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理论_第1页
自我效能理论_第2页
自我效能理论_第3页
自我效能理论_第4页
自我效能理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 自我效能理论一、概述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人的主体因素的核心,并渗透、弥漫于人类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决定了个体人生的轨迹,而且也决定了个体思维、情感、行动及其动机的模式,它还决定了个体在面临危机、失败、压力等否认性情境刺激时的身心反响方式,从而决定著个体

2、在人生事业上的成败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幸福与否。在社会学习理论看来,个体的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不是环境的偏爱,而是个体的自我创造。二、效能预期与结果预期之区别 结果预期在这里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某项行为会产生某种结果的预估;而效能预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获得成功所具的信心。这两种预期之所以必须加以区分,是因为一个人可能相信某项行为必然会产生某种结果,但疑心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表现这项行为。人的行为主要受人的效能预期的控制,个人对某种行为觉察到的效能感不仅影响着个体处理困难时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他的努力程度和情绪体验。效能预期越强烈,所采用的行为就越积极,努力程度也就愈大愈持久,同时情绪也是积极的。例如

3、一个跳高运发动,在一次跳跃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否跳出2.38米的成绩的判断是效能预期,而他对这一成绩能否为他赢得奖牌、社会荣誉、自我满足等的预期是结果预期。 三、自我效能的功能自我效能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和控制行为,并通过行为调控影响行为结果。 1.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与行为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倾向于选择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却恰恰相反。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越强,预测到的成功可能性越大,他就越会努力尝试去从事这些方面的活动,新行为持续的时间也越长;反之,就会逃避那些自己认为不能胜任的活动,行为的坚持性也就越差。 2.影响人们的努力程度和对困难的态度

4、 具有高度自我效能感的人,多富有自信,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因此,会竭力去追寻和实现自己的目标;相反,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那么会因为疑心自己的能力而在困难面前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甚至对能够行使的行为和完成的任务也不敢问津。 3.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效率 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总是担忧自己会失败,把思想纠缠在个人缺陷和潜在困难上,导致紧张、自卑、注意力松散、记忆力下降,甚至产生无助和无所适从感,从而影响他们采取行动以及新行为的形成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导致行为能力和行为效率低下。相反,有强烈自我效能感的人却把注意力集中在积极分析问题和解决困难上,他们知难而

5、上、执著追求,在困难面前常常使得自己的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得以超常发挥,表现出优质的行为能力和行为效率。 4.影响人们的归因方式 归因是个体解释和预测他人和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据美国维纳的研究,人们通常把成败结果归因于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难度等四大因素。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却往往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缺乏、天资不够。 四、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建立在四种信息源的根底上。第一,掌握的经验,这是形成高的效能信念的最有效途径。成功有助于建立较高的效能信念,失败那么会降低效能信念,尤其是个体稳定的效能信念尚未建立起来时,失败对效能的负面影响就更大。通过掌握的经验

6、来开展自我效能,并不是运用已经形成的习惯完成任务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是要运用认知的、行为的以及自我调控的工具来管理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个人对自我效能所具的信心,其强度会决定他是否愿意面对困难的情境。如果个人自认为没有能力去处理某项问题,他就会产生恐惧感和逃避的行为。如果他判断自己有能力去处理的话,就会毫不犹豫的勇往直前。 行为表现的成果是产生效能预期的最可靠来源,因为它是根据个人的亲身经验获得的。成功的经验可以增加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预期;而重复失败那么会降低这种预期。如果个人已经重复经验到成功,建立起相当稳固的效能预期,那么即使稍遇挫折,也不至于觉得太痛苦。偶尔遭遇失败假设能努力克服,也不失

7、为增强个人努力程度和持久度的方法,往后即使遇到重大的障碍,也能以持续的努力加以克服。 第二,通过观察典范而得到的替代性体验也能影响个体的效能信念。看见与自己相似的人通过不懈的努力而取得成功,会令人们相信自己也具有掌握活动的能力。同样,观察到别人通过 高努力而失败也会降低自己的效能信念,并降低动机水平。典范对个人效能信念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个体与 典范之间的相似程度,相似性越大,典范成功与失败的事例越具有说服力;如果典范与个体很不同的话 个体的效能信念就不会受典范的强烈影响。 第三,社会说服也是增强个体取得成功信念的重要因素。用语言说服人们相信自己具有掌握给定任务的能力,会使个体在遇到困难时付出更大

8、的努力。但是社会说服不仅会提升个体的效能信念,同时也会降低效能信念。不现实地提升效能信念很快会被令人失望的结果所粉碎,使个体放弃努力。所以成功地建立效能信念不只是要传递正面的效能信息,而且要建构带来成功防止失败的情境,并鼓励个体根据自己的进步来衡量成功而不是与他人进行比拟。 第四,效能信念还局部依赖于进行能力判断时的生理和情绪状态。人们把自己的紧张反响和紧张程度作为表现不佳的信号。正面的情绪能增强自我效能信念;失望的情绪状态会降低自我效能信念。所以可以通过增强身体状态,减少紧张和负面的情绪倾向,以及纠正对身体状态的错误解释来改变效能信念。 五、总结自我效能影响人们对任务的选择、遇到困难时的坚持性及努力的程度。例如,一个学生认为自己擅长数学,就会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当面临困难时,由于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就会坚持不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