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理论_第1页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理论_第2页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理论_第3页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理论_第4页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理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理论一、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基本思路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根本机制之一,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败的核心存在。企业彼此之间进行竞争的目的在于:针对决定竞争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一个使自己有利可图且持之以恒的市场地位。据此,企业竞争力应该是,产业内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谋求并保持最大收益的能力。从长期盈利能力和决定长期盈利能力的角度来看,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所在产业所具有的吸引力,从产业内部来看,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变化决定于企业相对的竞争地位。理论上讲,评价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应从投资利润及利润率方面入手。但是,由于企业短期行为现象的存在,利润及利润率不能表示企业的真正

2、实力,更看不出企业竞争的潜在能力。例如,两个竞争企业利润率一样,但其中一家企业已把一部分资金转移到产品开发、技术开发、技术购买以及产品宣传等促销活动中,从利润上看,这两家企业具有同样的竞争力,但实际上该企业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都要比另一家企业低,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80年代末,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利润潜力”概念。研究认为,这一概念能很好地解决企业短期行为现象,故评价采取的基本思路是:评价企业的“利润潜力”。通过利润潜力分析来实现企业竞争力评价,从这一评价的基本思路出发,研究提出了下述几种竞争力评价优势理论。二、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理论(一)成本、价格优势论成本优势是指企业所有价值创造活动的累计成本低于

3、竞争企业的成本水平,相对低的生产成本是价格优势的源泉。即使在产品价格上与其它竞争者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企业也会因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成本而获得超额利益。另一方面,成本优势也会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力,这样的企业往往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和控制者,但是如何获得尽可能低的成本水平并不是每家企业都能认识或有能力实现的,而且,只有当企业能够维持成本优势时,才能获得比平均水平更高的利益。成本、价格优势的取得决定于企业日复一日地实施竞争战略的措施和技能。不同企业降低成本的能力是不同的,甚至具有相似规模、相似产品的企业成本水平也会有较大差别。要改变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需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竞争力强的企业可以

4、通过控制成本的各项驱动因素(如,培训职工的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成本的可行规划,合理配置和利用资金及设备等等),控制适当的生产规模获得生产的规模效应以及经验效应来获得成本、价格优势。规模效果和经验效果将在后面的规模优势评价论中予以阐述,成本优势评价论主要着眼于成本的各项驱动因素。事实上,企业获得成本优势的途径可能有许多,而且这些因素也很难用经济的数量特征来表示,从这些因素的最终作用效果来看,综合评价企业是否具有成本优势以及优势的高低程度,需要评定企业资金和劳动力的使用成本和使用效率,要特别指出的是:劳动力的使用成本反映在企业工资额上,劳动力的使用效率反映在支付单位工资所

5、创造出的净价值的大小。这与以往经济上常用的劳动生产率有着本质的不同。一家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水平高,并非在劳动力的使用成本上就具有劣势。相反,当高的工资水平带来了更高的净价值创造时,支付高工资的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上却具有比较优势。(二)技术优势评价论任何企业都要应用多种技术,表现为某种或某几种技术支配着企业的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生产。虽然所使用的技术都可能对企业的竞争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是,只有那些决定产品相对成本或具有异于其它竞争对手的别具一格的技术,才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技术决窍,本文称之为竞争优势技术。技术变革和进步对产业结构变革和新兴产业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驱动

6、力之一,特别是优势技术,它是巩固一家企业在竞争中处于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也是把其它企业推向竞争前沿去侵蚀已具有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力的调节器。尽管技术变革如此重要,我们国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当然今后还将大力促进),曾下大力气努力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但不得不承认,收效不显著,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在于企业内部没有形成技术进步的机制,事实上,国外许多获得优势的公司所采用的技术,往往并不总是涉及科学技术的突破,而更多的是在一般技术上的创新。企业生产和服务过程,就是应用某些技术及技术组合,通过一定的生产组织形式,将各种投入和劳动力资源结合起来的价值制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各个环

7、节上都涉及到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技术措施,如,采用何种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采用怎样的技术来保证产品的预算和技术水平,采用怎样的技术措施降低各种消耗等等,研究认为,技术优势评价应对企业上述诸多方面予以评定。(三)科研开发优势评价论如果说技术优势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一考察期所具有的竞争态势,是一种静态概念;那么科研开发优势反映的是企业在技术竞争方面所具备的潜在能力,便是一种动态属性的反映,国际上在研究和探讨各国、各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时,研究开发这一因素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既然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一国(地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那么,对于企业竞争力而言,科研开发因素无疑也是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

8、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最新技术成果是增强一家企业的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及时地引进新工艺和有效地向市场投放新产品是企业在竞争较量中改变自身竞争地位的一把利剑。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欧共体国家,美国和日本研究开发投资预算合计近期占全世界预算的90%以上,在研究开发方面投资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日本、德国、瑞士和瑞典,这些国家在该方面的投资额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2.8%左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也均做出巨大的努力。例如,韩国力争使其拥有的工程师数量在19752000年间增长10倍。以上事实说明,用研究开发的成果去巩固自己的地位,正日益成为这些国家和企业界人士所追寻的目标,应该承认,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企

9、业及产品在国际上具有是显的竞争优势,与这些国家注重科研开发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认为:企业在科研(新产品)开发上的优势,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科研开发人员,提高科研开发水平,人才是关键因素之一,为了使技术开发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首先要有一支在数量上质量上适应开发工作的研究人员队伍。2)科研经费,研究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受投资规模的制约,一家企业尽管可能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开发队伍,但如果缺少科研经费,也只能是一事无成。研究开发总是要承担风险的,企业必须认识到,提高和保持自身的竞争力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及时地开发出新的科技成果,就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时间,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科研开发投资要

10、比企业因落后所付出的代价小得多。3)科研成果数量。研究开发工作的目的在于:开发成功,取得科研成果,科研成果的多少是一家企业在科研开发方面具有优势与否的最直接的表现。4)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企业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大小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成生产能力的科研成果占总研究成果和外购成果的比重。另一方面是采用科研成果所取得的收益大小。(四)市场优势评价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建立,其根本目的就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使生产要素的配置合理化,这种资源的配置方式是通过企业之间在市场上的竞争实现的。优者胜、劣者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可以说,一家企业是否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只要通过

11、市场竞争的检验,便可以得到最为直接的反映,谁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多,谁能正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谁就在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了主动。企业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多地赢得市场占有份额,并有着垄断某一特定市场的主观倾向。概言之,企业主要通过以下3种手段达到上述目的:1)技术革新垄断;2)成熟阶段价格竞争;3)成熟竞争。前两方面已分别在开发优势和成本优势的评价论中论述。市场优势评价论所强调的是第三种手段,即成熟竞争,技术革新垄断经过一段时间后,产品已稳固地立足于市场,此时技术已经基本公开。其结果是其它企业进入该生产领域,打破了原有独家企业技术垄断的格局,形成了成熟竞争,我国机械工业企业

12、绝大部分竞争面临的是这种竞争,在成熟竞争中,市场已趋近饱和,企业之间争夺各自的市场份额使得竞争更加激烈,有些企业销售量继续增长,也有些企业的产品开始滞销,那些在销售量继续增长,在市场争夺中获得优势的企业,其地位的取得起因于下述几个方面:1) 形成了大批量生产能力,建立起了有效的销售渠道;2)突出产品售后服务,产品宣传等促销活动;3)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了很高知名度。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述因素是竞争企业获得市场占有优势的源泉,但评定企业在市场上是否具有优势,不仅要分析这些静态因素,而且还要评定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市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总量的变动和结构的变动,为此,评定企

13、业的市场优势还要考察其全部市场及目标市场的年增长率,销售动向的先行性或落后性、与供应厂家的关系(反映企业的购买市场是否具有优势)以及与用户的销售关系。(五)均衡生产与组织协调优势评价论企业生产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然而各个企业之间,即便是其它条件完全一样的两家企业,也往往存在着因内部组织形式的不同而造成的产出不尽相同的情况,一家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它必然是内部生产合理、生产各环节之间相互协调,因而使得企业内部所占用的资源得到最合理充分的利用。由于时间的推移,经济环境的变迁,投入及其结构的变化,市场需求在质与量上的改变等等,一家欲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企业,客观上就必须主动适应生产销售过程中出现的种种

14、变化,以使企业生产在新的外界环境下达到新的有序,即产、供、销的相互衔接。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国家和企业都认识到了“以产定销”这种生产经营思想所存在的弊端,转入到“以销定产”的经营方针上,这种经营思想的转变确实给企业带来了生机,无论是在产品的品种、规格和型号上,还是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上都有了明显的增加和提高,但是,由于经济体制原因,产权关系没有理顺,使得企业仍然是政府的“附属物”,产销脱节的矛盾仍然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和建立,迫切要求企业增强自身行为的自律性和规范性,发挥企业的整体功能。怎样才能提高企业生产的均衡性和协调性?以下两方面是关键,而且评价企业均衡生

15、产与组织协调优势也应从这两方面进行:1)均衡生产问题,强调均衡生产,就是要使企业通过严格合理的生产计划达到适时适量供应原材料、半成品、燃料和动力,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设备,使企业生产达到有计划、按比例、快节奏。2)产销协调问题,均衡生产描述的是企业内部各环节的协调性,但它不能反映企业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关系,这种协调关系反映在企业生产与销售的联系之中。企业生产的产品在社会上的需求弹性大,生产和销售能够同步增长,那么,这家企业就具有了该方面的竞争优势。(六)规模优势评价论在其它竞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规模大的企业的盈利率一般要比规模相对小的要高,企业生产虽然产品各异,但某种产品的生产有着合理的规模,即经济规模,随着生产规模向经济规模的趋近,企业就能节约更多的成本,生产成本水平就会降低。这种竞争优势的获得来自于生产的规模效果和经验效果。(1)规模效果。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单位生产能力的建设费用(含单位生产能力固定资产投资)较少,其单位产品分摊的折旧也因而较少。例如,据有关技术资料,年产900万吨的石油精炼设备的设备费,为年产450万吨的设备的设备费的1.5倍,产量为2.0倍。可见单位生产能力的投资费用节约25%,而且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其相应的单位产量耗用的人力,能源等也较少,规模效果,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