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及其问题分析_第1页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及其问题分析_第2页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及其问题分析_第3页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及其问题分析_第4页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及其问题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及其问题分析侯林芳(广西大学 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关键词:资产证券化;资本市场;信用评级;SPV摘 要: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合理,产品较单一,市场规模较小,间接融资比重较高而直接融资比重太低,银行过多的承担了资本市场的功能,大量风险集中于银行。资产证券化自身的优点刚好符合解决上述问题的要求。我国各方面的发展为资产证券化奠定了一定基础。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要重点解决信用评级、信用问题及足够的投资者及资金等问题,加强风险管理,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755(200505-007

2、5-03一、我国商业银行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一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亟待完善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着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股票市场发展较快,债券市场发展较慢,缺乏有固定收益的债券产品,可供投资者选择的金融产品比较少,市场层次单一。我国对发行债券管制比较严,哪个企业能发行债券、发行量甚至利率都是政府说了算,由于这样一种行政管制的存在,造成不同的企业发行的同期债券利率都相差不了多少,利率不能和企业信誉、资产质量相挂钩,挫伤了企业发行债券的积极性;其次,一些制度性因素导致我国企业重股票融资而轻债券融资;最终导致我国资本市场结构严重不合理:股票市场发展

3、迅速,而债券市场发展相对缓慢得多,投资品种还主要是股票,缺乏有固定收益的债券品种。在市场经济国家,直接融资市场以固定收益工具为主,一般占市场分额的2/3,权益类工具一般只占1/3,而我国截至2004年11月,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融资1,273亿元,通过债券融资245亿元,企业债券融资仅为股票融资规模的1/5。这种产品结构满足不了有不同风险片好的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投资者不能通过有效的组合投资充分分散风险,投资行为基本趋同,不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直接融资比重较低,而间接融资比重较高。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长期融资的功能主要由资本市场来承担,而我国却过多的由银行来承担。直接从国内金融市场整

4、体融资结构来看,2003年国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约为3万亿元,占融资总量的85%,而同期股票、国债、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新增规模为5,340亿元,只占融资总量的15%。有关部门统计显示,2000年中国股票和债券融资与银行贷款总量之间的比例是1:5,而目前是1:17。也就是说现在大部分企业融资是靠银行贷款解决的。直接融资比重过高一方面造成本应是资本市场的功能却由银行承担,本应由资本市场承担的风险积聚在银行内部而释放不出来,一旦实体经济发生问题,将给银行甚至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灾难。不仅使我国的资本市场得不到快速发展的充足资金,也使银行不具有较强的金融风险抗拒能力,使整个金融市场都不能和谐、快速

5、发展。资产证券化这种以资产为支撑并通过信用增级而发行的证券,相对来说风险比较低,而收益较高,迎合了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是一种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金融产品。首先,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丰富金融产品,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债券市场严重滞后于股票市场的局面,推动多层次的市场体系的形成;其次,资产证券化使银行大量的信贷资产以证券的形式在资本市场流通,有利于扩大资本市场规模,解决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重严重失衡问题,更有利于银行降低风险,良好的运作。在目前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对其深层次的矛盾一时难以有效解决的情况下,积极推进债券市场发展变得更为紧迫。而由于国家对债券发行的管制难

6、以在短时期内完全放开,相关法律难以及时修改,而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一些法律规定尚不健全,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开展,但这对其发展可以说也是一种优势。以资产证券化为切入口来发展债券市场,则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二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保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长期以来,为了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银行给予国有企业大量贷款,而国有企业的不景气,使银行收稿日期:2005-04-21作者简介:侯林芳(1982 ,女,河南周口人,硕士,主要研究财务管理与资本市场。产生了大量不良资产,造成银行资本严重不足,流动性较低。据有关资料表明,2005年

7、第一季度,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8,274.5亿元,所占比例达12.4%。银行亟需采取措施,分散风险,提高流动性。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住房、汽车以及其他长期耐用品的消费呈现一种快速增长趋势,银行需要贷出更多的贷款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据资料表明,截至2003年9月底,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已达1.2万亿,个人住房贷款占银行贷款的比重已经达到9.27%,在个别城市商业银行中已高达30%。根据国际经验,个人住房贷款比重接近或达到18% 20%时,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和中长期贷款比例约束就会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而且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通常是长期贷款,归还期限可达到10年20年甚至更长,而银行

8、的资金通常是居民的短期存款,这种大量贷款与存款时间的不匹配,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增加了银行风险。再次,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有关资料表明,截止到2005年2月底我国居民的存款已经达到11.9万亿,而由于近来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不景气,尽管存款利率比较低,但是居民通常还是选择存入银行这种风险较小的投资方式,而由于我国金融产品的缺乏,银行不能有效通过对冲等方式分散其风险,大量的资金存在银行,使本来应该由资本市场承担的风险都集中在银行,不利于整个市场的稳定发展。通过资产证券化将银行信贷资产打包重组,并经过信用增级,转化为可在市场上流通的证券,在资产出售的同时,银行的风险也随之转移

9、,有利于盘活金融资产,缓解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压力,改善资产质量,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抵御风险能力。(三资产证券化有利于资本市场与银行间的和谐发展,对完善资本市场以及银行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各市场之间不能和谐发展,各个市场之间的资金不能有效的自由流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市场的发展。截止到2005年2月底我国居民的存款已经达到11.9万亿,而目前在我国银行、证券和保险之间的资金流通有很多限制,如有关规定银行只能投资于国债和金融债,不允许投资于企业债、股票和其他资本市场的产品,造成大量资金沉积于银行,一方面,不利于银行获得高收益,另一方面也使资本市场由于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支持而不能

10、快速发展。其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重失衡,银行过多的承担了资本市场的功能,不利于资本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也使银行积聚了大量风险,资本充足率较低,风险抵抗能力较弱。进行资产证券化则有利于资本市场与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间的和谐发展。资产证券化是以资产未来的可预见的现金流为支撑,将银行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分割为可在资本市场上自由流通的证券。通过发行证券,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资金,通过投资于证券化的产品,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社保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再进入资本市场,不仅使各个市场之间和谐发展,而且还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首先,有利于银行降低风险,提高资本充足率,在负债不变的情况下改善信贷资产结

11、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分散经营风险,用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资金再进行其他信贷,进而再进行证券化,实现规模效应,进而带动整个市场发展;其次,扩展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机构投资者少,而散户投资者过多的情况;再次,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有利于资本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可行性分析(一经济快速发展为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条件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为进行资产证券化准备了充足的资金。截止到2005年2月底我国居民的存款已经达到11.9万亿。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需求也不断增长,商业银行

12、的个人住房贷款2003年9月底已经达到1.2万亿,而且住房贷款通常风险比较低、收益平稳,不良率通常比较低,以建行来说,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为1.35%,是比较适合进行证券化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在逐步提高,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截至2004年底,国开行的贷款余额达到14,095亿元,不良贷款率仅为1. 21%,资本充足率10.50%,为进行资产证券化打下了基础。(二市场发展逐步规范,制度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以及政府的支持为资产证券化奠定了基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初具规模,相关的制度性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具备了一定数量的中介机构;社保基金、养老基金、投资基金、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

13、投资者投资范围也在逐步拓宽,能够成为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投资者;随着市场的发展,各个主体风险管理意识逐步提高,尤其是商业银行,对降低风险,提高竞争力有较强的动力,因此,会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开展。监督机制相对比较完善,银监会、证监会能充分发挥其监管职能。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用一边试点,一边立法的 摸着石头过河 的发展方法,尽快建立起完善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法规,并尽快修改现行法律、法规中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相冲突的部分,以保证资产证券化顺利发展。另外,我国已经有过资产证券化的成功的先例,代表性的项目有1992年三亚地产证券化、1996年广深珠高速公路证券化等基础设施证券化,1997年中国远洋

14、运输公司(COSCO北美航运应收账款支撑票据、2000年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8,000万美元应收账款证券化等,这些成功的经验对我国开展证券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要重点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信用评级及信用问题第一,信用评级问题。信用评级不仅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而且能够提供市场信息,增加交易的透明度,因此,信用评级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很关键的一步。信用评级分为两级;初次的内部评级,据以确定所需要的信用增级;发行评级,即为发行的证券所应达到的最终信用等级。信用评级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参考。资产证券化是以未来有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的资产为支撑发行证券的过程,对于证券化的资产

15、要真实出售给SPV(Special Purpose Vehic le,简称SPV,与原始权益人的其他资产形成 破产隔离 ,所以,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关键要考虑资产的信用情况。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对证券化的资产信用情况不了解,因此信用评级就是一个很关键的参考,信用评级若不具有公正性,则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信用机构缺乏独立性,信用评级缺乏一套统一的评级指标体系,评级业务范围狭窄,功能不全等问题都会影响到评级效果,最终影响到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因此,要尽快改变我国信用评级现状,保持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尽快建立起一套同意的评级指标体系,第二,信用问题。我国

16、银行现在实行的仍然是五级分类体系,由于重贷款、轻贷后管理的情况比较普遍,在进行五级分类的时候走形式的情况并不少见,为了达到发行证券的目的,资产原始权益人极有可能弄虚作假,使得最终的评级并非资产信用状况的真实反映。其次,资产证券化涉及到增信、评级、法律、会计、证券等众多中介机构,而目前我国的中介机构不具有权威性,存在严重的信用缺乏。一旦发生信用危机,则会严重打击投资者的积极性,不仅会严重阻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对资本市场也会产生重大冲击。所以,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一定要解决信用问题,严格把关,确保有着优良的信用等级的资产进入资产池进行证券化,加大对缺乏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二资产证券化需要有足够的投

17、资者的支持在资产证券化过程所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能够寻找到足够的投资者。找不到足够的投资者以及资金支持,资产证券化只能是纸上谈兵。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机构投资者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投资者,而我国目前可以成为资产证券化的机构投资者比较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社保基金等大型投资机构都受到相关政策的限制,无法成为资产支撑证券的合格机构投资者。培育机构投资者,扩大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以及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范围,使其成为资产支撑证券的市场投资主体,是我国进行资产证券化较为关键的一环。(三加强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一定规模

18、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了投资者,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要加强风险管理,对各种可能风险事先要有很好的预测,并有相应的防范及解决措施,这方面如做得不到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不仅会阻碍证券化的顺利进行,而且会阻碍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首先,应该加强对证券化过程中的信息披露的管理。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原始权益人、发行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很难很好的了解经过打包重组的资产池内的资产信用状况,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要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管理,加大对信息披露失误及披露虚假信息的处罚力度,防止发生在股票市场上的信息披露失误及披露虚假信息的情况再次发生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其次,加强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防止风险过度转移给投资者。由于我国住房贷款利率为浮动利率,存在很大利率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快,商业银行有可能随意提高贷款利率,这使得本来应由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过度地转移给投资者,这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隐患。另外,在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