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调制系统_第1页
模拟调制系统_第2页
模拟调制系统_第3页
模拟调制系统_第4页
模拟调制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 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信源:消息的来源。信源发送设备信 道接收设备信宿噪声源(发送端):人、计算机、控制系统(接收端):人,计算机、控制系统人:话音计算机:数据、程序;控制系统的传感信号,温度、压力、速度电视;什么是信号?什么是信息?4.1 引言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信源调制器信 道解调器信宿噪声源(发送端)人、计算机、控制系统(接收端)人,计算机、控制系统信源m(t):消息的来源。 人:话音、图像; 计算机:数据、程序; 控制系统的传感信号:温度、压力、速度、高度,角度问题:如何将消息从信源传送到需要的信宿(收信者)?与哪些理论和技术有关系?在广播中,如

2、何将声音发送出去,如何复原声音?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4.1.1 调制器的模型调制器m(t)c(t)Sm(t)图 4-1 调制器模型调制:就是按调制信号m(t)(消息)的变化规律去改变载波某些参 数的过程。通俗的说法就是,把消息装载到载波上,用载波携带消息的过程。 c(t):载波信号,理论上可以是任何波形,相对m(t)来说是高频信号。 Sm(t):已调信号 。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4.1.2 调制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调制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n1、实现信道多路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n把频率分成不同的段,分别安排不同的应用。管理频率资源的组织叫做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如校广播台,个人无线

3、电台,对讲机。n频段,40-500kHz电力线载波;535-1605 中波调幅广播;n2、提高抗干扰能力。 (雷电对AM和FM的干扰差别)n3、进行频率变换,把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所希望的频带上,从而将调制信号转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已调信号。 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4.1.3 调制的分类调制的分类 n根据调制的概念,调制涉及调制信号、载波信号及调制过程中基带信号对载波信号中的参数控制,按照信号和载波的不同以及参数控制的不同,可以对调制进行如下分类。n1.按照调制信号按照调制信号m(t)分分n(1) 模拟调制:m(t)为模拟信号,如AM、DSB、SSB、VSB、FM、PMn(2) 数字调制

4、:m(t)为数字信号,如ASK、FSK、PSK等。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n2.按照载波信号按照载波信号c(t)分分n连续波调制:c(t)为连续正(余)弦波, 如:AM、DSB、SSB、VSB、FM、PM、ASK、FSK、PSK等。 n脉冲波调制:c(t)为周期性脉冲信号,PAM、PCM等。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n3.按照按照 m(t)对对c(t)不同参数的控制分不同参数的控制分:n(1) 幅度调制:载波的幅度随调制信号线性变化的过程,AM、ASKn(2) 频率调制:FM、FSKn(3)相位调制:PM、PSK、DPSK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n在模拟调制系统中,根据调制前后

5、频谱特性不同又分线性调制、非线性调制两部分,前者包括幅度调制,即AM、DSB、SSB、VSB,后者包括角度调制FM、PM,总共有六种调制方式。n特别提醒:n对于调制解调理论的学习,按照如下思路进行n(1) 分析输入、输出信号的表达式、波形、频谱、带宽和功率分配;n(2) 各种调制系统的调制和解调原理与实现方法;n(3) 分析各种调制系统的抗噪性能;n(4) 了解各种调制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以上内容必须掌握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4.2 线性调制线性调制n若已调信号的频谱只是调制信号频谱的平移及线性变换,则称为线性调制。n线性调制包括:n幅度调制(AM)、双边带调制(DSB)、单边带调制(

6、SSB)和残留边带调制(VSB)四种线性调制方式。n它们都是对载波的幅度进行的调制,所以也称为幅度调制。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4.2.1 调幅(AM)00( )( )coscos( )cosAMcccstAm ttAtm tt假设调制信号m(t)的平均值为0,将其叠加一个直流分量A0后与载波相乘,如图4-2所示,即可形成调幅信号。其时域表示式为:乘法运算实现的技术上有哪些?实际上,任何信号都可以担当载波,只要便于产生和解调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n若为确知信号,则AM信号的频谱为 01( ) ()()()()2AMccccSAMM 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AM已调波的特性及

7、参数0( )0Am t2AMmBf带宽:振幅:2220( )( ) cosAMAMcPstAm tt2222200cos( )cos2( )coscccAtmttA m tt220( )22AMcSAm tPPP功率计算: 2220SAMAMmtPPAmt调制效率:调幅指数:0max)(AtmmA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AM波的解调方法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4.2.2 双边带调制双边带调制(DSB) n在AM信号中,信息完全由边带传送, 载波分量并不携带信息,但载波却占用了大量的功率,使系统功率利用率低下。n如果将图4-2中的直流去掉,即可得到一种高调制效率的调制方式抑制载波双边

8、带信号(DSB-SC),简称双边带调制(DSB)n时域表达式(令AM波表达式中的A0=0): ( )( )cosDSBcstm tt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DSB的频谱表达式1()()()2DSBccSMMDSB的波形与频谱,已调信号带宽mDSBfB2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4.2.3 单边带调制单边带调制(SSB)n单边带调制(SSB)信号是将双边带信号中的一个边带滤掉而形成的。产生SSB信号的方法有:n滤波法、相移法和维弗法等。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1.滤波法滤波法n产生SSB信号最直观的方法是先产生一个双边带信号,然后让其通过一个边带滤波器,滤除不需要的边带,即可得到

9、单边带信号。称这种方法为滤波法,它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框图如图4-8所示。1,( )( )0,cUSBcHH边带滤波器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SSBDSBSSH1,( )( )0,cLSBcHH1,( )( )0,cUSBcHH保留上边带和下边带的滤波器特性频域mSSBfB带宽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n2.相移法相移法n单边带信号的频域表示直观、简明,但其时域表示式的推导比较困难,需借助希尔伯特(Hilbert)变换来表述。 n相移法是利用相移网络,对载波和调制信号进行适当的相移,以便在合成过程中将其中的一个边带抵消而获得SSB信号。相移法不需要滤波器具有陡峭的

10、截止特性,不论载频有多高,均可一次实现SSB调制。 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设单频调制信号为: ( )cosmmm tAt( )coscc tt载波为 ( )coscos11cos()cos()22DSBmmcmcmmcmstAttAtAt则DSB信号的时域表示式为 取出上边带 111( )cos()coscossinsin222USBmCmmmcmmcstAtAttAtt取出下边带 111( )cos()coscossinsin222LSBmCmmmcmmcstAtAttAtt把上、下边带公式合并起来统一表达 11( )coscossinsin22SSBmmcmmcstAttAtt移相

11、产生SSB的方法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mmA sint11( )coscossinsin22SSBmmcmmcstAttAtt可以看成是 相移/2的结果,而幅度大小保持不变。把这一过程称为希尔伯特变换,记为“ ”。 mcosmAtSS信号cossinmmmmAtAt11( )coscoscossin22SSBmmcmmcstAttAtt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1,0( )1,0sgn看一般形式,定义符号函数物理意义是m(t)通过传递函数为-jsgn()的滤波器,得到 由此可知,-jsgn()称为希尔伯特滤波器的传递函数。通过滤波器后的信号, 在幅度上 保持不变,在相位上移相/2。

12、 m t m t宽带/2网络用分立元件难以实现,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手段可以准确实现。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根据图4-10可以得到SSB的时间表达式为ttmttmsccSSBsin)(21cos)(21(t)“-”号取上边带,“+”号取下边带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n3.维弗法维弗法n采用多次调制,由正弦和余弦载波的相位差来实现m(t)到 的变换,可以克服移相法的困难。 m t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4.2.4 残留边带调制残留边带调制(VSB)n残留边带(Vestigial Side-Band,VSB)调制是介于SSB与DSB之间的一种折中方式,它既克服了DSB信号占用频带宽

13、的缺点,又解决了某些SSB信号要求滤波器具有陡峭特性的困难。这种调制方式不像SSB那样完全抑制DSB信号的一个边带,而是逐渐过渡,使其残留一小部分,如图4-12所示。 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VSB信号的频域表达式为:)()H-M()M(21)(H)(S)(VSBccVSBDSBVSBSVSB要想在接收端恢复原信号,滤波器应满足图4-14的特性仿照SSB的表达式,VSB的时域表达式:ttmttmsccSSBsin)(21cos)(21(t)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mVSBfB已调波带宽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4.3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n1)输出

14、信噪比n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是解调器的输出信噪比。输出信噪比定义如下:2o2o( )()( )om tSNn t解调器输出有用信号的平均功率解调器输出噪声的平均功率22( )()( )miistSNn t解调器输入已调信号的平均功率解调器输入噪声的平均功率2) 输入信噪比为了对比调制系统的优劣,还要考虑输入解调器的信噪比,输入信噪比的定义为: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3)调制制度增益为了便于比较同类调制系统采用不同解调器时的性能,还可用输出信噪比和输入信噪比的比值来表示,即:(/)(/)oiSNGSN 线性调制系统的一般表达式:ttmttmtscqcimsin)(cos)()(通信

15、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2抗噪性能分析方法抗噪性能分析方法 mst in t对于不同的调制系统,将有不同形式的信号但解调器输入端的噪声形式却相同。( )( )cos( )siniccscn tn ttn tt( )( )cos( )icn tV ttt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2( )imPst输入信号的功率为:则解调器的输入噪声功率为:0n iPn B 这里的带宽B应等于已调信号的频带宽度,保证已调信号无失真地进入解调器,同时最大限度地抑制噪声。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4.3.2 双边带调制系统的抗噪声双边带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性能 n在分析DSB及SSB、VSB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16、时,图4-15模型中的解调器应为相干解调器,如图4-16所示。由于是线性系统,所以可以分别计算解调器输出的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解调过程的图解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计算输入信噪比)(21(t)22tmsPDSBiBntntntnNscii0222)(21)(21)(设解调器输入信号为 ( )( )cosDSBcstm tt输入信号功率:输入噪声功率:因此解调器输入端的窄带噪声ni(t),可表示为 ( ) ( )cos( )siniccscn tn ttn tt输入信噪比BntmBntmNPNSiiii02022)()(21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设解调

17、器输入信号为 ( )( )cosDSBcstm tt211( )cos( )( )cos222ccm ttm tm tt相干载波cosct相乘后 经低通滤波器后,含有高频载波的分量被滤除掉,所以输出信号为:o1( )( )2m tm t 22oo1( )( )4Pm tm t因此,解调器输出端的有用信号功率为:因此解调器输入端的窄带噪声ni(t),可表示为 ( ) ( )cos( )siniccscn tn ttn tt它与相干载波相乘后 ( )cos( )cos( )sincos11( )( )cos2( )sin 222icccscccccscn ttn ttn tttn tn ttn t

18、t计算输出信噪比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经低通滤波器后,解调器最终的输出噪声为:o1( )( )2cn tn t故输出噪声功率为:22n0o1( )( )4cPn tn t2n00111( )444iniPn tPn B或者输出信噪比 BntmBntmNS020200)(41)(41信噪比增益200NSNSGii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4.3.3单边带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单边带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nSSB信号的解调方法与DSB信号相同,其区别仅在于解调器之前的带通滤波器的带宽和中心频率不同。SSB带通滤波器的带宽是DSB的一半。n看解调图解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22001(

19、 )( )4()4iin imtPSmtNPn Bn B220001( )( )16()144oonm tPSm tNPn Bn B(/)1(/)oSSBiSNGSN输入信噪比输出信噪比信噪比增益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4.3.4幅度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幅度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n1. AM包络检波的性能包络检波的性能nAM信号可用相干解调和包络检波两种方法解调。先对信号可用相干解调和包络检波两种方法解调。先对AM信号采用包络检波的性能进行讨论。此时,图信号采用包络检波的性能进行讨论。此时,图4-15分析模分析模型中的解调器为一包络检波器,如图型中的解调器为一包络检波器,如图4-17所示,其检波输所示,其检波输出电压正比于输入信号的包络变化。出电压正比于输入信号的包络变化。n设解调器输入信号为:设解调器输入信号为:0( )( )cosAMcstAm tt通信原理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 )( )cos( )siniccscn tn ttn tt2220( )( )22iA MAmtPst0( )( )cosAMcstAm tt信号功率噪声功率20( )niiPn t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