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习题_第1页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习题_第2页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习题_第3页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命题点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试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A.红磷 B.硫黄 C.木炭 D.蜡烛2.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试验的生疏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试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人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大于1/53.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粉、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验开头前的装置如图所示,试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 mL)中的水的体积为 45 mL(铁粉生镑消耗的水忽视不计)。下

2、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验前必需检查裝置的气密性B.通过本次试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C.若试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D.必需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试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4. 蜡烛(足量)在图1所示的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肯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削减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5. 某化学爱好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下图所示的两个试验。已知所用试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关于该试验

3、,有如下说法: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看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 mL; 试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试验结果;两个试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两个试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6.图I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 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一时间关系图 (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二者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

4、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试验结果无影响B.反应开头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C.p= 0. 79p0、p=p0是由于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低D.由图3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7. 试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试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依据下表供应的试验数据,完成下表。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试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5 mL15 mL9 mL(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3)若试验测得

5、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缘由有哪些?(列举两条) 8.图甲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及药品。(1)为获得较为精确的试验数据,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A.检査装置的气密性B.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C.点燃红磷后缓慢地将燃烧匙插人瓶中,塞紧瓶塞D.红磷熄灭,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2)小明同学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红磷、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来做此试验。小明操作正确,但是测得的数据小于用红磷测得的数据,其缘由是木炭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外还可能生成 。(3)市售“暖宝宝”中发热剂的主要成分是铁粉、炭粉、水和食盐等,反应原理可以简化为铁生镑。小明用配制的发热剂按图乙所示装置试验。他

6、不是将足量的发热剂堆在瓶底,而是将其涂抹在广口瓶内壁的四周,这样做的目的是 。(4)在上述三个试验操作都正确的状况下,与另两个试验的测量结果相比,第三个试验的测量结果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接近。推想其主要缘由是 。9.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生疏。【试验回顾】图1是试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试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 减小,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问题提出】有试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连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试验,所得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误差较大。【试验改进】I .依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图2所示试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II.测得试验数据如下表。测得项目试验前试验后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体积/mL80.054.5126.0【沟通表达】(1)铁生锈过程发生简单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