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麻黄散_圣惠卷十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麻黄散_圣惠卷十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11.原方111.1.组成: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11.2.功效:伤寒风冷入肺,咳嗽不止。111.3.来源:圣惠卷十二。11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112.相似度57%:芍药知母汤112.1.组成:桂心4两,知母4两,防风4两,芍药3两,甘草(炙)3两,麻黄(去节)3两,附子(炮,去皮脐)3两(一法有白术、川芎、杏仁、半夏)。112.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
2、,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12.3.加:防风、芍药、附子112.4.减:桔梗、五味子、紫苏子112.5.功效: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112.6.来源:三因卷三。113.相似度57%:持圣散113.1.组成:麻黄2两(去根节),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术半两,五味子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113.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13.3.加:附子、白术、陈橘皮123.4.减:桔梗、知母
3、、紫苏子123.5.功效:伤寒。123.6.来源:圣惠卷九。124.相似度57%:干姜汤124.1.组成:干姜4两,紫菀1两,杏仁70枚(去皮尖双仁,切),麻黄(去节)4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五味子1两。124.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24.3.加:干姜、紫菀、杏仁124.4.减:桔梗、知母、紫苏子124.5.功效:冷咳逆气。124.6.来源:外台卷九引深师方。125.相似度57%:麻黄散125.1.组成:麻黄2两(去根节),赤茯苓1两,桂心1两,桔梗1两半(去芦头),杏仁49枚
4、(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125.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25.3.加:赤茯苓、杏仁125.4.减:五味子、知母、紫苏子125.5.功效:肺气喘急,腹胁疼痛。135.6.来源:圣惠卷六。136.相似度57%:麻黄散136.1.组成:麻黄半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五味子半两,桂心3分,半夏1分(汤洗7遍,去滑)。136.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
5、。136.3.加:半夏136.4.减:桔梗、知母、紫苏子136.5.功效:小儿咳逆,上气喘促,不得安卧。136.6.来源:圣惠卷八十三。137.相似度57%:麻黄汤137.1.组成:麻黄4两,甘草1两,桂心5寸,五味子半升,半夏2两,生姜2两。137.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37.3.加:半夏、生姜137.4.减:桔梗、知母、紫苏子137.5.功效:咳逆上气,喘促不能安卧。137.6.来源:千金卷五。138.相似度57%:七物小五味子汤148.1.组成:五味子(碎)1分,紫菀1分,黄芩1
6、分,甘草(炙)1分,麻黄(去节)1分,生姜1分,桂心1分。148.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48.3.加:紫菀、黄芩、生姜148.4.减:桔梗、知母、紫苏子148.5.功效:小儿咳嗽腹胀,咳逆上气,睡卧不安。148.6.来源: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149.相似度57%:冷嗽干姜汤149.1.组成:干姜4两,紫菀1两,杏仁70枚(去皮尖双仁,切),麻黄(去节)4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五味子1两。149.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
7、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49.3.加:干姜、紫菀、杏仁149.4.减:桔梗、知母、紫苏子149.5.功效:冷咳逆气。149.6.来源:外台卷九引深师方。1410.相似度57%:温肺汤1410.1.组成:麻黄5两(不去节),杏仁3两,五味子1两,甘草1两半,桂心半两。1510.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510.3.加:杏仁1510.4.减:桔梗、知母、紫苏子1510.5.功效:寒壅相交,痰实咳嗽,咽肿疼痛,鼻塞头昏,肢体烦痛,胸膈痞闷。肺寒咳嗽,声重多涕。1510.
8、6.来源:鸡峰卷十一。1511.相似度57%:杏仁散1511.1.组成: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紫苏子1两(微炒),麻黄1两(去根节),天门冬1两(去心),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五味子3分。1511.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511.3.加:杏仁、天门冬、陈橘皮1511.4.减:桔梗、桂心、知母1511.5.功效:上气喘急,不得睡卧。1511.6.来源:圣惠卷四十二。1512.相似度57%:紫菀七味汤1512.1.组成:紫菀半两,五味子1两
9、,桂心2两,麻黄4两,杏仁70枚(去皮尖双仁,碎),干姜4两,甘草2两(炙)。1612.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612.3.加:紫菀、杏仁、干姜1612.4.减:桔梗、知母、紫苏子1612.5.功效:咳嗽。1612.6.来源:外台卷九引小品方。1613.相似度57%:紫参散1613.1.组成:五味子5钱,紫参5钱,甘草(炙)5钱,麻黄(去节)5钱,桔梗5钱,御米壳(去顶,蜜炒黄色)2两。1613.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
10、,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613.3.加:紫参、御米壳1613.4.减:桂心、知母、紫苏子1613.5.功效:形寒饮冷伤肺,喘促痰涎,胸膈不利,不得安卧。1613.6.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二。1614.相似度57%:知母桂心汤1614.1.组成:知母1两,麻黄1两(去节),甘草1两(炙),芍药1两,黄芩1两,桂心1两。1614.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714.3.加:芍药、黄芩1714.4.减:桔梗、五味子、紫苏子1714.5.功效:伤寒后不愈,朝夕有热如疟状。1714.6.
11、来源:活人书卷十八。1715.相似度56%:麻黄散1715.1.组成:麻黄1两(去根节),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桂心半两,五味子3分,麦门冬1两(去心),细辛半两,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紫苏子半两(微炒)。1715.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715.3.加:杏仁、麦门冬、细辛、诃黎勒1715.4.减:桔梗、知母1715.5.功效:气极肺虚,上气喘急。1715.6.来源:圣惠卷二十六。1716.相似度50%:杏仁煎1716.1.组成:杏仁5两,五
12、味子3合,甘草4两(炙),麻黄1斤(去节),款冬花3合,紫菀3两,干姜3两,桂心4两。1716.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816.3.加:杏仁、款冬花、紫菀、干姜1816.4.减:桔梗、知母、紫苏子1816.5.功效:咳上气,中寒冷,鼻中不利。1816.6.来源:外台卷十引深师方。1817.相似度50%:八宝散1817.1.组成:麻黄半两(去节),桔梗半两,马兜铃半两,罂粟壳半两,甘草(炙)半两,五味子半两,陈皮半两,桑白皮半两。1817.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
13、),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817.3.加:马兜铃、罂粟壳、陈皮、桑白皮1817.4.减:桂心、知母、紫苏子1817.5.功效:伤风咳嗽。1817.6.来源:普济方卷一五八引卫生家宝。1818.相似度50%:麻黄五味子汤1818.1.组成:麻黄4两(去节),五味子5合,甘草2两(炙),半夏2两(洗),干姜5合,细辛2两,桂心6两,杏仁3两(去皮尖两仁者)。1818.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818.3.加:半夏、干姜、细辛、杏仁1918
14、.4.减:桔梗、知母、紫苏子1918.5.功效:咳嗽。1918.6.来源:外台卷九引古今录验。1919.相似度50%:五虎汤1919.1.组成:苏子8分,陈皮8分,知母8分,桔梗8分,杏仁1钱,石膏1钱,枳实1钱,麻黄4分,五味子3分,甘草3分。1919.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919.3.加:苏子、陈皮、杏仁、石膏、枳实1919.4.减:桂心、紫苏子1919.5.功效:胎前因食生冷,又食椒、姜冲损胎气,胃火胜而致咳嗽。1919.6.来源:女科秘要卷二。1920.相似度50%:五味子汤1
15、920.1.组成:五味子2两,桂心1两,甘草(炙)1两,细辛1两,干姜3两,紫菀2两(一方1两),大枣20枚(擘),麻黄2两(去节)。1920.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920.3.加:细辛、干姜、紫菀、大枣1920.4.减:桔梗、知母、紫苏子1920.5.功效:咳嗽短气不得息,发热,胸苦满,不得饮食。肺中寒,涕唾稠浊。2020.6.来源:外台卷九引深师方。2021.相似度50%:润肺散2021.1.组成:麻黄2钱,甘草1钱,人参2钱半,知母2钱半,陈皮1分,桔梗半钱,阿胶(炒)半钱,百部
16、半钱。2021.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2021.3.加:人参、陈皮、阿胶、百部2021.4.减:五味子、桂心、紫苏子2021.5.功效:小儿涎嗽不已,气急烦渴。2021.6.来源:玉机微义卷五十。2022.相似度50%:托里散2022.1.组成:川乌头(炮)3两,茯苓3两,干姜(炮)1两5钱,麻黄(去节)1两5钱,甘草(炙)1两5钱,杏仁(炒,去皮尖)1两,五味子1两,桂心1两。2022.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17、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2022.3.加:川乌头、茯苓、干姜、杏仁2022.4.减:桔梗、知母、紫苏子2022.5.功效:疮疽,丹肿,结核,瘰疬。2022.6.来源:外科精义卷下引成子玉方。2023.相似度50%:麻黄散2123.1.组成:麻黄2两,甘草2两半,人参2两半,知母(去心)2两半,陈皮1分,桔梗半两,阿胶(炒)半两,百部半两。2123.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2123.3.加:人参、陈皮、阿胶、百部2123.4.减:五味子、桂心、紫苏子2123.5.功效:小儿咳嗽。212
18、3.6.来源:普济方卷三八七。2124.相似度50%:麻黄地骨皮汤2124.1.组成:麻黄(去节)3分,地骨皮半两,玄参半两,五味子3分,甘草(炙,锉)1分,干姜(炮)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桔梗(炒)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知母半两。2124.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2124.3.加:地骨皮、玄参、干姜、附子、杏仁2124.4.减:桂心、紫苏子2124.5.功效:伤寒头痛身热,咽喉壅塞,语声不出。2124.6.来源:圣济总录卷三十(人卫本)。2125.相似度50%
19、:加减泻白散2125.1.组成:桑白皮3钱,桔梗2钱,地骨皮1钱半,甘草(炙)1钱半,知母7分,麦门冬5分,黄芩5分,五味子20个。2225.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2225.3.加:桑白皮、地骨皮、麦门冬、黄芩2225.4.减:麻黄、桂心、紫苏子2225.5.功效:因膏粱而饮,劳心过度,肺气有伤,以致气出腥臭,唾涕稠粘,口舌干燥者。2225.6.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一。2226.相似度50%:五味子散2226.1.组成:五味子1两,桂心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细辛3分,干姜2分(炮裂
20、,锉),紫菀3分(去苗土),麻黄3分(去根节),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2226.2.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2226.3.加:细辛、干姜、紫菀、陈橘皮2226.4.减:桔梗、知母、紫苏子2226.5.功效:气嗽,胸满短气,不欲饮食。2226.6.来源:圣惠卷四十六。2227.相似度50%:紫菀散2227.1.组成:紫菀半两(去苗土),甘草3分(炙微赤,锉),五味子1分,黄芩1分,麻黄(去根节)1分,桂心1分,半夏(汤洗7遍去滑)1分,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分。2327.2.原方对照
21、: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2327.3.加:紫菀、黄芩、半夏、枳壳2327.4.减:桔梗、知母、紫苏子2327.5.功效:小儿咳逆上气,痰壅,不欲乳食。2327.6.来源:圣惠卷八十三。23221. 原方1.1. 组成: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2. 功效:伤寒风冷入肺,咳嗽不止。1.3. 来源:圣惠卷十二。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2. 相似度57%:芍药知母汤2.1. 组成:桂心4两,
22、知母4两,防风4两,芍药3两,甘草(炙)3两,麻黄(去节)3两,附子(炮,去皮脐)3两(一法有白术、川芎、杏仁、半夏)。2.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2.3. 加:防风、芍药、附子2.4. 减:桔梗、五味子、紫苏子2.5. 功效: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2.6. 来源:三因卷三。3. 相似度57%:持圣散3.1. 组成:麻黄2两(去根节),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术半两,五味子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3.2.
23、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3.3. 加:附子、白术、陈橘皮3.4. 减:桔梗、知母、紫苏子3.5. 功效:伤寒。3.6. 来源:圣惠卷九。4. 相似度57%:干姜汤4.1. 组成:干姜4两,紫菀1两,杏仁70枚(去皮尖双仁,切),麻黄(去节)4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五味子1两。4.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4.3. 加:干姜、紫菀、杏仁4.4. 减:桔梗、知母、紫苏子4.5. 功效:
24、冷咳逆气。4.6. 来源:外台卷九引深师方。5. 相似度57%:麻黄散5.1. 组成:麻黄2两(去根节),赤茯苓1两,桂心1两,桔梗1两半(去芦头),杏仁49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5.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5.3. 加:赤茯苓、杏仁5.4. 减:五味子、知母、紫苏子5.5. 功效:肺气喘急,腹胁疼痛。5.6. 来源:圣惠卷六。6. 相似度57%:麻黄散6.1. 组成:麻黄半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五味子半两,桂心3分,半夏1分(汤洗7遍
25、,去滑)。6.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6.3. 加:半夏6.4. 减:桔梗、知母、紫苏子6.5. 功效:小儿咳逆,上气喘促,不得安卧。6.6. 来源:圣惠卷八十三。7. 相似度57%:麻黄汤7.1. 组成:麻黄4两,甘草1两,桂心5寸,五味子半升,半夏2两,生姜2两。7.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7.3. 加:半夏、生姜7.4. 减:桔梗、知母、紫苏子7.5. 功效:咳逆上气,喘促不
26、能安卧。7.6. 来源:千金卷五。8. 相似度57%:七物小五味子汤8.1. 组成:五味子(碎)1分,紫菀1分,黄芩1分,甘草(炙)1分,麻黄(去节)1分,生姜1分,桂心1分。8.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8.3. 加:紫菀、黄芩、生姜8.4. 减:桔梗、知母、紫苏子8.5. 功效:小儿咳嗽腹胀,咳逆上气,睡卧不安。8.6. 来源: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9. 相似度57%:冷嗽干姜汤9.1. 组成:干姜4两,紫菀1两,杏仁70枚(去皮尖双仁,切),麻黄(去节)4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
27、,五味子1两。9.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9.3. 加:干姜、紫菀、杏仁9.4. 减:桔梗、知母、紫苏子9.5. 功效:冷咳逆气。9.6. 来源:外台卷九引深师方。10. 相似度57%:温肺汤10.1. 组成:麻黄5两(不去节),杏仁3两,五味子1两,甘草1两半,桂心半两。10.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0.3. 加:杏仁10.4. 减:桔梗、知母、紫苏子10.5. 功效:寒壅相交
28、,痰实咳嗽,咽肿疼痛,鼻塞头昏,肢体烦痛,胸膈痞闷。肺寒咳嗽,声重多涕。10.6. 来源:鸡峰卷十一。11. 相似度57%:杏仁散11.1. 组成: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紫苏子1两(微炒),麻黄1两(去根节),天门冬1两(去心),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五味子3分。11.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1.3. 加:杏仁、天门冬、陈橘皮11.4. 减:桔梗、桂心、知母11.5. 功效:上气喘急,不得睡卧。11.6. 来源:圣惠卷四十二。12.
29、相似度57%:紫菀七味汤12.1. 组成:紫菀半两,五味子1两,桂心2两,麻黄4两,杏仁70枚(去皮尖双仁,碎),干姜4两,甘草2两(炙)。12.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2.3. 加:紫菀、杏仁、干姜12.4. 减:桔梗、知母、紫苏子12.5. 功效:咳嗽。12.6. 来源:外台卷九引小品方。13. 相似度57%:紫参散13.1. 组成:五味子5钱,紫参5钱,甘草(炙)5钱,麻黄(去节)5钱,桔梗5钱,御米壳(去顶,蜜炒黄色)2两。13.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
30、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3.3. 加:紫参、御米壳13.4. 减:桂心、知母、紫苏子13.5. 功效:形寒饮冷伤肺,喘促痰涎,胸膈不利,不得安卧。13.6.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二。14. 相似度57%:知母桂心汤14.1. 组成:知母1两,麻黄1两(去节),甘草1两(炙),芍药1两,黄芩1两,桂心1两。14.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4.3. 加:芍药、黄芩14.4. 减:桔梗、五味子、紫苏子14.5. 功效:伤寒后不愈,朝夕
31、有热如疟状。14.6. 来源:活人书卷十八。15. 相似度56%:麻黄散15.1. 组成:麻黄1两(去根节),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桂心半两,五味子3分,麦门冬1两(去心),细辛半两,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紫苏子半两(微炒)。15.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5.3. 加:杏仁、麦门冬、细辛、诃黎勒15.4. 减:桔梗、知母15.5. 功效:气极肺虚,上气喘急。15.6. 来源:圣惠卷二十六。16. 相似度50%:杏仁煎16.1. 组成:杏仁5
32、两,五味子3合,甘草4两(炙),麻黄1斤(去节),款冬花3合,紫菀3两,干姜3两,桂心4两。16.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6.3. 加:杏仁、款冬花、紫菀、干姜16.4. 减:桔梗、知母、紫苏子16.5. 功效:咳上气,中寒冷,鼻中不利。16.6. 来源:外台卷十引深师方。17. 相似度50%:八宝散17.1. 组成:麻黄半两(去节),桔梗半两,马兜铃半两,罂粟壳半两,甘草(炙)半两,五味子半两,陈皮半两,桑白皮半两。17.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
33、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7.3. 加:马兜铃、罂粟壳、陈皮、桑白皮17.4. 减:桂心、知母、紫苏子17.5. 功效:伤风咳嗽。17.6. 来源:普济方卷一五八引卫生家宝。18. 相似度50%:麻黄五味子汤18.1. 组成:麻黄4两(去节),五味子5合,甘草2两(炙),半夏2两(洗),干姜5合,细辛2两,桂心6两,杏仁3两(去皮尖两仁者)。18.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8.3. 加:半夏、干姜、细辛、杏仁18.4. 减:桔梗、知母、紫苏子
34、18.5. 功效:咳嗽。18.6. 来源:外台卷九引古今录验。19. 相似度50%:五虎汤19.1. 组成:苏子8分,陈皮8分,知母8分,桔梗8分,杏仁1钱,石膏1钱,枳实1钱,麻黄4分,五味子3分,甘草3分。19.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19.3. 加:苏子、陈皮、杏仁、石膏、枳实19.4. 减:桂心、紫苏子19.5. 功效:胎前因食生冷,又食椒、姜冲损胎气,胃火胜而致咳嗽。19.6. 来源:女科秘要卷二。20. 相似度50%:五味子汤20.1. 组成:五味子2两,桂心1两,甘草(炙)
35、1两,细辛1两,干姜3两,紫菀2两(一方1两),大枣20枚(擘),麻黄2两(去节)。20.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20.3. 加:细辛、干姜、紫菀、大枣20.4. 减:桔梗、知母、紫苏子20.5. 功效:咳嗽短气不得息,发热,胸苦满,不得饮食。肺中寒,涕唾稠浊。20.6. 来源:外台卷九引深师方。21. 相似度50%:润肺散21.1. 组成:麻黄2钱,甘草1钱,人参2钱半,知母2钱半,陈皮1分,桔梗半钱,阿胶(炒)半钱,百部半钱。21.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
36、),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21.3. 加:人参、陈皮、阿胶、百部21.4. 减:五味子、桂心、紫苏子21.5. 功效:小儿涎嗽不已,气急烦渴。21.6. 来源:玉机微义卷五十。22. 相似度50%:托里散22.1. 组成:川乌头(炮)3两,茯苓3两,干姜(炮)1两5钱,麻黄(去节)1两5钱,甘草(炙)1两5钱,杏仁(炒,去皮尖)1两,五味子1两,桂心1两。22.2. 原方对照: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桂心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知母半两,紫苏子半两(微炒)。22.3. 加:川乌头、茯苓、干姜、杏仁22.4. 减:桔梗、知母、紫苏子22.5. 功效:疮疽,丹肿,结核,瘰疬。22.6. 来源:外科精义卷下引成子玉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贸易管理办法
- 恶性肿瘤管理办法
- 惠东民宿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川省蒲江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沂源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房屋租入管理办法
- 无锡数据管理办法
- 新闻公告管理办法
- 异地团队管理办法
- 扩大劳务管理办法
- 2025初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模拟题及答案
- 配件保障管理办法
- AI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秋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课件:第5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
- 2025年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能力测试试题附答案
- 利用神经网络与InSARGNSS技术进行尾矿库坝体时序监测与预测分析
- 危重患者护理指南
- 桥梁施工质量标准化
- 社区党员之家管理制度
- 留疆战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国网基建各专业考试题库大全-技经专业(考题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