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专项综合练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专项综合练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专项综合练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专项综合练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专项综合练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A B两立方体叠置在一起放于水平桌面上,A的密度为pa, B的密度为 出且PA :3二1 : 2,开始时它们的边长比为 k :山=1 : 1,若不断地缩小 A立方体的体积,但 始终保持A的形状为立方体,使 A、B两立方体的边长 La:出的比值由1 : 1逐渐变为1 : 2、则压强pA : pB的比值变化情况为()BA.始终变大B.始终变小C.先减小后变大D.先增大后减【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A、B两立方体的边长之比求出面积、体积之比;因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和压强公式求出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

2、比,当不断地缩小A立方体的体积时,根据特殊值法判断比值的变化情况。【详解】由La : Lb=1 : 1可知Sa : SB=1 : 1, Va : Vb=1 : 1由pa:3=1 : 2可知mA : mB=1 : 2又因为A、B两立方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根据压强公式p 工可得SPa FaSbGaSbmAgSB1Pb FbSa (Ga Gb)Sa (mAg mBg)SA 3若不断地缩小 A立方体的体积时,设.,1 一 La : |_B=k,且一k 1 ,贝U有2SA : S3=k2, VA : Vb= k3由pA :3=1 : 2可知1 .3mA: mB -k则有mAgSB(mAg m&#

3、171;Bg)SAk2 k3pAFASBGa SbPbFbSa(Ga Gb)Sa当 k 1 时,Pa : Pb 1:3 0.333;当 k 0.9 时,pA : pB 0.330;当 k0.8 时,Pa :Pb0.318;当 k0.7时,Pa :Pb0.300;当 k0.6时,Pa :Pb0.271;当 k0.5时,Pa :Pb0.235;故不断地缩小A立方体的体积时,压强Pa : pb的比值变化情况为始终变小。故选Bo2.如图所示,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两个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静置在水平桌面上,现从容 器内抽出高度相等的甲、乙液体,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若薄壁圆柱形容器 内剩余甲、乙液

4、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p甲和p'"则B. m '甲mZ, p '甲邛乙D. m'甲 m'乙,p'甲p'乙从容器内抽出高度相等的甲、乙液体,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即根据p F则有SP甲S甲心8由图可知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低面积,则P甲 生根据Pgh可知甲 乙抽出等高的甲、乙液体,此时容器中剩余液体的高度由图可知根据P作hz.gh可得剩余部分液体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式可知抽出部分液体的重力关系G甲G乙即m甲mz根据式由p gh可得

5、甲g hg甲g hS可知当甲、乙容器中液体高度相同时,质量相同。由公式p F和pgh可得桌面受到甲、乙容器的压力为SF甲甲gh甲S?F乙乙gh乙S乙由式可知F甲 F乙即m甲 叱则m甲mw m甲mz.mk m 乙已知 m?m且m m乙,所以m 甲 mz,综上所述,ABD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故选C3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 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的厚度,使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剩余部分的厚度hA'、hB'及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 pA'、pB的关系是()A.hA'> hB',pa

6、'v pb'B.hA'> hB',pA'>pb'C.hA< hB',pA'> pB'D.hA < hB',pA'V pB'【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固体密度公式、压强公式作答。【详解】物体A、B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由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知GaGbAVA又由物体A、B高度相等可得A SABSB若使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即A SaAabSbAb则需要又由物体A对地面的接触面积大于物体hAhBB,可知压强为paAghApB BghB故选Ao4 .如图所示

7、,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 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同的部分并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压强p甲、p乙比较,正确的是()A.可能是 C.可能是 【答案】B【解析】甲p乙B.D.p甲p乙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甲=5cm, a乙二10cm,截去厚度为2cm,则G甲=1G乙,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后的压832G甲G5 5 510p甲=Q3 35牛8G甲x 3-11G甲-3"a甲§G乙2G甲105厂 8 3一电101G乙 x_8_3a乙1716故p甲p乙。故选B。5 .甲、乙两个正

8、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 a)、( b)所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 为p甲和p乙.将它们沿竖直方向切下相同比例的部分后,再把甲切下部分放在甲剩余部分的下方,把乙切下部分放在乙剩余部分的上方,如图(c)、( d)所示,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变为p甲'、p乙'.若p甲'二p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p甲一定小于p乙'B. p甲'一定大于p乙C. p甲可能大于p乙D. p甲'可能等于p乙【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GG乙根据题意如图叠放时,隔',巳 "一S?Sw乙G甲G乙原来的压强为:隔比 S如图d叠放时,&am

9、p;吩乙窿,所以巳'巳, 因为喳'吃,故得:喳*'吃.故B正确.6.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水平方 向将甲、乙正方体上方截去,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同,如图所示,则剩余部分的质 量m甲、m乙的关系是甲乙A. m甲一定大于 m乙B. m甲一定小于 m乙C. m甲可能小于 m乙D. m甲可能等于 m乙【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压强公式和正方体知识得G mgs sVg sgh所以有P =甲gh甲=P =乙g区因此甲八甲二乙h乙由图知h甲加所以22h甲h乙即甲等乙s乙那么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正方体上方截去,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

10、度相同,则剩余部分 的质量m甲、m乙的关系为m?=甲源h mfc =乙s乙h故选A。7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 A、B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对容器底部 的压强大于乙.现在两容器中各放入一个物体,物体均漂浮在液面上且液体不溢出.小明 认为:若两物体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小于乙;小红认为:若两物体体积相 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小于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的观点均正确8 .两人的观点均不正确C.只有小明的观点正确D.只有小红的观点正确【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由于两容器都是圆柱形容器,所以有因为所以F甲G甲p甲,也SaSa电G乙SbSb6豆放入

11、质量相等的物体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GSB因为生"SBGz,G物 氏 G物=一 + SbSbSbSaSb所以则P甲'可能大于、小于、等于 P乙',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若放入物体的体积相等,同理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F甲SAG甲G物G甲GW +SaSaSa氏G物G乙G物 =一 + SbSBSbSb其中G两物体的密度关系不定,所以 G物和G物'的大小关系不定,则 可能大于、小于、等于 SaGw' 一,则p甲'可能大于、小于、等于 p乙',小红的观点也是正确的,Sb故选Ao8 .如图(a)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其

12、密度为乙。已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乙液体互换容器(均不溢出),如图牛甲、川乙,则()(b)所示,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A. 0甲 p乙,卸甲乙 B. p甲v p乙,牛甲与乙 C. p甲Vp乙,Ap甲=与乙 D.甲乙,中甲=与乙【答案】A【解析】【详解】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甲 氏,即甲gh甲乙gh乙从图(a)可以看到, hfc ,那么可知甲,乙现将甲、乙液体互换容器,那么可得p甲甲gh甲、心乙ghz.,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甲gh甲甲gh甲'甲 g hwhw还可以知道甲液体、乙液体在大底面积式子变换可以得到2 h甲

13、,h乙Si两式相减可得到Si - S2 甲 g、一一Si因为p甲 p乙,SS2,那么乙gh,乙ghfcSi和小底面积S2的容器中时的体积关系式是VzSiS2S2'乙g%S2陀S1h乙hfc,代入上面的式子可以得到甲gh>Si儿 SiS2乙g尼S2S-SS2g G-G甲饰S2乙 Si即在(a)图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也可知因为G甲甲h甲S2、G乙乙归S ,可知甲h甲S2-乙h. Si0所以p甲-p乙0即p甲 氏;故选A。9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盛有密度不同的盐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同一只鸡蛋先 后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当鸡蛋静止时,如图所示,两烧杯中

14、液面恰好相平。甲容器中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i和F1,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2和F2;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i和Fi',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2和F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pi p2, Fi F2B. pi p2, Fi = F2C. pi =p2 , Fi =F2D. pip2 , Fi F2【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B.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因为液物时物体漂浮, 液 物时物体悬浮,所以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因为p gh,且两杯中液面相平,所以,乙杯底的压强大

15、于甲杯底的压强,即pi p2;又因为两个烧杯的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F pS可知Fi F2,故A正确,B错误;CD.由图可知,甲杯中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大于乙杯中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两液面相 平,则甲杯中盐水的体积小于乙杯中盐水的体积,又因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所以根据m可知,甲杯中盐水的质量小于乙杯中盐水的质量,甲杯中盐水的V重力小于乙杯中盐水的重力,同一只鸡蛋,则重力相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则 杯子重力相等,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子、杯子内的盐水和鸡蛋的重力之和,所以,甲 杯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力,即Fi F2 ,又因为两个烧杯的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p F可知

16、,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即pip2 ,故C、SD错误。故选A。10.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 C型管内充满了水,用轻塑料片盖住两端管口,再用手指压住 塑料片,把管放在竖直平面内,如图,放开手指后则()A.水从a端流出B.水从b端流出。C.水从a, b两端同时流出。D.水不会从任何一端流出【答案】B【解析】【详解】A.手指从上、下两开口处同时移开后,a端水的压强等于大气压,管内外的压强差为零,水不会从a端流出,故A不符合题意;BCD .而b端水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加上 C形管中高出b端所在水平面以上水柱所产生的压 强,所以b端水的压强大于大气,b端管内外存在压强,水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

17、压强小的 地方,所以C内的水会从b端流出,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B。A和B,其中分别装着密度不同的液Pa等于pB,则下列关于液体质量mA11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相同的两个平底试管体,A管竖直放置,B管倾斜放置,它们对管底的压强 和mB判断正确的是()A. mA>mBC. mA<mB【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B. mA=mB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当B管竖直放置时,高度会变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可知Pb Pb,由已知Pa Pb ,可得Pa Pb ,两个平底试管 A和B是相同的,底面积也相同,Pa Pb两边乘上底面积S ,可得 'pA

18、 S pBS ' 即两个平底试管 A和B受到披体的压力Fa Fb,而这两个压力就是对应液体的重力,即Ga Gb , mA mB ,故选 C.12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圆柱体(p甲p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两圆柱体的上方,分别叠放相同体积的原来种类的物体,则()A.甲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B.甲对地面的压强一定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C.甲对地面的压力可能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力D.甲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力【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CD.若在两圆柱体的上方,分别叠放相同体积的原来种类的物体,此时甲、乙对地面压力 为F甲 G甲甲gV甲F乙G乙乙g

19、V乙由题意,可知g甲G乙,V甲V乙,甲乙,则F甲F乙,故C、D错误;AB.若在两圆柱体的上方,分别叠放相同体积的原来种类的物体后,二者对地压强分别为G甲甲gWSSG乙乙gV乙88p乙由于G甲G乙,5 V乙,甲 乙,则G? GSk甲gV甲乙gV乙则甲对地面的压强也可能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故A正确、B错误。故选Ao13 .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 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且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若甲切去部分高度为h甲,乙抽出部分高度但,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ip、叫,则()甲. 怎二 ,A. h甲hz,B.

20、 h甲hz , m > miC. h甲 vhz,mip >miD. h甲vhfc,n<m【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因为甲为规则圆柱体,乙为规则容器,则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p甲gh甲乙对容器底的压强p乙二p乙gh乙因为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p甲=p乙即p甲gh甲=p乙gh乙由图可知h甲vh乙,所以p甲> p乙因为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m> = m乙即甲hw 5甲=乙hfc S乙由图可知:底面积 $甲>$乙,所以八甲< h乙区口,一,由p 得,对地面的压力SF甲=p甲S甲F乙=p乙S乙因为p甲二p乙所以F甲 5乙因为他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重力

21、,所以G甲 G乙则由G=mg知m甲 m乙 因为m m m而且上|甲=mfc所以上1甲 m故选Co14.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P甲:p乙二5 : 4,底面积之比 S甲:S乙二6 : 5,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p甲:p乙二2 : 3,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甲 乙A.甲、乙的质量之比是 4 : 5B.甲、乙的高度之比是 8 : 15C.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D.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_ p

22、甲8 _ 2F乙- p乙8 - 3F=G=mg可得,甲、乙的质量之比F甲_ 4F乙一 5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G甲m> _ _g_ _ 包mk Gz Gg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甲、乙的体积之比m>7卑 _ 甲_m?乙 _ 4 4 _ 16Q 一匹 -mZ -7 - 5 5-25乙VV一 8VV一SS-甲、乙的高度之比V甲8 _16 5_ 85 瓯 -25 6-15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甲、乙的质量之比是 4 : 5,所以m甲v m乙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后,剩余物体质量m甲剩v m乙剩由G=mg可知剩余物体的重力G甲剩v G乙剩对地面的

23、压力关系F甲剩v F乙剩底面积之比S甲:S 乙=6 : 5所以S甲>$乙由p=F可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Sd.由于水平面上的柱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可以利用p=pgh:匕较,则切去相同的高度后,两者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Ap甲'节甲gAh, Ap乙'甲乙gAh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p甲:p乙=5 : 4。甲> p乙所以Ap甲'> 为乙'已知原来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 甲:p 乙=2 : 3p甲v p乙由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p-劣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o15.如图所

24、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挂有高为12.5cm、横截面积为100cm2的柱形 物块,将物块放入底面积为500cm2,质量忽略不计的圆柱形容器中。当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2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8N,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X13Pa。现向容器中加水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时停止加水,已知弹 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当拉力为 1N时弹簧伸长 1cm。则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n ,一 WA.柱形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8NB.停止加水时水的深度为15cmC.在此过程中向容器中加入水的质量为2.7kgD .加水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等于柱形物块变化的浮力【答案】C【解析】【详解】A.圆柱体浸在水中的深

25、度是2cm,横截面积是100cm2,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为F 浮=p水gV排=103kg/m3x 10N/kg x2x 100X 10-6m3=2N圆柱体受到竖直向上 8N的拉力.圆柱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和浮力是 平衡力,所以G = F 浮+ F 拉=2N+8N=10N故A错误;B.注入水的质量为 m,圆柱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和拉力是平衡力,此时拉力是5N ,重力是10N,受到的浮力F=G-F 拉'=10N-5N=5N倒水之前弹簧测力计对圆柱体的拉力是8N ,倒水之后弹簧测力计的对圆柱体的拉力是5N,弹簧缩短3cm,圆柱体被向上拉动 3cm,此时圆柱体已经

26、距离原本水面高1cm处,并且物块还有5cm浸在水中,因此水面上升了 6cm,原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x103Pa,则原来的水深3 P 1.2 10 Pah= = =0.12m=12cm水g 103kg/m3 10N /kg停止加水时水的深度为12cm 6cm=18cm故B错误;C.倒入水之后水深增加 6cm,圆柱体的排开水的深度增加了5cm-2cm=3cm所以增加水的体积为V=500cm2x 6cm-100cm 2x 3cm=2700cm3所以增加水的质量为m= p 水V=1g/cm3 x 2700cm3=2700g=2.7kg故C正确;D.加水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强为 p= p

27、水 gAh=103kg/m3x 10N/kg 0.06m=600Pa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 F=Ap S=600Pa 2x 100X 10-4m2=i2N柱形物块变化的浮力 F 浮=5N - 2N=3N故加水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大于柱形物块变化的浮力,故D错误。故选Co16 .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且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若甲切去部分高度为小甲,乙抽出部分高度为 Ah乙,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甲、m '乙,则()A. 加甲Ah乙,m'甲vm'乙

28、B. 加甲Ah乙,mMm'乙C.加甲 vAh 乙,mMm'乙D. Ah 甲 vAh 乙,m'甲 vmZ【答案】C【解析】【详解】因为甲为规则圆柱体,乙为规则容器,则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p甲gh甲,乙对容器底的压强:p乙=pz.gh乙,因为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 p = p ,所以p甲h甲=p乙,由图可 知:h甲vh乙,所以甲 p乙;因为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即 Am甲=Am乙,所以p甲 Ah甲S甲="Ah乙S乙,由图可知:底面积 $甲$乙,所以Ah甲vAh乙;由p=F得:对地S面的压力F =p S, F乙=p乙S乙,因为p甲=p乙,$甲$乙,所以5甲5

29、乙,因为他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所以 6甲6乙,则由G=mg知:m甲m乙,因为m=m- Am,而 Am甲=Am乙,所以 m'甲m'乙。故选Co17 .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各自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i和p2 ,若把甲叠放在乙上面,如图所示,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甲乙A. P1+ P233n PiP2C.2PiB.D.P12+ P2233PiP22P2【答案】D【解析】【详解】设两正方体的密度为,边长分别为L甲和L乙,F mg p 一二一S SVg S甲正方体的边长乙正方体的边长P2把甲放在乙的上面时,乙对桌面的压力:F G总=(m>

30、;+m乙)g=( Y甲 +V乙)g=(L3 甲 +L3 乙)乙对桌面的压强:F(L3甲+L3乙)g (3巴3 3g故选DL2乙3,P2 、一3 3)gg2P22 2g3Pl3P22P218.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Am甲、Am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frrr> /rrrrrA. 甲。乙, Am甲 Am乙C. p甲Vp乙,Am甲vAm乙【答案】DB. p甲v p乙,D. p甲 p乙,Am甲 Am乙Am甲v Am乙【解析】【分析】【详解】 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F p S切割之前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mgSVggShSSgh由图可知所以由图知甲gh甲乙gh乙甲 乙$甲 宠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