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想别人没想到的【设计者】新密市市直三小 郑淑慧【审核者】【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课。【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5、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6、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断。【内容分析】想别人没想到的事是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册中的一篇选学课文。内容比较简单。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
2、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学情分析】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新课标对第二学段学生的识字、阅读、的要求。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用普通话、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等。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班共学生82人,一部分孩子基础知识较差,虽然有些字会认但拼音却掌握不好,因此,自学能力较差,而另一部分孩子思维活跃,领悟能力高,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但为了顾及后进生的学习发展,实际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
3、得到画师的称赞。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3、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4、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价三位徒弟的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评价设计】口头交流、小组汇报、同桌提问、集体交流等评价方式。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目标、启动情智导入语: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谁能讲一讲大家都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指名讲故事,要求讲得清楚、简洁。说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或者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出示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2、结合生活
4、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3、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4、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价三位徒弟的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二、自学交流、质疑问难、生成情智 1、 这是一篇选学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反馈交流3、 用课件出示填空,来帮助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4出示自读提示:默读课文,思考:、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读出相应的段落。(板书:画多)画师考得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字看出来?4教师巡视自学情况。三、巩固练习、反馈纠正、发展情智1、 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读出相
5、应的段落。(板书:画多)2、 画师考得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3、 屏幕显示: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4、 读一读,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些问题自己去找一找。5、 根据问题研读课文(1)、大徒弟画了什么?要读出“多”要强调哪些字词?指名读(板书;很多)(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板书:许多)(3)、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板书:两只)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几条、一只、另一只)6、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
6、处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画师是怎么评画的呢?老师故意把画师的话隐去,请你们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评小徒弟的画,把画师的话补充完整。7、画师是怎么评价的?(显示画师的话)读一读画师的话理解“若隐若现”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8、 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9、 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字看出来?10、 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用“原来”说话11、 小徒弟是怎样表现出骆驼多的?(
7、板书:以少代多)12、 完整地读课文。把你悟到的东西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四学生达标、归纳总结、深化情智引言: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一篇。1、引言:宋代的赵佶皇帝喜欢以诗做画。比较有名的还有这一篇。有一次,他出了一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课件出示:下面四幅图,哪一幅最适合"深山藏古寺"的画面,为什么?第一幅:一座深山前画着一座寺庙.(深山有古寺)第二幅:一座深山(深山无古寺)第三幅:一座深山后露出寺庙的一个角(深山露古寺)第四幅:一座深山,一道弯弯曲曲的石阶上,一个和尚挑着水(深山藏古寺)2、说说你收集来的有关创新的故事你有没有听到过类似的故事?或者你有没有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五作 业导语:讲了这么多创新的故事,老师也想考考你们有没有创新思维。我们也来“画骆驼”,比比谁画得骆驼大。启发:课文中,小徒弟是用“以少代多”的方法赢得了称赞,现在我们要画大,我们可以用“以小衬大”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BIM技术与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中学生物教育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外科护理学2(含皮肤性病护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大学《压铸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惠州学院《教育大数据及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城市学院《数据分析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方程的应用-销售问题及变化率问题(小升初衔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解读PPT课件
- 【2022】154号文附件一:《江苏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2022年)营改增后调整内容[10页]
- 二年级剪窗花
- 分子生物学在医药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对折剪纸》)ppt
- 03SG520-1实腹式钢吊车梁(中轻级工作制A1~A5_Q235钢_跨度6.0m、7.5m、9.0m)
- 以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为由对实行认缴资本登记制的公司进行处罚无法律依据
- 风电场生产运营准备大纲11.14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研说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ppt课件
- 中学家访记录大全100篇 关于中学家访随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