物是
10、首先被感觉,然后才能进一步被知觉,所以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的事一步被知觉,所以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的事物个别属性越丰富、越精确,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物个别属性越丰富、越精确,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正确。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对所作用的反映。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人都是以脑中产生对所作用的反映。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人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而感觉只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而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而感觉只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在心理学中称为存在于
11、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在心理学中称为“感知觉感知觉”。v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感觉的性质较多取决于刺激物的性质,而知觉过物的整体。感觉的性质较多取决于刺激物的性质,而知觉过程带有意志成分,人的知识、经验、需要、动机、兴趣等因程带有意志成分,人的知识、经验、需要、动机、兴趣等因素直接影响知觉的过程。素直接影响知觉的过程。Ergonomics4.2.14.2.1感觉的基本特性感觉的基本特性类型: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类型: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
12、感受阈限。v 外部环境中有许多物质的能量形式,人体的一种感外部环境中有许多物质的能量形式,人体的一种感觉器官只对一种能量形式的刺激特别敏感,能引起感觉器官只对一种能量形式的刺激特别敏感,能引起感觉器官有效反应的刺激称为该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觉器官有效反应的刺激称为该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如眼的适宜刺激为可见光;而耳的适宜刺激则为一(如眼的适宜刺激为可见光;而耳的适宜刺激则为一定频率范围的声波)如表定频率范围的声波)如表4-14-1。Ergonomics感觉类型感觉器官适宜刺激刺 激 起源识别外界的特征作用视觉眼可见光外部色彩、明暗、形状、大小、位置、远近、运动方向等鉴别听觉耳一定频率范围的声波
13、外部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声源的方向和位置等报 警 ,联络嗅觉鼻腔顶部嗅细胞挥发的和飞散的物质外部香气、臭气、辣气等挥发物的性质报 警 ,鉴别味觉舌面上的味蕾被睡液溶解的物质接 触 表面甜、酸、苦、咸、辣等鉴别皮肤感觉皮肤及皮下组织物理和化学物质对皮肤的作用直接和间接接触触觉、痛觉、温度觉和压力等报警深部感觉机体神经和关节物质对机体的作用外 部 和内部撞击、重力和姿势等调整平衡感觉半规管运动刺激和位置变化内 部 和外部放置运动、直线运动和摆动等调整返回Ergonomicsv (1)、产生感觉需要有达到一定强度的适宜刺激。刚刚能)、产生感觉需要有达到一定强度的适宜刺激。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
14、为绝对感觉阈限的下限,感觉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的下限,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v (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值成反比,即引起感觉)、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值成反比,即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即绝对感觉阈限的下限值越低,绝对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即绝对感觉阈限的下限值越低,绝对感受性就越高,感觉越敏锐。感受性就越高,感觉越敏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Ergonomicsv (3 3)、若刺激量过大,超过了正常限度,将使感觉消失)、若刺激量过大,超过了正常限度,将使感觉消失而引起痛觉,甚至造成感官的损
15、伤。刚刚能产生正常感而引起痛觉,甚至造成感官的损伤。刚刚能产生正常感觉的最大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的上限。刺激量在上、觉的最大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的上限。刺激量在上、下阈限之间才能引起感觉。下阈限之间才能引起感觉。v (例如:人眼只对波长(例如:人眼只对波长380-780mm380-780mm的光波刺激产生反应,的光波刺激产生反应,380mm380mm和和780mm780mm即为视觉的下、上阈限,波长在即为视觉的下、上阈限,波长在380mm380mm以下以下和和780mm780mm以上的光波都不能引起视觉。)以上的光波都不能引起视觉。)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Ergo
16、nomicsv 当两个不同强度的同类型刺激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某一感当两个不同强度的同类型刺激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某一感觉器官时,它们在强度上的差别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觉器官时,它们在强度上的差别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人的差别感觉。能引起人的差别感觉。v 差别感觉阈限:为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差别感觉阈限:为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对最小差别量的感受能力则为差别感受性,小差别量,对最小差别量的感受能力则为差别感受性,两者成反比关系。两者成反比关系。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Ergonomicsv 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而不同人
17、的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而不同的职业又有各自不同方面的感受能力,如对音乐工作者,要求的职业又有各自不同方面的感受能力,如对音乐工作者,要求具有较高的听觉分辨能力,对美术工作者及其某些行业的检验具有较高的听觉分辨能力,对美术工作者及其某些行业的检验人员要求有较高的视觉颜色分辨能力,而对自动化系统的监控人员要求有较高的视觉颜色分辨能力,而对自动化系统的监控人员,则要求视觉和听觉都有较高的感受性。人员,则要求视觉和听觉都有较高的感受性。v 感受性对于职业的选择和工种的分配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感受性对于职业的选择和工种的分配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义。v 人的感觉能力又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18、,经过训练后,某些人的感觉能力又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经过训练后,某些方面的感受性可以获得极大的提高。方面的感受性可以获得极大的提高。感受性应用感受性应用Ergonomicsv 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过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程,称为“感觉的适应感觉的适应”。v 这种适应现象,除痛觉外,几乎在所有感觉中都存在,这种适应现象,除痛觉外,几乎在所有感觉中都存在,但适应的表现和速度是不同的。除暗适应外,其余各种但适应的表现和速度是不同的。除暗适应外,其余各种感觉适应大都表现为感受性逐渐下降乃至消失。感觉适应大都表现为感受性逐渐下降乃至消失。v 视
19、觉适应中的暗适应约需视觉适应中的暗适应约需4545分钟以上;明适应约需分钟以上;明适应约需1-21-2分分钟;听觉适应约需钟;听觉适应约需1515分钟;味觉和嗅觉适应分别适应约分钟;味觉和嗅觉适应分别适应约需需30S30S和和2S2S。Ergonomics 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对其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对其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都将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响而降低,由此使感受性发生变化都将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响而降低,由此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的现象。 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两种完全不同但属于同一类的刺激物的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两种完全不同但属于同一类的刺激物的作用,而使感受性
20、发生变化的现象。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彩色对比、无彩色对比)、继时对比。同时对比(彩色对比、无彩色对比)、继时对比。 刺激取消后,感觉可存在一极短时间的现象。刺激取消后,感觉可存在一极短时间的现象。Ergonomics知知觉的整体性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恒常知觉的恒常性性4.2.2 4.2.2 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基本特性1234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产生不同的知觉,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产生不同的知觉,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当考虑人在知觉上的共性,又要考虑到人的知觉的差异性。设计师应当考虑人在知觉上的共性,又要考
21、虑到人的知觉的差异性。 Ergonomics 把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认识成为一个具有一把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认识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结构的有机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定结构的有机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v 知觉的整体性可使人知觉的整体性可使人们在感知自己熟悉的们在感知自己熟悉的对象时,只根据其主对象时,只根据其主要特征可将其作为一要特征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而被知觉。如,个整体而被知觉。如,见到建筑群中的冷水见到建筑群中的冷水塔,电力工程师立即塔,电力工程师立即会将该建筑群知觉为会将该建筑群知觉为一个热电厂。一个热电厂。ErgonomicsErgonomics影响知觉整
22、体性的因素: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1 1)接近)接近 (2 2)相似)相似 (3 3)封闭)封闭 (4 4)连续)连续 (5 5)美的形态)美的形态 见图见图4-54-5,图,图4-64-6接近接近相似相似连续、封闭连续、封闭Ergonomics图图4-5 4-5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 返回Ergonomics返回 (a a)接近)接近 (b b)相似)相似 (c c)封闭)封闭 (d d)连续)连续 (e e)美的形态)美的形态Ergonomics2 2、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 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很多的,但人不能同时感知作用于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很多的,但人不能同时感知作用于感官的
23、所有事物或清楚地认识事物的全部。人们总是按照某感官的所有事物或清楚地认识事物的全部。人们总是按照某种需要或目的主动地有意识地选择其中少数事物作为认识对种需要或目的主动地有意识地选择其中少数事物作为认识对象,对它产生突出清晰的知觉映象,而对同时作用于感官的象,对它产生突出清晰的知觉映象,而对同时作用于感官的周围其他事物则呈现隐退模糊的知觉映象,从而成为烘托知周围其他事物则呈现隐退模糊的知觉映象,从而成为烘托知觉(认识)对象的背景,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觉(认识)对象的背景,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Ergonomics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1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24、)、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知觉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知觉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 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2 2)、运动的对象)、运动的对象 在固定不变或相对静止的背景上,在固定不变或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着的对象最容易成为知觉对象,如在荧光屏上显示运动着的对象最容易成为知觉对象,如在荧光屏上显示的变化着的曲线。的变化着的曲线。Ergonomics(3)(3)、人的主观因素、人的主观因素 如任务、目的、知识、兴趣、情绪不同,则选择的知觉对如任务、目的、知识、兴趣、情绪不同,则选择的知觉对象也不同。如图象也不同。如图4-74-7ErgonomicsErgonomics3 3、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当前的感知对象,这种特性称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当前的感知对象,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为知觉的理解性。 由于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也会有不由于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也会有不同,与知觉对象有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也就同,与知觉对象有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动态图像分析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自动粉末喷涂系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可生物降解微胶囊解决方案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生物分析测试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高压清洗机喷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幼儿园科学讨论活动概述模块二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讲解
- 必杀08 第九、十单元 西半球的国家和极地地区(综合题20题)(解析版)
- 猜想02 重难点(70道题25个重难点)【考题猜想】(解析版)
- 2025我国合同法对合同效力的规定
- 合法的房屋租赁合同
-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三章体育目的
- 《氓》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化学元素周期表注音版
- T-GDASE 0042-2024 固定式液压升降装置安全技术规范
- 消防维保服务方案及实施细则
- 香港朗文4B单词及句子
- 数据中心运维方案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五章运动中的中枢控制
- 财务部规范化管理 流程图
- 断绝关系协议书范文参考(5篇)
- 最新变态心理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