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天”是儒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有多重涵义。因而天论是一个复杂的理论。朱子语类卷一载: 沈僴问经传中“天”字。(朱子)曰:要人自看得分晓,也有说苍苍者,也有说主宰者,也有单训理时。 朱子的天之三义基本概括了儒家朱子的天之三义基本概括了儒家“天天”概念的内涵。由此形成了关于天概念的内涵。由此形成了关于天的三种理论:的三种理论: 自然主义天道观;自然主义天道观; 天命论;天命论; 天理论。天理论。 在殷、周天命观念中,天是有意志、在殷、周天命观念中,天是有意志、有喜怒哀乐等情感、能赏善罚恶的神,有喜怒哀乐等情感、能赏善罚恶的神,自
2、然界和人世间的一切都由天支配。但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一切都由天支配。但是在孔、孟的天命论中,天的人格神的是在孔、孟的天命论中,天的人格神的性质显然被淡化了。这一点从孔子的话:性质显然被淡化了。这一点从孔子的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何言哉!”即可得到证明。即可得到证明。 孔、孟的天也不再是掌握善恶标孔、孟的天也不再是掌握善恶标准、对人世间善恶加以赏罚的正义执准、对人世间善恶加以赏罚的正义执行者,天并不认可、保佑圣人、君子行者,天并不认可、保佑圣人、君子之所行;而殷周天命论的最重要的支之所行;而殷周天命论的最重要的支撑点是天认可并保佑有德、否定并惩撑
3、点是天认可并保佑有德、否定并惩罚恶人。罚恶人。 孔子所谓孔子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表明孔子等人已认识到天是无目的的,表明孔子等人已认识到天是无目的的,无价值标准的。人不能完全听命于天,无价值标准的。人不能完全听命于天,人应为所当为,不要理会是否得到天人应为所当为,不要理会是否得到天的许可。的许可。 由此可见,作为哲学学说的儒家的天命由此可见,作为哲学学说的儒家的天命观与殷周时期普遍流行的天命观是有原则不观与殷周时期普遍流行的天命观是有原则不同。如果说殷周时期的天命观念是强调人们同。如果说殷周时期的天命观念是强调人们一切都
4、听命于天,行德于民也是为了取悦于一切都听命于天,行德于民也是为了取悦于天,以求得天的庇护,那么儒家的天命论则天,以求得天的庇护,那么儒家的天命论则只是将人力所不及的事物委之于天命,而在只是将人力所不及的事物委之于天命,而在天命之外为人的自由活动划出一块地盘,在天命之外为人的自由活动划出一块地盘,在这块地盘上人可以修已安民,成德作圣,充这块地盘上人可以修已安民,成德作圣,充分发挥自我的能动性。分发挥自我的能动性。 其代表人物是先秦的荀子和后来其代表人物是先秦的荀子和后来的王充、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他们的王充、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他们认为,天、地是两个最大的物质实体,认为,天、地是两个最大的物质实
5、体,又是万物的生成者,又是万物的生成者,“天地合而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生”。天地万物的总合就是今人所说。天地万物的总合就是今人所说的的“自然界自然界”。 荀子等人的天概念还有一义:荀子等人的天概念还有一义:“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天。”这里有这里有“自然自然”或或“自然而然自然而然”的意思。的意思。 荀子还认为,天不具有意志、情感,荀子还认为,天不具有意志、情感,天不是赏善罚恶的正义维护者,天不是赏善罚恶的正义维护者,“天行
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远也,辍广。”天是按自身规律运行的天是按自身规律运行的客观世界。客观世界。 这个这个“理理”主要指道德原则主要指道德原则义义理理 ,这是儒家特有的一种对天的理解。,这是儒家特有的一种对天的理解。儒家对于天的这种理解,可能是由殷儒家对于天的这种理解,可能是由殷周时期宗教有神论的天命观念蜕变而周时期宗教有神论的天命观念蜕变而来的。来的。 天既然能赏善恶,那么它本身天既然能赏善恶,那么它本身也一定是善的。剔除身上的神性和也一定是善的。剔除身上的神性和
7、赏罚能力,天成为一种纯粹而抽象赏罚能力,天成为一种纯粹而抽象的善、道德原则。如孔子说:的善、道德原则。如孔子说:“天天生德于予。生德于予。” 孟子认为人生而具备仁、义、孟子认为人生而具备仁、义、礼、智四端,也含有此意。正因为礼、智四端,也含有此意。正因为人性之善来自于天的纯善,所以孟人性之善来自于天的纯善,所以孟子说:子说:“尽其习者,知其性也;知尽其习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其性,则知天矣。” 但明确把天理解为一种抽象的道德原则、但明确把天理解为一种抽象的道德原则、一种纯粹的善,是战国末年的儒家著作一种纯粹的善,是战国末年的儒家著作易易传传和和中庸中庸。易易、庸庸认为,天认为,天道即
8、是天地交感生成万物的过程:道即是天地交感生成万物的过程:“天地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而万物化生”,“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而天地生物而天地生物是一种伟大的道德原则:是一种伟大的道德原则:“天地之大德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 北宋时,二程适应专制君主强化思想统治北宋时,二程适应专制君主强化思想统治的需要,在的需要,在易易、庸庸和韩愈等人将天和韩愈等人将天道视作天地之德、天地之仁、道视作天地之德、天地之仁、“天地之大义天地之大义”的基础上,正式提出天理论,为理学的诞生的基础上,正式提出天理论,为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奠定了基
9、础。 关于天的三种学说在儒家内部始终关于天的三种学说在儒家内部始终存在着斗争;但它们之间也具有某种统存在着斗争;但它们之间也具有某种统一性,因此在大多数儒家学者那里,我一性,因此在大多数儒家学者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天之三义并存。孔子就是如们可以看到天之三义并存。孔子就是如此。此。 1.儒家天人之学不等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儒家天人之学不等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学说,但其中包含着一些非常重要的关的学说,但其中包含着一些非常重要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2.在儒家文明中,人们自觉地将自身确定在在儒家文明中,人们自觉地将自身确定在自然的利用者、改造者的主体位置上。自然的利用者、改造者
10、的主体位置上。 3.在儒家文化中,人明确地把自己看做宇宙在儒家文化中,人明确地把自己看做宇宙最尊贵的存在。最尊贵的存在。 4.在儒家文化中不存在其他宗教文化几在儒家文化中不存在其他宗教文化几乎都有的乎都有的“禁忌禁忌”。 5.儒家的儒家的“天天”是事物是事物“自已如此自已如此”之之义义 。 6.在儒家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在儒家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存在保护自然和参赞天地化育的一面:存在保护自然和参赞天地化育的一面: (1)保护自然保护自然 (2)赞天地之化育赞天地之化育 1.儒家人学的核心问题。儒家人学的核心问题。 2.儒家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有高尚的儒家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有高
11、尚的道德道德 。 3.儒家所谓的仁义是以家庭血缘道德儒家所谓的仁义是以家庭血缘道德孝悌孝悌为出发点和核心的道德。为出发点和核心的道德。 4.以仁义道德为人的本质的人生价值尺度是以仁义道德为人的本质的人生价值尺度是儒家人学的核心,也是儒家建构人际关系的儒家人学的核心,也是儒家建构人际关系的理论出发点。理论出发点。 1伦理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伦理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2孟子将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孟子将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3儒家的伦理关系,除朋友外,都不是平儒家的伦理关系,除朋友外,都不是平等关系等关系 。4儒家认为,人际关系和谐主要依靠道德。儒家认为,人际关系和谐主要依靠道德。
12、1.人是各种伦理关系的总和。人是各种伦理关系的总和。 2. 如何看待个体。如何看待个体。3.如何看待个体性。如何看待个体性。4.每个人都具有多种身份。每个人都具有多种身份。5.不存在独立的个体。不存在独立的个体。 6.“份份”与权利、义务与权利、义务自我意识。自我意识。 7.个体身份不同,是群体得以成立和存个体身份不同,是群体得以成立和存在的条件。在的条件。 8.严重的不平等严重的不平等 。 9.权利和义务的分裂权利和义务的分裂 。 儒家人学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极为儒家人学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极为深远,儒家文明许多特点的形成都与这深远,儒家文明许多特点的形成都与这一影响有关。一影响有关。 1.
13、首先,儒家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为中国首先,儒家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为中国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 2.儒家以伦理关系为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儒家以伦理关系为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关系关系 。 3.儒家以伦理关系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儒家以伦理关系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的思想,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凝聚的思想,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力。 4.儒家认为,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伦理关系儒家认为,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伦理关系之中之中 。 5.儒家强调个体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的儒家强调个体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的“份份”以及与此联系在一起的义务的自以及与此联系在一起的义务的自觉觉 。 6.儒家人学也对儒家文明的发展
14、产生某些负儒家人学也对儒家文明的发展产生某些负面影响。面影响。 (1)用道德处理政治和经济问题。)用道德处理政治和经济问题。 (2)儒家将政治、经济关系伦理化的消极儒家将政治、经济关系伦理化的消极影响,在中国的法制上表现得犹为突出。影响,在中国的法制上表现得犹为突出。 (3)儒家过分强调个体在伦理关系中的)儒家过分强调个体在伦理关系中的“份份”。 (4)在儒家在儒家 文明中,个体自由基本上是不文明中,个体自由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存在的 1.儒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具有非宗教性儒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具有非宗教性质的无神论思想。质的无神论思想。 2.儒学的非宗教的无神论性质在其创始儒学的非宗教的无神论性质在其创始人孔子那里即体现出来人孔子那里即体现出来 。 3.对于人死后事,先秦儒家也采取存而对于人死后事,先秦儒家也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不论的态度 。 4.儒学重新回到注重世俗生活的理性儒学重新回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协议书3人模板
- 店铺转让转让合同协议
- 2025年泥工合同协议
- 上海金杯租赁合同协议
- 开发商合同签补充协议
- 废旧音响买卖合同协议
- 建筑租赁设备合同协议
- 废品物资销售合同协议
- 工程钢材垫资合同协议
- 开业花篮订购合同协议
- 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 基于单片机的噪声检测报警系统
- 架线弧垂计算表(应力弧垂插值计算)
- 云南德福环保有限公司2000t-a含油硅藻土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 环评报告
- 刑法分论课件(第三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 王化成财务管理学讲义
- 【深信服】PT1-adesk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限制类医疗技术管理制度-2
- 河西黄金金矿集团各专业管理考核制度
- 装载机司机岗位安全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3届天津市和平区二十一中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