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裴沟煤矿采动诱发地质灾害链的研究_第1页
对裴沟煤矿采动诱发地质灾害链的研究_第2页
对裴沟煤矿采动诱发地质灾害链的研究_第3页
对裴沟煤矿采动诱发地质灾害链的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裴沟煤矿采动诱发地质灾害链的研究    摘要:以郑州矿区裴沟煤矿为例,论述了由采动破坏而诱发的矿井突水、火、瓦斯、顶板管理等一系列矿井地质灾害类型,研究了采动破坏引发地质灾害链的治理技术。 采煤工作面采动后产生的底板扰动带,改变了岩体的结构,增加了贮水空间和地下水运移通道,从而增大了岩体的渗透性,导致地质、水文地质结构变化,使矿区地下水系统变成了矿井地下水系统。采动裂隙诱发喀斯特水害,而工作面停止采煤,有可能引起工作面着火,瓦斯量增大,矿压增大导致顶板管理困难的地质灾害链,以下分别讨论其类型及防治技术。 1喀斯特水害 1.

2、1水文地质特征 郑州矿区裴沟井田属于华北型地层,区内地层出露不全,多被黄土覆盖,仅在河流两侧和深沟中见有零星露头。本区位于区域地下水径流区,接受来自西、北部的补给。目前开采煤层为二1煤,厚度0.8123.39 m,其充水含水层主要为二1煤底板L7-8,L1-3,O2灰岩含水层,其中L7-8灰岩含水层为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L1-3,O2灰岩含水层为矿井间接充水含水层。O2灰岩含水层厚80.47 m,上距二1煤70 m左右,水位标高+129.76+93.55 m,喀斯特裂隙发育,含水丰富,连通性较好,该含水层与下伏寒武系灰岩为连续沉积。目前O2灰岩水位+109 m,由于O2灰岩富水性强,

3、动水量大,可通过断裂构造补给上覆含水层,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1.2突水概况 2005年8月4日,工作面推进到660 m,采切巷2224,18,1015及5架底板出水,且出水点位置不固定,当班水量增大到150200 m3/h;8月6日0点班,采切巷内水量减小到60 m3/h以下,但流水主要集中到工作面下尾巷,工作面总水量最后稳定在1 500 m3/h左右。由于水量大、流速快,32051下副巷水沟、沉淀池、沉淀煤水仓及-300 m大巷水沟、临时水仓淤积严重,32051工作面被迫停产。 根据对32051工作面直流电法物探报告、突水量、突水点水质化验报告、地质

4、编录资料及水文长观孔(O2)水位观测资料分析,32051工作面底板出水水源以O2灰岩水为主。32051工作面O2灰岩水压达3.54.0 MPa,该工作面此前多次出水,但突水量较小。此次突水量较大,主要原因是带压开采,隔水层薄抵挡不了高水压加之断层裂隙导水通道造成的。 1.3堵水情况 32051工作面堵水采用地面造浆,井下打钻注浆技术。该工程于2005年9月12日开始施工,共施工34个钻孔,总打钻进尺4 417. 9 m,共注水泥11 715.8 t(粗略估算跑浆量在5 000 t),黄土3 440 m3,其它注锯沫8.5 t,粉煤灰4.5 t,海带0.4 t,黄豆0.5 t

5、,刨花0.15 t,水玻璃40 t(1-3孔)。突水量大于100 m3/h的钻孔有1-3,1-6,2-3,3-7,3-9,改2-3,减水作用明显的钻孔有1-6,3-9,4-2。工作面总涌水量由1 500 m3/h减小到700 m3/h,其中采切巷附近出水量约450 m3/h,采空区内远处原出水点出水量约250 m3/h。突水点附近O2水压由注浆堵水前的不足1 MPa上升到近4.0MPa。 1.4恢复生产 突水点以下在液压支架底座和前部输送机之间时,使用装煤编织袋压茬铺底,两边高中间低,避免水乱流。煤墙侧出水时,在机头处设拦水堰,使用一趟273 mm管装水,水管架在转载机上,

6、将水导入下帮水沟内。采空区及下尾巷出水时,在端头支架及尾巷垛装煤编织袋,将水装入273 mm排水管内,并引入下副巷水沟内,严禁水流进入转载机内。转载机下帮必须使用装煤编织袋砌筑拦水堰,高度不低于1 m,铺平垛实,保证不垮落。下副巷扩顺山棚时,要保护好下帮水沟和排水管,防止煤掉入水沟内或砸坏水管。2防灭火32051综放面煤层自然发火倾向等级为不易自燃,最短发火期为65 d。2005年8月4日工作面发生恶性突水,无法向前推进,预计堵水需6个月左右。虽然在堵水初期对该工作面采取了一些防自燃的措施,但是在后来的施工过程中发现工作面中部支架附近温度升高,同时CO等气体出现超标。为了不影响注浆堵水作业,在

7、无法采取其它措施的情况下,选用了注氮防灭火方法。 2.1注氮设备和工艺选择 注氮设备选用DM-600型膜分离制氮机,该设备具有井下移动灵活,运行可靠,操作方便,节省成本等特点,制氮效果好,氮气浓度可达97%以上。注氮方式有连续式与间歇式。根据32051工作面的现状,漏风渗透范围小,渗气性差,氮气在采空区中滞留的时间较长,因此采用间歇式注氮。 2.3注氮量和注氮时间的选取 工作面采用间歇注氮时,每次注氮必须将采空区的氧化带的氧气含量降到7%以下,才能起到防灭火的作用。注氮量用下面公式计算: Q=RWLHK 式中Q注氮总量,m3; K煤的松散系数,取0.5; H氧气释放口距采面的最大距离,20 m; L惰化带宽度(采放高度),取其厚的平均值,9.5 m; W惰化带长度(工作面斜长),157 m; R注氮系数,可取3。 计算得:Q=44 745 m3。 注氮机流量为600 m3/h,首次注氮应不少于75 h,此后注氮时间由采空区的氧浓度高低而定。 2.4效果检验 利用工作面的注氮管(观察管)来检验注氮效果。经检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