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数据计费盛行“节食减肥”_第1页
移动数据计费盛行“节食减肥”_第2页
移动数据计费盛行“节食减肥”_第3页
移动数据计费盛行“节食减肥”_第4页
移动数据计费盛行“节食减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移动数据计费盛行“节食减肥”             6月7日,AT&T叫停针对智能手机新用户的无线电子邮件和互联网服务不限量定价方案,代之以两款限量数据业务套餐。6月10日,O2英国公司宣布将在24日发售iPhone4的当天,同时推出分级定价数据业务方案,取代不限量业务方案。6月15日,美国第三大电信运营商Sprint对使用旗下Clearwire公司3G及4G网络的高容量智能手机用户设置了流量为5G的使用上限,以及300M的漫游

2、数据限制看似无奇的三家巨头,看似普通的同一动作,其背后的原因实在不简单!仔细观察几家运营商宣布放弃不限量数据业务套餐的时间,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巧合”与第四代iPhone手机全球发售的日子相距不远,而O2更是将两件事安排在了一天。酝酿已久的数据资费改革集中在此时爆发并不是“凑巧”二字可以解释的,相反,这标志着智能手机时代因数据激增而引发的资费革命终于到来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iPhone 4预售第一天,苹果收到的预订单竟然高达60万个,再一次刷新了苹果数次创下的单日销售纪录,比去年iPhone 3GS的预订单足足多了十倍。巨大的需求在第一天就给AT&T制造了麻烦超过1300万次的访问

3、量使AT&T公司网站陷入瘫痪。对此,AT&T早已“处变不惊”,因为该公司在之前的一年中已经数度遭遇了网络瘫痪问题,而根本原因就是数据流量激增。2007年6月29日,AT&T推出了iPhone。这家经过低迷洗礼、高压竞争、数次合并折腾的AT&T当时境况实在不佳,因此迫切希望利用iPhone翻身。于是,AT&T用不限量的数据业务套餐作为卖点,并成功吸引到了大量iPhone用户,一时间AT&T成了世界上最风光的运营商,丰厚的利润让AT&T乐开了花。然而,数据激增在给了AT&T丰厚的利润回报后终于又给了这家巨头重重的一击,将这家巨头从高处

4、抛了下来。有数据显示,该公司自代理iPhone后,网内的数据流量3年内激增了5000%,AT&T的网络多次出现拥塞或是局部瘫痪的情况。美国消费者组织进行的调查显示,去年12月手机用户最不满意的移动运营商就是AT&T。遭遇了数据流量激增难题的并非只有AT&T一家。几乎是在去年年底同一时间,西班牙电信旗下的O2也公开表示,iPhone等智能手机用户所产生的数据流量令其伦敦通信网络倍感压力,去年,O2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增长了18倍。iPhone是苹果公司生产的一个貌似手机的终端,苹果公司以此鼓励人们接受通过移动宽带接入互联网的概念。这个终端对为它接入的每张网络都带来了巨大压力,

5、分析师预计,在今年9月结束的财年中,在iPhone 4的推动下,苹果公司有望售出约3600万部iPhone手机,比上一财年2080万部的成绩高73%左右。这意味着iPhone 4的问世注定要对电信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其影响深度和广度也将远远超越前几代iPhone。因为新的具有多任务处理能力的iPhone 4,让用户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也同时占用更多的带宽。实际上,智能手机,特别是iPhone带来的网络容量问题已经众所周知:AT&T公司40%的数据流量是由3%的智能手机用户产生的,而苹果公司第4代iPhone手机的问世,在吸引更多iPhone用户的同时,也将再次掀起一轮数据消费的浪潮

6、。因此,iPhone 4的问世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迫使AT&T和O2等移动运营商下定决心,试图通过推出分级定价方案走在这轮数据流量增长浪潮的前面。告别自助餐式数据消费经过调研,运营商发现,25%的比特消费是由1%的用户产生的。于是,以前习惯于将不限量数据业务套餐作为自助大餐向消费者提供的移动运营商决定,不再鼓励用户使用数据业务,而是要想方设法减少用户的数据使用量。事实上,采用不限量业务套餐鼓励用户使用数据业务的策略并不老旧。三年前,AT&T在取得iPhone独家销售权后,面对激增的数据流量增长时,也曾不无得意于自己采取不限量方案的高明,一时间追随者众。但就在短短两年时间

7、后,仍然迅猛攀升的数据流量开始让很多运营商无福消受。因此还很年轻的自助餐式数据消费模式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调查公司Chetan Sharma Consulting在最新公布的一份名为在字节时代管理增长和利润的报告中预测,在2010年,美国的移动数据业务流量将超过1 Exabytes,1 Exabytes相当于10亿GB,与2.5亿张DVD容量相当。而Exabytes这一里程碑式的单位第一次出现在移动数据业务领域是在2009年,用于统计全球移动数据业务流量。移动运营商有必要开始管理数据流量的增长。Chetan Sharma Consulting的报告认为,由于执行起来不需要进行硬件或软件的升级

8、,资费方案的调整“是目前看来管理数据流量的最快捷的方式”。美国电信业一直在等待一家移动运营商站出来取消不限量资费,如今AT&T率先迈出了改革的步伐,这家美国第二大电信运营公司,自6月7日起取消了智能手机新用户每月30美元的无限量数据套餐服务。AT&T为智能手机和iPad用户提供了两种选择:每月200兆流量的15美元套餐服务和每月2000兆流量的25美元套餐服务。选择第一种套餐的用户,每月流量超出限量后,每200兆流量额外收取15美元费用;选择第二种套餐的用户,每月流量超出限量后,每1000兆流量额外收取10美元。AT&T的做法得到其他运营商的迅速跟进。Verizon无线

9、已明确表示,考虑到在完成LTE网络部署后,一些用户将在一个账号下使用几种不同类型的终端,公司对采取按流量计费的方式很感兴趣。美国第三大电信运营商Sprint公司已经对使用Clearwire公司的3G网络或4G网络的高容量智能手机用户设置了流量为5G的使用上限,以及300M的漫游数据限制。T-Mobile最近也推出了一项用户政策,即调低数据业务流量每月超过5GB用户的数据传输速度。除了国内同行,同样遭遇过网络瘫痪的英国O2公司也紧随AT&T的脚步取消了不限量数据业务方案,代之以分级定价。O2公司公布的新智能手机资费方案每月收费从25英镑至60英镑不等,各档套餐所包含的流量最低为500MB

10、最高为1GB。Gartner消费者服务部研究主管Nick Ingelbrecht说:“不限量资费方案短暂的鼎盛时期已经结束,iPhone的出现和人们使用移动设备大量下载视频堵塞网络,导致更多、更严格的上限限制方案被推出。”“按使用量区别对待只是个开始。”Informa的Wehmeier说,“随着运营商进一步试验新的定价方案,我们能够预见,市场上会出现更多个性化的定价方案。”别让限量成为限制取消不限量套餐并不会损害大多数用户的利益,因为不限量套餐实际上是让大多数低带宽占用者用自己的花费补贴极少数但却占用大量带宽的用户。正如Sanford C.Bernstein的分析师Craig Moffett所

11、说:“经过精心设计的新方案将降低网络所承受的过度压力。”有利于运营商为用户提供质量更好的服务。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消息在有线宽带运营商听来也无比美妙。这一举动可能会促使用户选择使用家里的有线宽带连接观看网络视频或收听在线音乐。据BTIG分析师Richard Greenfield估计,每周看3个小时的非高清视频就能用光AT&T25美元套餐每月2G的流量。这种限制增加了用户对通过电视收看节目和通过家庭宽带下载流媒体文件的黏性,而这正是有线电视公司的两个主要业务。为了避免将用户推给竞争对手,电信运营商们对新的资费套餐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AT&T的聪明之处在于为使用水平在中等以下的用户

12、制定了一个低价套餐,这样就为新的资费方案争取到了大多数用户的认可。此外,AT&T公司向采用新价格方案的用户免费开放了该公司在美国的20000个Wi-Fi热点。同时AT&T提供了多种方式,供用户监测自己的数据使用量,例如在用户的数据流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的短信提醒,以及用于跟踪数据流量的在线工具和智能手机应用软件。O2采取了与AT&T不同的分级定价策略。O2细分了6个资费套餐,包括500MB、750MB和1GB三种流量以及不同的通话时长组合。尽管O2允许用户另外购买超出套餐上限的流量,但该公司表示,97%的用户都没有这个必要,因为500MB的流量已经是O2用户现在平均数据使用量的2.5倍。“每月500MB的流量将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要。”Informa Telecoms & M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