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衰的手术操作和疗效回顾作者:王炎1,朱立光1,伍伟锋1,刘浩作者单位: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广西 南宁市 530021;2.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心内科;3.厦门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器治疗心衰的疗效。方法:21例心功能级的心力衰竭患者,符合左室射血分数(LVEF)<35%、心电图QRS波宽度160m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0 mm的CRT建议标准。评价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术前后的单次最远行走距离、6 min步行距离、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经左
2、侧(n=20)和右侧锁骨下静脉(n=1)CRT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43.3±30.8)min和235 min,而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19.7±15.5)min和75 min; CRT术后单次最远行走距离显著增加(921.7±253.8)m(675.8±172.1)m,P<0.01, 6 min步行距离术后较术前显著增加(409.8±43.6)m(292.5±55.6)m,P<0.01,而NYHA心功能IV级者所占的百分率术后比术前显著减少(23.8%85.7%,P<0.01)。结论:对左室射血分数<35%、心电
3、图QRS波宽度160 m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0 mm的心衰患者,行CRT可显著改善6 min步行距离和NYHA心功能分级。【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性;治疗;心脏起搏器,人工Effect of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WANG Yan, ZHU Liguang, WU Weifeng, LIU Hao, ZENG Xiaochun, HU Bin, NING Yaogui/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
4、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Guangxi,530021, 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effect of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Methods:Criteria for CRT included: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35%, QRS duration 160 ms,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d
5、iastolic diameter (LVEDd) >60 mm.The 21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underwent CRT.After coronary sinus venography, three transvenous pacing leads were inserted, one coronary sinus lead in the posterolateral position, one in the atrial appendage, and one in the right ventricular
6、 apex.Procedural time, fluoroscopic time, 6-minute walk distance, and NYHA fKey words:Heart failure,congestive; Therapy; Pacemaker,artificial慢性心力衰竭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器用以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室间传导延迟的患者,是近年来国内外在心脏病治疗领域最令人瞩目的进展。CRT始于20 世纪90 年代, 当时起搏器用于心力衰竭治疗仍属禁忌证,但200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 /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心力
7、衰竭治疗指南中将 CRT列为类适应证,前瞻性的随机研究证明CRT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心功能和生存率1-7。尽管近年在国内外较大的临床中心行CRT病例数目快速增长,但目前仍缺乏足够充分的病例资料,以分析可预测患者对CRT有效的指标。近年我们先后开展了多例CRT工作,绝大多数疗效非常显著,现简要将其电极检测参数和效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2月至2009年4月心功能级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检测心电图(ECG),行心脏彩超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
8、O)。选择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提示心脏收缩不同步的患者,建议植入CRT 器(圣犹达公司,美国),入选标准还包括LVEF<35%,心电图QRS波宽度160ms, LVEDd>60 mm。1.2 手术方法对于具有冠心病可疑表现的患者,常规先进行冠脉造影,必要时植入支架。采用左侧或者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沿鞘管将4极冠状窦电极送入冠状静脉窦,并通过中心腔注射造影剂确认,顺冠状窦电极逐渐滑入鞘管,再送入球囊导管至冠状静脉窦近端,充盈球囊使其嵌顿于冠状静脉窦近端,经导管远端孔注入适量造影剂,分别记录前后位、左前斜位和右前斜位的造影图像;经冠状窦鞘管放入左室电极至冠状静脉的后侧支,另外分别置入右室电
9、极和右房电极,术中均以10 V电压和0.4 ms波宽电流起搏确认无膈肌刺激,确认电极参数理想后,连接全部电极和CRT器,置入囊袋,缝合固定,无菌敷料覆盖,必要时术后沙袋压迫68 h。术后1d、术后1月、每半年随访时均程控优化CRT参数,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进行起搏频率、AV间期和VV间期优化,以获得最佳血流动力学效果。定期随访内容:(1)CRT参数程控;(2)评价观察单次最远行走距离、6 min步行距离、NYHA心功能分级;(3)心脏彩超的心功能指标;(4)心血管事件。1.3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均数间比较采用双尾双样本异方差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
10、较采用卡方检验,软件采用SPSS13.0,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2 结 果21例患者年龄平均(58.5±9.6)岁,男19例,女2例,左侧置管20例,右侧置管1例,心功能级,平均随访(11±5)月,1例死亡,随访期间无其它心血管事件;(1)术前心电图QRS波宽度、心脏超声检测结果:见表1;(2)CRT术中的电极测试结果:见表2,全部病例左室电极均顺利植入后侧支;(3)CRT手术时间和曝光时间结果:见表3,由于经右侧锁骨下手术仅有1例,未行左右侧的统计学对比,但经右侧置管者手术时间和曝光时间均明显增加;(4)心功能评价:比较患者的单次最远行走距离,术后较术前有显著
11、改善(921.7±253.8)m(675.8±172.1)m,P<0.01, 6 min步行距离术后较术前也显著增加(409.8±43.6)m(292.5±55.6)m,P<0.01,NYHA心功能分级IV级比例,术后比术前显著减少(23.8%85.7%,P<0.01)。表1 21例心脏术前再同步化治疗(CRP)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测值 表2 21例CRT器植入术中各心腔电极检测值表3 21例CRT曝光时间和手术时间(±s)3 讨 论全部病例CRT器的植入均获得满意的参数,对比手术操作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1例患者因术前选择左锁骨
12、下中心静脉置管治疗心衰,被迫选择右锁骨下静脉作为CRT径路,手术时间和曝光时间均增加数倍。由于经右侧锁骨下静脉植入较硬的冠状窦鞘管时存在两个弯弧,因此操作困难,而且风险显著加大,而由左侧锁骨下静脉鞘管仅一个弯弧,操作明显容易, 因此建议在患者术前的心衰治疗中注意采用右侧锁骨下置管,而保留左锁骨下静脉作为CRT时的治疗径路。目前的CRT入选标准依赖于心功能(级)、LVEF<35%、以及心电图指标(QRS>120150ms),但是有20%30%的病例采用这一标准行CRT并未获益8,而CRT的高额费用即使在发达国家也难以普遍承受。因此,如何准确选择对CRT有反应的患者仍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
13、的问题8-12。本研究筛选患者仍主要通过ECG和心脏彩超并结合患者的心功能评级,术前LVEF均在35%以下,LVEDd>60mm,ECG的QRS波宽度全部160ms,远远超过一般标准120150 ms,多数病例在短期内效果极其显著,但有2例因心衰极其严重,濒临末期,未能取得较佳效果,患者使用正规和强效抗心衰药物治疗仍时常不能平卧,而超声检测LVEDd超过90100 mm。此外,入选病例合并其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并未影响心衰的治疗效果,如冠心病左前降支支架植入,同时因肾脏衰竭定期血液透析,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显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都取得极显著的疗效。尽管多数病例在半年内都取得较明显的疗效,但目前预
14、测和筛选患者对CRT是否有反应仍缺乏准确的判断指标,而单纯心功能的短期改善既不能做为术前的预测和筛选指标也不能做为疗效评价指标,正如正性肌力药物虽可以改善心功能但不能改善预后一样,因此,心电图、炎症因子或者是其它生化指标等CRT预测指标仍须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的局限性:病例数目相对较少,同时部分疗效较佳的病例随访不愿意复查心脏彩超,因此目前缺乏足够的术后心脏彩超结果作为客观指标对比分析。【参考文献】1郭继鸿.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应证的进展与循证医学J. 心电学杂志, 2007, 26 (1):8-10.2聂 斌, 周玉杰.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现状和进展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
15、006, 8(4):283-285.3矢尾板裕幸. 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现状和展望J. 日本医学介绍, 2007, 28(5):197-200.4陶四明, 韩明华, 郭 涛, 等. 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远期疗效研究J. 心电学杂志, 2007, 26 (1):25-28.5黄德嘉. 心力衰竭的治疗现状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6, 27(2):119-122.6樊晓寒, 惠汝太.心力衰竭治疗的新希望-心脏再同步化治疗J.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06, 6(5):304-308.7Lim S, Lip G, Sanderson J .Ventricular optimizat
16、ion of biventricular pacing: a systematic reviewJ. Europace, 2008,10(8):901-906.8Abraham WT, Fisher WG, Smith AL, et al.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 N Engl J Med, 2002, 346(24):1845-1853.9邱春光, 黄振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 20(1):88-92.10陈灏珠, 金雪娟.心血管病循证医学与临
17、床实践J. 中国处方药, 2008, 70(1):52-55.11Inage T, Yoshida T, Hiraki T, et al. Chronic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reverses cardiac remodelling and improves invasive haemodynamic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on optimal medical treatmentJ. Europace, 2008, 10(3):379-383.12Garc aBolao I, Ló
18、pez B, Macias A, et al. Impact of collagen type I turnover on the longterm response to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J. Eur Heart J, 2008, 29(7):898-906. 考试宝典-高分练兵场 揭秘论文“低价”根源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5届初三下学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与推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教材分析与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水塘栽莲藕承包协议书
- 简易房屋装修合同书
- 商品房销售代理合同范例
- 股权质押债权转让协议书
- 2025国际销售代理合同范本下载
- 2025某企业春风农场承包合同
- 2025四川省禽蛋买卖合同
- 劳动实践:烹饪与营养
- 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讲解
- 2023年华中科技大学招聘考试真题
-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客服系统设计与实现
- 2014年江西省人防工程防护(化)设备信息价
- 产程管理的核心步骤
- 呼吸系统护理中的药物安全与用药监测
- 中央空调安装装修施工工艺手册
- 建筑竣工报告模板
- 管道清淤机器人功能简介
- 血液溅入眼睛应急预案脚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