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车身结构与设计与 设 计 车 身 结 构南京农业大学 工学院 农业机械化工程系 车身结构与设计本课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课程内容的课程。从车身概论开始,讲解车身设计的定义,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性,设计历史和发展趋势等;然后由外形到内部再至结构的设计要点、设计原则和方法等。涉及到车身概论、车身设计方法、轿车车身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轿车的车身总布置设计、车身结构的安全性设计以及车身结构的轻量化设计等车身设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述车身及其附件的结构与设计,学会分析汽车车身结构,合理选择方案及有关参数,掌握汽车车身总布局及零部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工作方法及要点。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车身结
2、构与设计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掌握车身的典型结构及优缺点; 了解车身设计的特点和国内外的技术水平; 掌握传统及现代车身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掌握汽车人体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运用; 掌握车身主要零件和附件的设计方法;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三、课程内容第一章 车身概论第二章 车身设计方法第三章 车身总布置设计第四章 人机工程学与车身设计第五章 汽车造型设计第六章 汽车的空气动力性能第七章 车体结构分析与设计第八章 车身附件设计第九章 汽车通风、采暖与制冷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考核采取闭卷笔试加平时成绩。两者分别按70和3
3、0的权重计算综合评定成绩。五、教材与参考书(一)教材(一)教材1.黄天泽编,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版2.羊拯民编, 汽车车身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第1版(二)参考书(二)参考书1.吴亚良编,现代轿车车身设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1版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本章内容: 车身的特点 车身及其名词术语 车身的承载类型和构造 “四化”问题 车身结构与设计 学习要点:1 轿车车身的特点 轿车车身的设计与需要集各个行业之大成2 轿车车身的发展概况 车身发展的5个里程碑式阶段及其演变过程3 车身承载类型及其分类 车身结构与设计
4、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1.1车身的特点一、车身特点形状不规则:造型、设计、工艺、材料等与其它总成不同。既是机械部件,又是临时住所:舒适性、居住性、方便性。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机械、材料、艺术、市场、管理、法规等。体现工业技术水平(综合实力):多门基础学科、应用技术、加工技术。 车身结构与设计车身造型布置型式新材料电子控制技术空气动力学人体工程学安防抗全公腐性害蚀新工艺的应用的运用的研究及应用的研究及应用法规决定车身设计的主要因素 车身结构与设计车车身身设设计计的的目目标标1.1.2 车身设计的要求及原则 车身结构与设计车身内部遵守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车身结构遵守轻量化原则开发遵守继承性
5、原则设计遵守各种相关法规和标准 成功的车身设计成功的车身设计车身设计遵守“三化原则”外形遵守美学、空气动力学原则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二、车身造型轿车:形体完整;线条连贯流畅;外形和内饰要求较高。 广泛采用四门轿车:设有两排座椅,乘坐45人。 单箱式、两箱式和三箱式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客车:曲面较平坦,大弧面小园角过渡。 小、中型客车:又称面包车,一般座位数在822之间。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大客车:广泛采用平头式。地板较高,下方设有行李舱,一般设有2个车门,在客车的前后端。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
6、车身概论货车:造型重点在驾驶室,驾驶室前部造型是重中之重。 长头式货车:设有发动机舱,整车利用率较低,视野差。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二、车身演变 车身结构与设计厢型甲虫型鱼型船型楔型体现空气动力学原理的流线型车身集流线型和船型优点于一身快速、稳定、舒适马车外形的发展以人为本,考虑驾乘舒适性蒸汽汽车马车 车身结构与设计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马车型汽车 1885年1905年 以机械工程为主 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第一辆三轮汽车,发动机0.88马力,后置后驱动。 1886年,德国,高特立勃.戴姆勒,第一辆四轮汽车,发动机后置后驱动,方向杆
7、转向,时速10km/h。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马车型汽车 1885年1905年 以机械工程为主 法国,汽车得到蓬勃发展,法国人研究成功了齿轮变速器、差速器、膜片式离合器、充气轮胎、后桥半独立悬架等。 德国,研制了化油器。 英国,石棉制动片和方向盘。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马车型汽车 1885年1905年 以机械工程为主 1903年,美国,福特A型车初步解决了迎面风问题。 1905年,美国,福特B型车,将发动机移到汽车前部,类似敞蓬汽车,同年,福特C型车加装风挡玻璃。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马车型汽车 1885年1905年
8、 以机械工程为主 1908年,美国,生产了著名的福特T型车,可乘坐4人,四缸发动机,40马力,时速80km/h,简易车蓬。T型车结构紧凑,坚固耐用,可避风雨,性能良好,价格便宜,深受欢迎。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马车型汽车 1885年1905年 以机械工程为主 1913年,美国,福特公司,创建了最早的流水作业汽车生产装配线。批量大,价格低廉,汽车开始进入了家庭。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箱型汽车 1915年1934年 流水线作业 规模化生产 1915年,美国,福特公司,生产出新型T型车,车室部分方正,装有门窗。年产量为30万辆,约占美国的汽车总产量
9、的7080,当时欧洲各国汽车的总产量约占美国的5。“福特”成了当时汽车的代名词。一个新的工业时代到来。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箱型汽车 1915年1934年 流水线作业 规模化生产 192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雪佛兰部,制造出汽车外形豪华装饰件的汽车,受到了用户的欢迎。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箱型汽车 1915年1934年 流水线作业 规模化生产 随着汽车的普及,出现了车速提高的问题。 解决途径:增大功率和减小空气阻力。 减小空气阻力,减小迎风面积,降低整车高度。 车身结构与设计1907劳斯莱斯.银灵1915福特T型车动力性差动力性差阻力大阻
10、力大 厢形车身l 车身高大,有足够的活动空间l 空气阻力巨大,动力性差,行驶速度低 车身结构与设计降低空气阻力,提高动力性的措施分析 良好的车身外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要减小空气阻力。 221rDWuACFCD风阻系数A迎风面积空气密度ur速度仅仅加大发动机不可取,可考虑减小仅仅加大发动机不可取,可考虑减小CD和和A 车身结构与设计降低降低CD的尝试的尝试1934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雷依教授 空气动力学风洞实验减小迎风面积的措施减小迎风面积的措施车宽的减小受到稳定性、舒适性的限制 降低车高 降低车高,车的动力性加强降低车高,车的动力性加强流线型的车身流线型的车身 CD值最小值最小第第1 1章章 车身
11、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降低降低CD的尝试的尝试1934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雷依教授 空气动力学风洞实验减小迎风面积的措施减小迎风面积的措施车宽的减小受到稳定性、舒适性的限制 降低车高 降低车高,车的动力性加强降低车高,车的动力性加强流线型的车身流线型的车身 CD值最小值最小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体现空气动力学原理的甲壳虫形车身 甲壳虫型车身能减小车后部产生的涡流,比厢形车符合空气动力学性能,动力性增强,但其后排乘员空间较小,产生不舒适感。1936大众甲壳虫1936菲亚特缺点:缺点:l 升力大,行驶不稳定l 乘坐空间狭小,视野及舒适性差优点:优点:l CD值小l 工
12、艺性好,利于批量生产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l 因升力产生的行驶不稳定性l 升力产生原理 甲壳虫的另一个致命的缺点是对抗横向风能力差,不稳定。这是由于甲壳虫车身的特殊结构,产生了空气升力。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引入人体工程学的船型车身1958 东风CA721967丰田世纪以人为本,考虑驾乘舒适性;但是阻力大,动力性差船型车身是车身外形的进步还是倒退?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 趋于完美的鱼型车身l 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l 存在舒适性和视野问题1995保时捷911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图1.19 甲虫型车身与鱼
13、型车身比较图1.20 伏克斯瓦根热风牌轿车图1.21 “博美兰”梦幻车 车身结构与设计 理想的楔型车身l 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l 解决了横向风稳定性问题l 有很好的动力性和舒适性1963司蒂倍克阿本提小客车 图1.22 美国1952年生产的别克小客车图1.23 短尾车 图1.24 阿尔法罗密欧朱利亚T2小客车 图1.25 装在赛车上的翼的作用原理楔形赛车 车身结构与设计l 鸭尾造型的原理及应用“鸭尾”造型在宝马五系上的运用 向下的作用力使后轮的地面附着力增大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1970s 紧凑型汽车实用主义1980s 多用途轿车多元
14、化需求1990s 重新与精英文化合流新世纪 注重线与面的时代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汽车造型发展趋势 个性化 消费者参与 人机互动技术进步改变汽车造型 增大空间的利用率 新能源带来新结构 新材料,新工艺 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 车身结构与设计现代车身技术发展趋势:现代车身技术发展趋势:l 节能、环保、安全l 采用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汽车汽车技术技术安全安全节能节能环保环保舒适舒适经济经济高速高速美观美观可靠可靠高效高效现代汽车,尤其是轿车,外形设计的发展特征与传统设计相比区别在何处?现代轿车车身技术发展趋势现代轿车车身技术发展趋势成功的车身设计是综合考虑所有因素的结晶成功
15、的车身设计是综合考虑所有因素的结晶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l 风格各异的造型l 人性化的特征l 艺术化的外表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现代汽车车身外形设计的发展特征 车身结构与设计l 新能源l 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l 新生产方式l 新消费方式l 新设计理念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现代轿车车身技术发展趋势 个性化综合设计各向异性造型风格多样化空气动力学性能最优化体现各种要求避免“千篇一律”追求情感化提高行驶稳定性新颖奇特人性化以人为本,人机协调虚拟化全球化虚幻环境的动态模型体验实车汽车将成为世
16、界性商品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l 50年后的轿车年后的轿车通用公司 OnStar ANT本田124大众公司的SlipStream奥迪公司 Virtuea Quattro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马自达MotoNariPeugeot20Cup conceptNissan Pivo Nissan Pivo 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日产OneOne BMW GINA 梅塞德斯-奔驰银箭丰田Biomobile Mecha丰田的i-Swing 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三、三、
17、车身材料车身材料车身上的材料品种很多,除了金属和轻合金,还有大量非金属材料。高韧性、强度钢材料 低成本镀锌钢耐锈蚀 以非金属材料代替金属材料,非铁金属取代部分钢铁金属。 复合材料的研究。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1.钢板冷冲压钢板等。汽车车身制造的主要材料,占总质量的50%。主要用于外覆盖件和结构件,厚度为0.6-2.0mm。车门、顶盖、底板等复盖件用薄钢板均是冷轧板,大梁、横粱、保险杆等均是热轧钢。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2.轻量化迭层钢板 迭层钢板是在两层超薄钢板之间压入塑料的复合材料,表层钢板厚度为0.20.3mm,塑料层的厚度占总厚度的25
18、65。与具有同样刚度的单层钢板相比,质量只有57。隔热防振性能良好,主要用于发动机罩、行李箱盖、车身底板等部件。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3.铝合金 铝合金具有密度小(2.7g/cm3)、比强度高、耐锈蚀、热稳定性好、易成形、可回收再生等优点。 德国大众公司的新型奥迪A2型轿车,由于采用了全铝车身骨架和外板结构,使其总质量减少了135kg,比传统钢材料车身减轻了43,使平均油耗降至每百公里3升的水平。 全新奥迪A8通过使用性能更好的大型铝铸件和液压成型部件,车身零件数量从50个减至29个,车身框架完全闭合(见图)。这种结构不仅使车身的扭转刚度提高了60%,还比同类车型的钢
19、制车身车重减少50%。 由于所有的铝合金都可以回收再生利用,深受环保人士的欢迎。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4.镁合金在镁材中添加一些其它的金属元素,例如铝、锌或者铝、锰等,变成了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刚度,具有良好铸造性能和减振性能的轻质合金材料。目前镁合金一般用于车上的座椅骨架、仪表盘、转向盘和转向柱、轮圈、发动机气缸盖、变速器壳、离合器壳等等零件,其中转向盘和转向柱、轮圈是应用镁合金较多的零件。 镁合金密度只有1.7,是铝的2/3,钢的1/4,客易加工,废品率低,具有良好的阻尼系数,减振量大于铝合金和铸铁,用于壳体可以降低噪声,用于座椅、轮圈可以减少振动。但从成本上看它仍
20、然偏高于铝合金。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5.塑料塑料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常用工程塑料包括: 热塑性工程塑料(PE、PP、PVC、ABS、PS、PA、POM、PC等); 热固性工程塑料(酚醛树脂PF、氨基树脂UF、环氧树脂EP等)。由内外装饰件向车身复盖件和结构件方面发展。例如前照面、保险杠、发动机罩、行李箱盖、顶盖、翼子板、车门内护板和某些车身骨架构件等。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目前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聚物。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 塑料的优
21、点1 耐化学侵蚀 2 具光泽,部份透明或半透明 3 大部分为良好绝缘体 4 重量轻且坚固 5 加工容易可大量生产,价格便宜 6 用途广泛、效用多、容易着色、部分耐高温 塑料的弱点是:大规模的模塑加工,投资大,成本高昂。另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就是环境保护:材料能不能够回收?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6.橡胶可用于减振、减轻碰撞、密封等零部件。 常用橡胶包括: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SBR、BR、CR、IR、IIR、NBR、ERM、EPRM、ACM、AUEU等)。轮胎:载重汽车以天然橡胶为主,轿车则以合成橡胶为主。车用胶管包括水、气、燃油、润滑油、液压油等的输送管通常采用丁腈橡胶
22、、氯丁橡胶等材料制造。车用橡胶密封件多用丙烯酸酯橡胶、硅橡胶等材料制造。门窗玻璃密封件多采用乙丙橡胶制造。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7.玻璃按照工艺加工分成: A类夹层玻璃(认证标志代号LA);B类夹层玻璃(认证标志代号LB ); 区域钢化玻璃(认证标志代号 Z );钢化玻璃(认证标志代号 T ) 。 其中A类夹层玻璃安全性能最高。国家标准规定,前档风玻璃必须要使用A类、B类夹层玻璃或区域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只能用于除前档风玻璃以外的位置,而有LA、LB、Z标志玻璃可以应用在汽车所有玻璃位置上。目前广泛使用的“绿色玻璃”就是采用反射涂层工艺或改善玻璃的成分,只让阳光中的可见
23、光进入车厢内,挡住紫外线和红外线。光和热会减少23%。另外,一种可加温的汽车玻璃可将极细小的几乎看不见的电热丝作成波状放在夹层玻璃中的塑料粘膜上,起到防霜、防雾化、防结冰的作用。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8.内饰材料复合材料、纺织品更加美观、整体化和色彩丰富。轿车内饰件的质量取决于材料。目前,许多轿车的内饰件已经逐步使用PP(聚丙烯)材料,这是一种工程热塑材料,韧性好、强度大、隔热好、质地轻、耐腐蚀、富有弹性和手感好,成本低,更重要的是PP材料是一种可以循环回收再用的塑料。 目前采用PP材料制造仪表板总成外壳已成主流,在欧洲每年生产仪表板要耗用12万吨热塑性材料,其中PP
24、材料就占了5万吨。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四 车身制造技术1.车身冲压件及冲压设备和模具 车身零件一般都经过落料、冲孔、拉深、弯曲、翻边、修整等工序而成形。冲压加工的生产率很高,并可制造形状复杂而且精度较高的零件。 采用0.6-1.2mm的钢板;多套模具:冲剪模、拉延模和弯曲模等;剪切生产线和冲压生产线。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2.车身焊装及焊装设备点焊:在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泛。点焊适于焊接薄钢板,焊点直径为56mm,焊点间隔50100mm。整个轿车车身,通常需要上千个焊点。 点焊具有时间短、效率高、局部加热快、板件变形小,焊接过程容易实现机械
25、化和自动化等优点。 点焊设备:固定式电焊机、可移动悬挂式电焊机、多点焊机、电焊机械手和电焊机器人。专用焊接线和柔性焊接线。焊装夹具:又称焊胎,焊装夹具设计是 决定车身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缝焊:又称滚压点焊,可获得密封优良的 焊缝,适用于车身顶盖周边等部位的焊接。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激光焊接 将2到3块精确“裁剪”的、物理化学性能、表面状态、厚度各不相同的板材拼焊而成拼焊板,然后把这种半成品冲压成车身零件。 激光拼焊工艺改善了车身零部件的使用性能,降低了汽车质量,提高了汽车结构可靠性及安全性。 目前,西欧生产的拼焊板占世界总产量的70%,美国生产的占20%,日本生产的
26、占10%。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3.车身涂装功用:防腐蚀、美观。是整车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除了油漆质量外,还要有相当高要求的工场环境和工艺技术。 工序:漆前表面处理一般由九至十五道工序组成,磷化处理、涂底漆、焊逢涂密封胶,中层涂漆、涂面漆和烘干。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4.总装配 包括车身总装配、整车总装配和性能检测等工艺过程。5.现代车身制造技术及生产方式 广泛应用CAS/CAD/CAE/CAT/CAM技术; 并行工程,又称同步工程; 精益生产方式,又称车身制造质量控制。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1.2车身及其名词术
27、语 一般来说,车身包括白车身及其附件。一般来说,车身包括白车身及其附件。 白车身:通常系指已经白车身:通常系指已经装焊好装焊好但但尚未喷漆尚未喷漆的白皮车身的白皮车身(Body Body in whitein white 车身覆盖件:指覆盖车身内部结构的表面板件,车身结构件车身覆盖件:指覆盖车身内部结构的表面板件,车身结构件则系支撑覆盖件的全部车身结构零件的总称。则系支撑覆盖件的全部车身结构零件的总称。车身焊车身焊( (铆铆) )接总成接总成:车身结构件和覆盖件焊接在一起,该总成:车身结构件和覆盖件焊接在一起,该总成必须保证车身的强度和刚度,它可以划分为必须保证车身的强度和刚度,它可以划分为地
28、板、顶盖、前围地板、顶盖、前围板、后围板、侧围板、门立柱和仪表板等分总成。板、后围板、侧围板、门立柱和仪表板等分总成。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1.3车身的承载类型和构造按承载型式之不同,可将车身分为非承载式、半承载式和承按承载型式之不同,可将车身分为非承载式、半承载式和承载式三大类载式三大类. .一、非承载式一、非承载式( (有车架式有车架式) ) 货车货车( (除微型货车外除微型货车外) )与在货车的三类或二类底盘基础上改装成
29、的大客车和专与在货车的三类或二类底盘基础上改装成的大客车和专用汽车以及大部分高级轿车用汽车以及大部分高级轿车( (出于对舒适性的要求),都装有单独的车架,此时出于对舒适性的要求),都装有单独的车架,此时车身系通过多个橡胶垫安装在车架上,当汽车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车架车身系通过多个橡胶垫安装在车架上,当汽车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车架产生的变形由橡胶垫的挠性所吸收,载荷主要由车架来承担,因此,顾名思义,产生的变形由橡胶垫的挠性所吸收,载荷主要由车架来承担,因此,顾名思义,这种车身结构应是不承载的。这种车身结构应是不承载的。 非承载式也称为有车架式。分为非承载式也称为有车架式。分为框式、脊
30、梁式和综合式框式、脊梁式和综合式等三大类。框式又可等三大类。框式又可以划分为边梁式和周边式两种。以划分为边梁式和周边式两种。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一一) )框式车架框式车架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二二) )脊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脊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三三) )综合式车架综合式车架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非承载式车身优点:1)最大优点就是车身强度高,钢架能够提
31、供很强的车身刚性,也有利于提高安全性,对于载重车和越野车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2)悬挂对路面颠簸的反馈在车内的感觉要轻微很多,这是因为有些车的车身和底盘之间采用降低振动的方法连接在一起,所以在走颠簸路面时更平稳舒适一些。3)车身底盘分开装配,有助于简化工艺,也便于改装的需要。缺点:1)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2)汽车质心高,高速行驶稳定性较差。3)车架的加工比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二、半承载式二、半承载式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为了进一步减轻汽车的自重力以及使车身结构合理化,在大客车和轿车上采用无车架的承载式结构。
32、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 根据大客车车身上、下受载程度之不同,又可以将承载式大客车车身分为基础承载式和整体承载式两种。三、承载式三、承载式( (无车架式无车架式) )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 (一一) )基础承载式基础承载式 这种结构将车身侧围腰线以下部分(包活窗台梁以下到地板的侧壁骨架和底部结构)设计成车身的主要承载件,顶盖则考虑为非承载件,因此,窗柱截面
33、可以减细。这种结构的底部纵向和横向构件一般可采用薄壁型钢或薄板来制造,其高度可达0.5m左右,故可充分利用车身地板下面的空间来作为行李舱,但因底部结构的裁面高度较大,导致车身地板离地距离太高,因此这种型式的车身只宜采用在长途或旅游大客车上。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 (二二) )整体承载式整体承载式 整个车身都参与承载,由于车身的上、下部结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承学载荷时,以强济弱,可使整个车身壳体达到稳定平衡状态。 英国利兰( Ley-landl)公司生产的National与皇家虎王Royal Tiger Doyen、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C生产的RTS型等大客车车身部可归属此种类型。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轿车承载式车身轿车承载式车身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 车身结构与设计第第1 1章章 车身概论车身概论承载式车身的主要缺点承载式车身的主要缺点1)由于取消了车架,来自传动系和悬架的振动和噪声将直接传给车身,而车厢本身又是易于形成引起空腔共鸣的共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含答案)-
- 2025年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年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4年H-系列卷材涂料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体育公园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一套
- 物理-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和答案
- 第22课《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汽车旅馆装修合同解除
-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七年级《英语》上册月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综合测试卷(2025年春)
- 2025年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例文(5篇)
- 小学生学会公平与公正的行为主题班会
- 2025年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江苏省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数学试题(南通一模)(含解析)
- 《大学物理矢量》课件
- 胫腓骨骨折护理查房课件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二元思辨类作文写作指导+课件
- 报价单模板完
- [英语考试]同等学力英语新大纲全部词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