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广东省揭阳市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5 章第 2 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题第 5 5 章第 2 2 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1 1)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2 2)应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3 3)体会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2.2. 能力目标:(1 1)通过引导学生定量地分析某个具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2 2) 通过探讨能量流动特点在生产、生活中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3.情感目标:站在生态道德的角度,理解一些生态学观点,使学生懂得对资源的利用应遵循生态学原 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作准

2、备。、重点难点1.1.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2.2.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A教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时安排1 1 课时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一) 新课导入问题探讨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一样,也流落到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5Kg5Kg 玉米。援:鸡。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先吃鸡,再吃玉米;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二) 新课讲授1 1 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

3、失的过程。2 2、能量流动的分析(1(1)能量流经一个个体的情况:能量输入个体1储存在体内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匚(2(2)能量流经一个种群的情况:能量输入种群*能量储存能量散失3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在群体水平上。3 3、能量流动的过程学生阅读课本 93-9493-94 页,思考并尝试说出能量的源头、流入方式、 传导的渠道、流出途径。展示草T兔子T老鹰食物链的能量的源头、流入方式、传导的 渠道、流出途径。问题(1)(1)草固定的能量去向是哪?(2)(2)兔子的摄入量就是兔子的同化量吗?展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

4、,归纳总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展示草T兔子T老鹰食物链的能量的源头、流入方式、传导的 渠道、流出途径。导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 失的过程。起点:始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即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去向: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热能散失)42分解者所利用(呼吸作用散失)3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提示1.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后,一部分 储存在生态系统(生物体有机物)中,而另一部分被利用、散发 至无机环境中,两者之和与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相等。Jk2.不能,能量流动是单向的。4 4、能量流动的特点展示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

5、动图解。问题/ rv)1.1. 列出生产者能量流入和流出的数据等式, 验证生产者固定的能 量是否等于它各个能量去路之和?这遵循了什么定律?2.2. 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将每一营养级上“流入”的能量和“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整理到表中,并计算相邻营养级间的能 量传递效率。3.3. 探究能量能否再从植食性动物流向生产者?为什么?从中推理 出什么结论?4.4. 探究相邻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为什么只有10%10% 20%?20%?从中推56理出什么结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对以上四个问题作出一一的反馈、总结。 能量流动的特点:1.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2.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相邻营

6、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10% 20%20%展示能量金字塔。旁栏思考题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提示一般情况下,也是金字塔形。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倒置的塔 形。例如,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由于生产者(浮游植物)的个体 小,寿命短,又会不断地被浮游动物吃掉,所以某一时刻调查到 的浮游植物的量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量。当然,总的来看,一年 中流过浮游植物的总能量还是比流过浮游动物的要多。与此同理, 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该数量金字塔的塔形也会发 生倒置。5 5、研究能量流动的头践意义展示草原放牧的相关图片。冋题确疋早原合理放牧量的依据是什么?展示桑基鱼塘、沼气工程的相关图片。提示“桑基鱼塘”的设计理念是从人类所需出发,通过能量多 级利用,充分利用流经各营养级的能量,提高生产效益。(三)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四) 课堂练习78第 2 2 节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