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桩行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审阅稿)_第1页
钢板桩行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审阅稿)_第2页
钢板桩行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审阅稿)_第3页
钢板桩行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审阅稿)_第4页
钢板桩行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审阅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钢板桩行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行业发展实施规划目录一、 原则1二、 指导思路2三、 目标规划3四、 区位背景分析3五、 产业背景分析7六、 主要任务规划8七、 措施保障9重点项目分析:xx项目12重点项目分析:xx项目16为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方案,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一、 原则1、产业联动,协同发展。统筹协调产业与关联产业联动发展,培育关联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成链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行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扩大高端产品服务供给,加快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2、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紧密结合区域发展要素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核心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

2、业,形成各具特色、差异发展的发展新格局。3、开放融合。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把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契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合作新模式,在全球范围配置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竞争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4、创新驱动,集聚发展。加快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探索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集成创新模式,促进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承接,推动龙头项目落地和关联产业集聚,培育特色产业园区、集群,提高行业全要素生产率。5、需求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注重需求侧政策支持和引导,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加快推进新产品新服务的应用示范,

3、将潜在需求转化为企业能够切实盈利的现实供给,培育符合市场需求新消费新业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二、 指导思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产业发展和应用为导向,明确目标任务,开展专项行动,实现产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应用。 三、 目标规划到xx年,区域产业发展重点行业和企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布局xx家左右产业骨干企业,重点产品服务比重稳步提升,以满产业发展需求为特征的产业发展新体系基本成型。四、 区位背景分析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财政总收入xx亿元,增

4、长xx%,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xx亿元,增长xx%;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速;居民消费价格上涨xx%;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增长xx%和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xx%和xx%,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xx%左右,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又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展望“十三五”,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存在诸多风险挑战。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发达国家加快推动再工业化和制造

5、业回归,其他发展中国家竞相推进工业化进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作为传统重工业城市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同时,随着全球产业升级调整出现新趋势,新科学、新技术不断进步,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后发优势,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对外合作提供新机遇。从国内形势看,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拥有的传统要素优势逐步减弱,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接替产业培育还需要较长的过程。另一方面,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倒逼必须激发内生动力、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6、以培育激励人才为支撑,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一)推进创新引领工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构筑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创新链和创新企业群落。吸收更多企业参与规划、计划、指南、政策、标准制定,支持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攻关。推动战略前沿领域创新突破。重点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

7、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等领域核心共性关键技术,构建贯通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纵向创新链和横向协作产业链。围绕城镇化、环境治理、人口健康、公共服务等领域瓶颈制约,率先提出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深化与央企、大院大所、重点高校战略合作,集中支持一批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构建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实行中长期目标导向和突出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实际贡献的考核评价机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财务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

8、。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落实创新成果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和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建立市、区(市)全覆盖、多层次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架构,形成政府、行业、机构、技术经纪人“四位一体”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推进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产业联盟、工程中心面向市场开展中试和技术熟化等集成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更多采用政策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后补偿等方式,建立跨部门的财政科技项目统筹决策和联动管理制度。建立财政科技投入与社会资金搭配机制,构建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融资

9、模式。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组建青岛高创等科技金融机构,依托众筹平台等资本渠道支持创新全过程。建设综合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实现科技资源与信贷资源常态化、交互式对接。加快国有平台公司向“科技+金融+物业”转型。鼓励金融服务机构开发股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租赁等特色金融产品。五、 产业背景分析钢板桩,是一种边缘带有联动装置,且这种联动装置可以自由组合以便形成一种连续紧密的挡土或者挡水墙的钢结构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钢材,钢板桩具有强度高、容易打入坚硬土层、可在深水中施工、防水性能好等多个优点,而且救灾抢险功能较强,尤其是在防洪、塌方、塌陷、流沙的抢险救灾中,钢板桩的建设工期短、见效快、时

10、效性强,不受天气条件的制约,能简化检查材料或系统性能的复杂程序,降低对空间的要求,适应性、互换性良好,产品应用领域较为广泛。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逐渐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使得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在此背景下,市场对钢板桩的应用需求也得到进一步扩大,从2015年的43.5万吨发展到2019年达到了62.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3%;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我国钢板桩市场应用需求仍有着较大的增长潜力,这也进一步推动市场供应量的逐渐扩大。从市场格局来看,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板桩市场起步相对较晚,行业竞争程度也相对较低,

11、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就目前来看,我国从事钢板桩生产和制造的企业主要包括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鞍山紫竹科技型钢、盛达钢铁、莱芜钢铁集团、武钢集团等,还包括一部分国外企业,例如卢森堡的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德国的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日本的新日铁钢铁、韩国的INI钢铁等。整体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钢板桩行业生产规模和技术有了很大提升,但与欧洲、日韩等地相比仍有着较大差距。六、 主要任务规划(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对于促进产业行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专项资金予以优先支持。(二)优化组织结构支持优势骨干企业以技术、资本、资源、品牌等为纽带,实施

12、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要素配置效率。支持中小加工企业发挥机制灵活、贴近市场、专精特新、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加快自主创新,着力发展面向消费市场的产业产品服务。形成个性化发展,大中小企业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三)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实施联合重组,大力整合中小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若干家集研发、设计、生产等于一体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四)推进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实施分层次产业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产业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形成闭合的监管体系,为产业监管提供法制保障。科学制定每年产业目标责任制考核任务,并加大考核力度,使产业目标任务真正落实到位

13、。(五)大力推进创新,完善创新体系 在政策、资金方面予以倾斜,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创新的积极性。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必须明确自己作为创新主体的定位,加大创新投入的比例,引进技术人才,真正成为决策的主体、投入的主体、风险担当的主体、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主体。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健全创新体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转变区域行业发展方式提供必要支撑。 七、 措施保障(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部门职能,积极推进行业领域事项改革,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强化政策支持统筹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以及产业基金,对符合

14、条件的产业企业给予支持,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按照“先投后补”的方式,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生产企业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技术改造,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绿色工厂,深化“制造业+互联网”模式应用。对于符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要求的产业企业优先纳入培育库。(三)做好项目建设服务新建项目向重点区域集聚,建立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推行全天候、多方位的一站式服务,对产业项目实行能办即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繁事简办。(四)开展宣传引导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大产业招商服务宣传,汇编产业相关文件,强化产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贯,运用各

15、种媒介,扩大区域产业知名度。(五)深化科技引领深化科技引领,在重大领域加大科技创新。建立、完善一批高水平研究中心。打造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有机结合的科研团队。推广普及一批技术,为适应最新法规标准等需求、解决产业发展重大问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六)创新融资体制机制加强银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通过贷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租赁等形式获得运营资金。创新政府和产业企业的合作,在产业项目建设中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重点项目建设。(七)强化监测评估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产业统计与监测指标体系。加强产业调查统计,监督评估主要

16、目标和任务的实施状况,开展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研究评估,定期编制发布与区域重点产业等有关的产业报告及产业密集型产业发展报告,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产业统计体系。(八)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推进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全面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建立健全产业有序转移的需求发现和对接服务机制,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措施和创新性政策。积极推进区域创新主体市场化合作,协同实施一批技术创新工程,联合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升级转移,合作搭建区域服务业融合创新和展示交易平台,支持企业跨行业、跨区域开展合作。(九)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引导行业协会自主运行、有序竞争、优化发

17、展。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制定相关规划、公共政策、行业标准和行业数据统计等事务。健全综合监管体系,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依规对行业协会加强培育发展、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重点项目分析:xx项目(一)项目建设性质该项目属于新建新建项目,依托当地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钢板桩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202000.00万元。(二)项目承办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

18、献。 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服务、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及服务。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并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对董事会的职权、召集、提案、出席、议事、表决、决议及会议记录等进行了规范。 (三)战略合作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能源格局变化有利于缓解供给约束。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

19、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体系加快重构。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四化同步发展,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特征愈加明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释放制度新红利,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全面启动,新经济不断涌现。更加重视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社会治理格局发生积极变化。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传统增长动力减弱,结构矛盾比

20、较突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市场化改革、创新驱动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深入推进,为产业结构调整、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提供了强劲新动力。新型城市化深入推进,为构建都市区、提升品质魅力提供了巨大新空间。同时,制约未来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依然较多:一是转型发展新动力不足,实体经济发展困难,迫切需要通过创新重构发展动力,通过参与国家开放大战略增创引领优势;二是体制机制束缚比较明显,政府和市场、社会关系尚未完全理顺,迫切需要加快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三是资源环境制约加剧,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矛盾集中显现,资源要素节约高效利用的倒逼机制尚未形成;四是民生改善任务艰巨

21、,教育、医疗、社保、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短板,人口老龄化愈发严峻。适应国际经济发展新趋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为载体,加快实施全方位开放,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成为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大力推进重点园区开发开放。配套完善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专业化特色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点。(五)项目选址方案项目选址位于xx产业示范基地,地理位置优越,建设条件良好。(六)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126666.54平方米(折合约190.00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

22、地”的原则,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项目总建筑面积134266.53平方米。(七)项目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31个月。(八)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93487.3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5338.73万元,流动资金18148.61万元(九)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02291.37万元,税后净利润22365.6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2652.9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0.44%,全部投资回收期4.79年。重点项目分析:xx项目(一)项目基本情况1、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项目性质:技术改造3、项目建设地点:xx产业示范基地

23、4、项目联系人:xxx(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始终坚持 “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

24、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公司不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服务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公司积极申报注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提高区域内企业影响力。(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项目选址位于xx产业示范基地,占地面积约260.00亩。(四)产品服务规划方案根据建设规划,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为:xxx/年。(五)项目建设环境当前时期,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须准确把握、妥

25、善应对,更加奋发有为地开拓发展新境界。从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我国经济周期性因素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特别是供给总量和结构不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加快结构性改革

26、成为紧迫的战略任务。从自身发展看。区域正处于蓄势崛起、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紧要关口,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一是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带动发展的新空间,制定实施新时期促进地区崛起规划,为地区提升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提供了重大机遇;“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展开,国内外产业持续梯度转移,为地区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重大机遇;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我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机遇;国家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工程,为地区补齐短板提供了重大机遇。二是发展优势前所未有。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建设成效显著,战略先导优势持续提升;产业集聚区、服务业集群支撑和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发展载体优势持续提升;航空网络、高速铁路网、公路网和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格局加速形成,区位交通优势持续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市场规模优势持续提升;人口红利正在向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红利转变,人力资源优势持续提升。三是困难挑战前所未有。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大,传统产业拉动力量逐渐减弱消退,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推动新旧产业转换任务艰巨;城镇化水平低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症结,城市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