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名称: 蹦床起跳技术研究 摘 要: 随着蹦床运动的发展,单凭经验和直观感觉已不能适应改进技术、提高教学、训练质量的需要,而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己日益显示出其在这些方面的作用和地位.由于蹦床起跳技术(包括着网与起网两个阶段)的优劣直接影响整套动作的质量及完成情况。本文主要用成绩对比法和观看录相对比法, 从起跳技术角度进行探讨, 说明起跳技术对完成全套动作的质量和稳定起看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系到全套动作的成致。关键词:蹦床;起跳技术;稳定性1 前言蹦床运动是一项新兴的奥运会比赛项目, 在国外已开展了五、六十年, 但在我国开展这一运动项目还是近几年的事。蹦床运动要求运动员在面积仅为10m,
2、的高架弹网上, 连续不停地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空翻动作, 动作腾空高、难度大, 非常惊险。我国的蹦床运动, 由于开展的时间短, 因此无论在腾空高度与完成动作的难度方面同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笔者认为, 要使我国的蹦床运动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应首先解决腾空高度问题。因为只有首先具备了足够的腾起高度, 才有可能发展相应的动作难度。而腾空高度又取决于网上的起跳技术, 因此对蹦床起跳技术进行研究, 其意义是极为重要的。故本文对蹦床动作起跳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因为动作的起跳技术正确与否决定动作完成的情况, 要想高质量的完成动作, 动作起跳技术更是关键, 动作的起跳技术还会影响连接问题, 因为
3、前一个动作的结束就是后面一个的动作的开始。本文就蹦床起跳技术这一关键环节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供同行们参考。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福建队黄姗汕(第2 8 届奥运会个人第三名) ; 加拿大选手考可顿(第28 届奥运会个人第六名) ;广东队钟杏平(全国冠军赛个人亚军) ;广东队李丹及多名国内优秀选手。2.2 研究方法1.2.1 资料分析法观察20 4 年国内外比赛录像及资料, 对影响动作完成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1.2 2 专家调查法就动作起跳技术这一问题,访问了3 个国家级教练、5 个高级教练和多名中级教练和十多名优秀男女运动员, 和他们进行了交谈和分析。3 结果与分析 3.1网
4、上动作起跳基本技术原理网上动作起跳的基本技术原理是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动作起跳过程中, 在即将触网时, 身体各部位肌肉收缩产生肌张力, 触网时向下对网用力, 网产生形变形成弹力给人反作用力, 从而使人上升到较高的高度, 这就是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过程。3.2准备起跳技术与动作起跳技术的区别 预备起跳简称预跳, 预跳和动作的起跳技术是不同的。预跳只是单一的起跳, 要求垂直, 没有翻转, 没有力矩。而动作的起跳技术不能垂直, 身体在下落和起跳过程中也有轻微的角度变化, 起跳后还需要翻转, 因此必须要有力矩, 所以预跳技术不是动作起跳技术。3.3动作起跳的技术要领 目前我国选手在做动作起跳时身体姿
5、态通常不能做到直立, 特别是在做团身动作或者在做屈体动作的时候, 动作起跳的时候手往往过早放下, 导致出现早团身或早屈体的错误, 尤其是女选手较为明显。因为女选手的肌肉(特别是腰腹) 的力量都较男选手薄弱, 在这种情况下较容易出现松散和早做动作。而完整的动作起跳技术包括踏网技术、压网技术和起网技术三部份。动作起跳的时候首先要双手伸直紧贴双耳并且必须保持身体直立姿态至较高点再做动作。在准备触网时, 要求身体绷紧, 尤其是腰腹部要夹紧; 触网时, 保持手臂上举和躯干直立的形态, 双肩同时下沉产生颈键反应, 绷直的双脚从脚尖开始至全脚掌改变角度向下用力压网, 艘部和膝盖稍稍弯曲( 弯曲角度因人而异)
6、,艘部和膝盖形成一对力偶, 这时整个身体随着网的形变而向下对网施加压力; 当网给身体反作用力的瞬间, 髓部和膝盖迅速顶直, 产生力偶距, 同时脚腕向上发力, 产生加速度。在网的反弹力和脚腕的加速度下, 整个身体向上蹬起, 手臂向上拉升, 下沉的肩部在手臂向上拉升的同时向上顶, 艘部和膝盖的力偶距会使身体产生转动效果。如果膝盖蹬直的力量大, 碗部没有顶起, 动作翻转速度就小, 反之则大.在网面的反作用力下保持身体的紧张度向上升, 在上升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动作的不同形态和难度变换姿势而改变翻转速度。3.4蹦床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起跳动作是蹦床项目最基本的技术动作,所有空中翻转动作的完成都取决于起跳
7、获得的空间高度。而蹦床的起跳是在具有弹性性能很好的弹网上进行,这就无疑加大了运动员的技术难度。如何充分利用弹网的弹性性能和弹网的节奏,获得更大的弹性能,从而转换为人体向上方抛起的动能,这是教练员和运动员最关心的技术问题。蹦床的起跳动作是在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下,由运动器官的协调配合下,由运动器官来完成的。具体是由下肢的蹬伸和摆动、上肢和躯干的摆动使人体对蹦床网面产生作用力,同时网面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反作用于人体,其中的垂直分力及其作用时间对起跳的速度和起跳的高度有显著的影响。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说,运动员落网的缓冲动作,要求前脚掌着地,并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同时伴有屈膝、屈髋和伸踝动作,
8、以延长脚与网面相互作用的时间,这样可以减少落网的冲力对运动员膝关节、踝关节和腰椎造成的磨损。但蹦床的起跳技术要求运动员在落网时,全脚掌着地,这样就减少了脚与网面相互作用的时间,也就无疑造成了膝关节、踝关节和腰椎的磨损,常年累月的专项训练,很容易导致相关部位的慢性损伤。人体转动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四类,即有支点有实体轴的转动;有支点无实体轴的转动;无支点无实体轴的空中单轴转动以及无支点无实体轴的空中多轴复合运动。4 结论与建议4.1 结论我国蹦床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经过每个教练和运动员的努力,已经在雅典奥运会和一些国际赛事上夺得了奖牌,成绩来之不易,也确实值得我们庆贺.但是要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要完
9、成北京奥运会争金夺银的任务,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男子方面难度更是困难重重.由于蹦床的器械网面小,弹力大,对动作准确性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而我们许多运动员的动作技术水平,特别是动作的起跳技术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使得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动作的混乱,造成伤病事故.要避免这种现象继续发生,就必须要重视动作的起跳技术,尽而达到蹦床“高、准、稳、美、难”的要求。1.向前两周类空翻团身和屈体的起跳技术在入网角和离网角角度上无显著差异。 2.向后两周类空翻起跳技术主要区别于入网角和离网角角度上,团身和屈体身体运动特征没有显著差异,二者与直体都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入网角离网角角度上,前者的入
10、网角和离网角都小于后者的角度。 3.在做两周空翻转体时,转体周数的多少对起跳技术的入网和离网角角度选择上影响无显著变化。转体周数增加时,压网深度增加。4.2建议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依据蹦床起跳技术原理进行技术训练,从基础抓起,排除地面上习惯性的干扰,从而掌握合理、有效的起跳技术.只有解决了动作起跳技术存在的问题,动作才能有高度,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全套的稳定性才能巩固,并且减少不必要的伤病事故。初此以外还有以下注意事项:1.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或练习向前两周空翻不同动作时(直体除外),入网和离网的角度可以不作区分。2.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做向后两周空翻训练时,团身和屈体空翻动作可放在一起训练,做直体动作训练时,要注意其在入网角和离网角的区分。 3.教练员多做腿部力量训练,增加压网时蹬伸的力度和加大压网深度,为三周及以上的多周空翻和转体打好基础。参考文献1戈炳珠.雅典奥运会蹦床比赛成绩简析J.蹦床与技巧,2004,9(3):2-7.22004年全国蹦床冠军赛女子团体成绩册N.浙江省体育局,2004,10.3邵俊梅,危小焰.蹦床网上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6.6(21):12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春天的电话听评课记录
- 藏戏听评课记录
- 《压强》听评课记录
- 秦皇岛市卢龙县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 攀枝花市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临考冲刺试卷含解析
- 《说明语言准确性》课件
- 多彩的风景课件
- 《森林防火讲座》课件
- 《夏季常见病防治》课件
- 《货运代理实务》课件
-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英语试题 含解析
- 专项12-全等模型-手拉手-专题训练
- 考试疯云(校园小品)
- 百日会战动员会报告
- 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生物安全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危险评估PPT课件
- 初中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整理归纳
- 路基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及方法
- 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
- 现代微波电路与器件设计4波导滤波器设计
- 美沙酮门诊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