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声现象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有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2)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 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学难点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探索实验论证表达交流总结归纳。教学器材: 鼓、锣、音叉、共振音叉、悬挂有乒乓球的铁架台、发声体(小收音机、两个塑料袋)白纸、气球、树叶等。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1我等上课铃响后,边敲锣边走进教室。 2利用PPT课件展现一些自然界中正在发声的情景,这里可以在PPT中的录制旁白里面把把这些声音录下来。(通过对自然界一些声音的播放,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的世界里,从而对声音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提出问题启发,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制造出一些声音来,现在利用书桌上的东西你能不能制造出一些声音来。(学生利用书桌的东西制造出声音
3、)提问:你对声音有什么问题?(学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有关声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在黑板上列举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课前预习: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 ,声音在 中传播得较快,在 中传播得较慢,在 中不能传播。 3敲鼓时,我们听到鼓声 ,这是因为声音是鼓面的产生的,又通过 传到我们的耳朵里。4在一根正在输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用力敲一下,在远处的另一端会听到 次声音。最先听到的声音是从 中传来,最后听到的声音是从 中传来。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可以说明 。原理及探究:新知1 声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要靠我们去观察
4、、去感知当你在讲话时,用自己的手去摸喉头两侧,你会感到一种振动当你把敲响的音叉贴到你的脸上时,你会感到一阵发麻,那是因为音叉在振动当你把一些纸屑放在击响的锣面上时,你会观察到纸屑在“跳舞”;而当你用手按住发声的锣面时,纸屑不再“跳舞”,锣声也随之消失,那是因为锣面停止振动,所以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和气体。【例1】把一个鼓平放后,在上面放上一些纸屑,然后用槌敲打鼓面使之发声,这时会看到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鼓发声是靠鼓面的振动。答案:简单应用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
5、人讲话时的发声部位是 ;吹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 的振动产生的。新知2 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没有介质,声音是无法传播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声音传播的具体过程是:振动的物体带动周围的介质产生相应的振动;这些随发声体振动的介质,又带动较远的其他介质振动,使振动向外传播发声物体产生的振动,由近及远地传播就形成声波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 (2)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例2】通常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有发声体存在 B发声物体在空气中振动 C发声物体在真空中振动 D人看到了发声物体的振动解析:我们能够听到声音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
6、过程;二是声音通过介质传播到我们耳朵的过程。错选A项是错误地认为只要有发声体存在人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不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如果没有介质,尽管物体振动,人们也听不到声音。错选C项是不知道真空不能传声。错选D项是不知道声音是被听到的而不是被看到的。实际上,由于物体发声时的振动频率很大,因此这种振动过程一般是看不见的。简单应用下列事例中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D人们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新知3 声速(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不同介质的性质不相同。传播
7、声音的方式也不一样,所以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同一种介质,当它的温度改变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有差别。例如,空气在15时声速为340 ms,在25时声速变为346 ms。 (2)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在固体、液体中的声速比空气中的声速大将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够较早地知道远处火车开动的情况,就是根据铁轨中的声速约为5000ms,大于空气中声速的道理【例3】在古代战争中,人们经常将耳朵贴近地面,听有没有马蹄声,从而及早知道远处有没有敌人的骑兵,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解析: 地面(固体)也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播得快答案:简单应用关于声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从水中传到
8、空气中时,声速增大 B声音从空气中传到水中时,声速不变C声音的速度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D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增大拓展探究:新知4 回声现象 (1)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墙壁、山等)后将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回声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如同学们听到老师在教室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声音要洪亮,就是这个原因 (2)利用回声测量距离时,应注意:题目给出从声音发出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为,通过t计算出来的距离s应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那么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是t2【例4】打雷时听到的连续不
9、断的轰鸣声是连续打雷形成的吗?为什么?解析: 打雷时听到的连续不断的轰鸣声是由于声音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的结果同样,在群山中大声喊叫时,声音被山峰反射形成回声由于各山峰距人的远近不同,回声到达人耳所需的时间也不相同,所以能听到连续不断的回声简单应用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听到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应( )A大于34 m B大于17 m C等于17 m D等于34 m 方法规律: 1转换法:当有些物理现象发生时,人们的感觉器官往往无法直接感知或不易观察到,在物理实验研究中,通常将这些感知不到的现象转换成人们可以感知或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就是“转换法”。如本节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但很多声音发出时,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物体的振动,那么我们怎样知道这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呢?在学习本节知识时,我们把物体的振动转换成碎纸片、泡沫小球、乒乓球、水花等可见的现象来观察发声体在振动。2观察比较法:声现象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体验中考试题对声现象的考查,也是围绕对现象规律的分析和判断解答此类问题主要的方法是观察比较法。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现象,对照声的发生、传播和速度规律,进行比较判断。综合应用:【例1】(中考母题 2007广东)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 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
1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1)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2)在水中声速v=l 500 ms,在空气中v=340 ms,可知v液v气。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同类拷贝中考预测)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例2】 (中考预测. 2007潍坊) 如图1-1-1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12、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解析 发声音叉的振动很微小,不便于观察轻质小球靠近时,音叉会多次疤小球弹开,这样可间接说明音叉的振动这种方法叫现象放大法2(同类拷贝 中考预测) 如图1-1-2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课后作业:A卷(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使玻璃罩内成为真空,则(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电铃继续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电铃停止振动,但能听到
13、声音2即使在空旷的原野上,当你猛力撞击几次大钟后你会发现,虽然撞击停止了,但大钟仍余音未绝这是因为( ) A大钟停止振动后,暂时还能发声 B大钟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C停止撞击后,大钟仍在振动 D大钟的回声仍在传播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墙壁的阻挡就停止传播 D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的4“吹口哨”是很多人的爱好,对“哨声”的发出有如下四种解释,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双唇相互摩擦发出声音 B口腔中空气与舌头、双唇相互摩擦发出声音 C口腔内外的空气发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D舌头与双唇发生振动
14、而发出声音5下列事例中,能说明液体传声的现象是( ) A教室里书声朗朗 B发声的鼓面在振动 C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见远处火车的声音 D脚步声惊跑了水中的游鱼二、填空题:6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交谈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气温15时,声音在该物质中的声速是 ms。7下列两句话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1)隔墙有耳: 。(2)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8甲在一根有水的长铁管一 端敲一下,乙在铁管的另一端能听到 次敲击声,第2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9如图l-l-3所示,把正在响的门铃放在玻璃罩内,抽出罩内空气后,听不到铃声; 再把空气充入罩内,又能听到铃声。这种现象说明声音的传
15、播需要 。10在音乐晚会上,悦耳动听的音乐是由各种乐器演奏的。一般说来,管乐器是利用 振动发声的;弦乐器是利用 振动发声的;打击乐器是利用 振动发声的。(选填“气体”“液体”或“固体”)B卷(巩固提高)三、实验题:11请自选器材设计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器材: 实验现象:12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 (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请你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条件现象声音声音靠什么传播两张课桌紧
16、挨时 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分析与论证:声音靠 传播到远处。四、综合能力题:14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1) ;(2) 教学反思:二声音的特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17、教学重点:(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2)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2)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学器材: 视频资料,音叉引入新课: 为什么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课前预习:1乐音的三要素是: 、 、 。2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 Hz到 Hz,人们把高于 Hz的声音叫做 。把低 于 Hz的声音叫做 。3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越高,音调越 ;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越大,响度越
18、 。4“如雷贯耳反映了声音的 :“尖锐刺耳”反应了声音的 。5养花人挑选新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后并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主要是根据声音三个特征中的 来判断的。6如图131所示,医生在昕病人心脏跳动的声音时,要戴上听诊器,主要是为了减少声音的 ,增大声音的 。原理及探究:新知1音调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声音的粗细,它不是指声音响与不响,也不是指声音的大小。在声学中,声音的高低和大小有着不同的物理意义,要注意区分。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它与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等有关,它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
19、称赫,符号是Hz可以这样来记忆它们的关系: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多振动得快频率高音调高,反之亦然。【例1】 “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都有可能解析: 一般来说,男性声带振动较慢,女性声带振动较快,所以男性的音调较低,女性的音调较 高。在音乐方面的高音和低音也是指音调的高低。简单应用夏秋时节来到太阳岛上,耳边会传来悦耳的鸟叫和蛙鸣,青蛙“呱呱”的叫声是由于它的鸣囊在 ,我们根据 能分辨出鸟叫和蛙鸣。新知2 响度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它跟物体振动的幅度即振幅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
20、大,一般来说距发声体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例2】“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 很 。解析: “震耳欲聋”,明显是指声音的大小,也就是声音的响度大,而音调不管高、低,都不会出现“震耳欲聋”。简单应用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降低C响度会逐渐降低 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新知3 音色我们在听歌曲伴奏时,能明显地分辨出钢琴与二胡的不同,钢琴与二胡为同一首歌曲伴奏,音调是相同的,而响度大小也可能是相同的,而我们能分辨它们,靠的是什么呢?它就是决定声音特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音色。每个发声体单独具有的声音特征叫音色。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21、,它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因此,音色是我们区别不同发声体的一个重要依据。如我们能分辨出不同的人在说话,主要就是因为每个人说话时的音色是不一样的。【例3】火车到站后,你可以看到工人师傅拿着铁锤敲打车轮或钢板,由声音来判断它是否断裂,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解析: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音调相同,音色也不相同。人们根据音色可以区分不同的发声物体。工人师傅拿着铁锤敲打车轮或钢板,就是根据音色有无变化来判断钢板、车轮是否断裂。 举一 反三“闻其声知其人”,其原因是不同的人,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新知4音调、响度
22、、音色的区别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是难点,初学者往往容易混淆,应从以下几方面加深理解:(1)响度表现为声音的强弱与大小,它使人的耳膜振动幅度不同;音调表现为声音的高低,即平时所说的“尖细”、“低沉”。(2)响度与音调毫无关系,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例如小鸟的呜叫声音响度小、音调高,而黄牛的叫声响度大、音调低。(3)音色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重要依据,它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例4】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叫声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晌度小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解析: 本
23、题目易错选A、B或C,原因是将音调与响度混为一谈,概念不清。音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而响度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幅,它们之间没有联系。牛叫的声音较低沉,即振动频率低,音调较低;蚊子声音尖细,即振动频率高,音调较高。但叫声明显比蚊子大,即响度大。简单应用我们能分辨出男声和女声,依据是男声和女声 不同;而分辨出生人和熟人声,依据的是不同的人 不同。(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新知5听觉与频率的关系有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听不到往往误认为只是它们的响度太小,其实音调也是一个方面物体振动得本快或太慢,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人们也会听不到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
24、率范围是2020000 Hz人们把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因为它们已经超出了人类听觉的上限;把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因为它们已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和人不同如狗的听觉范围是1550 000 Hz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声音的响度感受较深,而容易忽略频率对人们听觉的影响,联系下面例子就容易记住了【例5】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着的物体:甲:手臂以每秒2次上下挥动;乙:蝙蝠的小嘴发出频率为105 Hz的振动;丙:被小锤敲击的频率为256 Hz的音叉对以上这些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B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甲、乙不是
25、声源,人耳听不见它们发出的声音C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D甲、乙、丙都不是声源,人耳都听不到它们发出的声音解析: 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因此三者均为声源,但声音并非都能让人耳听到,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20000 Hz,因此,甲、乙发声人耳均听不到。简单应用关于超声和次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高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B超声具有很强的“破碎”能力,要注意防止超声的危害医院里常通过“B超来检查人的内脏器官是否!病变这是利用了超声具有很强的透能力D地震、火山爆发、核爆炸易产生超声方法规律: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主要的特性,人们一般把它们称
26、为声音的三要素。本节中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生活中与声有关的现象,经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这里主要用到了对比分析法和控制变量法。(1)对比分析法: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状态下的对比,分析得出其不同状态总是与某一现象相对应,进而从中找出规律。如通过对钢尺振动频率大小与它发声音调高低的对比分析,归纳出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对应关系。(2)控制变量法:有时影响某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通过控制变量法,依次使其中一个变量发生变化而其他变量不变,观察分析该变量的变化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情况,有什么规律,然后将各个规律总结归纳,就可以得到影响这一现象的各个因素。如用示波器研究不同声音的波形时,就
27、是分别对音调、响度、音色进行控制。综合应用:【例1】 2007年5月17日,“中华情和谐海西”大型文艺晚会在闽江公园盛装上演观众能区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三者皆有解析: 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也叫乐音的三要素。音调指声音的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调和响度取决于不同的条件,它们之间没有联系。音色即声音的品质,是声音的一个重要特征,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用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同一首曲子,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仍然能够将它们区别开。(同类拷贝中考预测)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
28、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例2】 (中考母题)小华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二胡独奏他一听便能分辨,他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不同。解析: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因此也能够分辨出来。2(同类拷贝中考预测)音乐会上,优美的琴声是来自于琴弦的 。根据 可以听出还有什么乐器在演奏。课后作业:A卷 (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夏天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往往手捧着西瓜,另一只手 用力拍几下西
29、瓜,听发出的声音便会知道是生瓜还是熟 瓜,其根据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量2钢琴与小提琴分别有“乐器之王”和“乐器皇后”的美 称,当它们合奏同一旋律的乐曲时,我们仍能分辨出它 们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3“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太大 B声音太小C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4用录音机播放磁带时,在其他旋钮不动的情况下,按下快放键,放出的声音与正常速度放音时的声音相比有很明显的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声音的( ) A响度 B振幅 C音色 D
30、音调5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使用“听诊器”的日的是( ) A保持声音的音调 B保持声音的音色 C保持声音的频率 D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6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7编钟是中国古代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它由一系列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构成,能产生清脆明亮、悠扬动听的音乐古埃及也有过铸钟的实践,他们的钟口都是圆形,但圆钟余音很长,很难形成音律下列关于编钟说法正确的是( )A敲打不同大小的扁圆钟,将听到音调不同的声音
31、B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敲打不同大小的扁圆钟,将听到由强到弱的声音C用同一棒子敲打同一扁圆钟的两个不同部位,将听到同样的声音D如果同时敲打两个能发出相同音调的中国扁圆钟和埃及圆形钟,我们的耳朵便不能区分这两个钟发出的声音8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当减慢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音调不变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 9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就增大了录音机喇叭上膜片振动的 ,使 变高10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的 和 等因素决定,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 相同(填“可能”或“不可能”)。1
32、1如图l一32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力拨动其伸出桌外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不同。12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是小刚在喊他。B卷(巩固提高)三、实验题13一同学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有关,他首先将一个锯条放在桌面上,并将一部分伸出桌面外。用手按住桌子边缘及桌面上的锯条,保持锯条的位置不变,先后用手轻拨、重拨锯条,使锯条按不同幅度振
33、动,仔细辨别声音,并同时观察锯条的振动实验中,填写了以下表格:(1)请你帮他完成表格空白部分。(2)这个表格的名称应该是什么?14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1) 如图l-3-3所示,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快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如下表:(2)如图l-3-4所示,两次敲打音叉,观察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塑料球被弹起高度较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塑料球被弹起高度较大,而且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前者小些,后者大多了。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实验(1)主要研究声音的 高低与发声物体 有关,即 越快,则 越高:实验(2)主要研究声音
34、 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即振动的幅度越大,则 越大;如果还要研究声音的第三个特性你打算设计一个怎样的实验?请举一例四、综合能力题15阅读下面的材料:声音的特性响度的大小除了与声源的振幅有关外,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系在通常情况下,声音从声源向四周传播出去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喇叭形的传声筒传声,可以使声音集中在传声筒所指的方向上传播,响度得到加强,也就传播得更远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有着广泛的应用各种弦乐器通过改变发声部分的长短、松紧和粗细来改变声音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高低;各种管乐器、人的口哨,都是通过改变气体振动的频率来改变声音的音调高低不同的乐器即使演奏同一响度和音调的曲子,依然各有千秋:
35、小提琴纤柔悠扬,笛子清脆婉转这是因为各种乐器的音色不同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思考后回答:影响响度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管乐器和弦乐器是怎样改变音调高低的?教学反思三声的利用编辑:张晓珍 黄超凡 金承章 审核:张晓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 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器材: 多媒体电脑教学方法: 阅读自学法、讨论法引入新课: 直接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被利
36、用的的。课前预习:1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2“声呐”是利用 进行工作的;地震检测仪器是利用 进行工作的。3高强度次声波威力很大,它能穿透15 cm厚的混凝土一般建筑物、飞机、坦克等不能避开它的袭击这说明 次声波具有很大的 。原理及探究:新知1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远处隆隆的雷声,说明天空中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可能即将来临;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声音的特征之一音色发现松动的螺栓;人体内许多器官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运动引起振动,产生声音,当器官发生病变或异常时,声音会发生变化,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
37、的工作状况;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距离等都是声传递信息的例子。【例1】 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B医生用听诊器可了解病人心脏工作状况 C牙医用超声波清洁牙齿 D古代航行手在雾中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解析: 解此类问题要明确声传递信息的实质:通过物体发声是否异常来获得物体本身的状况方面的信息:通过物体对声音的反射可获得物体与声源的距离或物体表面状况方面的信息。简单应用 强烈的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新知2 回声定位 蝙蝠能在黑暗中飞翔自如,科学家发现,蝙蝠在飞行时,喉管内
38、会产生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通过嘴和鼻孔发射出来,遇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再由蝙蝠的耳朵接收,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它们甚至还能通过反射回来的声波判断出是蛾子还是苍蝇!人们称这种根据回声探测目标的方法叫“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获得水下鱼群的信息等。【例2】 2000年8月,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遇难,探测专家用超声波可探测到潜艇的确切位置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v=l 450 m/s,在潜艇正上方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从发出直至接收到潜艇的回波历时t=0.146 s
39、则潜艇沉没的实际深度h约为多大?解析: 超声波从发出到接收共用时间t=0.146 s则超声波从发出到到达潜艇处所用时间为:t/2=0.146 s/2=0.073 s再由超声波波速秽算得深度h解: 简单应用下列各种现象的原理与声音的反射无关的是( ) A在空谷中叫喊可以听到回声 B振动的音叉在水面产生涟漪C蝙蝠能在夜间准确地捕捉住苍蝇和蚊子 D声呐可以用来探测海洋深度新知3 B超的原理 声音能传递信息在医学上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利用“B超”检查病人的身体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各部分器官对声波的反射情况不同,利用计算机、图象显示设备,通过屏幕可以清楚地将心、肝、肾等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显示在屏幕上
40、根据图象,大夫很快就可以找出病症所在的位置超声检查对人体没有伤害【例3】 下列不属于回声定位的实例是( ) A蝙蝠夜间进行觅食 B捕鱼船的声纳系统 C医学上用的B超 D海洋勘测船的声纳系统解析 回声定位是声波传递信息的一个应用。是人们模仿蝙蝠捕食方法而采用的一种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波来确定目标位置、距离和大小的方法。而医学上的“B超”尽管也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波,但“B超所携带的信息量远远超出了目标的位置、距离和大小,所以“B超”不能作为回声定位的应用,但它是声音能传递信息在科学技术上的具体应用。简单应用 “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段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太大 B
41、声音太小C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拓展探究:新知4声音能够传播能量(1)用超声波的高频率,可以清洗浸在溶剂中的精密机械或工具。(2)医生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胆结石,使之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3)此外对声的利用还有超声波测厚仪、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测速仪等等。【例4】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超声波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医学上常用超声波手术刀除去结石、治癌,请简述其物理机理。解析: 由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可将结石击成细小粉末,再加服中药碎石就从尿中排出体外。而癌细胞怕热,在4143的温度下。就难以存活。故可用超声波向病区传
42、递能量,使其温度升高。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或使其死亡。答案: 简单应用在许多美容店中都设有“超声波清洁牙齿服务项目,超声波之所以能够清洁牙齿是因为( )A超声波是清洁剂 B超声波能反射C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使牙齿自觉清洁 D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敲下来方法规律:类比法:类比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概念的引入和结论的得出,声波传递能量可与水波进行类比。综合应用:【例1】 (中考母题2007湖北黄冈)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l-5-l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43、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解析: 本题关注新发明,考查声波的产生、传播等知识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电子牙刷发出超声波刷牙,是因为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可以对牙齿表面附着物做功;超声波也是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1(同类拷贝,中考预测)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 课后作业A卷(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列车停在站内时,常见有维护人员检查车轮和支撑弹 簧,他们不时地用锤子敲击被检查部位,根据声音作出 判断这是因为( )A要在敲击时观察是否松动 B要听声音的
44、响度判断部件是否正常C要听音调,判断部件是否正常 D要听音色,判断部件是否正常2下列不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是( )A利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医生给病人做“B超”检查 D医生用“叩诊法”给病人诊病3下列现象或做法中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对孕妇做常规检查 B天上打响雷时可以感觉到房屋在振动C远处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可能到来D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4一般来说,大礼堂的四周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蜂窝状 这是为了( )A减少声音向入耳处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大声音的响度 D为了装饰豪华、美观5下列现象与声音传播无关的
45、是( )A渔民用电子发声器诱捕鱼群 B人站在地面听见高空飞机的轰鸣声C通过长途电话听见对方的声音 D将耳朵贴近铁轨可以听到远处火车与车轨的撞击声二、填空题6声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应用一般分为 和 两类。 7买陶瓷用品时,习惯地用手敲一敲,再用耳朵听一听便知道陶瓷用品是否破损,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来辨别的,说明声音能传递 。8蝙蝠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并且能以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这是因为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 ,根据 到来的方向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 ,利用该系统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渔民利用它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9考古打捞人员
46、运用设备探测海底沉船。实际上是利用了 来测距定位的,同时也说明了 可以传声。10被誉为“亚洲第一井”的科学钻井工程,已经在江苏省东海县毛比村建成。这是一口设计直径为156 cm,深5 000 m用于地下科学研究的深井若在工程进行中测量钻井深度从井口向下发射平均速度为340 m/s 的超声波,20 s后接收到回波,则井的实际深度为 m。B卷(巩固提高)三、综合能力题11列举两个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或能量:例l: 例2: 12震耳欲聋的霹雳之后,倾盆大雨随之而至,这是强大声波的振动形成的科学家在这种自然现象的启发下,利用声波进行人工降雨并取得了成功试简述其原理,利用声波进行人工降雨说明了什么?13下表是某班级举行的“声声不息”信息检索比赛通过检索头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铁路物流行业十三五规划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车灯模具行业市场前景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莲藕粉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花露水市场风险评估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胡麻油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聚碳酸酯板(阳光板)行业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缝制机械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纸制品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玩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容笔行业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DB23T 2656-2020桦树液采集技术规程
- 2023年苏州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国故事英文版哪吒英文二篇
- 2023年中智集团及下属单位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8888-2003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 GB/T 32685-2016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
- GB/T 21872-2008铸造自硬呋喃树脂用磺酸固化剂
- 酒店业主代表岗位职责标准(8篇)
- 上海市中小学生语文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试
- 新学期幼儿园保育员培训
- GA/T 501-2020银行保管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