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大作业-陈元冬_第1页
电子商务大作业-陈元冬_第2页
电子商务大作业-陈元冬_第3页
电子商务大作业-陈元冬_第4页
电子商务大作业-陈元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建桥学院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大作业题目 中国网络消费者及其网购行为特征分析学生姓名: 陈元冬 学 号: 1421707 班 级: B14-2 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电子商务 交稿日期: 2015年5月 中国网络消费者及其网购行为特征分析2011年到2015年中国网民每年都在递增,也带动了网络消费者的增加。截至 2014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6.49 亿,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趋向成熟发展阶段,增长速度由50%以上稳定到30%左右,市场发展趋势逐渐由“价格驱动”转变为“服务驱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购物体验的改善,手机网络购物成为一种流行时尚。目前,网络购物仍然以PC端为主;在相

2、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手机与PC购物互为补充,未来手机对PC购物呈逐步替代之势,但不会完全取而代之。中国网民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 70.8%和 43.2%;手机上网使用率为 85.8%,网络消费者从电脑转战手机领域。随着我国移动网络环境的改善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电子商务类应用在手机端发展迅速。根据CNNIC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 2012年手机网购用户年增长136.5%,达到5550万人,占手机网民的13.2%。目前这一群体仅占到网购用户的22.9%,远低于网购用户中使用手机查询商品信息的比例(40.7%),这预示着手机网购用户规模未来还在呈现较快增长。网

3、购用户手机查询商品首位是登录购物网站客户端。有40.7%的网购用户过去半年使用过手机查询过商品。其中首要的方式是登录购物网站的客户端软件浏览,占到53.6%;第二位的是手机百度等通用搜索查看,占28.6%;第三位的是输入网站打开网站浏览,有26.4%;使用一淘网等购物搜索和网购推荐类软件浏览的比例分别为12.1%和11.2%。与2011年相比,网购用户直接登录购物网站查找商品的比例大大增加,购物网站APP应用在网购用户中的渗透明显加深。网络购物用户增长趋于平稳,网络购物率在持续增长,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 3.02 亿人,使用率达到 48.9%,团购是增长最快的商务类应用,而商务类

4、应用的高速发展与支付、物流的完善以及整体环境的推动有密切关系,而团购出现“逆转”增长,意味着在经历了野蛮增长后的洗牌,团购已经进入理性发展时期。2014 年,中国网民手机商务应用发展大爆发,由于手机上网的用户增加,手机购物、手机团购和手机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增长的速度也很快,手机网购、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等手机商务应用用户年增长分别为 63.5%,73.2%和 69.2%,远超其他手机应用增长幅度。而长期处于低位的手机旅行预订,2014 年用户年增长达到 194.6%,是增长最为快速的移动商务类应用。随着我国国民休闲体系的形成,手机旅行预订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app的应用使得用户的网购特征行为发生改

5、变。手机商务类应用迅速发展,例如淘宝、携程、阿里旅游、支付宝、微信钱包。网络购物网民增长的驱动力量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网民购买力的提升,消费者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为网络购物奠定了良好的用户基础,成为促进网络购物市场繁荣的重要基础。其次,传统企业纷纷向电子商务的转型,拓展了网络购物的品类和渠道。线上产品的丰富、线上和线下的互动,提升了用户的购买体验。再次,网络促销的常态化,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网购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电商之间频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价格战。店庆促销、节假日促销、特卖会、1 元秒杀等营销手段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极大的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后,移动互

6、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促使移动支付、移动购物快速增长,手机端和 PC 端的应用互补,促进了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除了这些虚拟的服务,还有金融业的进入。截至 2014 年 12 月,购买过网络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 7849 万,较 2014 年 6 月增长 1465 万人。在网民中使用率为 12.1%,较 2014 年 6 月使用率增长 2 个百分点。由于收益率下滑和中国股市回暖带来的分流作用,互联网理财已基本结束了其用户规模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增速开始放缓,同时新产品扩容速度也有所放慢。人们对于网络购物行为不仅仅在手机应用领域,还有金融等等。网民购物发生变化的原因得益于政府、法律等等。首先

7、,商务部等相关部门联合企业加大力度整顿市场、打击假货,使网络诚信环境得到改善;其二,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网购 7 天无理由退货,加强对消费者的保障力度;其三,电商平台和快递企业推出预约配送和当日送达等服务提升物流效率,物流服务比拼升级到配送时间的精准度;其四,企业大力推广移动端购物,移动端便捷的支付功能和比 PC 端更大的优惠幅度推动移动端购物的快速发展;最后,企业基于大数据应用推出 C2B 定制化创新模式,更好的匹配了用户个性化需求,实现精准销售。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变化,网上支付使用率越来越高,上支付是用户规模增长速度最快的商务类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网上支付打通各种商务

8、类应用,进入高速发展通道。网络购物、在线旅行预订等互联网商务类应用快速增长的联动效应推动网上支付发展。第二,移动端支付迅猛发展,对线下支付产生较强的替代效应。移动网上支付与消费者生活紧密结合拓展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数据服务(如账单功能),在企业“现金补贴”、“折扣优惠”、“高收益率”等大力推广举措下,带动网上支付用户规模的迅速增长。如打车软件、生活类缴费、基于支付工具应用的大众理财产品、高考查分等。第三,支付工具安全环境和安全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为用户使用提供了更完善的支持和保障。网络消费还有除了上面几项还有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频(例如付费电影)、网络教育等等。截至 2014 年 12 月,

9、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 3.66 亿,网民使用率从 2013 年底的54.7%升至 56.4%,增长规模达 2782 万。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 2.48 亿,使用率从 2013年底的 43.1%提升至 44.6%,增长规模达 3288 万,手机端游戏用户成为最核心增长动力的同时也意味着电脑端网络游戏用户向手机端的进一步转化。截至 2014 年 12 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 2.94 亿,较 2013 年底增长 1944 万人,年增长率为 7.1% 。网络文学使用率为 45.3%,较 2013 年底增长了 0.9 个百分点。这两个数据分别说明了网络消费者网购行为特征的巨大变化,网络文学的

10、一些网站例如当当之类的,网络游戏最出名的就是腾讯公司,视频例如有pps、爱奇艺等等。消费者的这些变化会让企业开始挖掘电子商务这个行业的潜力,发挥其真正的价值,现在许许多多的企业关注物流,售后,例如京东、天猫、1号店等等。B2C公司,作为一个虚拟公司,与消费者感官直接接触的,就是配送人员。配送人员的形象、态度、质量、速度,决定着消费者对一个B2C公司的认知和定位。所以他们自己建立大型的仓储,购买先进的仓储管理的设备和信息化系统,各种捡货设备和捡货管理系统。自己建立物流公司,配送队伍,甚至给每个配送人员配置电动车和移动POS.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网上购物的人也越来越多,相信上网购物质量有保证支付有保

11、证配送有保证的人也越来越多。支付手段也多样并且灵活,物流配送也越来越范围广覆盖全国并且下沉到县乡镇,配送价格、配送质量、配送态度、配送速度都有很大提高。中国B2C对于仓储管理、捡货管理、物流管理也越来越精细。还有服务,很多企业老板都认为只要产品高、品牌高、销售力度大、价格诱人、网点散布的靠近消费者,就不愁销售。这种思路在现在已经不好使了。大家看看周围,看看我们的主流消费者。现在我们口口声声说的80后,明年都30岁了,而立之年了。现在社会最主要最活跃的消费者就是60、70、80年代的人。现在我们的社会是个商品充斥的时代,并不缺乏商品。就连麦当劳都说:“我们卖的不是汉堡,而是服务”。你想,有多少人非觉得汉堡好吃。有多少人是觉得海底捞的火锅比其他火锅店的明显好吃?客户体验、客户关系不断保持,将是未来竞争的重点。综上所述,我觉得B2C企业会对配送、服务等一些关键环节进行改变。而消费者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我觉得有一下几个方面:首先,1.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要结合中国本身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来制定战略。企业不能盲目的照搬国外的例子,所以企业会进行创新。其二.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整个社会的信用制度还不健全,所以B2C企业会大力加强这一方面的建设,可以大力发展中立的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其三. 网购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方便快捷,所以为了提高电子商务过程中的支付效率,应积极发展各类电子支付和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