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酸碱盐复习题一选择题1.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试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下右图。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B点和C点时,溶液均呈现无色D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证明发生了中和反应2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沉淀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A可能存在Na2SO4 B可能存在KNO3C肯定不存在BaCl2 D肯定只存在Na2CO33已知某混合液由HCl、K
2、2CO3、H2SO4、CuCl2、NaCl溶液中的几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液中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量与加的Ba(OH)2溶液体积关系如右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混合液中肯定没有K2CO3和H2SO4B.沉淀完全时,消耗Ba(OH)20.4molC.F点溶液中的溶质肯定只有一种D.F点和P点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4小张用过量等质量锌粒分别与等体积的浓盐酸和稀盐酸在烧杯中进行反应,并绘制了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的曲线(见右图),下列对曲线差异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浓盐酸和稀盐酸与过量等质量的锌粒反应产生等质量的氢气B浓盐酸的浓度大于稀盐酸,同一时间内与锌反应产生氢
3、气较多C浓盐酸的挥发性比稀盐酸强,氯化氢气体逸出使质量减少较多 D浓盐酸密度大于稀盐酸,等体积的浓盐酸起始质量比稀盐酸大5,固体物质A与盐酸反应生成物为C,C的溶液中加入火碱,生成物为D,D受热后又得到固体 A,则A可能是( ) A.Fe2O3 B.CO2 C.CuO D.Na2O 6.某溶液含有Ba2+、Ag+、Cu2+现有碳酸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将它们逐一沉淀并加以分离,则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7、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改变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
4、钠溶液和氯化钙溶8、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Fe2O3、Zn、Na2CO3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 A硝酸铜 B稀盐酸 C稀硫酸 D二氧化碳9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依据上述实验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 B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5、 C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铜;氯化钾 D一定含有碳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钠、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10现有Fe、CuO、MgCl2、Ca(OH)2、稀H2SO4等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 的化学反应有 ( ) A7个 B6个 C5个 D4个11. 下列每组内物质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5%)混合后,最终肯定有沉淀生成的是 A. B. C. D. 12, 将含有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后得到白色沉淀,将沉淀滤出后,向滤液中滴加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不溶解。有关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滤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为
6、B. 原混合物溶于水,过滤后滤液中肯定不含 C. 原混合物溶于水,过滤后滤液中肯定不含 D. 原混合物溶于水,得到的白色沉淀为 13.下列每组内的溶液,必须使用其它试剂,才能将其全部鉴别开的是 A. B. C. D. 1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将加入到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酚酞试液变为红色 B. 使用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都能将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鉴别开 C. 酸式盐硫酸氢钠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显红色 D. 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溶液而出现白色沉淀,原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 15.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是 A. 将试纸放入待测溶液中,测定溶液的 B. 时,的溶解度为克。实验
7、室要提纯克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溶解粗盐时加入125亳升蒸馏水,而后依次进行了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 C. 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未经清洗即放回到原滴瓶上 D. 在将氧化铜和稀硫酸先后加入干燥的小烧杯中后,将烧杯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使反应进行 16. 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下图横坐标表示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克,根据曲线判断,在图中的轴是指 A. 溶液的 B. 溶质的质量分数 C. 沉淀的质量/克 D. 溶剂的质量/克17、在图所示的装置中,夹子处在关闭状态,现将NaOH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待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试管中刚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了。对
8、上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升高B、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C、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降低B、 D、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降低18.某同学欲一次性鉴别NH4HCO3、NH4CI、KCl三种肥料,应加入足量的( ) ANaOH B.Ca(OH)2 C.AgNO3 D.HCI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同一种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 )AH+,Na+,Cl-,CO32- BNH4+,Cl-,K+,OH-CNa+,K+,Ca2+,Cl- DAg+,H+,NO3-,Cl-二 填空题1在氧化物、酸、碱、盐中,一定含有三种元素的是_;一定含有两种元素的是_;可能含有四种元素的是_。2、氢氧
9、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中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就生成了氢氧化钾。请按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上述反应。(1)分解反应:_(2)化合反应:_(3)复分解反应:_3、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请对两种溶液进行鉴别。(1)鉴别它们的方法有哪些?(只写试剂名称)_;_;_;_;_。(2)简述其中的一种鉴别方法(包括步骤、现象及结论4.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IYC2011),其宗旨是“增进公众对化学重要性的认识,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学习和研究化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
10、课本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作了绿色化改进后制取单质铁(K1,K2是活塞):(1)关闭K1、开启K2,可以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 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e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 (2)关闭K2,开启K1,可以将d口出来的气体再从a通人装置而循环使用。 c瓶中应装 (填序号)。A.澄清石灰水 B.水 C.石蕊溶液 D.浓硫酸反应完后(假设b瓶中NaOH全部转化为纯碱),要从b瓶中溶液得到纯碱固体,必要的实验操作为转移、 结晶。该实验这样改进的主要优点是 5.右图是关于铜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B、C分
11、别是不同类别的铜的化合物,其中A物质为黑色粉末,B物质易溶于水。(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C(2)写出的基本反应类型写出的化学方程式。6下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白色固体,甲是黑色固体,B为气体单质、C和乙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E为最常用的金属单质之一,H是一种红褐色沉淀。(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1)物质D的化学式_;(2)甲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3)举出防止E的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法_;(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7.在下面关系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分别是酒精燃烧时一定会产生的两种物质,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G为
1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蓝,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1)写出化学式:甲是 ,G是 ;(2)写出H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J溶解于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反应完全后,再向溶液中加入纯净的D的粉末,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8.现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是由BaCl2、KOH、KNO3、MgCl2、NH4Cl、CuSO4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1)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微热,只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一定不含有_ 。 (2)向无色滤液中加入KOH溶液,无任何现象
13、.再加入过量的某可溶性碳酸盐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_。 (3)向无色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然后将所得液体蒸干,得到固体A.如果固体A中只含有2种元素,则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_,则加入的碳酸盐溶液是_ 溶液;如 果固体A中含有2种金属元素,则加入的碳酸盐溶液是_ 溶液9化学课上,老师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了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据此现象,老师提出如下问题,请回答:(1)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小明认为有以下四种情况,请你替他补充完整:情况: 情况:NaOH和Na2C
14、O3情况:NaOH和Ca(OH)2情况:NaOH、Na2CO3和Ca(OH)2小红认为只有三种情况,其中情况 (填序号)不可能,理由是 。(2)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应后溶液的成分,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情况 (填序号)不可能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情况正确同学们的回答,得到了老师满意的赞赏。10、某气体可能由以下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水蒸气COH2CO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B、C、D瓶可根据需要盛装物质。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如果此气体是由三种气体组成,若用干燥的还原性气体和CuO反应,且能观察到
15、A瓶中固体物质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则A瓶装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填化学式)(2)如果此气体是由四种气体组成,则B瓶装的物质可能是 (填物质名称),C瓶装的物质可能是 (填物质名称)。(3)当经过A、B、C装置后的干燥气体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若D瓶中没有发生明显变化(D瓶中装有与A装中相同的固体物质),E瓶中有沉淀产生。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 (填气体编号)(4)如果有四种气体经过A、B、C装置,且B瓶中盛装的物质是碱溶液,请写出在B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1、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知道
16、,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质及其溶解性如下表:物 质Ca(HCO3)2Mg(HCO3)2Ca(OH)2Mg(OH)2CaCO3MgCO3溶解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不溶微溶【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 ,可能含有Ca(OH)2和 。【设计方案】(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Na2CO3溶液 ,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 (填化学式)。(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若D瓶增重22g,则水垢全部是CaCO3。待
17、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称量D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0 稀盐酸的体积增加的质量/g1020243040重复和的操作,直至D瓶内物质质量不变。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D瓶内物质增加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曲线所示;【评价】(1)A瓶中的NaOH溶液起到 作用。若A瓶中无NaOH溶液,D瓶中的质量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 (化学式),理由是 。(3)装置图中“?”所指处有三根导管同时穿过橡胶塞
18、,已知:导管的直径为8mm,橡胶塞细段直径为3cm。从坚固和美观的角度考虑,请你在由图中标出应在哪三点打孔为好(用圆圈“”表示打孔位置)。 以上实验 (填“能够”或“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12.有Na2SO4、Na2CO3、NaCl、NaOH四种溶液,分别与某些物质反应都可以生成化合物A,则A是_。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1) (2) (3) (4) 13.两种溶液混合,生成了一种沉淀。用酸碱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和 ;(2)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产生,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和 ;(3)若一种溶液有色,另一种无色,生成的沉淀溶于稀盐酸且无气体产生,沉淀可能是 。14. 某化工厂甲、乙两车间排放的甲、乙两溶液中,共含有五种溶质。当将甲、乙两溶液按适当质量比充分混合,经沉淀、过滤,滤液中只有一种钾盐。则甲溶液中含有的两种溶质的化学式为_,乙溶液中含有的三种溶质的化学式为_;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这种滤液可用来浇灌农田。. 15、从Fe、CaO、NaOH、H2O、CuSO4、Na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