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 人教版 1背越式跳高 1 课件_第1页
高中体育与健康 人教版 1背越式跳高 1 课件_第2页
高中体育与健康 人教版 1背越式跳高 1 课件_第3页
高中体育与健康 人教版 1背越式跳高 1 课件_第4页
高中体育与健康 人教版 1背越式跳高 1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背越式跳高(室内)指导教师 太和中学李小洪执教教师 射洪中学黄小波一、跳高运动的起源与发展1、跳高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跳高运动是一项克服人体自身重量,征服垂直高度的运动项目,跳高作为一种游戏或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用“愈高超距”作为挑选和训练士兵的手段。非洲的图西人还曾有利用厚木头的跳板或石头进行踏跳跳高游戏。 最早的跳高比赛大约在公元1700年,始于爱尔兰和苏格兰。 跳高史上第一个用量尺丈量高度的运动员是美国的A.威尔逊,他在1827年跳过了1.57米。1839年加拿大的沃弗兰跳过1.69米,这是公认的第一个正是跳高记录。1860年,美国把跳高列为正式的田径

2、比赛项目。 2、跳高、跳高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 跨越式跳高技术的出现推动了跳高成绩的提高。十九世纪末,人们开始认真探索合理的跳法,1885年美国的斯威尼在跨越后仰的基础上,演变为在杆上急速转体,面对横杆落地。最初人们称它为“波浪式”。1923年,前苏联的贝.佐洛夫是第一个采用俯卧式的运动员。1968年,第19届奥运会上,背越式首次登场。目前,女子世界纪录为2.09米,男子世界纪录为2.45米。 我国的郑凤荣曾于1957年以1.77米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倪志钦曾于1970年以2.29米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朱建华1983年到1984年曾以2.37米,2.38米,2.39米的成绩三次打破世界纪录 跳

3、高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二、背越式跳高基本技术1、什么是背越式跳高? 背越式跳高是运动员经过一段直线与弧线助跑后,以外侧脚起跳,以摆动臂领先,随后以头、肩、腰、髋、两大腿、小腿和脚依次仰卧旋转过杆,用肩、背着海绵垫的一种跳高技术。2、四部分(一)助跑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根据形态、节奏和技术要求,主要分为:预先助跑、助跑两个阶段 助跑: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根据助跑的形态,技术和任务,可分为直线助跑和弧线助跑两个紧密相连的部分。 采用背越式跳高的运动员大多采用8步助跑,前4步为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之间的角度约在70-90度之间;后4步为弧线助跑,助跑方向应在25-35度之间。预先助跑:预先助跑可使运动员很

4、自然的摆脱静止状态,并在助跑前即获得一定的适宜的速度,为运动员在助跑中适度放松肌肉、建立合理的节奏、准确踏上起跳点创造有利的条件。 预先助跑的形势概括起来有三种:第一种,走几步踏上第一标志线开始正是助跑(初学者)。 第二种,走几步后,加一小跳步踏上第一标志线开始正式助跑 第三种,慢跑几步踏上第一标志线开始正式助跑(二)(二)起跳起跳: 跳高起跳的任务是使运动员获得适宜的身体重心腾起角,并获得最大的腾起速度,以便使运动员能够获得最高的身体重心腾起高度,并为旋转过杆提供力的来源。起跳的基本技术结构:起跳的基本技术结构: 首先:起跳脚踏上起跳点既开始了起跳动作。起跳脚的着地是主动的动作,是以髋带动大

5、腿,大腿带动小腿,摆动推向前插出式的以脚着地,着地时脚跟外侧先着地,并迅速延外侧滚动到前脚掌。由于起跳腿的快速的着地动作,使整个身体在弧线助跑内倾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后仰的姿势,这种技术可以在保证助跑速度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身体重心的高度,增加起跳用力的工作距离。 其次:起跳脚着地后,起跳腿迅速缓冲,身体重心快速向垂直支撑面移动,起跳腿在最大缓冲瞬间膝关节角度为138度-148度。(如大图-) 最后:缓冲结束,起跳腿开始积极蹬伸,摆动腿折叠加速上摆,蹬伸动作结束瞬间起跳腿的三个关节成分蹬直,摆动腿沿横杆垂直面方向上摆,大腿高于水平,此时摆动腿与两臂同时制动,造成身体重心加速向上运动。(三)(三)过杆

6、过杆 过杆是运动员利用助跑和起跳获得的腾起高度,通过自身的动作技巧,最经济地翻转过杆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攻杆和过杆两个阶段。 攻杆阶段:是起跳结束后身体向横杆上方腾起的过程(如大图-)。起跳结束后身体在摆侧臂的引导下,保持起跳结束时的身体姿势,以头顶部和脊椎为冲击轴向横杆上方腾起并完成背对横杆旋转动作过程。 过杆阶段:是指运动员身体越过横杆的过程。(如大图-)当运动员的头部超越横杆后,两肩开始放松,头部积极后仰,两臂也由肩上方开始向身体两侧下放,当运动员的胸部越过横杆后积极向上顶髋,头和两肩继续后仰,两大腿下放,两小腿放松下垂完成杆上“桥”的动作。(四)(四)落地落地:落地阶段是指运动员过杆后

7、身体重心下落到身体着地的过程(如大图-)。准备活动1、头部运动2、振臂运动3、肩绕环4、腰部运动5、腹背运动6、转动髋关节7、手腕踝关节一、原地摆臂练习 要求:以肩为轴,曲肘前后摆动 易犯错误:1、以肘关节为轴摆动 2、以肩为轴左右摆动二、踏跳步摆臂练习 要求:提肩、制动 易犯错误:1、摆大臂 2、手臂未制动三、摆动腿练习 要求:屈膝、由后向前快速摆动,大腿摆至与地面平行时制动 易犯错误:1、屈髋 2、大腿未制动 3 勾脚尖,绷脚尖,小腿側摆五、组合练习 要求:身体有一定内倾,摆动腿屈膝加速上摆,起跳腿爆发有力蹬伸,使踏跳腿的踝、膝、髋、上体在一个垂面内 易犯错误:1、脚与横杆平行 2、摆动腿

8、未积极前摆 3、手臂未制动四、踏跳、蹬伸练习 要求:以脚后跟外侧触地,迅速滚动过度到全脚掌,身体重心积极前移,脚与横杆的夹角大约20左右 易犯错误:1、前脚掌触地 2、脚与横杆平行六、二至三步助跑完成起跳技术 要求:以课桌为假想横杆进行练习,相互纠错 易犯错误:1、摆动腿未积极前摆 2 支撑腿未完全蹬伸,起跳不充分 3 手臂未制动六、二至三步助跑完成起跳技术练习 要求:以课桌为假想横杆进行练习,相互纠错 易犯错误:1、摆动腿未积极前摆 2 支撑腿未完全蹬伸,起跳不充分 3 手臂未制动七、展示、点评身体素质练习身体素质练习 1、原地起踵 2、原地下蹲 3、屈臂伸放松练习放松练习决定背越式跳高成绩

9、的主要因素 原理:运动员起跳后身体中学上升的高度主要取决于人体离地瞬间垂直方向的初速度大小。垂直方向的初速度的大小又是起跳时身体重心腾起的角度和腾起初速度决定的,因此,在分析决定背越式跳高成绩的主要因素时我们将重点从两方面入手。1、决定身体重心腾起角度的主要因素 背越式跳高的起跳是在助跑中完成的,起跳后身体重心的飞行方向即身体重心腾起角度是由运动员起跳时的技术动作决定的,主要是由起跳脚着地时的起跳角度以及摆动腿和两臂的摆动方向,头、肩、的引领方向决定的。2、决定身体重心腾起初速度的主要因素 身体重心的腾起速度是决定跳高成绩的主要的因素,它主要是由助跑速度、踏跳力量、起跳时的动作速率决定的3、决

10、定背越式跳高成绩的主要因素分析 要想取得跳高的最佳成绩,运动员必须利用合理的技术将自身的体能充分发挥,所以,决定背越式跳高的因素主要分为技术额素质两大因素。为了便于分析,我们人为地把人体腾越横杆的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如图)。并用公式H=H1+H2+H3-HH=H1+H2+H3-H 详细图示背越式跳高的练习方法和步骤手段1、重点、难点: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的重点是杆上技术,难点则是如何在快速助跑的情况下完成起跳与过杆动作。2、背越式跳高技术学习步骤、方法与手段(1)学习起跳脚放脚、登伸,摆动腿摆动及两臂摆动的起跳技术(2)学习弧线助跑特殊的身体形态要求,内外侧脚着地方法及两臂的摆动技术(3)学习半程弧线助跑条件下的正确起跳技术(4)学习、体会杆上肌肉用力感觉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