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知识点(人教版)_第1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知识点(人教版)_第2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知识点(人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知识点人教版数学是一门根底学科, 被誉为科学的皇后。 对于我们的广阔小学生来说, 数学程度的上下, 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查字典数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法知识点人教版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二知道以下规律1.加法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假如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那么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

2、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假如另一个数变化那么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2.减法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假如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那么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假如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假如减数减小,那么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

3、多少。三整理与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1 2 3 4 5 6 7 8 9 100+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0+2 1+2 2+2 3+2 4+2 5+2 6+2 7+2 8+20+3 1+3 2+3 3+3 4+3 5+3 6+3 7+30+4 1+4 2+4 3+4 4+4 5+4 6+40+5 1+5 2+5 3+5 4+5 5+50+6 1+6 2+6 3+6 4+60+7 1+7 2+7 3+70+8 1+8 2+80+9 1+90+101-2-3-4-5-6-7-8-9-10-1-1 2-1 3-1 4-1 5-1 6-1 7-1 8-1

4、 9-1 10-12-2 3-2 4-2 5-2 6-2 7-2 8-2 9-2 10-23-3 4 -3 5-3 6-3 7-3 8-3 9-3 10-34-4 5-4 6-4 7-4 8-4 9-4 10-45-5 6-5 7-5 8-5 9-5 10-56-6 7-6 8-6 9-6 10-67-7 8-7 9-7 10-78-8 9-8 10-89-9 10-9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拟,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程度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才能,课堂上,我特别重视老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上下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

5、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兴趣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才能,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才能,强化了记忆,又开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根底。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10-10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读儿歌,表演故事。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