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告知书_第1页
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告知书_第2页
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告知书_第3页
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告知书_第4页
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告知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告知书WTDstandardizationofficeWTD5AB-WTDK08-WTD2C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告知书同志:您在我项目部即将从事基坑工程作业或负责技术、施工、安全、设备、材料、设施、管理工作,为了使您更好的了解该项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正确的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特编写本安全风险告知书,请您认真阅知,如您有困难和疑惑,请及时向我们专职安全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他们将会向您耐心讲解。如您确定已清楚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安全风险后,请在下方签上您的姓名并盖上手印。一、存在的危险源及防范措施号部位或危险源潜在事故防范措施1施工方桌基坑工程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二专项施工方案未

2、按规定审核、亩批.超过一定规模案件的基坑工程专项施_1方茶未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二基坑周边环境或施工条件发生菱化,专项施工方案未重新进行审核、审批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S触电等基坑工程编制专项茄P;富翠施志奇荼巷命勺基坑土程gl颇安规定组织专家论旬周边环境或施工差伯化二专项施工方亲庖行亩核、审批江万【规XE史知璧差江方琴1重新进2基坑支护A工开挖的狭窄基道,开挖深度蛟大或存在边坡塌方危险未采取爰护措施;自壑放埋取坡蓬不符合要求;基坑支护备福不符合设计要求口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达到设计报警值未采取有效瞄措施塌奇甬、涌水或周边地面卜沉人工开挖业狭窄基槽工开挖深度按规嵬要求采取玄痘措施;自然匣埋的坡紊应符合

3、求;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达到设计容许范围值内3降排水基坑开搓深度氾围内有地卜水未采取有魏的降排水措施;基坑边沿周围地面未理排水沟或排水沟设置不符合规疮要求工放坡开挖对坡顶、坡面、坡脚未采取降排水措施;基坑底四周未设排水沟和集水井或排除积水不及时塌曾涌、涌水或周边地面卜沉按规氾要求做好以T对地下水采取有效压措施;对基坑边沿宿设置排水沟;放坡开顶、坡面、坡脚采毋措施)对基坑底四厝水沟和集水井、4百-八、降排水围地面1挖对坡1降排水股置排4坑挖基开支护结构木达到柬计要求的也提前活挖下层土方;未按设i-施工方菜的要求分层、分段尹或开挖不均衡土基坑玄掐过卷未采取防止碰撞支护结耗或1桩的有效措施;机械在软土方

4、作业心未采取铺设渣土、砂子硬化措施i度塌曾涌、涌水或周边地面卜沉支护结构任达到京计要双的强度开下层土方;按设计和施J_方菜的要求令层、分段、坦衡开挖;基瓦九挖该程中应采取防止碰撞支护结商或工程桩的有效措施;机诫在软土场地祎宾,应来取铺设渣土、砂石等硬化唐施5垂直出土采用垂直运输出土时,未做到每如检查吊斗绳索、挂钩、机具等是否完疗牢固;装土或卸上后未将斗门关好,斗门扣件无防脱措撮;虽斗舁降日寺J几肉徉皿入员未躲点吊斗升降移动范蜃以外;帛斗气俾里时,柔友时摘下,处起重伤害物体打击举故垂宜瓯输出土哩,应母具琴是否3呼芋画;装壬或离吊弁降移动浪围牧如;吊斗术注用府,应及向摘下,不得悬挂号部位.或,危险

5、源潜在事故防范措施611坑崖即基情、未8加雷涌,时塌水砂坍涌涌基坑升挖时/应观测坡面程定情湛;当发现坑沿顶面出现裂催、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时,成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7安全防护开挖深廛2m及以上的基坑周边未按规范悬求设箕防护栏杆或栏杆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基坑内未设置供施工人具上下甄专用梯道或梯道设置不宿合规舅要求,降水井口未设置防护盖板或围者物体打高喜坠开挖深度2m及以上的基坑周边按规范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基坑内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降水井口设置防护盖板或围栏8基坑监测未按要求进行暴坑工程监测外基坑监测项目不符合设计狙规范要鱼.监测的时间回隔不特合监波方塞要求或监测嬉果

6、变化速率会大未加密观测次致:未按设计要求提交监测报告或蓝测报告内容不完整塌管甬、涌水或周边地面卜沉按要求ia行基妲程监测基垣监测项目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堕测的时间间隔应眷合监测方案要岌或监测结果变化速奉校大应加密观测次教;按设计要求提交监测报咨且报告内容完整9撑除支拆基坑支攫结构的拆除方式、拆除顺序不特合专项施土方卒;机硬拆除作业时,施工荷载大于支撑结粉承载能方;人工拆除作业时J未按规定遂置防坦设施上采用非常规近除方式不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要求物体打高里坠起重伤基坑支撑绩痘的拆除万式拆除顺序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函;地械拆堡作驱,施工荷载应小于戋撑结构承载能力;人工拆除作业时,按规定设置堕护遂

7、腹人采用非常规拆除些式应符各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要求10业境作环基坑内全距离直作业4管线范目护;作q匕方机械A施工人员的安、符合规范要求;上下垂R米取防护措施;在各种也挖土作业未设专人监k区光线不良物房打击高处坠落基坑内土万机硬、施JL人员的安全距离应特合规范要求;上下垂直作业采取防护措施:在各种替线范围内挖土作业应设专人监护;作业区光线符合要求11应急预案F&襦M矗案要求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按要丞编制基坑工程应急预案且应急预案内容完整;应急组织机粉健全且应急物资、材料工具机具储备符合应急预案要求12电能操作不当触电焊机外壳应可罪的接保护导体.在潮湿、金属容器内作业应应穿绝缘鞋,移动式配电箱及

8、各种保垣装置齐全,线路穿越铁件应有可罪的保护工木工机械无人操作时切断电源。13吸烟作业时随意吸烟,舌L扔烟蒂火灾不吸游烟,不乱扔烟帝,在指定的吸烟点吸烟二、基坑工程安全措施1一般规定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基坑支护工程,应按有关规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施工单位应按专家论证意见修改完善,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文件及周围环境,并结合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及工程总体施工部署等有针对性地编制。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

9、据、工程地质情况、周围地上及地下环境情况、基坑支护设计概况、工程难点和重点、施工组织体系、施工部署及施工顺序、各项资源配置、施工技术措施、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基坑及周围环境监测措施、危险源辨识及应急预案、验收标准、相应的附表及附图等。基坑施工前施工企业应组织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项目部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前应对场地标高、周围建筑物和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等调查核实,必要时应取证留档。环境影响评估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时,应对周围建筑物和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等采取保护或其他措施。应按基坑支护设计文件、相关标准及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施工工况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基坑工程施工过

10、程中,应按基坑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规定对已完成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及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后续工程施工。2. 支护结构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础类型、基坑开挖深度、降排水、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位移的要求、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支护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合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监控。支护结构设计应考虑空间和时间效应,采用有利支护结构材料受力性状的型式。支护结构的施工顺序、施工技术措施等应符合设计、相关标准和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支护结构采用的原材料及半成品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支撑结构的安装与拆除应符合设计工况及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必须严格遵守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钢支撑体系

11、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采用工具式钢支撑体系。(2)钢支撑体系的杆件及节点应进行设计;钢支撑节点应具有承载力试验报告;钢支撑体系应有验收标准。(3)钢支撑体系的杆件及节点件进场后应按设计及验收标准进行验收,符合要求方可使用。(4)钢支撑施加预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撑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检查各节点的连接状况,经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压力,预压力的施加应在支撑的两侧同步对称进行;2)预压力应分级施加,重复进行,加至设计值时,应再次检查各连接点的情况,必要时应对节点进行加固,待额定压力稳定后锁定。支撑拆除前应在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之间设置可靠的换撑传力构件或回填夯实。3土方开挖应根据设计及专项

12、施工方案的施工顺序及工况进行土方开挖。不得超工况开挖。土方应分区、分块、分层均衡开挖;土方分区、分块、分层开挖后应按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及时支撑、浇筑垫层。进场施工机械应由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作业,并应有验收记录。机械作业位置应稳定、安全,不得利用基坑支护结构体作为机械作业的支承体。严禁挖土机械和施工人员在同一工作面作业。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扰动基底原状土。应根据基坑监测数据及周围环境情况指导土方开挖施工;当基坑及周围环境监测数据超过设计报警值时,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地下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夯实回填土施工。4.

13、降排水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设置采取有效的排水和降水措施。降水控制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当基坑降水可能引起坑外水位下降时,应采取防止临近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沉降的措施。基坑周边地面应设置排水沟,且应避免水渗漏进入坑内;放坡开挖时,应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坡面保护措施。基坑内集水坑距离坑壁不宜小于3mo5. 坑边荷载基坑周边荷载不应超过设计要求;现场场布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当基坑周边荷载超过设计要求时,应采取措施,并征得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同意。6, 基坑监测下列基坑工程应实施监测:(1)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的基坑工程;(2)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3)

14、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基坑工程实施前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需经建设单位、基坑支护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基坑周边环境涉及的有关管理单位协调一致后方可实施。基坑工程监测应包括施工企业现场监测和第三方专业单位监测。专业单位监测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施工企业现场监测的监测对象和技术要求应在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基坑监测应综合考虑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施工方案等因素,制订合理的监测方案精心组织和实施监测。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括支护结构、地下水状况、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周边建筑、周边管线及设施、周边重要的道

15、路及其他应监测的对象;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监测项目、测点位置、监测频率和监测报警值等。监测单位应严格按监测方案实施监测。当基坑工程设计或施工有重大变更时,监测单位应与建设单位及相关单位研究并及时调整监测方案。监测单位应及时处理、分析监测数据,并将监测结果和评价及时反馈建设单位及相关单位。当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时必须立即通报建设单位及相关单位。基坑工程施工期间不得损坏监测设施。基坑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宜包括以下内容:(1)支护结构: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2)冠梁、围橡、支撑有无裂缝出现;3)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4)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5)墙后土体有无

16、裂缝、沉陷及滑移;6)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2)施工工况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4)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3)基坑周边环境:1)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2)周边建(构)筑物有无新增裂缝出现;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4)邻近基坑及建(构)筑物的施工变化情况。(4)监测设施:1)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2)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3)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

17、测,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向建设单位及相关单位报告监测结果:(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5)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6)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7)支护结构出现开裂;(8)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9)邻近的建(构)筑物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1。基坑底部、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11)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12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当出现下列情况

18、之一时,必须立即报警,并实时跟踪监测,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1)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变大或基坑出现渗漏、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3)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4)周边建(构)筑物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5)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7作业环境基坑应设置上下通道供作业人员通行。上下通道应牢固可靠,数量、位置应满足施工要求,设置方法应符合有关安全防护规定。基坑周边必须进

19、行临边防护。临边防护距基坑边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o基坑内作业人员应有稳定、安全的立足点。垂直、交叉作业时应设置安全隔离防护措施。夜间或光线较暗施工时,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三、项目部重点控制内容1、基坑临边防护栏杆设置必须纳入专项施工方案中,围挡设置高度不得低于、立杆不得大于2m,栏杆安装必须牢固、稳定、高低一致,材料质量须符合网挡要求。2、基坑临边内禁止堆物,临时堆放材料不得压在或靠在护栏上,高度不得超过防护栏杆,并及时疏散。3、在基坑栏杆上不得挂设电缆和电源线,临时挂设必须开槽,并用绝缘材料进行隔离。4、基坑挖土作业临边护栏不得随意拆除,挖土临时开口须经批准并采取防护措施、设置警戒、警

20、示标志,派专人监护,完工后须及时封闭。5、基坑登高设施必须纳入专项施工方案中,搭设规范、梯子宽度不宜小于血,设置双道扶手,踏板必须牢固、稳定,便于登高行走,坡度宜采用1:3O6、基坑支撑上的行人通道,必须规范设置防护栏杆,无栏杆部分不得有人行走或作业。7、基坑支撑底端的淤土或混凝土块须及时清除,不得留有余渣。支撑上部的基坑支撑上的淤土、混凝土块须及时清除,支撑上不得堆放材料、构件或吊运物体。8、基坑临边须设置挡水墙,配置排水措施,基坑边积水须及时排除。四、潜在突发安全事故及应急措施序r-1安全事故描应急措施常备物品1坍塌事故发生后回AZ即报告项目部。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可清除伤员口、

21、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拿z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室息。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童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组织人员尽快解除土方、重物压迫,减少福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9)基坑:加强排水、降水措施;觐强支户和支持加桩板等,对边坡薄弱环君进行加固处理;迅速运走坡边弃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勒;削去部分坡体,减缓边坡坡度。(10)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卜,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辩卜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z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22、。(11)现场安全员应对坍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公司。消毒用品、急.品(绷带、无料)、干净毛3各种常用小夹f担架或床.t止血带、氧气.,物资2基坑涌水加强排水、降水措施。加强支护和支加桩板等,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迅速运走坡边弃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物。削去部分坡体,减缓边坡坡度。(5)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艮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6)现场安全员应对基坑涌水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公司

23、。电箱、潜水泵、绳子、救生衣、救生圈3高处坠落迅速将伤员脱离危险场地,移至安全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发现室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机能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有效止血,包扎伤口。视其伤情采取报瞥直接送往医院,或待简单处理后去医院检查。(5)伤员有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都要固定。若伤员有断肢情况发消毒用品、急.品(绷带、无.及各种常用小.,序f1安全事故描应急措施常备物品生应尽量用干净的干布(灭园敷料)包暴装入塑料袋内z随伤员一起转送。预防感染、止痛z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而止痛剂。记录伤情,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

24、录伤员的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第一手资料。立即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10)项目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在笫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板、担架或床(木)板、止血袋、氧气袋等4物体打击抢救重点放在对伤者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部位的处理上。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居,如伤员发生休克z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碎吸z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

25、救治疗。(5)出现颅脑损伤z必须维持伤者呼吸道通嬴(6)昏迷者应平卧z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z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z应初步固XE后再搬运。侣)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z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消毒用品、急.品(绷带、无料)及各种常/夹板、担架或(木)板、止带、氧气袋5起重伤害友现人员应大更呼叫,并拨打现场负责前电话,再迅速查看人员受伤情况灯首先确呆呼吸演畅工不能随意搬动伤者,等待救援。如伤者有明显出血应用手压住出血部位,或用布条、绳扎紧也血部位上迷,耳如伤者停止呼吸,应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去来维持乱体父曜(将伤者买侧向一边_清?里口腔阻塞物一将宿者仰卧、松开衣物一将头后仰一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捏住鼻孔、贴嘴吹气一次)。如心脏停止跳动,应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去来维持血液循坯(跪在伤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迭工手掌根部放在伤者胸口凹膛掌退用力垂直向下缓慢挤压一然后迅速松开,秒1次)。(5)立即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底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消毒用品、急.品(绷带、无.料)及各种常小夹板、担架(木)板、止氧气袋等物资6触电(1)现场人员应当机立断地脱离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