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考试培优生理科能力综合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考试培优生理科能力综合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考试培优生理科能力综合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考试培优生理科能力综合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考试培优生理科能力综合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考试培优生理科能力综合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8 N 7 Na 11 S 16 K 19 V 23 Ni 28 La 57 Pt 7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细胞学说”最初创立时,其主要内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D英国科学家列文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2以下对生物学史以及生物学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用于鉴定还原糖斐林试剂和观察DNA和RNA

2、在细胞中分布所用的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都需现用现配B观察线粒体可以用健那绿染色,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C科研上鉴定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D1925年,荷兰科学家以酬和人的红细胞为材料,测得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为连续的双层3某种牵牛花花色的遗传受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紫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让F1粉红色牵牛花自交,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紫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若

3、取F2中的粉红色牵牛花和紫色牵牛花分别自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接近于A红色:粉红色:紫色1:2:1 B红色:粉红色:紫色1:4:1C紫色:粉红色:红色3:2:1 D紫色:粉红色:红色4:4:14某种鸟(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的羽毛颜色有红色、灰色和白色三种,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位于Z染色体上。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羽;A和B均不存在时,表现为白羽;其他情况均表现为灰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子代中红羽:灰羽:白羽= 1:2:1,则亲本进行的是测交B由A、a和B、b这两对基因构成的基因型有15种C灰羽雌鸟与白羽雄鸟交配,子代可能均表现为灰羽DA、

4、a这对等位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上5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Bb。其卵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31P培养液中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与精子(DNA被32P全部标记)完成受精作用,受精卵在31P培养液中进行一次分裂。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图中、两条染色体仅含31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含32P,含31P的DNA大于8个B图示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4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C受精卵形成该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若产生该精子的精原细胞是纯合子,则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6甲图表示将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

5、种细菌的含量变化,乙图为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菌的抗体B甲图中S型菌的出现是由R型菌转化而来的C乙图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后不经过搅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要减弱D乙图中噬菌体DNA未被标记,所以沉淀物中完全没有放射性7“中国名片”、“中国制造”发展在众多领域受到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五彩缤纷的烟花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B碳酸氢钠药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与醋同服可提高疗效C港珠澳大桥桥梁采用先进的抗腐蚀方法,钢铁桥梁被腐蚀是氧化还原反应D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过

6、程中用到的“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8实验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途径,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的溶液配制:需要使用天平、容量瓶等仪器B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C常温下,准确称取,配置的溶液D如果不慎将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1%的硼酸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聚合物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B1 molCH3COOH与1mol CH3CH2OH在浓硫酸共热下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数为NAC乙醇、苯酚、乙酸都有羟基,但是羟基上的H活泼性不同,主要是基团之间相互影响造成的D等物质的量的乙炔和乙醛分别充分燃烧,所耗用氧

7、气的量相同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甲表示某可逆反应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且在t时刻达到平衡状态B图乙表示CH3COOH溶液中通入NH3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C图丙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D图丁表示一定浓度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生成CO2与逐滴滴加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11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W> X>Y> Z B原子半径:Z>Y>X>WC元素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

8、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强碱12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盛有2mL0.1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3mL0.1molL-1NaCl溶液,再向其中滴加一定量0.1molL-1KI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产生黄色沉淀常温下,溶度积:Ksp(AgCl)Ksp(AgI)B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1molL-1CH3COONH4溶液和0.1molL-1 CH3COONH4溶液的pH测得pH都等于7同温下,不同浓度的CH3COONH4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用铂(Pt)电极电解等浓度的足量Fe(NO3)3、Cu(NO3)2混合溶液阴

9、极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金属活动性:FeCuD向5mL0.1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3mL0.1molL-1KI溶液,充分反应后,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KI与FeCl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13连二次硝酸(H2N2O2)是一种二元酸,常温下,用0.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10mL0.01mol·L-1的H2N2O2溶液,测得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常温下,下列各点所对应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a点:c(N2O)c(HN2O)-c(Na)=9.9×10-7mol·L-1Bb点:c(Na)

10、c(N2O)c(HN2O)c(H2N2O2)Cc点:c(Na)c(HN2O)c(H2N2O2) c(N2O)Dd点:c(H2N2O2)c(HN2O)c(H+)=c(OH-)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各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所体现的研究方法是A构建理想模型法 B整体法与隔离法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法15如图所示,人站在电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假定人与扶梯一起沿斜面加

11、速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人脚所受的静摩擦力A水平向右,对人做正功 B水平向左,对人做负功C等于零,对人不做功 D沿斜面向上,对人做正功16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相距,从此刻开始计时,乙车做匀减速运动,两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 B08s内两车有两次相遇C08s内两车有三次相遇 D08s内甲车的加速度一直比乙车的加速度大17根据图片中新闻信息,并查阅资料获知火星的质量和万有引力常量,则可估算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获得成功新京报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刚刚,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

12、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N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环绕火星获得成功。A火星的平均密度 B探测器的环火轨道半长轴C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D探测器在近火点的加速度18如图所示,用两根相同的导线绕成匝数分别为n1和n2的圆形闭合线圈A和B,两线圈所在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时,两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之比IAIB为A B C D19在星球M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端,P由静止向下运动

13、,物体的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在另一星球N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完成同样的过程,其ax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星球M的半径是星球N的3倍,则AM与N的密度相等 BQ的质量是P的3倍CQ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是P的4倍 DQ下落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P的4倍2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阻R的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均匀减小,用该电阻做探头测温,需把电流表的刻度值改为相应的温度值。关于刻度值的更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低温对应电流较大的刻度值 B高温对应电流较大的刻度值C温度刻度均匀 D温度刻度不均匀21如图所

14、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分别接有电阻R1和R2,已知R1=9R2,当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18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时,两电阻消耗的功率相等,则有A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 B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C电阻R1上的电压为90V D电阻R2上的电压为30V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同学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小球的直径d,如图2所示,则d=_cm;(2)从光电门正上方由静止释放小球,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15、测量出释放点到光电门的高度h,某次测量中,数字计时器显示时间为4.2ms,则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_m/s;(3)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代入数据便可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但该同学发现测量的结果总比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大,甚至超出很多,而小球直径d和下落高度h的测量均无误。你认为导致该实验结果的原因是_。23(9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测量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后用伏安法精确测量。(1)如图甲所示为一简易多用电表内部电路原理图,其中G为灵敏电流计,选择开关S与不同接点连接就构成不同的电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AA为黑表笔,B为红表笔B将选择开关S与3连接,就构

16、成了欧姆表C将选择开关S与1或2连接,就构成了电流表,且与1接点相连时量程较大D将选择开关S与4、5连接,就构成了电压表,且与4接点相连时量程较大(2)如图乙先用多用表×10挡粗测其电阻为_。(3)实验要求尽可能准确地测量Rx的阻值,实验室可提供下面器材,电流表应选_,电压表应选_(填字母代号)电源E:电动势3V,内阻忽略不计;电流表A1:量程015mA,内阻为100;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为0.3;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3k;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15k;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定值电阻R1:阻值为10;定值电阻R2:阻值为100;开关S、导线若

17、干。(4)在图丙虚线框中画出测量R,阻值的完整电路图,并在图中标明器材代号。(5)调节滑动变阻器R,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60V,电流表的示数是8.0mA时,则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_。24(14分)倾角,质量M=5kg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的木块置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t=2s到达底端,运动路程L=4m,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求:(1)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3)通过计算证明木块在此过程中满足动能定理25(18分)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间距为l=0.5m,其电阻不计,两导轨及其构成的平面均与水平面

18、成30º角完全相同的两金属棒ab、cd分别垂直导轨放置,每棒两端都与导轨始终有良好接触,已知两棒质量均为m=0.02kg,电阻均为R=0.1,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2T,棒ab在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导轨向上匀速运动,而棒cd恰好能够保持静止取g=10m/s2,问(1)通过棒cd的电流I是多少,方向如何?(2)棒ab受到的力F多大?(3)棒cd每产生Q=0.1J的热量,力F做的功W是多少?26(14分)工业上常通过石煤灰渣(主要成分有SiO2、C、Al2O3、FeO、V2O3、CaO、MgO、K2O)回收钒的氧化物,有关工艺流程如图:已

19、知:“焙烧”时,在空气的作用下,V2O3被氧化为V2O5。V2O5在稀硫酸作用下生成(VO2)2SO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焙烧”之前,要先将硫酸铵固体和石煤灰进行混磨处理,其目的是_。(2)(VO2)2SO4中V的化合价为_,“浸渣”的主要成分除了SiO2,还有_(填化学式)。(3)“氧化”时加入的试剂a常用H2O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HNO3也能氧化Fe2,工业生产中不选用HNO3的原因是_。(4)在500灼烧脱氨可制得产品V2O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在硫酸酸化条件下,V2O5可与草酸(H2C2O4)溶液反应得到含VO2的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_。(5)5t某批次的石煤灰渣中V2O3的含量为37.5,工业生产中钒的浸出率为86,若后续步骤中钒损耗为2,则理论上制得的V2O5的质量最多为_t(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7(14分)过硫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常被还原为硫酸钾),80以上易发生分解。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过硫酸钾的流程如下:(1)硫酸铵和硫酸配制成电解液,以铂作电极进行电解,生成过硫酸铵溶液。写出电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在实验室中提纯过硫酸钾粗产品的实验具体操作依次为:将过硫酸钾粗产品溶于适量水中,_,干燥。(3)样品中过硫酸钾的含量可用碘量法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称取过硫

21、酸钾样品0.3000g于碘量瓶中,加入30 mL水溶解。步骤2:向溶液中加入4.000g KI固体(略过量),摇匀,在暗处放置30 min。步骤3:在碘量瓶中加入适量醋酸溶液酸化,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1.00mL。(已知反应:I22S2O32-=2IS4O62-)若步骤2中未将碘量瓶“在暗处放置30 min”,立即进行步骤3,则测定的结果可能_(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上述步骤3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根据上述步骤可计算出该样品中过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你

22、认为还需要_。(4)将0.40mol过硫酸钾与0.20mol硫酸配制成1 L溶液,在80条件下加热并在t时刻向溶液中滴加入少量FeCl3溶液,测定溶液中各成分的浓度如图所示(H+浓度未画出)。图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_。28(15分)以CO2为原料制备甲烷等能源物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1)CO2催化(固体催化剂)加氢合成甲烷过程发生以下两个反应:主反应:CO2(g)+4H2(g)CH4(g)+2H2O(g) H1=-156.9kJ·mol-1副反应:CO2(g)+H2(g)CO(g)+H2O(g) H2=+41.1kJ·mol-1CO2加氢制备CH4的一种催化机理如图,下列说

23、法中正确的是_。A催化过程使用的催化剂为La2O3和La2O2CO3BLa2O2CO3可以释放出CO2(活化分子)CH2经过Ni活性中心断键裂解产生活化态H的过程为放热过程DCO2加氢制备CH4的过程需要La2O3和Ni共同完成保持温度500不变,向1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CO2和 12molH2发生反应,若初始压强为p,20min后主、副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此时 c(H2O)=5mol·L-1,体系压强变为0.75p,则主反应的平衡常数Kp=_(用含p的式子表示),主、副反应的综合热效应(吸放热之和)为_kJ(2)甲醇催化制取乙烯的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I.3CH3OH(g)C

24、3H6(g)+3H2O(g)II.2CH3OH(g)C2H4(g)+2H2O(g)反应I的Arrhenius经验公式的实验数据如图中曲线a所示,已知Arrhenius经验公式Rlnk=-+C(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当改变外界条件时,实验数据如图中的曲线b所示,则实验可能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3)已知:2NO(g)+2CO(g)N2(g)+2CO(g) H1=-746.5kJ·mol-1,据此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消除NO和CO的污染;某研究小组在三个容积均为VL的恒容密       闭容器中,分别

25、充入1.0molNO和1.0molCO,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见下表)下进行上述反应,反应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实验编号abc温度/K500500600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82124124曲线III对应的实验编号是_,曲线I中压强降低的原因是_。用间接电化学法对大气污染物NO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原理示意如图(质子膜允许H+和H2O通过),电极I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29(10分)神经突触后膜的小电位可叠加,达到一定阈值后才会引发动作电位。为验证此现象,某研究小组利用图1所示结构进行实验。实验:相继给A两个间隔时间较长的刺激;实验:相继给A两个间隔时间很短的刺激;实验:

26、单独给B一个刺激,经过很长时间后同时给A和B刺激;实验:单独给C一个刺激,经过很长时间后同时给A和C刺激。每个实验均测量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突触后膜小电位_(填“能”或“不能”)传播。小电位叠加是因为突触前膜释放的_累加作用于突触后膜,主要引起Na+通道开放增多,导致电位变化增大。(2)实验与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_。若同时刺激B和C,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为_。(3)若要使突触后膜产生的小电位叠加达到阈值并引发动作电位,对图1所示结构可采取的操作是_。30(9分)人工合成的2,4D与生长素具有相似的生理效应。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

27、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一系列浓度的2,4D溶液各9ml,具体如图一所示。据图所知,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还应进行的操作是应吸走1mL溶液,该操作是为了控制_变量,体现了实验设计的_(填“单一变量”或“可行性”)原则。(2)选择生长状况相同,芽的数量相同的迎春枝条若干,随机均分成_组。(3)用2,4D溶液处理枝条的2种方法是_和浸泡法。其中对照组用_在相同条件下处理相同时间。(4)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每组迎春枝条的_,对所得的实验数

28、据进行统计分析。(5)实验结果_(填“能”或“不能”)体现2,4D的两重性。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从生长素与乙烯关系角度作答)31(8分)为了探究不同环境下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A花盆横放在某一光照强度的地方;装置B花盆横放在一个不透光的木箱内;装置C花盆摆放在一个有小孔的木箱中(G、E,G、E表示近地侧,L、F,L、F表示远地侧)。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生长素具有使根向_弯曲生长的作用,其原因是_。(2)用植物生长素调节机理解释,装置A、B中幼苗茎向上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3)在装置C中,若固定光源位置,让

29、花盆和木箱一起绕d轴匀速转动,则一段时间后,箱内幼苗的生长状况是_。(4)若A、B为对照性实验,A、B实验探究的课题可表述为_,所述的植物必须是_,设计该类实验的基本原则是_。32(12分)某水稻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自交,所得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宽叶抗病:宽叶感病:窄叶抗病:窄叶感病=5:3:3:1。(1)若子一代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亲本中某种基因型的花粉不育,则子一代宽叶抗病植株中基因型为双杂合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2)若纯种宽叶感病植株与窄叶感病植株杂交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株窄叶感病个体,请你对此现象给出两种合理的解释:_;_。(3)现有一种三体抗病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同源

30、染色体有三条(染色体数为2n+1=25)。图示I-IV为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图(7号染色体标号;A为抗病基因,a为非抗病基因),其中染色体数异常的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请回答:该减数分裂过程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_个四分体。现用非抗病水稻(aa)和该三体抗病水稻(AAa)杂交(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交叉互换),已知正交实验的F1抗病水稻:非抗病=5:1,则反交实验的F1中非抗病水稻所占比例为_。(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31、)(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两物体相接触时有热量从物体A传递到物体B,说明物体A的内能大于物体B的内能B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过程不一定都能实现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时,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有可能增大D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到状态B,可有不同的变化过程,对应这些变化过程,做功和热传递可以不同,但内能的变化总是相同的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增大而温度不变,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的器壁的碰撞次数一定增大(2)(10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医院都加强了内部环境消毒工作。如图所示,是某医院消毒喷雾

32、器设备,喷雾器的储液桶与打气筒用软细管相连,已知储液桶容积为,打气筒每次打气能向储液桶内压入的空气。现往储液桶内装入药液后关紧桶盖和喷雾头开关,此时桶内压强为,打气过程中储液桶内气体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同且保持不变,不计储液桶两端连接管以及软细管的容积。(i)若打气使储液桶内消毒液上方的气体压强达到,求打气筒打气次数。(ii)当储液桶内消毒液上方的气体压强达到后,打开喷雾器开关直至储液桶消毒液上方的气压为,求在这过程中储液桶喷出药液的体积。3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_(填正确答案标号

33、,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2)(10分)平衡位置位于原点O的波源发出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x轴传播,P、Q为x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x轴正向),P与Q的距离为35cm,此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t=0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T=1s,振幅A=5cm。

34、当波传到P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5s,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求:()P、Q之间的距离;()从t=0开始到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路程。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索,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 D为同周期元索,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2)单质A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 (填分子式),原因是 ;A和B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

35、类型分别为 和 。(3)C和D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E, E的立体构型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4)化合物D2A的立体构型为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单质D与湿润的Na2CO3反应可制备D2A,其化学方程式为 。(5)A和B能够形成化合物F,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a0.566nm, F 的化学式为 :晶胞中A 原子的配位数为 ;列式计算晶体F的密度(g.cm-3) 。36化学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化合物F是合成抗心律失常药物泰达隆的一种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1)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BC的反应类型为_。EF的反应类型为_。(3)E的分子

36、式为C10H10O4N2,E的结构简式为_。(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能发生银镜反应;能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分子中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5)已知:CH3CHO+CH3CHOCH3CH=CHCHO。请以苯和为原料制备,写出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_(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学习“分离和纯化大肠杆菌”时,甲、乙两同学就“大肠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产生了争论。甲认为是厌氧型,因为大肠杆菌生活在人或其他动物的大肠中,是缺氧环境。乙则认为是需氧型,因为卫生部门对餐馆卫生检查时,会对

37、餐具、消毒柜等暴露在空气中部位进行取样。老师建议他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回答以下问题:(1)两位同学选择 LB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蛋白胨 10g,酵母膏 5g,NaCl10g,加蒸馏水定容到1000mL从培养基的营养成分看“蛋白胨”和“酵母膏”主要是为大肠杆菌提供_。(2)两位同学配好培养基后,发现不能用于观察菌落,原因缺少_。要想在众多的菌落中直接观察到大肠杆菌菌落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_。(3)两位同学调整好培养基后,采用灭菌的方法是_;采用_法接种才能达到上述实验目的。(4)两人在培养大肠杆菌时培养条件的不同点是_。结果两人都得到

38、了菌落,说明大肠杆菌细胞呼吸类型是_。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15分)已知生物体内有一种蛋白质(P),该蛋白质是一种转运蛋白,由305个氨基酸组成。如果将P分子中158位的丝氨酸变成亮氨酸,240位的谷氨酰胺变成苯丙氨酸,改变后的蛋白质(P1)不但保留P的功能,而且具有了酶的催化活性。回答下列问题:(1) 从上述资料可知,若要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可以考虑对蛋白质的 进行改造。(2) 以P基因序列为基础,获得P1基因的途径有修饰 基因或合成 基因,所获得的基因表达时是遵循中心法则的,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 的复制;以及遗传信息在不同分子之间的流动,即: 。(3) 蛋白质工程也被称为第二代

39、基因工程,其基本途径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通过 和 ,进而确定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据此获得基因,在经表达、纯化获得蛋白质,之后还需要对蛋白质的生物 进行鉴定。2022届高三质量检测模拟卷(培优)生物学科解析与评分标准123456DBCAAD1.D【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细胞学说(1)意义: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2)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

40、生。【详解】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A正确。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B正确。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C正确。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是细胞的命名者和发现者,D错误。2.B【详解】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所用的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都需现用现配,A项正确;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B项错误;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透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胞,细胞不着色,而死亡的细胞因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便可进入细胞将细

41、胞染成蓝色,C项正确;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双层,D项正确。3.C【分析】分析题意可知,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与亲本性状不同,但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说明红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杂合子表现为双亲的中间性状。紫色牵牛花基因型可能为AA、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或者紫色牵牛花基因型可能为aa、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假设亲本纯合紫牵牛花的基因型为AA,纯合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则粉红色牵牛花F1的基因型是Aa。【详解】由分析可知,粉

42、色是中间性状,粉红色牵牛花F1基因型是Aa,F1自交后,F2中AA:Aa:aa=1:2:1,由F2的表现型可判断,紫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或aa。F2中粉红色牵牛花、紫色牵牛花的比例Aa:AA=2:1,分别进行自交,则1/3AA自交后代还是1/3AA,2/3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即2/3×(1/4AA+1/2Aa+1/4aa)1/6AA+1/3Aa+1/6aa,则F2中粉红色牵牛花、紫色牵牛花分别进行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牵牛花AA(1/3+1/6):粉红色牵牛花Aa(1/3):红色牵牛花(1/6)=3:2:1;若紫色牵牛花基因型可能为aa、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则后代表现

43、型及比例为红色牵牛花AA(1/3+1/6):粉红色牵牛花Aa(1/3):紫色牵牛花(1/6)=3:2:1。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4.A【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红羽的基因型为A_ZBZ、A_ZBW,白羽的基因型为aaZbZb、aaZbW,灰羽的基因型为A_ZbZb、A_ZbW、aaZBZ、aaZBW。【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已知,若子代中红羽:灰羽:白羽= 1:2:1,则亲本基因型可能为AaZbZb、aaZBW,不一定进行的是测交,A错误;由A、a和B、b这两对基因构成的基因型有3×(3+2)=15种,B正确;灰羽雌鸟(AAZbW)与白羽雄鸟(aaZbZb)交配,子代可能均表

44、现为灰羽,C正确;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中B、b位于Z染色体上,则A、a这对等位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上,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弄清楚表现型与两种基因之间的关系,写出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基因型,注意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5.A【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卵细胞中,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均为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为32P标记,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为31P。精子中两条非同源染色体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为32P标记,精卵完成受精后,受精卵在31P环境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着丝粒分裂后,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共4条。图中、两条染色体仅含31P,由此可见、两条染色体以及他们的原姐妹染

45、色单体,均来自于卵细胞,故卵细胞基因型为aB;可判断此细胞中来自父方的染色体基因型为Aabb,推测此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变异。【详解】A、受精卵中存在线粒体,线粒体中包含的基因也会带有31P标记,因此除染色体中的DNA外,含31P的DNA总数大于8个,A正确;B、由于此时已发生着丝粒分裂,细胞中不存在染色单体,B错误;C、由于受精卵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根据分析可知,受精卵的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C错误;D、分析题图可知,细胞中来自父方的染色体基因型为Aabb,若精原细胞为纯合子,则精原细胞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D错误;故选C。6.D【详解】在体液免疫过程,小鼠产生抗体需要经过一定

46、的时间,因此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导致R型细菌数目增多,A项正确;由于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所以甲图中最初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B项正确;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因细菌的质量重于噬菌体,所以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蛋白质外壳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后不经过搅拌,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外壳会随细菌一起存在于沉淀物中,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减弱, C项正确;乙图中噬菌体DNA虽然未被标记,但经过搅拌、离心后,会有少量

47、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与细菌分离而是随细菌一起存在于沉淀物中,所以沉淀物中会有少量的放射性,D项错误。29.(10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1)不能     神经递质(2)间隔时间较短的连续刺激能导致突触后膜小电位叠加     没有变化(3)间隔时间较短的连续多次刺激A或B (或间隔时间较短的连续多次同时刺激A和B)【详解】结合题意,分析题图:实验:相继给A两个间隔时间较长的刺激,突触后膜会产生小电位变化,但不会叠加;实验:相继给A两个间隔时间很短的刺激,突触后膜会产生小电位变化,且会叠加;实验:单独给B一个刺激,经过

48、很长时间后同时给A和B刺激,突触后膜会产生小电位且会叠加,但叠加的电位只限于对AB的两个同时刺激产生的小电位;实验:单独给C一个刺激,突触后膜产生的电位是相反的小电位变化,说明刺激C只能产生抑制效应;再经过很长时间后同时给A和C刺激,由于两次刺激产生的小电位变化相反,所以结果表现为没有电位变化。由于以上实验中所产生的小电位变化都没有超过阈值,所以均不能在神经纤维上传播。 (1)根据前面的分析,实验中突触后膜小电位没有超过阈值,所以均不能在神经纤维上传播。小电位叠加是因为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累加作用于突触后膜,主要引起Na+通道开放增多,导致电位变化增大。(2) 比较实验与实验的结果,说明只有

49、间隔时间较短的连续刺激才能导致突触后膜小电位叠加。由于刺激B和刺激C产生的小电位方向相反,所以同时刺激B和C,突触后膜电位两相抵消而没有变化。(3)结合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当对图1所示结构采取间隔时间较短的连续多次刺激A或B,则可能达到阈值并引发动作电位。30.(9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1)无关(1分)      单一变量(1分)(2)6 (1分)(3)沾蘸法(1分)     等量的蒸馏水(1分)(4)(平均)生根数(1分)(5)能(1分)     生长素浓度

50、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能够抑制植物的生长【分析】实验是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2,4-D溶液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数,其他变量都为无关变量,在实验过程中无关变量都应保持相同;由图二可得,2,4-D溶液浓度在10-11mol/L10-10mol/L之间促进生根效果最好,据此推测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10-11mol/L10-10mol/L。【详解】(1)该试验的自变量为2,4-D溶液浓度,其他变量都为无关变量,都应保持相同,所以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吸走1ml保持与其他烧杯溶液的量相同,该操作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2)根据

51、图2,实验分为6组,因此应选择生长状况相同,芽的数量相同的迎春枝条若干,随机均分成6组。(3)用2,4D溶液处理枝条的2种方法是沾蘸法和浸泡法,其中对照组应当用等量的蒸馏水在相同条件下处理相同时间。(4)本实验的因变量是生根数,因此应当测量并记录每组迎春枝条的(平均)生根数,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5)由图二可得,2,4-D溶液浓度在10-12mol/L10-9 mol/L之间可以促进生根,2,4-D溶液浓度大于10-8mol/L时会抑制生根,所以该实验结果能体现两重性。从生长素与乙烯关系角度看,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生长素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能够抑制植物的生长。【

52、点睛】本题考查探究实验的设计,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的能力。31.(8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1)地(1分) 在重力作用下,G、G侧生长素分布多,根对生长素敏感,抑制了近地侧细胞的伸长(1分)(2)在重力作用下,E、E侧生长素分布多,茎对生长素不如根敏感,促进了近地侧细胞的伸长(1分)(3)向小孔弯曲生长(1分)(4)光照对横放植物生长素运输的影响(或光照对横放植物生长的影响)(1分)同一物种,长势相同的幼苗(1分)单一变量原则【详解】试题分析:梳理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产生的原因、实验设计的原则等相关知识是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由题意并对

53、比分析题图不同处理后的结果,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把握实验目的,找出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进而对相应问题进行解答。(1)由装置A、B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生长素具有使根向地弯曲生长的作用,其原因是:在重力作用下,G、G侧生长素分布多,根对生长素敏感,抑制了近地侧细胞的伸长。(2)在重力作用下,E、E侧(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茎对生长素不如根敏感,促进了近地侧细胞的伸长,使茎表现出背地性,即幼苗茎向上弯曲生长。(3)在装置C中,若固定光源位置,让花盆和木箱一起绕d轴匀速转动,只有木箱的小孔朝向光源时,箱内幼苗才能感受到光的刺激,造成幼苗茎尖背向小孔的一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朝向小孔的一

54、侧,使得一段时间后幼苗向小孔弯曲生长。(4)由A、B装置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的有无,观察指标为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表现出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生长素的运输和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因此,实验课题可表述为:光照对横放植物生长素运输的影响或光照对横放植物生长的影响。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保单一变量,所述的植物必须是同一物种、长势相同的幼苗。设计该类实验的基本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32.(12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2)植株发生基因突变,宽叶基因突变为窄叶基因(4分)植株发生染色体变异,含宽叶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4分)(3)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