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渔翁和魔鬼》教案_第1页
语文A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渔翁和魔鬼》教案_第2页
语文A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渔翁和魔鬼》教案_第3页
语文A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渔翁和魔鬼》教案_第4页
语文A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渔翁和魔鬼》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A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渔翁和魔鬼教案 有前,大海边住着一位老渔翁。 一天中午,渔翁去海边打鱼。他打上来一个和很重的黄铜瓶子,瓶口用锡封着。渔翁拿出小刀,撬去瓶口的锡块儿。瓶子打开了,瓶中冒出一股青烟,青烟又慢慢变成一个双凶又丑的魔鬼。魔鬼披头散发,眼睛像灯笼,嘴巴像山洞,伸出手来像铁叉。 魔鬼恶狠狠地说:“好哇!你把我打捞上来,我要把你杀死。” 渔翁疑惑地问:”你为什么要杀我?“ 魔鬼说:“我什么坏事都干过。后来被天神捉住,装进这个瓶子,扔到海里。起初,我许愿:谁把我救出来,我就让谁得到金银财宝。可是整整过了四百的上,一直没有人救我。我生气了,发誓:谁要救我,我就杀死他。” 渔翁对魔鬼说:

2、“魔鬼,你在说谎!这么小的瓶子,怎么装得下你庞大的身体呢?” 魔鬼回答:“那就让你亲眼看看。” 魔鬼摇身一变,又成为一缕青烟,慢慢钻进了瓶子。渔翁赶快拾起锡块儿把瓶口封上,然后大声说:“好了!魔鬼,你回到海里去吧!” 说完,渔翁把黄铜瓶子用力扔进了大海。 渔翁和魔鬼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读“翁、维、铜、锡、撬、罪、恩、慧、骗”10个生字,理解“无恶不作、恩将仇报、不假思索”等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简要的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渔夫的智慧以及魔鬼的凶残。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3、课件、课文朗读录音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魔鬼,他一般长什么样子(出示图片) 它可不可怕,如果他出现在你面前,你会怎们办?还真有位渔翁碰上了,他们之间发生一个怎样的精彩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个故事渔翁和魔鬼 二,初读课文,学习会读字 1、请大家自己读课文,同时将不认识的字画上记号,再反复读读,直到读准字音,读完后标出自然段。 2、谁能说说刚才你读课文时认识了哪些生字或生词。 3、分小组学习生字,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4、借助字词典理解“无恶不作、恩将仇报、不假思索” 三、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轻声跟读。 2、学生自由读

4、文。 3、指一名男生和女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合作探究,理解内容 1、原来渔翁和魔鬼是因为一个瓶子相遇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瓶子?请想象一下,当渔翁捞到这个瓶子是心情会怎么样,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找找描写魔鬼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出示魔鬼图)请大家发挥你的想象,与同桌合作,一个想象一个角色:如果你是被救出的魔鬼,你会怎么对待渔翁?如果你是渔翁遇到这个可怕的魔鬼,你会怎么办? 3、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里的魔鬼和渔翁怎么做的。(1)当魔鬼出现时,渔翁是什么反应,谁来模仿吓得全身发抖都是什么样子?(2)魔鬼怎么说的,一起来模仿魔鬼的话(3)渔翁有没有被吓到?他冷静下来,想到什么办法?请用自

5、己的话来说说渔翁是怎么战胜魔鬼的? 4、课件出示:魔鬼与渔翁之间的对话,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渔翁吓得发抖的语气和魔鬼的凶残 5、最后魔鬼竟然被渔翁打败了,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魔鬼什么本性?你喜欢这位渔翁吗?为什么? 6、读了这篇课文,请你用自己的词评价一下渔翁和魔鬼的性格。 渔翁:极为细致,冷静而富有心计。 魔鬼:凶残,无恶不作,头脑简单。 五、分角色表演课文 根据课文情节,设计各自的角色,能完整地把故事表演出来。 六、编故事续写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新情况呢?请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把故事接着写下去?看谁的故事编的最有趣

6、。 七、课堂小结 渔翁和魔鬼的教学反思 渔翁和魔鬼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教学本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了课文,所以开课后,我先请学生带着大家认读生字词,然后默读课文把课文分为三段。有三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们对第二和第三段的分法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对第一段的分法却各不

7、相同。怎么才能把它们的思路统一起来呢?我说:“通过你们刚才对段意的总结,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能紧紧围绕渔夫和魔鬼的角色展开情节。第一部分都提到了渔夫无意中救了魔鬼,第二部分说的是魔鬼要杀渔夫,第三部分交代了战斗的结果,渔夫用智慧战胜了魔鬼。第二、三部分同学们的分法没有异议,第一部分分到哪里更合适呢?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同学们集中思考起来。最后他们确定,13自然段写了渔夫无意中救了魔鬼。 课文的脉络理清后,我请同学们看着板书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浩浩很积极地站起来,但是从他一开始的发言中,我听出他是打算细致地复述课文,我提醒他:“听清老师的要求,我是请你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浩浩马上

8、明白了我的意思,抓住这三部分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短地概括了主要内容,进步很大。我让全班学生把掌声送给了他。接下来,我请学生总结了这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认真阅读课文后,了解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然后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开始带着学生研读课文。通过问题“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却要杀了他呢?”让学生知道魔鬼的狡猾、凶恶、谎话连篇。让学生看到魔鬼凶恶狡猾的本性是不会变的,因为对所罗门心有所惧,所以一出来时还是一副卑躬屈膝的软弱模样,等听说所罗门已死了,须臾间,原形毕露,凶恶无比,恩将仇报,并且编了一串谎言为自己无耻的行为找借口。学生不由得想到狼

9、和小羊中的狼,想做坏事还给自己编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狡猾之极,无耻之极。接着我通过问题“我不知道,你们怎样评价渔夫?因为一开始,他明明是被吓呆了,听完魔鬼的话时,只得哀叹自己倒霉了。”让学生感受渔夫的聪明、镇定、从容。学生根据渔夫的心理活动:“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知道渔夫此时已经镇定下来,他清楚怕魔鬼和与魔鬼讲道理,都是徒劳的,自己能与魔鬼较量的,不是身体,而是智慧。他想到了,只有让魔鬼重新回到瓶子里,才可以治服它。所以下面的对话,渔夫的语言就充满了智慧,用激将法让魔鬼相信:他不想再乞求、辩解,准备束手待毙,使魔鬼不知不觉进入了圈套。 对课文的主要角色进行了

10、分析,我又让学生思考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有的同学:“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我们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克服困难。” 还有的同学说:“我想起了巴尔扎克说的一句名言:一个拥有智慧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有的同学说:“对于坏人,我们不要相信他的谎言。当渔夫收服魔鬼时,魔鬼还想说谎骗渔夫,可是渔夫识破了魔鬼的谎言,坚决把它投进大海。如果是别人,恐怕要犹豫,一犹豫,魔鬼会说出更动听的谎言,比如给他财宝等等,那就会重新落到魔鬼的手里,那就死定了。”我说:“很好。对付像魔鬼那样凶恶的人,不能抱有幻想,施加仁慈,而要敢于斗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战胜它。但是,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智慧?”有的

11、同学说:“遇事应多思考。”有的同学说:“要多读书。”我说:“对,我们只有通过多读书才能拥有更多智慧。” 我出示了以下名言让学生通过诵读了解增长智慧的方法:1、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2、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3、书籍一面启示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高尔基4、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暂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高尔基5、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本课还有一个教学目标是:简要讲述课文内容。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创设了以下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