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案例_第1页
化学教学案例_第2页
化学教学案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教学案例李永波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一节课从头讲到尾,担心有些知识没讲到或学生没理解;学生上课不停地记笔记,课后反复做题,老师和学生精疲力竭,但往往还是效果不好,老师与学生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不成正比。分析其有原因,主要是没有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对重要的知识,不是自己建构的,也没有真正地理解。一、明确几个概念    化学课程标准解读中对重点与难点是这样定义的:所谓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内容,是教师设计教学结构的主要线索。所谓难点,是指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或接受的内容。这些内容,或是由于知识本身抽象、复杂而难以理解,或是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知识

2、准备而难以接受。“强化重点”就是要求教师能够运用重复、语言变化、板书、媒体、提问、体态语等方式将重点内容进行强化。“突破难点”就是要求我们能选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及方法解决学生难理解的内容。如何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只有突破了教学重难点知识,才能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从而达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二、以“二氧化碳制取”为例说明如何确定及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重点、难点的确定: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利用性质决定用途,知道二氧化碳的用途广泛,那么怎样才能制取,要什么药品,具体怎样操作一系列的问题,就确定了重难点。1.重点:实验室制

3、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2.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二).解决方法   1。采取讨论的形式,从学生学过的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和总结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2。通过演示和补充实验,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设计疑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三).教学

4、步骤1、明确目标1.联系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使用的药品、仪器名称和收集方法。2、整体感知    本节主要采用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3、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CO2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H2、O2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是利用高锰酸钾或氯

5、酸钾(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得到氧气。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是用金属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 教师活动:投影出制取H2、O2的几套装置图,通过讨论得出这些装置图的适用范围:(1)当用固体反应,需要加热产生气体时,可采用制取氧气的装置;(2)当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就能生成气体时,可采用制取H2的装置(注意该气体难溶于水或酸)。 提问:(1)在实验室如何收集H2和O2,根据它们什么性质?        (2)如何检验H2和O2? 学生活动:通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6、      (1)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密度和溶解性)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2)利用物质的特性来检验物质。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是:    1.首先了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制取这种气体。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

7、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3.需要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 讲解:根据以上思路,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       1.药品: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       2.化学方程式: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

8、O2 学生活动:讨论实验室制取CO2时,能否将稀HCl换成稀H2SO4?能否将CaCO3换成Na2CO3? 演示实验:向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稀HCl,另一支也装有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讲解:大理石跟稀H2SO4反应一段时间就停止放出气体,是由于CaCO3和H2SO4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大理石和H2SO4接触,反应就停止了,所以不能用稀H2SO4代替稀HCl。 演示试验:取两支试管,一支装有大理石,另一支装有碳酸钠,都加入盐酸。 学生活动:观察两支试管中产生气体的程度,思考碳酸钠和

9、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是否容易收集。 提问: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确定制取二氧化碳可采用什么装置? 板书: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1.装置:同制取氢气的装置相似。 讲解:采用与制取氢气相同的装置,指出反应的容器可以是锥形瓶、平底烧瓶、广口瓶、大试管、启普发生器等,并强调装置的正确性和原因。 提问:根据CO2的物理性质,采用什么方法来收集CO2呢? 板书:2.收集方法:采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 实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提问:(1)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

10、160;    (2)如何证明集气瓶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总结:三.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1.检验方法:将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为CO2。     2.验满方法: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证明瓶内充满CO2。    总结、扩展比较氧气、氢气实验室制法来加强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掌握。三、解决重难点的主要策略

11、1、遵循学生学习化学的认知规律,实现三个突破呢?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是:通过感知实验等形成表象,再而建立概念和符号。即让学生在感知大量事例的过程中,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逐步认识到客观事物规律的存在。(1)实现由易到难的突破。中学化学中有许多概念,由于其涉及的基础知识较多或思维的层次较高,所以在理解上难度很大,这时教师可围绕有关教学目标,紧扣有关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的阶梯式的问题系列,使较难的问题分散于多个简单的设问之中,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层层推进,逐步深入,从而起到化解难点的作用。(2)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突破。学习身边物质时以物质的性质(反应)为核心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突破:学生观察化学实验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仅仅观察物质变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