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高架桥变形监测技术方案设计_第1页
凤凰山高架桥变形监测技术方案设计_第2页
凤凰山高架桥变形监测技术方案设计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凤凰山高架桥和凤凰山路、双沙路、双瑞二路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XX建信质量检测技术XX二一七年一月. v.凤凰山高架桥和凤凰山路、双沙路、双瑞二路工程平安监测技术方案编写:校核:XX建信质量检测技术XX二一七年一月1工程概况32监测目的和内容32.1监测目的32.2监测内容33监测技术依据34新建桥梁沉降监测34.1基准网布设34.1.1基准点选择34.1.2基准网测量34.1.3成果计算34.1.4检核周期34.1.5基准点稳定性判断34.2墩身沉降监测34.2.1点位布设34.2.2测量技术要求34.2.3数据处理34.3监测预警35桥梁拓宽段监测35.1新桥上部构造的沉降位移及收缩X变挠

2、度监测35.2新旧桥结合处的应力应变监测35.3新旧桥结合处的混凝土裂缝监测35.3.1自动化测量原理35.3.2安装方法36邻近既有建构筑物监测36.1测点布设36.2测量方法36.3监测频次36.4监测预警36.4.1既有桥墩沉降现场监测控制标准36.4.2既有桥墩水平位移现场监测控制标准37监测信息平台38 8监测信息的报送38.1监测报告主要内容38.2监测报告报送时间与方式39质量控制措施39.1监测质量要求39.2质量保证措施39.3监测成果文件的质量310平安控制措施311工程组织与实施311.1方案总那么311.2工程人员组织3. v.1工程概况凤凰山高架桥位于城北片区北星干线

3、与川陕路之间,其起点接北星干线,终点接货运大道,沿线途经升仙湖片区、凤凰山片区全线长约7.68km;南起二环路北星干线至东风渠南侧跨线桥起坡点,均采用高架桥加地面辅道形式。共计主线桥 4 座、主线匝道桥5 座、三环路立交匝道桥5 座,底层道路桥4 座,人行天桥1 座、BRT 天桥3 座。图1 凤凰山高架桥施工现场2监测目的和内容2.1监测目的1通过对新建桥梁进展沉降监测,掌握新建桥梁的根底沉降变形特征和变形规律,验证大桥设计及施工的合理性,分析桥梁的沉降变形趋势,为今后的运营维护提供参考依据。2通过对桥梁拓宽段的新桥进展收缩X变、挠度观测,主要是为了掌握桥梁在施工期间的线性变化情况,确保桥梁施

4、工平安。3对新旧桥结合处进展应力、应变进展实时监测,可以对桥梁进展动态监测,能及时掌握新旧桥梁结合处应力、应变,在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及时处理。并为今后运营维护提供决策依据。4对新旧桥结合处进展裂缝进展实时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桥梁结合处的变形特征和变形趋势,可以为施工平安监控效劳,又可为运营维护提供决策依据。5对周边邻近建构筑物进展变形监测,可以了解工程施工队邻近桥墩及房屋建筑的影响,掌握其变形特征和变形规律,确保施工平安和人民财产平安。6建立自动化监测信息平台,实现了桥梁的自动实时监测,便于监测信息的查询,可以有效辅助施工监控。2.2监测内容1) 新桥沉降监测:主要是新建桥梁的墩身沉降变形监测及现

5、浇桥梁挠度X变监测;2) 桥梁拓宽段施工平安监测:主要包括新桥上部构造沉降位移监测、新旧桥结合处的应力、应变监测,新旧桥结合处混凝土裂缝监测;3) 邻近既有建构筑物变形监测:主要包括既有桥梁墩身和邻近房屋的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3监测技术依据1"公路桥梁构造平安监测系统技术规程"JT/T 1037-2021;2"建筑与桥梁构造监测技术规X"GB 50982-202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X"JTG D602004;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X"GB 50911-2021;5"建筑变形测量规X"

6、;JGJ8-2007;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X"GB12897-2007;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X"JTG/T F50-2021;8"建筑桩基技术规X"(JGJ 94-2021);9"城市桥梁设计规X"CJJ 112021;10"工程测量规X"GB500262007;11凤凰山高架桥和凤凰山路、双沙路、双瑞路相关设计文件;12其他相关标准和规X。4新建桥梁沉降监测4.1基准网布设4.1.1基准点选择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X"JGJ 8-2007的相关技术要求,建立独立控制网

7、,在变形区域外设置3个稳定的沉降监测基准点,同时再设置16个工作基点。点位布置图详见图1。变形测量的基准点应设置在变形区域以外、位置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应定期复测。复测周期应视基准点所在位置的稳定情况确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宜1月复测一次,点位稳定后宜每季度或每半年复测一次。当观测点变形测量成果出现异常,或当测区受到地震、洪水、爆破等外界因素影响时,应及时进展复测,并对其稳定性进展分析。4.1.2基准网测量1沉降监测基准点测量路线附合路线,由基准点出发,附和到另一个基准点上,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每一测段保证为偶数站,高程使用天宝DINI03水准仪及配套铟钢尺。测量时按前后视距等长

8、, 量好两变形点至镜点位置, 并用油漆标记, 以便每次监测根本保证仪器处于同一位置。观测时前后视距差不大于0.7m,累积视距差不大于1.0m,视线距离地面最低高度不小于0.3m。观测顺序往测时:单数站: 后 前 前 后双数站: 前 后 后 前返测时正好相反,返测时需要交换测尺, 以抵消零点误差的影响。各项限差按有关规X规定执行,各项技术指标如下:表4.1-1 沉降监测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级别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测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点高差之较差mm一级±0.3±0.15±0.3±0.2注:n为测站数表4.1-2 水准观

9、测主要技术要求级别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计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辅分划读数较差mm基辅分划读数所测高差较差mm一级300.71.00.50.30.54.1.3成果计算完成控制网外业测设完成后,对外业记录进展检查,严格控制各水准环闭合差,各项参数合格前方可进展内业平差计算。内业计算采用科傻平差软件进展严密平差计算,起始点成果采用业主提交的最新控制点成果,高程成果取位至0.01mm。4.1.4检核周期受施工土体扰动影响导致区域性地表不均匀隆沉,将出现监测控制网点位位移,为确保每次监测成果的可靠,必须及时发现其位移,并复测后更新成果。周期为每1个月复测1次进展检核。4.1.5基准点稳定

10、性判断基准网观测完毕后,应对基准网的稳定性进展判定,判定标准为:表4.1-3 基准点稳定性判断和改正要求表序号较差值稳定性评定是否改正1稳定不改正2较稳定不改正3有发生位移的可能性改正4发生位移改正注:m1、m2为前后两次观测的高程/边长中误差,为两次观测的高程/边长的变化值。4.2墩身沉降监测4.2.1点位布设在桥梁每个墩柱各设置一处沉降监测点。点位布设详见以下图。图4.2-1 沉降监测标志4.2.2测量技术要求桥墩的沉降监测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进展监测。使用Trimble DiNi03精度0.3mm自动安平电子水准仪,仪器及配套水准标尺均应在有效的合格检定期内。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

11、过程中,经常规检校合格,并保存检校记录。图4.2-2 Trimble DiNi03 电子水准仪采用往返观测,形成附合水准路线。图4.2-3 水准观测路线示意图表4.2-1二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尺类型水准仪等级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重复测量次数二等铟瓦钢尺DS053且501.03.02.8且0.552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差0.3mm,同一点往返测高差之差0.4 mm。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数字水准仪读记至0.01mm。观测时按以下顺序进展: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每一测段均以偶数测站完毕。观测前应进展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到达仪

12、器预热的目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测量中防止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防止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测量时水准仪的圆水准气泡居中。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一般为接近一条直线。观测过程中为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5kg以上的铸铁尺垫;观测过程中尺垫踩实以防止尺垫下沉影响监测精度。同时观测过程中防止仪器安置在容易震动的地方,如果临时有震动,确认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再激发测量键。水准尺必须借助尺撑整平扶直,确保水准尺垂直。当相邻观测周期的沉降

13、量超过限差或出现反弹时,应重测并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必要时联测水准基点进展检测。数据处理时,闭合差、中误差等均满足要求后进展平差计算,水准路线要进展严密平差,选用经鉴定合格的软件进展。为更好地保证监测精度,监测过程中要XX行“五固定,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设备、固定观测方法及固定观测路线。4.2.3数据处理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1)计算取位,高差中数取至0.1mm,最后成果,取至0.1mm。(2)水准测量每千米的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按照下式计算:式中: 高差偶然中误差mm;L水准测量的路线长度km;水准路线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n往返测的水准路线的测段数。 (3)数据处理应

14、进展严密平差,并应计算每千米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高差全中误差、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和相邻点的相对高差中误差。4.3监测预警根据桥梁工程相关技术规X及其他工程监测经历,建议采取以下监测阈值:1) 桥梁墩身累计沉降量20mm;2) 相邻墩身差异沉降量5mm。5桥梁拓宽段监测本工程为凤凰山高架桥左右线及GA匝道拓宽施工中的监测,主要为新桥上部构造沉降位移、新旧桥结合处的应力、应变监测,新旧桥结合处混凝土裂缝监测和挠度监测,以及结合处变形对拓宽段的影响评估。表5-1 左右主线及GA匝道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一览表部位联数孔跨布置m桥宽m梁高m平面类型是否与老桥拼宽左主线第1联1×26.913

15、.51.7直线段是第2联4×26.913.51.7直线段是第3联2×23.19.51.7直线段右主线第1联12.9+25.99.51.7直线段第2联25.4+35.6+24.89.5-15.561.7缓和曲线与R=251(m)圆曲线GA匝道第1联26.9+25.99.51.7直线段第2联25.9+27.9+21+18.29.51.7直线段第4联25+29+34+25+207.51.7缓和曲线与R=251(m)圆曲线5.1新桥上部构造的沉降位移及收缩X变挠度监测桥梁的挠度变形是桥梁安康状况评价的重要参数,在桥梁检测、危桥改造以及新桥验收等方面都需要准确测量桥梁的挠度值。连续梁

16、上的观测标,布置在桥梁支点、跨中及L/4附近设置,每一跨分别在左右边缘布点,左右边缘各布置5个测点,每一跨合计10个测点,本工程共布设142个挠度测点。同时再布设3个沉降基准点,基准点设置在施工区域外,地质条件稳定的区域。图5.1-1 连续梁挠度测量布点图桥梁X变观测采用几何水准观测,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X"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5.1-2所示,其中测点1,2,3,4构成第一个闭合环,测点3,4,5,6构成第二个闭合环。124356图5.1-2 桥梁梁部挠度观测水准路线示意图监测频次:本工程对新桥进展收缩X变

17、挠度监测的时间节点分别为:支架卸载后、新旧桥拼接前、拼接完成、拼接后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共监测7次。5.2新旧桥结合处的应力应变监测1测点布置桥梁构造应力过大,将会对桥梁产生破坏。因此必须对拼宽段桥梁的构造应力进展监测。可采用外表应变计粘贴在主梁跨中位置,来监测由于根底不均匀沉降而带来的应力变化。由于所监测桥梁对不均匀沉降更为敏感,需要加强沉降带来的应力变化测量,墩柱、盖梁及主梁应力测点布置的原那么应以表达构造的内力控制断面,准确反映构造内力变化为宜。图5.2-1 应力计布置示意图2测点埋设方法应力应变监测采用振弦应变计。在混凝土浇筑前,在控制截面位置将应变计绑扎在相应位置处的钢筋上。

18、为保证埋设的振弦应变计有较高的成活率和测量精度,需对埋设的应变计特殊处理和进展多项检查。首先,为防止外界电磁场干扰,全部采用多股铜芯屏蔽线;其次,由于监测属于长时间稳定性测量,且连接线较长,对连接线采用焊接,并在接头处用绝缘胶布反复包扎,再用703硅胶进展密封;然后用万用电表测量有无断路,检查引线与被测构件有无短路。在操作中尽可能准确地使振弦应变计与纵向应力方向保持一致。在安装传感器之前对传感器进展标定,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3测量方法a检测原理:本次监测使用高精度振弦式外表应变计,当被测构造物发生变形时,将带动外表应变计产生变形,变形通过前、后端座传递给振弦转变成振弦应力的变化,从而改变振弦的

19、振动频率。电磁线圈激振振弦并测量其振动频率,频率信号经电缆传输至读数装置,即可测出引起被测构造物变形的应变量。同时可同步测出布设点的温度值。b数据采集将每个桥区,安放一个多通道的数据采集器,通过电缆与外表应变计连接,同时与一个无线收发模块连接。数据采集仪采集频率值,也可采集电阻值,可以全天候自动采集。所采集的数据通过安装的收发模块进展无线传输,在室内通过网络接收。c数据处理方法由于应变计给出的是振动频率,因此需要转换成应力值。数据转换方法如下: I.应变量数据计算方法:u=F/k,F=Fo²-F1²式中:u应变量F实时测量的应力计输出值相对于基准值的变化量,单位为kHz2;

20、 k外表应力计的率定系数,由厂家出具的应力计卡片给予;F1外表应变计实时测量值; Fo外表应变计初始准值。II.压力值计算方法Pm= u/A A外表应变计每kN对应的的应变量u。计算机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专用软件进展实时处理,可以直接生成报表及应力变化曲线图。5.3新旧桥结合处的混凝土裂缝监测裂缝监测是为了了解其现状和掌握其开展情况。裂缝观测应测定建筑物上的裂缝分布位置,裂缝的走向、长度、宽度及其变化程度。观测的裂缝数量视需要而定,主要的或变化大的裂缝应进展观测。以便根据这些资料分析其产生裂缝的原因和它对建筑物平安的影响;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5.3.1自动化测量原理本工程采用VWJ型振弦式

21、外表裂缝计,VWJ型振弦式位移计主要由振弦式敏感部件、拉杆、及激振拾振电磁线圈等组成,如下图。图5.3-1 传感器构造图当构造物伸缩缝或裂缝的开合度变形发生变化时,会使位移计左、右安装座产生相对位移,该位移传递给振弦,使振弦受到应力变化,从而改变振弦的振动频率。电磁线圈激拨振弦并测量其振动频率,频率信号经电缆传输至读数装置或数据采集系统,再经换算即可得到被测构造物伸缩缝或裂缝相对位移的变化量。同时由位移计中的热敏电阻可同步测出埋设点的温度值。a当外界温度恒定位移计仅受到轴向变形时,其变形量J与输出的频率模数F具有如下线性关系: J= *F F = F-F0 式中:位移计的最小读数,单位为mm/

22、kHz2;由公司所附卡片给出。F实时测量的位移计输出值相对于基准值的变化量,单位为kHz2; F实时测量的位移计输出值,单位为kHz2;F0位移计的基准值,单位为kHz2。b当位移计不受外力作用时仪器前后两安装座的标距不变,假设温度增加T时,位移计有一个输出量J,这个输出量仅仅是由温度变化而造成的,因此在计算时应给以扣除。通过实验可知:F与T具有以下线性关系:*F= -*TT = T-T0式中:位移计的温度修正系数,单位为mm/;由公司所附卡片给出。T温度实时测量值相对于基准值的变化量,单位为;T温度的实时测量值,单位为;T0温度的基准值,单位为。 c埋设在混凝土建筑物内或其它构造物上的位移计

23、,受到的是变形和温度的双重作用,因此位移计一般计算公式为:J=*F-F0-*T-T0式中:J被测构造物的变形量,单位为mm;被测构造物的线膨胀系数,单位为mm;仪器的线性膨胀系数大致在10×10-6 mm/C°左右,非常接近混凝土的线性膨胀系数,因此温度修正几乎可以忽略。由于温度修正系数0,位移计一般计算公式为: J= ×F5.3.2安装方法1) 按照设计施工要求,在混凝土建筑物与基岩之间的边界缝及重力坝坝基、拱坝的拱座接缝中安装埋设时也须要钻孔,钻孔可采用钻机造孔,孔径90-120,最大孔斜不得超过1。孔造好後,检查钻孔深度,须采用高压水冲孔,直至孔內水变清。2

24、) 除去传递杆加上锚头长度40外,其余局部全部用沥青、麻布或白布带扎紧。3) 传递杆长度一般为1.52米,杆长应比孔深小15-20,埋没时应向孔底填5深砂浆做垫层,再放入接好锚头的传递杆,并继续填充40深砂浆,如孔底有裂隙,可适当增加砂浆填量。4) 传递杆埋入24小时固定後,随即将仪器保护管用連接套与传递杆連接好,然后再将测逢计一端螺丝轻轻地旋入保护管内的連接套上,再用棉纱及纱布等堵住保护管口,保护好仪器的波纹管,以防灌浆时水泥浆进入。 5. 按设计要求测逢计如须进展预拉,可另外用固定框架卡住测逢计法兰盘(直径为37),使测逢计与保护管及固定框架固定在一起。6邻近既有建构筑物监测6.1测点布设

25、在跨沙河排洪渠桥桩基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建构筑物将会产生平安影响,因此必须要进展水位位移和沉降监测,以确保周边建构筑物的平安和居民财产平安。图6.1-1 既有建构筑物本监测工程埋设沉降基准点3个,沉降监测点20个,其中既有桥墩身沉降监测点12个,房屋沉降监测点8个。水平位移基准点4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应在桥墩底及墩顶各设置一个,墩底监测点距地面高约1m,墩顶监测点距墩顶约0.5m,监测位移方向应为新老桥墩桩基中心连线方向。6.2测量方法建构筑物沉降监测测量方法与新建桥梁墩身沉降监测方法一样。平面位移监测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前方交会法,并建立独立坐标系。根据桥梁轴线与独立坐标系的相对关系可以换算出桥墩

26、的沿新旧桥墩连线方向的位移量。使用的仪器为莱卡全站仪TS30测角精度0.5,测距精度1mm+1ppm,采用的棱镜均为进口莱卡棱镜。为更好地保证监测精度,监测过程中要求人员、仪器、设备及观测方法固定。6.3监测频次对于首桩施工时因加大观测频率,每挖进50cm观测一次相邻两次观测时间不应大于2 小时,采用双控原那么,当监测值小于预警值时正常施工,在预警值到戒备值之间时应加强监测,到达戒备值时那么需采取回灌或注浆等加相关施。首桩为邻近既有北星高架桥墩的桩基,4 座跨沙排桥均应做首桩监测。后续桩基施工可依据首桩检测经历,适当减小观测频率。6.4监测预警北星高架桥下部构造采用直径1.8m 桩基接直径1.

27、5m 墩柱,对外部条件影响导致的位移比拟敏感,为此需对北星高架桥下部构造的位移进展定量控制。6.4.1既有桥墩沉降现场监测控制标准近接桩基沉降控制标准,主要依据"地铁设计规X"GB 50157-2021规定的墩台沉降量不超过50mm,相邻墩台的差异沉降不超过20mm。参照XX地铁西村站墩台最大允许沉降值20mm 及XXXX客运专线机场单墩沉降允许值为20mm、相邻墩台差异沉降允许值为15mm。同时参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X"GB 50911-2021、"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X"CJJ99-2003、"公路桥修养护规X&

28、quot;(JTG H11-2004),结合本工程特点,取差异沉降值10mm 作为单墩沉降允许位移值。为有效控制桩基沉降,制定桩基沉降戒备值为极值的80%作为控制标准,桩基沉降预警值为极值的40%作为控制标准。如下表所示:表 6.4-1 桩基沉降控制标准控制标准桩基沉降(mm)预警值4戒备值8允许位移值106.4.2既有桥墩水平位移现场监测控制标准近接桩水平位移控制标准,主要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X"JTG 94-2021第5.7.2 条规定的桩基地面处水平位移允许值为10mm,对于水平位移敏感的建筑物取为6mm。结合本工程,取单桩水平位移允许值为6mm。为有效控制桩基水平位

29、移,制定桩基水平位移戒备值为极值的80%作为控制标准,桩基水平位移预警值为极值的40%作为控制标准。如下表所示:表 6.4-2 桩基水平位移控制标准控制标准桩基水平位移(mm)预警值2.4戒备值4.8允许位移值6.07监测信息平台为了确保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平安可控,安装了针对应力应变和裂缝的自动化监测设备。为了确保监测信息能自动实时传输、自动处理,并实时发送监测预报警信息到建立、监理和施工单位,必须要设计一套完整的桥梁施工全自动化监测系统。桥梁施工全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及时处理分析监测信息,当构造应力应变和裂缝位移变形到达预报警状态时,能及时有效通知建立各方,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施工平安可控。图7

30、 自动化监测信息系统8 8监测信息的报送整编监测资料应考证清楚、工程齐全、数据可靠、方法适宜、图表完整、说明完备。8.1监测报告主要内容(1)周(月)报的内容包括:监测工程,测点布置;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状况的描述;各监测工程的监测值的变化曲线;根据施工情况,对监测数据进展综合分析;对到达或超过报警值的测点应进展重点说明,并进展详细分析原因;对施工存在的问题进展评述,并提出相应的改良建议;监测小结,给予本期监测的总体评价。(2)监测总报告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监测目的;监测工作大纲和实施方案;采用的仪器型号、规格和标定资料;监测资料的分析处理;监测值全时程变化曲线;监测结果评述。(3)预报警报告内

31、容包括: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状况的描述;结合施工情况对超过预报值值的监测点进展综合分析;对整个监测工程进展评估分析和预测变形趋势;根据平安风险管理的要求,进展其它必要的分析和建议。8.2监测报告报送时间与方式(1)周报:每周日向建立、监理、施工和设备管理单位提供监测周报;(2)月报:每月底向建立、监理、施工和设备管理单位提交监测月报;(3)巡查报告:定期按时报送周报、月报及不定期巡查现场各构造物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形成书面报告,向建立、监理、施工和设备管理单位报送异常情况巡查报告;(4)总报告:应在监测数据采集完全及相关资料收集齐全后15个工作日内提交,以书面形式上报。(5)异常报告:如遇量测数据

32、异常及险情,应以紧急报告或异常报告的形式向建立、监理、施工和设备管理单位汇报;(6)预、报警快报:发现变化异常或到达预警、报警值时,那么应立即通过、网络等形式立即向委托方及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并同时提交书面预警和报警报告,并同施工单位共同分析原因,形成专题分析报告,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技术对策,以便采取处理措施。9质量控制措施9.1监测质量要求(1)作业前,监测工程负责人应根据技术方案的要求对工程主要技术人员进展分工与技术交底。(2)监测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进展规定工程的检校。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以免测量仪器受损。在作业中发现仪器异常时,应立即停顿作业,找出原因并排除异常后,方

33、可继续作业。(3)关键工程应选择最优方法作业。(4)对基准点进展稳定性检测。(5)监测人员详细了解施工动态,科学合理的分析数据,及时与业主及相关单位严密联系,为信息化施工做好各方的配合工作。(6)监测单位按信息反应要求,及时向业主及相关单位反映,提供真实可靠的监测成果。9.2质量保证措施(1)认真贯彻执行GB/T19001-ISO9001质量保证标准以及国家、地方、行业及建立单位有关部门对设备维修质量的有关规X、规定和"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等有关规定,坚持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根本原那么。以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待每一项维保工作,从测量准备到提交测量资料的各

34、个环节都要做到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对测量质量严格要求。做到维修管理标准化,维修操作规X化。本测量效劳工作以数据准确、方法科学、反应及时、工作高效、效劳优质为方针,在整个测量周期内做到仪器合格率100%、持证上岗率100%、数据准确率100%、反应及时率100%、报告过失率为零、效劳投诉为零。(2)严格质量控制流程。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地方、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规X、规程、标准等各项管理制度及规定。9.3监测成果文件的质量(1)由熟悉变形监测的作业人员进展数据提取、内业计算和变形监测成果整理。(2)及时进展内业数据计算。(3)监测数对原始数据进展分析。按施工阶段提出简报,监测完毕后需提交最终报告。据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和完整,发现异常现象,应无条件及时加强观测,并对原始数据进展分析。按施工阶段提出简报,监测完毕后需提交最终报告。10平安控制措施10.1平安目标保证工程实施人员人身平安,无人员伤亡事故。10.2平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