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点、线、面_第1页
平面构成点、线、面_第2页
平面构成点、线、面_第3页
平面构成点、线、面_第4页
平面构成点、线、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面构成平面构成主讲:周柳红设计的概念设计的概念l设计DESIGN构思l所谓设计,就是一种构思与计划以及把这构思与计划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之视觉化的形象创作过程。设计的分类设计的分类l1、装饰设计壁挂(画)、图案、装帧、手工艺品、 绘画等l2、视觉传递设计海报、广告、招贴、包装等l3、机能设计工业造型、服装、家具设计等l4、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规划等第一章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概述l什么是平面构成?l平面构成,就是将既有的形态在二维的空间内,根据一定的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创造出理想的形态和组合方式。l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部分。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第一节 平面

2、构成的定义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 平面构成涉及范围:平面构成涉及范围: 很广,比如在企业画册、商品包装、CI设计等。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发展史略 平面构成的认识源于自然科学和哲学认识论的发展,二十世纪建立在最新发展的量子力学基础之上的微观认识论,人们更为关注事物内部的结构,这种由宏观认识到微观认识的深化,也影响了造型艺术规律的发展。构成观念可以说早在西方绘画中可见到其影子。如立体主义绘画、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新造型主义,他们都主张放弃传统的写实,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到后来的德国包毫斯设计学院的不断完善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现代设计基础训练的教学体系,奠定了构成设计观念在现代设计训

3、练及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时装设计、舞台美术、视觉传递等等领域。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 1919年,德国著名的建筑家、设计理论家瓦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了“国立包豪斯学院”,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是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和现代设计教育的发源地。由此开创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先河。包 豪 斯 校 舍包 豪 斯 校 舍包豪斯的设计理念: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2.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包豪斯发展史包豪斯发展史 20世纪20年代,包豪斯学院的一

4、些著名的教师到美国开设学校,传播设计思想,而后,在美国的平面构成的形式上显露出包豪斯的语言特征。 20世纪30年代初在荷兰、瑞士、匈牙利、日本等国家的设计领域也竞相采纳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并逐渐性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其中以瑞士的设计风格最为鲜明。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建筑、工业和商业美术设计领域,已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 我国的构成艺术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率先将三大构成作为设计的基础课程引入到基础教学中,在很短的时间内,三大构成教学即深入到全国各艺术院校,如今已成为我国现代设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平面构成

5、的目的和作用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 平面构成课程体系建立在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研究与实践相融会的基础上,从基本造型规律和视觉认知规律出发,学习视觉语言和艺术造型的共性的形式美法则,通过系统化训练开展造型设计的理论研究。 目的和作用:目的和作用:培养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为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使我们在从事设计之前学会运用的视觉语言。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方法:l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整体、局部、宏观、微观、综合、对比、联想等等。l培养创新思维。充分运用发散思维、聚敛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方法,反规则,破习惯,重独创,强个性等等。l扩宽学习途径。

6、向大自然学习,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巧妙模仿和衍生。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构成在构成在生活中生活中的应用的应用中中国国传传统统中中的的构构成成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原始彩陶原始彩陶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的基本元素第二章 l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第一节 基本要素和构成要素l构成要素构成要素:形状、色彩、肌理、位置、方向 、面积、 距离、数量等。l形状形状:形的轮廓外表,比如方、圆、三角等。l色彩色彩:红、黄、蓝、黑、白、灰等。l肌理肌理:形的表面纹理,如粗糙、柔滑、平坦、 凹凸等。l位置位置:上、下、左、右等。l方向方向:东、西、南、北、

7、中等。l面积面积:大、小。l距离距离:远、近。l数量数量:多、少。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1.1.点的概念点的概念 几何学:点只有位置,没有大小,是线的开端和终结,也是两线的相交点。 平面构成:点必须是看得见的东西,点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大小不能超过当作视觉单位点的限度,否则失去点的性质。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 点在空间中表示位置,是构成的最小单位点在空间中表示位置,是构成的最小单位。 在平面构成中,点的概念是相对的,它在对比中存在,通过比较来显示。 例如:同一个圆的形象,在小的框架里显得大,在巨大的框架里就会显得小。因此,点的概念是由相互比较的相对关

8、系决定的。如右图所示。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2、点的判断点的判断l当一个形与其周围的形相比相对较小时,它就可以看成是一个点。l点的形状:各种形状的点,当其较小时,都可看成是点。一个广场中心的纪念碑可看成是这个范围内的一个点。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a实的点实的点:相对虚的点而言,平面中作为图形的点,立体中较小的实块都是实点。b虚的点虚的点:指平面构成的图底转换而形成的点;立体构成中实块的虚空处理较小时,也可以看成虚的点。3 3、点的形态、作用和性格、点的形态、作用和性格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d d面化的点面化的点:一定数量的点在一定范围内密布就具有了面的感觉。c c线化的点线化的

9、点:距离较近的点,呈线状排列时,间隔之间似乎有了引力,点的感觉弱化,变成了线的感觉。点在多数时候被认为是小的,并且还是圆的,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现实中的点是各种各样的。点整体分为规则点和不规则点两类。规则的点是指严谨有序的圆点、方点、三角点;不规则的点是指那些自由随意的点。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的形态点的形态 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态,只要缩小到一定程度,都能够产生不同形态的点。如右图所示。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l点是视觉中心,也是力的中心。l当画面上有一个点的时候,人们的视线就集中在这个点上。 商品广告中的商标,就是起到点的作用。按照这一原理,在 设计时将商标放在较宽阔的空间中,不仅发挥

10、其占据空间的作用,而且还会更加突出商标的形象。中国花鸟画的章法中,在大片的空白处往往要加上两只蝴蝶或蜜蜂,这样会使画面感到充实,并且,更能显示出画面的空间感。l单独的点本身没有上下左右的连续性和指向性,但是它有点睛的作用。能够产生积聚视线的效果。l当单个的点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产生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l如果当画面中有两个同样大小的点,并各自有它的位置的时候,它的张力作用就表现在连接这两个点的视线上,既在视觉心理上产生连续的效果。l当两点大小不同时,大的点首先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视线会逐渐从大的点移向小的点,最后集中到小的点上,越小的点积聚力越强。l当空间中有三个点并在三个方向上平均散开的时候,点

11、的视觉作用就表现为一个三角形,这是一种视觉心理反应。l当画面中出现三个以上不规则排列的点时,画面就会显得很零乱,使人产生烦躁的感觉。l当画面中出现若干大小相同的点规律排列时,画面就会显得很平稳、安静并产生面的感觉。 点有一种跳跃感,使人产生对球体的联想,还能创造 一种节奏感,就好比音乐中的节拍、鼓点。 点的线化点的线化l由于点与点之间存在着张力,点的靠近会形成线的感觉,我们平时画的虚线就是这种感觉。l点的错觉点的错觉 l所谓错觉就是视觉与客观事实不相一致的现象。由于点所处的位置、色彩、明度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大小、远近、空间等感觉。这其中存在着许多错觉的现象,运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l明亮的点或者是暖色的点有处于前面的感觉,黑色的或者冷色的点有后退的感觉。如下图所示。l或者,由于周围点的大小不同,就使得处于中间的相同 的两个点产生大小不同的感觉。如下图所示。 构成作品构成作品设计应用设计应用作业布置作业布置l10CM*10CM*8张l要求要求:1、设计有想法、有创意,可参考书上作品,但不能抄袭。l 2、干净、细致,画面整洁。1 1、线的概念、线的概念l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几何学定义中,线只有方向、位置、长短,而不具有粗细之分。但现实和设计的视觉形态中的线,不仅有宽度,还有丰富的变化,是非常敏感和多变的视觉元素,在设计中的作用也非常大。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第三节 平

13、面构成的元素线2 2、线的类型、线的类型 线的类型十分复杂l线条总体分为:直线和曲线最基本的两种。l直线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l曲线分为: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4、1 线的视觉特征线的视觉特征l线在平面构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线有不同的感情 性格,线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 l线最善于表现动和静,直线表现静,曲线表现动,曲折线则有不 安定的感觉,螺旋线表现上升。4、2 线的视觉特征线的视觉特征l直线具有男性男性的特点,有力度、稳定,l直线中的水平线平和、寂静,使人联想风平浪静的水面,远方的地平线,给人产生扩张感;l而垂直线则使人联想到树、电线杆、给人干脆,坚定,阳刚的视觉效果;l斜线

14、则有一种速度感。l直线:还有粗细之分,粗直厚重、粗笨的感觉。l细直线:有一种尖锐、神经质的感觉。4、3 线的视觉特征线的视觉特征 曲线曲线: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 优雅、浑然之感。4、4 线的视觉特征线的视觉特征l几何曲线是用圆规或其它工具绘制的具有对称和秩序 的差、规整的美。l自由曲线是徒手画的一种自然的延伸,自由而富有弹 性,具有很浓的人情味。l灵活的运用线的错觉,可以使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有时也要避免由错觉所产生的不良效果。l平行线在不同的附加物的影响下,显得不平行。 5、线的错觉线的错觉l直线在不同附加物的影响下,呈现弧线形状。 l同等长度的两条直线,由于它们的两端

15、的形状不同,感觉 长短也不同。 直线被断开时产生的错觉直线被断开时产生的错觉由中心发射直线在平行直线上产生的错觉由中心发射直线在平行直线上产生的错觉6.线的构成方法线的构成方法 (1)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图1)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图2)(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图3)(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图4)(5)立体化的线(图5)(6)不规则的线(图6) 图 图 图 图 图 图面化的线面化的线l将线条进行密集、等距离的排列,使线条明显地趋向于面的视觉效果。l再将这些由不同的线形成的面,经过适当的组合,考虑个部

16、分的大小、疏密、节奏等因素,形成优美的画面。粗细变化的线粗细变化的线l将粗细不同的线进行基本等距的排列,这时,较粗的线条明显给人以靠近、实在的感觉;而细线则表现出远而虚的形态。l所以,粗细线的排列变化也能塑造一种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不规则线形与各自的效果不规则线形与各自的效果线的应用线的应用、线的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线的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平面构成平面构成平面构成平面构成轮胎公司标志轮胎公司标志三得利啤酒三得利啤酒台北市徽台北市徽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标志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标志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标志瑞士流亡者援救会瑞士流亡者援救会威斯汀酒店威斯汀酒店美国国家卫星接收站标志美国国家卫星接收站标志, ,上

17、面的弧线象上面的弧线象征电波,下面的块面象征地球,十分准征电波,下面的块面象征地球,十分准确地表达了确地表达了“卫星接收卫星接收”这一设计概念这一设计概念今日集团标志今日集团标志阿尔派汽车音响阿尔派汽车音响作业布置作业布置l10CM*10CM*8张l要求要求:1、设计有想法、有创意,可参考书上作品,但不能抄袭。l 2、干净、细致,画面整洁。l形态l几何:线移动的轨迹; 如:垂直线平行移动为方形; 直线回转移动为圆形; 倾斜的直线进行平行移动为菱形; 直线以一端为中心,进行半圆形移动为扇形; 直线做波形移动,会呈现旗帜飘扬的形状等等。l构成: 面具有长、宽两度空间,它在造型中所形成的 各式各样形

18、态,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面的种类及其性相 分类:直线形、曲线形(几何曲线形)、自由曲线形和偶然形。 直线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如:正方形,最能强调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效果。它能呈现出一种安定的秩序感。在心理上具有简洁、安定、井然有序的感觉,它是男性性格的象征(图50)。 曲线形(指几何曲线形),它比直线形柔软,有数理性秩序感。特别是圆形,能表几何曲线的特征。但,由于正圆形过于完美,则有呆板、缺少变化的缺陷。而扁圆形,则呈现有变化的几何曲线形,较正圆形更富有美感。在心理上能产生一种自由整齐的感觉(图51)。 自由曲线形,它是不具有几何秩序的曲线形,这种曲线形能较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的个性,所以,

19、是最能引起人们情趣的造型,它是女性特征的典型代表。在心理上可产生幽雅、就力、柔软和带有人情味的温暖感觉(图521、图522)。l圆形呈现出完美的视觉效果,表现单纯,圆满,有种沉稳和谐的视觉美感。l方形给人感受是稳定,纯正,不易变化,特别是正方形有严格之感,若转为菱形则显得轻快。l三角形给人以紧张感和不安定感。正三角形在稳定中具有向空间延伸的扩张感;倒三角形最具刺激性,给人以极不安定的心理现象。偶然形,它是不能随心所欲而产生的图形。例如用手撕开纸张所产生的形,比较自然且具有性。在设计中可采用不同色彩或印有不同大小、不同文字或图形的印刷物,按照形式美的规律,重新拼贴,形成色块和图形的对比变化,具有

20、一种朴素而自然的美感(图53)。 再如,用颜料喷洒,或将颜料涂在纸上进行对印,其自然形成的图形,亦具有不同的个性(图54);此外,也可用“油水分离法”,以油色浮现在水面上,进行缓慢地搅动,所形成的各式各样偶然形象等(图55)。 上述种种图形均可应用在设计中。有些也可以给设计者以启示,再按设计者的意图,进行加工整理,使作品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 任何“形”都是由图与地两部计所组成。要使形感到存在,必然要有地将其衬托出来。在一幅画里,成为视觉对象的叫图,其周围的空虚处叫地。图,具有紧张、密度高、前进的感觉,并有使形突出来的性质;地,则有使形显现出来的作用。这个理论的发现,是1920年由一个叫芦宾

21、的人研究出来的。故称“芦宾之壶”,又叫“图地反转”(图56)。 在这个图中,首先给人看到的,是方框中的黑杯,然而,再进一步全面地观察,便可发现在黑杯左右两侧的空白部分,又是由两个对称的侧面头像所组成。在这里,白地往往是容易不被人注意的。这种现象似乎很简单,实则不然。我们要认识一个图形,必须同时注意到它与地的关系,处理好地的部分,不仅能使画面更加完整,而且会更好的将形衬托出来。 在设计中,要强调形的突出,同时还要注意地的变化。图57,是一幅重复构成的作品,它的正形是一个带有方框的花纹,而其负形的地,则形成一个带有旋转动势的“风车”形。这在抽象形的构成作品中,是极为常见的。所以,在构成中既要做到形

22、的完整性,同时,又要使负形完善,这才能达到比较完美的效果。 根据人们的视觉习惯,一般要突出形的条件,有如下诸项: 1,居于画面的中央部位,或处于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形,较之在侧位,或倾斜位置的形,易于成为图。如图明的黑杯,是处于画面的中央部位,所以,易被人们所注意。 2,被封闭的图形,较周围开放的图形,易显现出来。如图58,是一个被封闭的三角形,它与另一个缺少三个角的大而不完整的三角形相比,被包围的小三角形,易成为图。 3,小的形态,较之过大的形态,成为图的条件更为有利。图形一般趋向于较小的。但不是特小的,因较小的图形,便于观察其整体形象,易显现出来(图59)。 4,在一定领域中,异质性图形比相同

23、性质的图形,更容易显示出来。如图60,在一组以圆点重复排列的图形中,特殊出现了三个菱形,便产生特殊感,在画面中突出出来。 5,形的群化,或对称的图形,即相同因素放在一起,有秩序的排列,因具有类似性,易成为图(图61)。 6,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头脑中容易成像,故易成为图。如冬季玻璃窗上所结的冰花,人们往往可感觉出有些部位象棵树,另一个部位象个什么动物等。这是由于在视觉经验中,所积累起来的形象,在观察事物时所产生联想的结果(图62)。 按照上述原理,进行军事上的伪装,将某些重要的军事目标,如油库、军装、坦克的表面上,用五颜六色涂些不规则的色块,破坏了形体的完整性,会使对方产生错觉,从而扰

24、乱视线,达到迷惑对方的目的。形的错视形的错视 大小的错觉。由于环境形象大小不同的对比作用,使同样大小的两个倒三角形,周围形体小的图形产生大的感觉;相反,周围形体大的图形,则感觉小(图 63、图 64)。 同等大的两个正圆形,上下并置,上边的圆形,给人感觉稍大。其原因是,一般观察物体时,祝平线习惯的都较中线偏高,上部的图形大多数都形成为视觉中心,所以,在视觉上产生了错视效果(图65)。按照这个原理,在文字设计时,将“ 8”字和拉丁字母的“B”字的上半部,安排的都略小于下部,这样不但调整了由于错视而产生的缺陷,更增强了文字的稳定感,在视觉效果上也比较舒服。 带有圆角的正方形,由于圆角的影响,会使人

25、产生错觉,其四边的直线,能给人感觉稍向内弯曲。在设计中,这类图形会感到不够丰满。若将其边线采用稍向外弯曲的弧线,则其效果会更好些(图66、图67 )。 用等距离的垂直线和水平线,组成两个同等面积的正方形,其长、宽的感觉却不一样。水平线组成的正方形,给人感觉稍高。而垂直线组成的正方形,使人感到稍宽(图68、图69)。 其原因是,在直线充满边框的对边,由于直线占据了全部空间,在视觉上产生膨胀感。而用直线端部组成的边框,由于其空虚的面积较大,会产生一种收缩感。过去有一种习惯的说法,在选择带条的衣服时,穿上用横条面料所缝制的衣服,会显得身材发“胖”些。可是按照上述的错视情况,其效果却恰恰相反。因此,对上述应用的说法,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值得考虑的。 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却又产生不同的效果。如两个同等面积的长方形,在横向和竖向上均进行三等价的分割。其错视所产生的效果是,横向等份的长方形,由于横条给人一种长的印象,所以,感觉较竖向分割的长方形稍长,而竖向分割的长方形,却有较高的错觉(图 70、图 71)。 我们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可按照上述错视原理,将较高的机箱设计,进行横向分割,喷涂不同的色块,或加上金属的装饰线条,就会产生稍扁些的感觉,而且,还会增强其装饰美感。在书籍、杂志的封面设计上,其画面分割,也会产生上列所出现的错视效果。作者可根据不同情况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