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监察程序_第1页
劳动保障监察程序_第2页
劳动保障监察程序_第3页
劳动保障监察程序_第4页
劳动保障监察程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劳动保障监察程序劳动保障监察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按照“职权法定”的原则, 劳动法第十一章“监督检查”中第 85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就是设定这一职责的法律依据。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对于促进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监控劳动力市场秩序,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以及推动劳动保障部门依法行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保证劳动保障监察的合法、有效才能实现劳动保障行政管理的职能。按照行政行为的合法、有效的要求

2、,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体合法,也就是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二是程序上合法,今天的重点是如何使程序合法的问题,从以下六个方面介绍:一、劳动保障监察的基本概念及特征1、概念:关于劳动保障监察的概念,2004 年 12 月 1 日实施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423 号)没有进行界定,劳动保障部2004年25号部令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若干规定也没有定义,目前在我省能找到的定义就是甘肃省劳动保障监督检查规定第三条:“指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依法做出处理的行政执法活动”。按照 4

3、23 号令和部25 号部令第二条的规定,上述概念应扩充为“县级以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依法对用人单位、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依法做出处理的行政执法活动”。这一概念有三层含义:谁来干、对谁干、干什么。2、特征:劳动保障监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专门性。劳动保障监察不同于一般的监督检查,劳动保障监察是由专门的机关为保证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所进行的专门监督;2、法定性。从国际上看,劳动保障监察依法进行是各国的通行做法。劳动保障监察履行的是政府的一项公共职能,其监察活动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必须依法进行。为保证监察

4、执法的公正,其监察的主体、监察的范围、监察的措施以及监察程序均应依法进行;3、行政性。劳动保障监察是政府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有效地贯彻实施而采取的一项专门监督制度,因此劳动保障监察属于行政监督的范畴,是一项重要的行政执法活动。二、劳动保障监察的基本方式和监察事项按照 423 号令第 14 条、 25 号部令第6、 7、 8 条的规定,基 本方式有:1、 日常巡视检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员以一定的频率巡视用人单位及其劳动场所,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并依法处理的过 程。2、 审查用人单位按要求报送的书面材料:这也是大家所知道的年检。是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全面

5、 检查的措施,并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3、 专项检查活动:针对劳动保障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重点问题,根据上级机关的安排和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的劳动保障某一项工作的检查活动。有单一部门专项检查、联合有关部门 检查。4、 举报(投诉)查处:关于举报和投诉的处理,我在后面要详细的讲解,因为这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点。5、 监察事项:423 号令第 11 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1) 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2)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3) 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4) 用人单位遵守

6、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5) 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6)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7) 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障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8) 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9)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三、涉及劳动保障监察程序的有关规定1、行政处罚法:1996 年 3 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2、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 年国务院423 号令第三章13 条至 19 条。3、 劳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原劳动部1996

7、 年 2 号部令,共 18 条。关于劳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全面规定。4、 甘肃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暂行规定:省政府 1997 年第 28号省长令。共5 章 24 条,其中第三条较大数额罚款要举行听证。公民 1 千元,法人、其他组织3 万元以上。5、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劳动部2004年 25 号部令,共6 章 48 条。6、行政强制法:四、劳动保障监察程序及操作1、名词解释:按照辞海的解释,程序就是行事的先后次序和工作的步骤,它是反复出现的。2、原则:25 号部令第三条、第四条规定:劳动保障监察遵循公正、公开、高效、便民的原则;实施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

8、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接受社会监督;劳动保障监察实行回避制度。( 1 )公开、合法、适当、公正、公平,即处理案件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办案,罚过相当,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省厅正在起草自由裁量权管理办法和细则)。( 2)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都要公开办理。( 3)高效:就是要及时查处、及时处理矛盾或者违法行为。( 4)便民: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群众。( 5)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施处罚应当坚持的原则, 这是劳动保障监察进行的最基本的要求,处罚要以事实(调查确认的,不是主观臆断的)为依据, 以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准则。( 6)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教育先行,大力宣传,开展普法活动,提高行政管理的相对

9、人自觉守法、执法的意识;与处罚并行,使违法者得到应有的惩罚,汲取教训,不再违法。( 7)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或其它机关监督,保证执法过程的公正性。( 8)回避:25 号部令第23 条至 25 条规定回避的情形: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本人或近亲属与承办的案件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其他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情形。回避的提出:自行回避,申请回避(书面形式)回避的决定: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3 个工作日内作出,承办人员由机构负责人决定,机构负责人的由部门负责人决定。各种方式的程序操作1 日常巡视检查:a:定计划: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计划,根据重点确定范围和内容。b:开展巡查活动:若干规定6、20

10、、21、22、26条都有规定,根据我们的日常工作,总结如下:劳动监察必须二人以上共同进行。一般步骤为:1 佩戴标志、出示证件、说明身份和来意;2被检查单位介绍情况;3 查阅资料,制作笔录;4 询问相关情况(单位、劳动者双向);5 巡视劳动场所;6 指出存在的问题;7向劳动关系双方明确享有的权利、义务及受害后如何维权;8 总结情况。c:主要任务和要求:宣传劳动保障法规政策,指导用人单位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促进用人单位劳动管理,要求是每个专职监察员一年巡查不少于50 户次。2 专项检查a:检查准备:按上级通知或自行确定的检查要求,做好准备,如期进行。b:开展具体检查活动。步骤与日

11、常巡查一致,由于主要任 务有差别,专项检查要突出确定的专项任务。c:总结上报相关材料。3 审查用人单位报送的材料这是一项变用人单位被动接受检查为自动自查的方式,一方面督促用人单位规范劳动管理,主动纠正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使劳动保障部门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查处,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保障监察量大人少的矛盾。a:确定报送材料的内容和时间及方式方法。b:审查:认真按规定审查报送的材料,分情况进行处理。c:处理:没有发现问题的告知用人单位,发现问题的责令 整改。d:不按要求报送材料的处罚:在规定的时间内不报送的,予以催促 (发限期报送通知或登报通知), 仍不报送的按<条例

12、 >30条处 2000 元以上 2 万元以下的罚款(作处罚决定应履行相应的程序 : 告知、用人单位陈述、处罚决定、送达)4 举报(投诉)处理(这是重点)接受举报和投诉是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于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有关用人单位违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行为的举报,以及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权益的投诉,依法接待和受理的行政执法活动。依法接受对违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行为的举报和投诉,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国的劳动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又进一步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

13、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举报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与管理社会的一项民主权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在劳动保障监察的范围内处理组织或个人检举、控告(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 1) 举报: 423 号令条 9 条第一款: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进行举报,其目的是为他人的利益,可以举报任何个人和组织。( 2) 投诉: 423 号令第九条第二款: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投诉,投诉的主体是劳动者个人,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投诉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投诉人是权益被侵害者本人。如果不是权益被侵害者本人

14、,而是其他个人或者组织向有关国家机关提起投诉,则不能作为投诉处理,只能作为举报处理。二是由于投诉人是权益被侵害者本人,投诉的违反事实涉及投诉人本人,因此在案件查处过程中无法隐藏投诉人的信息,不能适用举报制度为举报人保密的规则。三是投诉人认为有管辖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拒绝履行其法定职责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根据投诉的特点和法律的规定,劳动者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投诉,属于公民申请行政部门依法履行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的行为。对于依法进行的投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不仅要依法受理

15、,还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履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接受举报和投诉的制度为做好接受举报和投诉工作,人社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1) 举报和投诉接待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组织应当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和专门举报投诉电话,设立举报接待室、劳动维权报务窗口或建立网上投诉平台,指定专人负责,为劳动者举报和投诉提供便利条件。对上门投诉的来访者要热情接待,耐心解答,举止得体。在接待中,用语要规范,态度要诚恳,依法全面告知举报投诉人的权利和义务和办理流程、时限等内容,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2) 举报和投诉公开公示制度1、 公开举报投诉渠道,方便群众。举报投诉电话、劳动

16、保障监察机构接待室、电子邮箱等信息都应当通过新闻媒体、人力资源市场等平台向社会公开,确保劳动者周知。2、 公开信息和办案流程,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3、 除法律有特殊规定,执法结果应向社会公开,接受人民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三) 举报和投诉办理制度1、 接受举报和投诉时,要告知举报人、投诉人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告知应如实举报和投诉及诬告要承担的法律责任。2、 对口头举报投诉的,要做好记录。对书面举报投诉的,要做好登记。3、 受理审查和立案登记。对符合受理条件的,要立案调查处理并做好登记。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要及时告知举报人投诉人。4、 调查处理。高效办理举报投诉案件,按时办结,做到有案必查,

17、有查必果。5、 跟踪答复。举报投诉人留有联系方式的,在案件结束后应给予结果反馈和答复,并予以登记。6、 案件归档。案件办结后,及时将相关资料归档备查。同时更新涉案单位的守法信息和相关数据。对举报和投诉的查处关于举报(投诉)的查处,25 号部令按照受理与立案、调查与检查、 立案与处理三步进行了规范,我们按照具体的条款规定,再将其细化:a:受理与立案。( 1):接到投诉、举报材料并进行审查。25 号部令 11 条17 条。( 2):做出不予受理决定、立案、移送(三种方式),决定是否立案。不予受理决定:对于投诉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不予受理,并在5 个工作日之内以书面形式

18、告知投诉人:(1)投诉事项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的范围的;( 2)投诉事项已经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调解、仲裁的;( 3)已经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立案:接到投诉5 个工作日内受理或其他方式发现有违反劳动保障行为的。立案填写立案审批表,报负责人审查,负责人批准之日为立案之日。受理投诉立案须符合以下条件:(1)违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发生在2 年内;(2)有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且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被投诉用人单位违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所造成的;(3)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并由受理投诉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移送:属劳动保障监察范围,但不属本部门管辖(按照甘政办

19、发【2007】 170 号文件的管辖范围),填写移送表,交有关部门处理(便民原则)或告知其向有管辖权的部门提出。b 调查与检查:这是整个过程的关键环节,实质上是立案后行政机关核实有关情况,取得相关证据的过程。调查的方式依25号部令 26 条进行。(1、进入劳动场所进行检查;2、就调查、检查事项询问当事人;3、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与调查、检查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必要时可以发出调查询问书;4、采取记录、录音、录像、照像和复制等方式收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5、对事实确凿、可以当场处理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当场予以纠正;6、可以委托注册会计事务所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进行审计

20、;7、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采取的其他调查、检查措施)调查:针对于举报(投诉)而言。检查:针对于其他方式而言(巡查、专项检查)。关于这一过程25 号部令第27 条、 28 条提出了 “证据登记保存”,这一设定最早见于 1996 年行政处罚颁布施行后,原劳动部 1 号部令,即劳动行政处罚若干规定第15 条(劳动行政部门在收集证据时,对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可以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在法律、行政法规股有赋予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况下,经劳动批准可以将证据先行登记,就地保存),这主要是对证据的一种保护措施,也是为了使相关事实更为真实可靠,具体的情形:一是当

21、事人对证据采取伪造、变造、毁灭行为的。二是当事人采取措施不当可能导致证据灭失的;三是不采取登记保存了以后难以取得;四是其他情形可能灭失的。具体操作:机构提出证据登记保存申请-部门负责人批准-保存通知书及证据登记清单交当事人-签收(拒不签收者,监察员注明情况)-7 日内做出处理决定-期满解除。相关要求: 当事人不得销毁、转移证据,监察机构及人员随时调取。同时,对于调查25 号部令第29 条规定了“异地调查”,异地调查是搞清事实的具体体现。具体操作:委托,提出调查的内容和时间要求-异地劳动部门承诺,并在商定的时间内完成调查。c:案件处理:两种情形一是当场处理:事实确凿,有法定处罚依据。具体程序按照

22、若干规定32 条执行。32 条的规定已经非常明确。但在从保证案件质量的角度而言,对于这种方式在日常工作中为避免把握不当的情况,同时罚款额度也受到影响(行政处罚法第33 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 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 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第34 条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执法人员当场

23、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第35 条当事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建议最好不用当场处罚的方式。二是不能当场处理:提出初步处理建议:承办人员经调查取证,向单位提出初步处理建议,填写案件处理报批表。在这一过程中有三种情况:一是应当依法行政处罚的;二是依法责令改正或做出处理决定的;三是撤消立案的。前二种情形还包括以下程序:告知单位陈述申辩或依法听证;听取陈述申辩或组织听证,按规定听证程序由部门法制工作机构负责进行,具体操作按处罚法 42 条、 43 条,劳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行政执法错案与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七项执法责任制度的通

24、知(甘劳发1999204 号)的规定执行。5 调查延期:对于符合投诉条件的投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日起5 个工作日内依法受理,并于受理之日起立案查处;对违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 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特别复杂的,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延长30 个工作日。6 制作处罚(处理、撤案)决定。自调查完成之日15 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书应载明有关事项(1、被处罚(处理)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单位地址;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的违法事实和主要证据;3、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处理)的种类和依据;4、处罚(处理)决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5、不服行政处罚(处理)决定,申请

25、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6、作出处罚(处理)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处罚(处理)决定的日期。劳动保障行政处罚(处理)决定书应当加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印章)。撤销立案是指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已经立案的案件出现法定事由后撤销案件的活动。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立案后经调查,可以撤销立案的情形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被调查用人单位依法宣告破产、解散、关闭,没有财产进行分配,又没有相关义务承受人的;不属于立案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不属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保障监察职权范围的;应当由劳动争议处理或诉讼程序办理的;违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超过2 年的;其他法律

26、法规规章规定应当撤销立案的情形。有相应的证据证明案件符合上述情形的,即可就该立案案件撤销立案,并向当事人告知相应撤案理由及可选择的其他申诉途径。7 送达:当场宣告交付当事人或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7 日内送达。送达的方式: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留置送达、公告送达等。1、 直接送达。直接送达是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指派本单位工作人员直接将行政处罚、处理决定书送交被处罚、处理人的送达方式(最常见的送达方式)。2、 留置送达。留置送达是指被处罚、处理人拒绝接收(签收)行政处罚、处理决定书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执法人员向被处罚、处理人当场宣读行政处罚决定后,将行政处罚、处理决定书留置在被处罚、处理人的

27、住所或其收发部门后即视为已经送达的送达方式(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的事由和日期,并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3、 邮寄送达。邮寄送达是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通过邮局,将行政处罚、处理决定书挂号寄给被处罚、处理人及利害关系人的送达方式。邮寄送达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送达方式,在直接送达和留置送达不能时,一般都采取邮寄送达的方式,(切记不能用平信)。4、 公告送达。公告送达是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发布公告, 限期被处罚、处理人受领行政处罚、处理决定书的送达方式。公告送达一般适用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采取以上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公告送达中,受送达人自发伏贴布公告之日起60 日内未受领行政处罚

28、、处理决定书的,即视为送达。8 履行:履行分为自行履行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两种情况。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按照强制执行法规定,必须先履行行政决定催告手续,出据 履行行政决定催告书, 催告后,如果还不履行行政处罚,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41 44 条)案例 1:履行行政决定催告书(平人社催字201201 号)案例2:强制执行申请书(平人社监申字201201 号)9 归档: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归档立卷是指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处理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反映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处理全过程、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以纸质为载体的历史记录。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档案管理,是对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档案材料进行组卷、排

29、列、装订、编号、装盒,使档案材料有序化的过程。档案的整理编制,包括组卷、排列、编号三部分。( 1 )、组卷。行政处罚、处理文书档案,按“一案一卷”的原则组卷;其他当场处理(处罚)可以根据档案材料的多少, 以若干件组成一个案卷。( 2)、排列。案卷内原则上将处罚、处理决定书及其送达回证产在卷首,其他按办理过程的顺序排列。( 3)编号。有图文的页面应编写页号,以三位数的阿拉伯数字编写。单面书写的文件,页号写在右上角;双面书写文件, 正面在右上角,背面在左上角。10 备案:行政处罚的,10 个工作日内报上一级行政部门备案。以上 10 个环节是劳动保障监察一般监察查处案件的方式和步骤,这些环节要步步为营,不能减少,同时注意具体的时限和 法定方式的要求,否则会因为违反时限、法定方式等原因直接导 致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违法。下面再讲一讲特别监察特别监察是指基于案件性质、社会影响等因素而按照专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