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5课星空的联想_第1页
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5课星空的联想_第2页
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5课星空的联想_第3页
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5课星空的联想_第4页
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5课星空的联想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本信息年级三年级学科美术教学方法陶冶法教师陈利国单位当壁镇中心学校课题名称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5课 星空的联想第一课时教案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三年级的学生渴望知道色彩的有关知识和色彩的变化,但还没有认识到色彩对我们生活方面的作用,不懂得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更不知道如何使色彩变得更美,这样的特点使他们在绘画中使用颜色时随手拈来,画不出自己心中的色彩。缺少了应有的色彩知识,会使学生在以后的色彩运用中遇到不少麻烦。相反,如果丰富了学生的色彩知识,不仅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使美术课中与色彩有关的知识更容易进行实施,还增强了

2、学生在表现色彩方面的素材时的信心,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和审美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能从周围环境的色彩中认出三原色和间色,能用颜料调出间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一些色彩的科学知识,同时感受色彩变幻之美; 在欣赏与比较中体验大自然的色彩与实际生活的色彩、大师笔下的色彩的不同美感;在参与创作设计活动中体验用色彩美化生活的乐趣。 3.态度、情感、价值观: 在视觉、感觉各感官体验中感受色彩变化的乐趣; 把自己观察物象后获得的色彩印象或自己想像的色彩印象用三原色作调和,大胆画出来。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课堂常规进行。&#

3、160;      二、激趣导入:(一)看一看·说一说:“同学们,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五彩缤纷的色彩,现在先请大家看图片思考问题(课本P12的“观察·发现”):图中都有哪些颜色?除了图中的颜色,你经常看到的颜色还有哪一些?”(请个别学生说说,教师将相应的色卡贴在黑板左侧。)   (二)看一看·想一想:   “接下来再看看这图上老师都画了些什么?”(茄子、橘子、树。)“老师的画完成了吗?”(没有,茄子、橘子和树叶都还没上颜色呢!)“那分别该给它们上什么颜色呢?”(紫色、橙色、绿色。)“谁来帮老师完成它?”(我来!我

4、来!)“大家先别急!大家听清楚了,我们要的是紫色、橙色和绿色,可老师上面只有红、黄、蓝三罐颜料,你们自己也不能带任何颜料上来哦!你们怎么帮老师的忙啊?”(教室里顿时安静了许多,只有个别学生说:“可以将红、黄、蓝其中的两种颜色调在一起变出来。”)“真是聪明的孩子!知道这么多知识!接下来老师就带着大家进入缤纷的色彩乐园,去感受一下色彩的魔力吧!”(同时教师将事先写在白色长方形纸板上的课题“缤纷的色彩乐园”贴到黑板正上方。)          三、探索新知:(一)变一变:“现在,我们先一起来玩一个色彩魔术好吗?(好!)看看是否能像我们聪明的同学所说的

5、那样将我们想要的紫色、橙色和绿色变出来?”(教师事先准备好三杯分别装着红、黄、蓝颜色的水和几个空的透明杯子。)教师端起其中的红色水和蓝色水,询问学生其颜色后将它们一部分倒进同一个空的透明杯子里,然后教师一手挡着杯子一手摇杯子,嘴里还念着:“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看看老师把红色和蓝色变成什么了?(哇!紫色!)“嗯!红色和蓝色调在一起变出了紫色!”(同时教师同上将色彩公式“u0001u0015+ u0001u0015= u0001u0015”贴到黑板中央。)“这魔术简单吧?”(简单!)“谁想上来当小魔术师?用同样的方法帮我们变出橙色和绿色。”(我来!我来!)分别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教师在一

6、旁适当的给予帮助,当学生变出“橙色”和“绿色”时,教师同上在黑板中央贴出色彩公式“u0001u0015+u0001u0015= u0001u0015”和“u0001u0015+ u0001u0015= u0001u0015”。“两位小魔术师的表演怎么样?(很好!)请大家给予他们最热烈的掌声!现在大家能告诉老师紫色的茄子、橙色的橘子和绿色的树叶该怎么用红、黄、蓝去变了吧?(能!)茄子的紫色?(红+蓝);橘子的橙色?(红+黄);树叶的绿色?(黄+蓝)。”再次加深学生的印象,因为时间关系,帮老师完成茄子、橘子、树叶的涂色就等到学生作业的同时再请三位学生上台完成,顺便根据学生涂色的情况讲解调色的方法等

7、。(二)小结(课本P12的“小博士”):“红、黄、蓝就像三位大魔法师,千变万化的色彩都离不开它们,我们把它们叫做三原色,原色就是不能由其它颜色调和成的颜色。”(同时同上在黑板中央贴出“原色:不能由其它颜色调和成的颜色。”以及“三原色:u0001u0015u0001u0015u0001u0015”。)“三原色中任何两种颜色相调得出的颜色叫做间色。两种颜色其中的一种挤多或挤少,调出来的橙、绿、紫色也会不一样哦!不同的橙色、不同的绿色、不同的紫色,那到底能调出多少种间色呢?(无数种!)”(同时同上在黑板中央贴出“间色:三原色中任何两种颜色相调得出的颜色。”再在三条色彩公式后面画上箭头板书“间色”。)

8、(三)看一看·说一说:“刚刚我们学习了相关的色彩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课本中的几幅作品(课本P13的“欣赏·感受”)。”“先看看左上角的照片。不仅大自然充满色彩,我们的家居生活也离不开色彩,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样运用鲜艳的色彩来装扮我们的生活的?床单、柜子、墙上的画都运用了哪些颜色?(红、黄、蓝、橙、粉红、黑)整个房间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明亮、舒畅。)教师适当提供一些词语,如:金碧辉煌、清新、活泼、优雅、平静、温暖、灿烂、神秘、高贵、纯净等。”“接下来我们看看下面西班牙画家妮古罗莉的作品夏日,你们都看到了哪些颜色?(黄、橙、绿、紫、黑)整个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灿烂、

9、宁静、神秘)”“那么下面请几位同学像老师刚刚那样帮我们介绍一下右边的三幅学生作品。你看到哪些颜色?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焰火:红、黄、紫、粉红、白、黑,给人热闹、的感觉;梦的色彩:红、黄、蓝、绿、紫,给人舒服、清爽、的感觉;)”         四、课堂实践: (一)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三原色和间色,三原色指?(红、黄、蓝。)间色有?(橙、绿、紫。)我们还欣赏了很多作品,并学会用词语表达对色彩的感受,今后同学们要多观察身边事物的色彩,并且动手把它们画下来,也可以运用我们刚学习到的这些颜色进行绘画,表达自己的心情。”(二)选一选:“现在请大

10、家任选下面一项,自己完成或合作完成作业”:A.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组成一幅画,用三原色和间色填色。B.用三原色调和,画出你观察物象后获得的色彩印象。(三)听一听·画一画:学生边听轻音乐边完成作业(同时请三位学生上台运用三原色帮老师完成之前提到的茄子、橘子、树叶的涂色),教师巡回指导(包括调色、涂色的方法等)。                             五、欣赏评价(因为时间关系,先展示、评价个别先完成的作品。):(一

11、)自评:“请画好的同学大胆上台,介绍你们各自的作品。可以说说你或你们选择了哪项作业?表现的是你或你们对哪种物象观察后的色彩印象?运用了哪些图形、哪些色彩?想表达你们什么样的心情或感受?”(二)他评:“请其他同学来说一说你喜欢哪位同学或哪组同学的作品?为什么?还有什么不足?”教师接着总结评价。六、总结鼓励:“同学们,你们今天的表现真棒!我们不仅学到了相关的色彩知识,还知道色彩在我们的绘画、生活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生活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多彩世界,我们要热爱生活、多关注生活、善于发现、善于探索,将我们学到的色彩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我们今天学的色彩知识只是色彩王国中的一小部分,在以后的教学

12、中老师将和同学们学习更多的色彩知识。同学们回去有空查找其它资料,再寻找、了解更多未知的色彩,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劳动成果好吗?”(好!)板书设计缤纷的色彩乐园 原色:不能由其它颜色调和成的颜色。 三原色:u0001u0015 u0001u0015 u0001u0015 间色:三原色中任何两种颜色相调得出的颜色。 u0001u0015 +u0001u0015u0001u0015= u0001u0015u0001u0015 u0001u0015 + u0001u0015 = u0001u0015 间色 u0001u0015 u0001u0015+ u0001u0015 = u0001u0015u0001u0015作业或预习作业: 1.未完成课堂作业的继续完成; 2.查找其它资料,寻找、了解更多未知的色彩。自我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