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_第1页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_第2页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_第3页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适用对象:北京旅游专修学院在读3G网络班学员适用教材: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学 时 数:全学年72学时开课系部:基础部综合教研室适用日期:2011年2012年度一学年编写日期:2011年6月20日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是3G网络专业的专业课。本课程讲述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的一般原理与组网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了本课程之后,对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有较全面的了解和领会,应能应用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所学的知识分析阐释常见移动通信技术中信息传输

2、的发送与接收原理,应能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移动通信系统,为移动通信系统的管理维护、研究和开发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能。课程基本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修电路理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语系统、现代通信技术等课程。学习了本课程以后,在“识记”、“领会”、“分析应用”三个能力层次上,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基本要求是:1识记:应能识记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的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涵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与非。2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全面的掌握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组网技术,能表述基本内容和基本道理,分析相关问题的区别与了解。3分析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移动

3、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阐释常见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方式中信息传输的发送与接收原理,分析有关的技术过程和方法,分析有关的系统模型与结构,并能应用有关原理与技术设计简单移动通信网。三、教学内容第0章 绪论0.1移动通信概述0.2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0.3移动通信系统的频段使用0.4典型移动通信系统0.5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第一章 移动通信的电波传输1.1移动通信传播环境1.2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1.3地面电波传播机制1.4移动无线信道及其特性参数1.5多径衰落对数字通信的影响1.6陆地移动信道的场强估算1.7移动信道的传播模型第二章 语音编码2.1概述2.2语音压缩编码2.3移动通

4、信中的语音编码第三章 信道编码3.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3.2线性分组码3.3卷积码3.4交织编码3.5Turbo码第四章 调制技术4.1概述4.2数字相位调制4.3最小频移键控和高斯最小频移键控调制4.4正交振幅调制4.5网络编码调制第五章 扩频通信5.1扩频通信原理5.2直接序列扩频系统5.3跳频系统5.4跳时系统5.5混合式扩频系统5.6伪随机序列5.7沃尔什码第六章 分集与均衡技术6.1分集技术的基本原理6.2分集系统的性能6.3 Rake接收机6.4均衡技术第七章 移动通信组网技术7.1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7.2 频率的有效利用与多信道共用7.3 多址接入技术7.4 移动通信网的信令

5、与接口7.5 移动通信网的连接第八章 GSM/GPRS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8.1 GSM系统概述 8.2 GSM的通信8.3 GSM的无线数字传输8.4 GSM系统的控制与管理8.5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第九章 IS-95 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9.1概述9.2 IS-95 CDMA前向信道9.3 IS-95 CDMA反向信道9.4 IS-95 CDMA 自动功率控制9.5 IS-95 CDMA 蜂窝系统的控制功能第十章 卫星通信10.1 卫星通信10.2 卫星移动通信10.3 典型的商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简介10.4 CDMA蜂窝系统的控制功能第十一 章第三代移动通信综述11.

6、1概述11.2 3G标准化进程及其演化策略第十二章 WCDMA系统12.1概述12.2 WCDMA的网络结构12.3 信道结构12.4 信道编码和复用12.5 扩频与调制12.6 功率控制12.7 切换12.8 WCDMA的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HSDPA第十三章 cdma2000系统13.1概述13.2 前向链路物理信道13.3 反向链路物理信道13.4 功率控制与系统切换13.5 cdma2000 1x EV-DV 技术原理第十四章 TD-SCDMA 系统14.1概述14.2 TD-SCDMA 系统的网络结构与接口14.3 TD-SCDMA 系统系统空中接口信道14.4 TD-SCDMA 系

7、统编码与复用14.5 TD-SCDMA 系统扩频与调制14.6 TD-SCDMA 系统功率控制技术14.7 TD-SCDMA 系统的关键技术第十五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15.1软件无线电15.2 智能天线15.3 多用户检测第十六章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16.1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展望16.2 多载波传输技术16.3 多入多出(MIMO)技术16.4 MIMO-OFDM技术四、教材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王华奎、李艳萍、张立毅、王鸿斌、李鸿燕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五、主要参考资料1. 郭梯云、邬国扬等编著。移动通信。第3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 吴伟陵、牛凯编著。移动通信原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 曹达仲侯春萍编著。移动通信原理、系统及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 吴伟陵编著。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5章坚武编著。移动通信。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6. 韩斌杰编著。GSM 原理及其网络优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 窦中兆、雷湘编著。CDMA 无线电通信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 樊昌信编著。通信原理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9. 王文博等编著。宽带无线通信 OFDM 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