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 年中考化学复习研讨命题的特点过去是如何考?变化的趋势今年会怎样考?应对的措施我们该怎么办?第一部分命题的特点 过去是如何考?一、命题原则基本思路“ 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命题时凸显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必须掌握的核心,如元素的观念、微粒的观念、物质分类的观念以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观念。注重在具体情景中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开放性试题,突出学科特点,注意对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一定要让平时经常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学生在应考时表现出他们的长处。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试题编制要求要依据课程内容标准,把握学习要求。考核的重点要以基
2、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主,不要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应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取用鲜活的情景,体现实践性和探究性。运用具有实际情景、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问题。既能了解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程度,又能突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考查。试题可以有适当的探究性和开放性,但不应脱离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识水平,要给学生充裕的作答时间,防止以“探究”“开放”之名出现新的繁、难试题。二、考试形式及试题结构考试采取闭卷。满分60 分,有 4 分附加分。与物理合卷时间120 分钟,化学不少于48分钟 )1、试卷结构:1 ) 、考试内容分布身边的化学物质20
3、分化学与社会发展8 分物质构成的奥秘12 分物质的化学反应20 分科学探究18 分 (渗透在上述内容中)(2)、考试要求:2、题型分布选择题20;3、试题难度分布较容易题42三、考试题型及考查内容(前一、选择题:1、物质变化2、化学用语填空和简答题34;中等难度是123 年)(共 10小题,题2分共20分 )5、实验基本操作6、科技发展计算题6较难题69、化学与生活、生产10、溶液及溶解的曲线A 了解15;B 理解30; C 应用 153、六大营养物质7、时事热点4、化学式意义8、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二、填空题:(共 5题,34分,外加4分附加分)11、材料题13、酸碱盐题15、科学探究题12
4、、流程题14、实验题4 分附加分)三、计算题(共1题,6分)16、化学方程式计算题四、 2011 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研究(一)试卷整体结构1、试题数量:共4页,3大题,16小题,2658字2、试卷分值、时间:满分60分,4分附加分,理化共120分钟,化学不低于48分钟3、试卷结构选择10题,共20分,占33.3 %填空5题,共34分(附加分4分),占56.7 %计算1题,共10分,占10%4、难度变化试卷着重考查了学生 “双基” 的掌握情况及学科能力,在充分显现出试题的基础性的前提下,考查点的布局和考查方式与往年相比也有了新的变化(选择题的前两题的考查点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变化,物质变化与营养素
5、这两个考点被整合在第8题和第11题中) , 考查点布局的调整使填空题的命题空间更广阔,试题的综合性、应用性进一步提高,再加上其他题目的命题方式的一些变化,导致试卷难度比去年有所提高,进一步凸显选拔功能。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所占分数的比例约为7:2:1 。5、内容分布 一级主题 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二级主题基本实验操作6、实验设计与评价归纳、推理与判断地球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化学变化的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7、15(物质的多样性11(微粒构成物质812(12(9、12( 1015( 1613( 713(1)1)题号1
6、) 、 13( 3)2)14( 2) ( 3)4) 、 14( 4)2) ( 4)2)1) 、 14( 1) 、分值515425612722比例18.3%28.3%16.7%23.4%认识化学元素52物质组成的表示3、4、11(3)(4)、12(3)8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12 (4)113.3%化学物质与健康1、 11( 2) 、 13( 4)4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22保护好我们的环境12( 4)1(二)试题特点1 原 创 性 和 方 向 性 ( 总 体 原 则 )命题体现以水平性考试为主,选拔性考试为辅的要求。全部试题均为原创,即使是传统题,也从情境素材的选择、选项的设置、题型
7、变化和问题的设计等方面做出变化;命题中特别关注学生化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水平,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对于扼制以题海战术、用, 减少记忆性试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加班加点、机械训练的不良学习方式, 引导我省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 的导向作用。同时也引导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提高自身专业素养。2.基础性和稳定性(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上保持稳定)试题注重考查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和核心观念(元素观、微粒观、分类观、化学反应与能量观),重视化学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
8、能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感悟。知识覆盖面广(2011年涉及考试纲要 96个考点中的81个(2010年76),约占80 %,其中A层次21、B 层次43、C层次17)。知识与技能方面,突出在具体的情景中考查初中化学核心知识,如化 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水、氧气、化学肥料、常见材料、酸碱盐等)和化学观点(元素观、微粒观、分类观和变化观等)。试题的稳定性体现在考查内容及比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 化学计算等内容所占比例)、题型、题量、难度等与往年相比保持基本稳定,甚至在阅读量 上也保持稳定(2011年2685字,2010年2598字,2
9、009年2746字)。如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反应、化学与社会发展为20: 12: 20: 8,其中科学探究 20分;认知目标水平的层次比例A、B、C分别为15、30、20;五、近三年中考化学试题特点1、紧扣课程标准,坚持发展为本2、坚持能力立意,突出三维目标”3、内容科学联系实际4、注重基础知识体现学科特点 六、近三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比较2009 年2010 年2011 年第1题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石器、青铜器、铁器、 高分子材料)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宣纸制作各工序中,主要 发生化学变化的工序)化学观念(合成药物、新材料、化石 燃料、低碳生活、化肥、粮 食危机1、)第
10、2题六大营养素化学式中某元素化合价物质分类(有机物2、)第3题化学式含义(香叶醇)六大营养素化学式中某元素化合价3、4实验内容(实验操作或装置是 合止确)化学式含义 (大标新系)化学式含义 (绿原酸4、)5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实验操作或装置是 合止确)实验内容(实验操作是否止确)原子结构知识(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信息5、)6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热冰”的性质、变化)实验内容(实验操作是否止确 6、)7原子结构知识(元素周期表单元格 信息)化学观念问题(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化学反应知识(反应类别、配平、质量守 恒、儿系分布7、)8酸碱盐知识(由pH1溶 液酸碱性)原子结构知识
11、(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信息)化学观念(物理变化、混合物、分 子性质8、)9环境问题(燃料、能源、 环境)化学反应知识(反应类别、 实质、环境污染)化学推理(酸碱性、导电性、 氧气检验9、)10有关溶液知识(温度、溶解度、浓度)有美溶液知识(溶解度、饱和溶液、溶质 质量分数)有关溶液知识(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10、)11身边的化学物质(以热水瓶的组成物 质为载体,考查金属、 合成材料、物质鉴别及除杂内容)身边的化学物质(以铁画、丝画、青铜器等 为载体,考查金属材料、有 机材料、非金属材料、金属 的性质及化学方程式知识)身边的化学物质(以药品包 装为载体,考查金属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营养素、物 质的
12、鉴别及化学式等知识11、)12物质的化学变化(以用废铜制硫酸铜 为背景,考查化学反应 及物质分离提纯等知 识)化学实验(以一种常见的制气装置, 考查。2、CO2的制取和鉴 别知识)燃料与燃烧(仪器名称、气体收集、充 分燃烧、化石燃料燃烧对环 境的影响12、)13物质的制取(以钛的冶炼为背景, 考查化合价、化学反应 及类型、金属锈蚀等有 关知识)生产流程图(以煤制取乙二醇为背景, 考查物质的分类、性质、化 学变化等内容)生产流程图(物质变化、方程式书写、 实验操作、化学与健康13、)14实验探究(以草酸分解产物” 为研究课题,考查对产 物的猜想及实验验证, 从实验原理及环境的 角度评价实验方案的
13、优劣)实验探究(以酒精灯火焰温度”为研 究课题,通过不同方法,探 究酒精灯外焰、内焰、焰心 的温度,并对温度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以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 为探究课题,通过对比分 析,探究燃烧产生火焰的原 因等14、)15 (开 放性 题)附 力口 4分科学探究(探究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时氧气最低浓 度是多少”)科学探究(探究 铁的锈蚀条件及影 响锈蚀速率的因素”)科学探究(探究“金属活动性”15、)16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与溶质 质量分数的综合,利用 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 量计算铜、锌混合物中 铜的质量分数及所用 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 数)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 分数的综合,根据一定质量 的
14、氢氧化钠,计算生成硫酸 钠的质量)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与质量分数 的综合,根据一定质量的混 合物,计算化合物的质量, 再根据已知化学方程式求 生成物硅酸钠的质里16、)第二部分变化的趋势今年可能会怎样考?可能性趋势:趋势一 、考纲变化试题细微变化的风向标: 2011 考纲与 2010 年的变化趋势二 、注重基础,突出“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考查模式会继续立足于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的考查,保持每年必考的若 干 知 识 点 和 稳 定 的 题 型 、 题 量 , 体 现 “稳 中 求 变 、 变 中 求 新 ”的 考 查 模 式 , 过 渡 到 2012 年 全 新的化学考试中
15、。趋势三 、注重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纵观2011 年中考化学试题不难发现,中考试题会选取 生产、生活及与时事相关的某些素材 作为试题背景 ,而 选取这些素材的 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 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 的能力及收 集 、 整 合、 运 用信息 的能力。2009年底到2010 年初,社会热点和重大新闻事件不断,如2010年安徽省第7题,结合了“低碳经济”,2011 年安徽省第1题结合了“国际化学年”,第 4题结合了“绿原酸”,第8题结合了“干水”,2011年芜湖第5题结合了日本核辐射。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出社会热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在中考中的地位。社会热点化学事件如:上海地铁10号
16、线“927”事故、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发现了准晶”、蓬莱1 9 3油田溢油事故、深圳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 11月 13日云南师宗县私庄煤矿事故、“神舟八号” “天宫一号”对接工程 、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和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强生婴儿洗发水 “质量门”、沪地铁追尾、 卫生部: 全国近一成游泳池尿素含量超标、卫生部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等趋势四 、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国家教育部在中考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理科考试应增加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中考化学命题将会继续加
17、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主要包括试题开放、解题过程开放、答案开放、表达方式开放等类型,此类试题涉及环保问题、实验设计、知识方法总结等。例如2011 安徽省第11 题、 12 题(3)小题、13题(4)小题、15 题(6)小题,分别从内容、过程、方法等方面开放,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分析数据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等。趋势五 、注重科学探究,突出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中考化学命题将会继续加大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这类试题多数以实验探究为主,对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的八个
18、要素进行考查。常通过列举资料、思维辨析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比、分类、概况、抽象等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例如2011 安徽省第14、 15 题都是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14 题是对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进行探究;15 题是对金属的活动性进行探究。趋势六 、淡化化学计算,强调计算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主要体现在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化学计算逐渐改变纯理论计算,尽可能体现计算的实际应用价值,减少人为编造的繁、难计算,使计算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同时也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课程要求。2011 年安徽省、芜湖市两份试卷计算题都是已知化学方程式计算,而且都设计成两小题,设置了一定的梯度,降低了难度。应
19、该性趋势今年会怎样考?1、试题难度会基本保持稳定;2、试题题型会基本保持不变;3、学科热点知识年年必考;4、科学探究仍将是考查的重点;5、试题仍会关注社会热点、联系生活实际及身边化学事件;第三部分应对的措施 我们该怎么办?2012 备课复习思路及策略1、立足课本、夯实基础。要诀一:以化学课程标准为纲,以学科说明为本,立足教材,夯实双基,不盲目拔高、追新,不一味追求高难度。2、精于总结、构建网络。要诀二: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脉络的形成能力。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加工整理,既有利于知识的联想和应用,又有利于思维的联想、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3、联系社会、关注热点。要诀三:关注化学知识与生产、生
20、活的紧密联系,关注社会热点。4、加强实验、增强探究。要诀四:明确能力要求,强化能力训练。复习时要坚持知识和能力并重,重视科学探究。5、精选试题、强化训练。要诀五:教师下题海,学生精做题;教师精于讲,学生勤于思。6、模拟训练、规范作答。要诀六:错题是个宝,复习不可少。每一位考生都要做好错题整理,错题分类,红笔纠错,经常翻阅。第四部分:浅见一、不变的是知识,变化的是呈现方式、组合方式。新的情景要以不变应万变!二、 课堂教学以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主,教师暗地里可侧重与中考中考察的知识点;三、课程结束可制定三轮复习计划:1、以课本为主线,快速复习巩固课本内容,以总结和练习为主(2 3 周)
21、;2、分五大块进行第二轮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如空气、水、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等常见物质;物质的变化,如变化的特征、变化的类型、化学变化的方程式及其应用等;物质的奥秘,如物质的宏观组成、微观结构、物质的分类等;化学与社会发展,如资源与能源的利用、化学物质与健康、化学合成材料、环境保护等;科学探究,如基本实验操作、实验设计与评价、分析归纳推理与判断等。3、根据自己的见解,每人出两套和中考试题相对应的模拟题对学生进行训练;4、利用综合模拟试卷,进行第三轮复习训练。5、最后给学生介绍考试经验,如:( 1)学生答题技巧指导、通览全卷,沉着应战。当拿到试卷以后,学生不要匆忙提笔就写,而是应在正式答题之前将
22、全卷通览一遍,了解试卷的分量,试题的类型,所考的内容,试题的难易和各题的比分等,做到心中有数,沉着应战。2 、答题顺序应是:从前到后,先易后难,不要跳着做题。考试中肯定会出现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难题,学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慌张,要沉着应战,因为你觉得难的题目别人也觉得难,做不出来的难题可以先跳过去,但是要做个小记号,当试卷基本答完,再回过头来换一个思路重新作答。、仔细审题、完整答题。近几年中考学生都觉得化学试题并不难可就是难得高分,其原有多方面的,有些失分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化学试题好做“文字游戏”,同一题中有时“符号 ”、 “名称 ”交替要求,只要认真读题、审题,把一道题读完再答题,定
23、能避免出错。叙述性题一定要按试题要求用化学语言回答完整、回答到位。对于综合性的试题及计算题,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按题述理出分析过程,以便顺利解题。、合理安排考试时间。每年都会有考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考场发挥失常,影响考试成绩。 其中最常出现的现象就是因为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时间不够、或是因为紧张而来不及完成考题。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化学一般不少于48 分钟,一定不能做几题物理再做几题化学。( 2) 、学生考前心态调整中考的成功要素就是“实力心态”。、老师对考生强调要树立把中考当作一次练习”的观念。许多同学在常态下的学习效率往往比较高,而在紧张的情绪下,做题错误的就很多。所以我们广大考生要树立信
24、心,自信地走向考场。尽管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要学生坚信自己通过三年的学习,特别是本学期的总复习,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初中的知识。要反复地积极地暗示自己:我有实力,我能成功!、保持 人易我易,但我不大意;人难我难,但我不畏难”心态,这样就能克服看到难题的畏惧心理。、考前如果紧张的话,建议学生找老师、同学、家长聊聊考试外的东西,舒缓情绪,减减压。安徽省2011年中考化学试卷1、(2011安徽)为纪念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 国际化学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
25、了低碳经济的发展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解析:本题以 国际化学年”相关知识为背景,要求考生关注社会,关注能源,关注生活 和健康。属于容易题。2、(2011安徽)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D.啤酒从抽样统计来看,本题是A.果汁B.牛奶C.矿泉水解析:本题以考生熟悉的常见饮料为素材,考查物质的分类。选择题中最难的(难度系数0.64),但有很好的区分度。这就要求我们的化学教学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现象。3、(2011安徽)科学家发现纳米硒(Se)可将汞转化为 HgSe,从而消除汞污染。 HgSe中 汞元素为+2价,则硒元素的化合价是1
26、】A. +2B. 0C. - 1D. - 2解析:本题以纳米硒将汞转化为HgSe为背景,考查化学式和化合价之间的关系,利用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即可求解,属于较容易题。4、(2011安徽)绿原酸(C16H18。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可以从我省栽种较广的杜仲(中药材)中提取。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分子中含有9个水分子B.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生成CO2和H2OC.属于氧化物D.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 1解析:本题以我省栽种的中药材为素材,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考查的知识与技能是:学生的分类观、元素观、微粒观以及相关计算知识,要求的层次是理解水平。
27、在 面对双基”的考查时避免了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技能的机械组合的记忆模式,而注重融合运 用。但从抽样统计分析可知,此题的难度系数为 0.67,折射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基本 知识的应用令人堪忧,对于警醒今后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5、(2011安徽)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盐是人体摄入碘的唯一来源B.碘原子的质子数为 5353 IC.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6.9碘D .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53126.9解析:本题以日本大地震后市民疯狂抢购食盐这一现象为背景,考查物质结构的知识。 从抽样统计分析来看,考生对此类知识掌握较好。6、(2011安徽)下列实验操作正确
28、的是【A .收集CO2并验满B.加热液体C.取用液体D.收集O2解析: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不变的考查对象,本题图文结合,以液体的取用和加热、气体的收集和验满为具体情境,考查学生基本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只要亲自做过实验的学生都不难得出结论。此题很好的区分度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实验 教学,让学生亲自经历、感受,加深对实验操作和原理的理解。7、(2011安徽)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nC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方程式中n=1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解析:本
29、题以粗硅制备的反应方程式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理解。从答题中反映出考生不能很好的从题目的信息中提炼出题干,应加强学生的阅读及理解能力的培养。8、(2011安徽)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一牛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解析:本题以新材料 干水”为情景,考查物质的变化和分类。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 师应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多读、多思、多想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学习 活”的化学
30、知识。9、(2011安徽)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编R实验事实实验结论A某溶液使酚酗: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B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C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 pH=3该溶液一定呈酸性D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正小含氧气解析:本题以考生熟知的化学事实(现象)为情景,考查学生回忆、辨析相关内容和对 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从抽样统计分析来看,此题难度不大,但区分度很好。10、(2011安徽)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的小B.将蔗糖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恢复至原温 度,有结
31、晶现象C.温度升高,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一 定增大D.tC和tC时的两份蔗糖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可能相等解析:本题提供了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图像,考查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判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等知识的综合和转化,考查学习、接受、运用信息,整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 得分率不高,区分度很好。11、(2011安徽)(6分)右图为某抗酸药的实物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2)是 (写出一种即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是。(2)淀粉属于 填字母序号)。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维生素(3)图中的塑料包装废弃后可用于微型实验。如鉴别氢氧化镁和碳酸氢钠(均可作抗酸药) 两种
32、白色粉末时,可分别取少量样品放入废弃包装的两个孔穴中,再滴入 (填试剂名称),有 现象出现的原物质是碳酸氢钠。(4)另一种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是三硅酸镁(Mg2Si308 nH2。),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则反应后产物中含镁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解析:1.本题以抗酸药为问题情景,考查了材料的应用、物质的分类和用文字和符号来表示化学用语。因学生审题不清,造成答题错误较多。常见错误有:(1)含有的金属元素是应填 铝或钙”,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填的是:铝箔”(因为题中所给的图片上的文字是铝箔”一一陷阱)。(2)加入(填名称)学生大多数填的是试剂符号。12、(2011安徽)(7分)西气东输”工程使我省很
33、多地区都用上了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实验室常用图1所示的发生装置制取 CH4,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可用 方法收集CH4。(3)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 。因此,使用热水器时,防止发生中毒的做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图1天然气 石油 煤图2天然气 石油 煤(4)充分燃烧1kg不同化石燃料所产生 C02和S02气体的质量如图 2所示,则 燃烧最易导致酸雨, 燃烧对环境影响最小。解析:本题联系社会生活常识考查化学实验用品和实验基本操作等。第(1)、(2)、(3)、(4)的第一个空答案比较单一。(3)的第二个空开放性较强,答案各异。 除了评分
34、细则上的答案外,学生的答案还有:a.安装C0报警器;b.检查天然气管道;c.使用前后检验阀门是否良好;d.安装空气阀门,使燃气充分燃烧;e.开小天然气阀门,让天然气充分燃烧;f.减小天然气出气口; g.充分燃烧后再使用等。学生的不合理答案有:a.放一盆水;b.放一堆CuO; c.用湿毛巾捂住鼻口; d.带上防毒面具; e.检查燃气热水器气密性;f.在排放气体处放一些活性炭;g.在天然气中加少量刺激性气味的 物质;h.收集后集中处理;i.在未燃烧处放置一个点燃的蜡烛,酒精灯等。(4)第二个空错的较多的是天然气”写成 天燃气”13、(2011安徽)(7分)医用氯化钙常用于合成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
35、少量Fe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二水和氯化钙(CaCl2 2H2O)的流程如下图所示。滤液 fCaC12 2H2O工业碳酸钙 加盐酸 CaCl2、FeCl3等加Ca (OH) g操作a滤渣(1)写出第步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第步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填 是"或 否”)。(3)操作a的名称是,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4)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足够的钙,写出一个合理的补钙方法:解析:本题着重考察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化学术语及实验基本操作等,体现出学生的化学素养。化学来源于实践,服务于社会,该题对补钙的考查,体现出化学、生活与社会的
36、紧密相关,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延伸。题型比较常规,体现中考命题的稳定。答案的开放,能与学生实际相联系,体现出命题的人文性。该题整体来说得分率比较高,大部分学生化学的入门比较成功,化学用语较准确,表述规范,实验技能较强。阅卷过程也发现学生答案中存在以下问题:第1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化学式书写错误。(2)用汉字表述化学反应方程式。(3)方程式书写不完整。第 3空:(1)过滤的 滤”不会写或写错别字。(2)实验基本操作知识匮乏。(3)引流描述不够规范。 第4空的补钙方式不够完美。(1)吃维生素。(2)补充蛋白质。(3)多运动。(4)多喝水。部分学生还存在审题不清, 答非所问等现象。14、(2011安徽)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范本视频
- 远距离地波传播时延修订及其对电离层高度的反演
-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影响因素分析及教育对策
- 黑龙江省饲养方式和奶量对哺乳犊牛生长发育血液指标和后肠道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 水性聚合物-水泥基复合修补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天府农华麻鸭羽毛色素沉着候选基因
- 社交电商的物流配送体系优化策略
- 科技企业网络推广全攻略
- 生驼乳中微生物风险关键点及冷藏稳定性研究
- 考虑服务溢出效应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研究
- Unit 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ading and Thinking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共9套)
-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学会尊重-课件(54张课件)
- 2024年新改版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 2021新《安全生产法》全面解读课件(PPT 84页)
- 企业、事业专职消防队训练内容及操作规程
- T∕CCCMHPIE 1.2-2016 植物提取物 槟榔多糖多酚
- 胫骨平台骨折(课堂PPT)
- 欧洲文化入门王精品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