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黄麻的生药鉴定_第1页
山黄麻的生药鉴定_第2页
山黄麻的生药鉴定_第3页
山黄麻的生药鉴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黄麻的生药鉴定 【摘要】 目的 建立山黄麻生药鉴定的方法。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方法。结果 山麻黄除具有双子叶植物的一般组织结构特征外,还具有发达的纤维和大量草酸钙簇晶。结论 该鉴定方法可靠,可为制定该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关键词】 山黄麻 生药鉴定 显微特征 紫外光谱山黄麻(Trema orientalis (L.) BL.)为榆科山黄麻属的植物,又名麻桐树、麻络木,广东中南部及沿海各岛屿常见,为华南次生林和旷野间常见树种。其叶外用止血,其根散瘀消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腹痛1,同时又是具有多种用途的经济植物。目前对山黄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

2、上2,3,而对该药的生药学研究报道甚少,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民族药资源,笔者对其生药学方面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仪器1 材料 山黄麻采自广东药学院药圃,经广东药学院中药鉴定学教研室李书渊教授鉴定为榆科植物山黄麻(Trema orientalis (L.) BL.)。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2 仪器 E103生物显微镜(Motic Classica G),UV7501可见紫外分光光度仪(江苏无锡科达公司)。2 性状特征 茎呈圆形,长短不等,直径15 cm,表面浅绿色或深绿色,密被短柔毛。质脆,折断面呈纤维状,有粉尘飞扬,白绿色,中间木部为绿色。叶多皱缩,展开后完整者呈卵状、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呈纸质

3、。长618 cm,宽38 cm,先端长而渐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平,常稍斜,上面有短硬毛而粗糙,下面密被银灰色丝质柔毛或曲柔毛,边缘有细锯齿。叶面极粗糙,有直立的基部膨大的硬毛,叶背有密或较稀疏直立的或稀斜展的灰褐色或灰色短绒毛(茸毛),有时稀疏地混生褐红色(干时)串珠毛。叶柄长412 mm,密被白色柔毛。雄花序长24.5 cm,雌花序长12 cm。子房无毛;小苞片卵形,长约1毫米,具缘毛,在背面中肋上有细毛。核果宽卵珠状,压扁,直径23 mm,表面无毛,成熟时具不规则的蜂窝状皱纹,褐黑色或紫黑色,具宿存的花被。质脆;气微,味涩。3 显微特征3.1 茎横切面 表皮为一列类圆形细胞,微木化,外被角质

4、层及非腺毛。表皮下有23层厚角组织,与皮层细胞相间呈层状排列。皮层宽39列细胞,细胞切向延长,在皮层中部可见草酸钙簇晶极多,排列成环。维管束外韧形,韧皮部较窄,近形成层处也有一列草酸钙簇晶排列呈环。韧皮纤维成束散在。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发达,导管常12列纵向排列,直径52107 m,木射线细胞宽12列。木纤维多角形,成群排列。髓部宽大。详见图1。表皮;2.厚角组织;3.草酸钙簇晶环带;4.皮层;5.韧皮部;6.形成层;7.木质部;8.髓部 图1 山黄麻茎横切面简图(略) Figure 1 Sketch of transverse section of stem of Trema oriental

5、is (L.) BL.3.2 叶中脉横切面 上下表皮均为一列细胞,上表皮细胞微呈方形,下表皮细胞细小圆形;下表皮非腺毛较多,单细胞或多细胞。栅栏组织为一列细胞,柱状,不通过主脉;海绵组织为45列细胞。上表皮的下方有厚角组织45列细胞,下表皮凸出,与下表皮细胞相连的为16列厚角组织;主脉维管束外韧形;韧皮部草酸钙簇晶众多,成群散在,有些簇晶较大,充满整个薄壁细胞。木质部导管36个纵向排列,直径50110m,木射线通常为一列细胞。详见图2。上表皮;2.栅栏组织;3.海绵组织;4.厚角组织;5.非腺毛;6.木质部;7.射线;8.形成层;9.韧皮部;10.草酸钙簇晶;11.下表皮;12.薄壁细胞图2

6、山黄麻叶横切面详图(110)(略)Figure 2 Microscopic features of transverse section of leaves of Trema orientalis (L.) BL.(110) 3.3 叶表面撕片 上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形或类长方形,垂周壁平直或微波状。气孔较少,多为不定式,偶见不等式。非腺毛散在,非腺毛为单细胞或多细胞。下表皮细胞较大,形同上表皮细胞,气孔众多,多为不定式,偶见不等式。非腺毛较多,多数为多细胞。3.4 根横切面 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细胞略呈长方形。皮层较厚,草酸钙簇晶散在。皮层纤维众多,成束横向排列。韧皮部较窄,有草酸钙簇晶散在,韧皮

7、纤维成束散在。形成层成环状,为一列扁平的细胞。木质部占根的绝大部分,导管28个纵向排列,导管直径约为28.7117m,木纤维束聚集成板块状,与导管间隔排列。木射线宽12列细胞。详见图3。木栓层;2.皮层;3.纤维束;4.草酸钙簇晶;5.韧皮部;6.形成层;7.射线;8.木质部;9.导管 图3 山黄麻根横切面简图(略) Figure 3 Sketch of transverse section of root of Trema orientalis (L.) BL.3.5 粉末及茎组织解离 粉末呈绿色,气微。表皮细胞多呈扁平状,壁平直。气孔众多,多为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偶见不等式。非腺毛平直

8、或弯曲,多由13个细胞组成,长约100520 m,壁厚。韧皮纤维成束,细长,两端锐尖,纤维长约300680 m,木纤维众多,壁不甚厚,散有晶纤维。草酸钙簇晶众多,直径50120 m,棱角多锐尖。导管多为孔纹导管,少数为螺纹导管,直径820 m。详见图4。草酸钙簇晶;2.非腺毛;3.晶纤维与纤维;4.气孔;5.导管图4 山黄麻粉末特征图(340)(略)Figure 4 Micrographic features of Trema orientalis (L.) BL.4 理化鉴别4.1 取山黄麻粗粉10 g,加入体积分数60%乙醇150 mL,加热回流1 h,过滤,取滤液1mL加浓盐酸5滴和少量

9、镁粉,在沸水浴中加热3 min,溶液呈红色。4.2 取粉末的甲醇提取液,滤液中加质量分数7%盐酸羟胺的甲醇溶液与质量分数10%NaOH的甲醇溶液各数滴,水浴微热,冷后,用稀盐酸调节pH至3-4,加质量分数1%三氯化铁试液,溶液显红色。4.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取粉末1 g, 分别加入蒸馏水、无水乙醇、石油醚、三氯甲烷各20 mL,超声40 min,滤过,吸取滤液1mL置25 mL量瓶中,分别加提取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得质量浓度为1 mg/mL的溶液。取上述溶液于200500 nm波长扫描。结果显示,山黄麻的水溶液在296.0 nm时有最大吸收峰,其无水乙醇溶液在349.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其三氯甲烷溶液在419.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其石油醚溶液在232.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5 小结 本文研究表明,山黄麻除具备双子叶植物正常的组织构造外,其专属性生药学特征有:在显微鉴定中,山黄麻的草酸钙簇晶众多,且在茎的横切面中排列成环;山黄麻的纤维发达,常板块状聚集成断续的环状,在组织中分布广泛。理化鉴别结果可作为鉴别山黄麻的重要依据。【参考文献】 1 中国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