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宁夏中宁电厂改扩建2 X 3 00MW级机组工程汽轮机性能考核试验方案编 制:付 昶初审:审 核:刘振棋审核:批 准:朱立彤批准: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二OO五年五月总目录1 汽轮机性能考核试验大纲2 汽轮机性能试验安全措施3 汽轮机性能试验组织措施附:试验工况安排宁夏中宁电厂改扩建2X 300MW级机组工程汽轮机性能考核试验大纲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二OO五年五月1. 试验目的验证汽轮机的运行性能是否能达到供货商所提出的性能保证值,为执行商务 合同提供依据;检验汽轮机其它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为达标投产等提供必要 的数据。表1为机组主要设计参数。表1机组主要设计参数汽轮机制造商上海汽轮机有限
2、公司汽轮机型号N330-16.7/537/537汽轮机型式单轴、一次中间再热、双缸双排汽额定主汽门前压力16.7MPa额定主汽门前温度537 C额定再热汽门前温度537 C铭牌出力(TRL)330.179MW最大连续出力(TMCR)352.866MW保证工况(THA)下出力330.203kW工作转速3000r/min加热器级数8THA工况的保证热耗7807kJ/kW.h2. 试验项目2.1汽轮机热耗率验收工况仃HA)热耗率保证值为7807 kJ/kW.h。试验条件?汽轮机出力为330.203 MW;?额定主蒸汽及再热蒸汽参数;?背压为4.9 kPa;?补给水率为0%。2.2出力保证值验收工况(
3、铭牌工况TRL)出力保证值为330.179 MW。试验条件?额定主蒸汽及再热蒸汽参数;?背压为11.8 kPa?补给水率为3%。2.3最大连续出力工况(T-MCR)出力设计值为352.866 MW。试验条件? 铭牌工况下的主蒸汽流量;? 额定主蒸汽及再热蒸汽参数;? 背压为 4.9 kPa;? 补给水率为 0%。2.4 阀门全开工况 (VWO)241热耗率设计值为7790 kJ/kW.h;出力设计值为367.417 MW2.4.2 试验条件? 阀门全开;? 额定主蒸汽及再热蒸汽参数;? 背压为 4.9 kPa;? 补给水率为 0%。2.5 高加解列工况2.5.1 出力设计值为 330.126
4、MW。2.5.2 试验条件? 高加解列;? 额定主蒸汽及再热蒸汽参数;? 背压为 4.9 kPa;? 补给水率为 0%。2.6 75% 额定负荷工况热耗率设计值为7963 kJ/kW.h;出力设计值为247.649 MW2.6.2 试验条件? 额定主蒸汽及再热蒸汽参数;? 背压为 4.9 kPa;? 补给水率为 0%。2.7 50% 额定负荷工况热耗率设计值为8314 kJ/kW.h;出力设计值为165.124 MW2.7.2 试验条件? 滑压运行;? 背压为 4.9 kPa;? 补给水率为 0%。3. 试验依据3.1汽轮机性能试验规程 (ANSI/ASME PTC6 1996);3.2火电机
5、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 (电力工业部 1998年版) ;3.3水和水蒸汽性质表:国际公式化委员会1967年工业用IFC方程。4. 试验测点、测量方法及仪表4.1试验热力系统及测点布置试验热力系统及测点布置图见附件1、试验测点清单详见附件2。试验测点说明所有测点安装均应符合附件3汽轮机性能试验测点安装说明中的要求。 主蒸汽、高压缸排汽、再热蒸汽、中压缸排汽及最终给水温度等重要测点 米用双重测点;主流量测量采用ASME PTC6标准推荐的高精度喉部取压长颈式流量喷 嘴(按ASME PTC6标准校验合格)测量主凝结水流量,流量测量管段安装在 5号低 加出口至除氧器入口之间的凝结水管道上,流量差压由两
6、组互成180°的取压口双重取压;辅助流量测量:再热减温水流量、过热减温水流量、轴封系统部分泄漏流 量等辅助流量均采用标准孔板测量;排汽压力采用网笼式探头测量,网笼式探头布置于凝汽器与排汽缸接口的 喉部,每个排汽口均匀布置2个网笼式探头。4.2测量方法及仪表图1:电功率接线图电功率测量:采用0.05级精度功 率变送器测量,三相两表法接线见图1;压力测量:用0.075级高精度 ROSEMOUNT 3051型绝对压力及相对 压力变送器测量,测量值经仪表校验 值,大气压力及仪表位差修正(相对压 力变送器);流量差压测量:差压测量采用0.075级 ROSEMOUNT 3051 差压变送器测量,
7、于试验前对变送器进行校验并 进行仪表修正;温度测量:温度测量采用J型或E型精密级热电偶,补偿导线为精密级导线,冷端在数采系统中自动补偿,测量值 经热电偶校验值修正;图2:数据采集系统示意数据采集:主机采用台式微型计算 机,数据采集部分采用英国施伦伯杰公司 生产的IMP分散式数据采集系统,自动记 录压力、差压、温度、电功率等值,并进 行数据处理,其精度为0.02级,见图2; 储水箱水位变化量的测量:除氧器 水箱、凝汽器热井等系统内储水容器水位 变化用就地水位计人工读数,或从DCS中 读数,标尺最小刻度为毫米;系统内明漏量的测量:漏出和漏入试验热力系统的无法隔离的明漏量,如凝 结水泵和给水泵泄漏等
8、用秒表和量筒人工测量。4.3试验仪表的校验所有试验仪表在试验前均须经法定计量部门或法定计量传递部门校验,并具有合格证书。试验前应校验的仪表如下:?功率变送器?电压互感器及导线二次压力降?电流互感器?压力、差压变送器?热电偶?主凝结水流量喷嘴5. 试验要求5.1机组设备汽轮机及辅助设备运行正常、稳定、无异常泄漏;轴封系统运行良好;真空系统严密性符合要求;高压主汽调节阀能够调整到试验规定负荷的阀位上,油动机升程指示正常, 符合设计曲线,负荷限制器能正常投入且保持阀位在试验时不变。5.2系统热力系统能在试验规定的热力循环下运行并保持稳定;系统隔离符合试验要求。管道、阀门无异常泄漏,不明漏量损失不超过
9、额 定工况主蒸汽流量的0.3%。5.3运行条件调整燃烧状态,使汽轮机参数满足要求,汽轮机运行参数尽可能调整到设 计值并保持稳定,其偏差平均值不应超过表2规定的范围;表2运行参数允许偏差和允许波动运行参数允许偏差允许波动主蒸汽压力3%0.25%主蒸汽温度16C4C再热蒸汽温度16C4C再热器压力降50%/抽汽压力5%/抽汽流量5%/排汽压力2.5%1.0%最终给水温度6C/电功率/0.25%功率因数/1.0%转速5%0.25%532试验前对系统进行补水,使除氧器、凝汽器保持较高的水位,试验期间停 止补水,除氧器水箱及锅炉汽包水位维持恒定,凝汽器热井水位稳定变化,无大 的波动;各加热器水位正常、稳
10、定;不投或尽量少投减温水。如果必须投减温水,则应保持减温水在试验持续 时间内恒定;发电机氢冷系统的氢压及氢纯度调整在额定值。5.4仪表条件所有试验仪表校验合格,工作正常;测试系统安装及接线正确;数据采集系统设置正确,数据采集正常。特别指出:在试验进行中,除影响机组安全的因素外,不得对机组设备及热力系 统作任何操作,停止向系统外排污、排水、排汽。6. 试验方法及步骤6.1试验方法试验时间:应在机组正常运行半年内进行。预备性试验在进行正式试验前必须进行预备性试验,预备性试验的要求与正式试验完全 相同。预备性试验的目的是:1)确认机组是否具备试验条件,检查系统隔离并计算不明泄漏量;2)检查所有试验仪
11、表;3)培训试验人员;4)确定阀门位置。当预备性试验结果证实所有条件均满足正式试验要求后,方可进行正式试 验。如果预备性试验满足正式试验要求,经试验各方同意,预备性试验可以作为 正式试验。热耗率保证值试验根据试验规程,保证值试验需进行重复试验。两次试验修正后的结果偏差不 应超过0.25%。如果两次试验结果相对偏差超过规定值,则应查明原因进行第三 次试验,如果三次试验结果与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仍超过规定值,则三次试验结果 全部作废,否则全部有效。结果取两次有效试验修正后的平均值。同一工况进行重复试验时,必须调节高压主汽调节阀,使负荷至少变化15%, 同时系统恢复补水、排污等,再调整到前一工况相同的条
12、件下进行试验。试验系统隔离试验时热力系统应严格按照设计热平衡图所规定的热力循环进行。任何与该热力循环无关的其它系统及进、出系统的流量都必须进行隔离,无法隔离的流 量要进行测量,系统不明漏量不应超过额定工况主蒸汽流量的0.3%;以下是典型的试验时必须隔离的系统和流量:1)主蒸汽、再热蒸汽、抽汽系统等的管道和阀门疏水;2) 主蒸汽高、低压旁路及旁路减温水;3) 加热器危急疏水至凝汽器;4) 加热器给水、凝结水大小旁路及再循环;5) 加热器壳侧疏水、放气和水侧放水、放气;6) 汽轮机辅助抽汽;7) 水和蒸汽取样;8) 除氧器放水、溢流、放气及与其它机组连接的抽汽和轴封供汽平衡管;9) 补水;10)
13、锅炉连排、定排、吹灰、放汽、疏水。6.1.4.2 试验前由国电热工研究院根据机组热力系统拟订 系统隔离清单 交运行 人员。运行人员必须熟悉系统隔离清单中需进行隔离的阀门的名称、编号和 所在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将要隔离的阀门分为三组:第一组(A) 是机组正常运行时可以长期隔离的阀门(如:管道、阀门的疏水等);第二组(B)是试验期间(通 常3天5天)可以暂时隔离的阀门(如:加热器危急疏水和凝结水、给水旁路等); 第三组(C)是试验前必须隔离,但试验后要立即恢复的阀门(如:锅炉连排、定排、 除氧器放气、补水等 )。试验前可分期、分批进行隔离操作。通常大多数需隔离的阀门属于第一组和第二组,这些阀门的隔
14、离操作和检查 工作量相当大,应在试验前几天就开始进行。6.1.4.3 试验前由运行人员进行阀门隔离操作,试验人员在现场检查并确认隔离, 已经隔离的阀门应挂有明显的标牌。系统隔离的优劣对试验结果的准确度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应特别予以重 视,仔细隔离和严格检查。6.1.5 试验前机组运行状况调研 在机组试验前,公司必须进行一次详细的机组运行状况调研,检查和分析机组主、辅设备运行参数和热力系统等是否满足试验要求,特别是热力系统阀门的 泄漏情况,提出详细的系统、阀门消缺清单和主辅设备消缺清单,在停机期间安 排消缺。6.1.6 试验持续时间和读数频率 稳定运行半小时后开始试验,预备性试验和正式试验每一工
15、况持续时间为 2小时,IMP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时间间隔为 30秒,人工记录数据读数时间间隔为 5 分钟。6.2 试验步骤6.2.1 按试验要求进行系统隔离,并进行检查,满足要求后,试验各方代表会签;6.2.2 除氧器和凝汽器补水至较高水位,以维持试验进行中不向系统补水;6.2.3 调整运行参数,使之尽可能达到设计值,并维持参数稳定,偏差及波动值 符合试验规程要求;6.2.4 调整高压主汽调节阀阀位,使阀位、负荷及各参数满足试验规定值,并记 录各油动机升程;6.2.5 调整发电机功率因素在 0.850.90之间,氢压及氢气纯度在额定值;6.2.6 机组设备及系统进入稳定运行半小时至 1小时;6.2
16、.7 检查数据采集系统及一、二次仪表,确认工作正常,试验记录人员进入指 定位置;6.2.8 按规定时间统一开始试验数据采集和记录;629试验结束,由试验负责人汇总试验采集数据及人工记录数据,确认有效, 试验各方代表会签;在进行正式试验前先进行预备性试验。 预备性试验后,需有时间整理数据, 初步计算试验结果和系统不明漏量,在预备性试验结果证实所有条件已满足正式 试验要求后,方可进行正式试验。如果预备性试验满足正式试验要求,经试验各 方同意,可以作为一次正式试验。7. 数据处理7.1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的每一工况试验数据用“数据处理计算程序”进行处理, 包括平均值计算、零位、水柱、大气压力、仪表校验值
17、等项的修正。7.2同一参数多重测点的测量值取算术平均值。7.3人工记录的各储水容器水位变化量根据容器尺寸、记录时间和介质密度将其 换算成当量流量。7.4电功率经电压互感器及导线二次压力降和功率因数修正。d2rC7.5主凝结水流量按下式计算(见ASME PTC61996及GB/T262493)。式中:C喷嘴流出系数(该系数经校验得到);& 流体的膨胀系数; d运行状态下的喷嘴喉部直径,m ; p喷嘴差压,Pa;P f1实测介质的密度,kg/m3;B 实际运行状态下的喷嘴喉部直径与管道直径之比。qcf 147.6试验热耗率及高、中、低压缸效率计算,按照ASME PTC61996及ASMEP
18、TC6A 1982方法计算(低压缸效率以排汽有效能终点为准(UEEP)。试验热耗率按下式计算。HRFfwHms H fwF rh H hrhH crhFsspH msH sspFrhspHhrhH rhsp式中:Ffw给水流量(由实测的主凝结水流量经除氧器和高压加热器热平衡计算出高压加热器出口给水流量得出),kg/h;Hms-主蒸汽焓值,kJ/kg ;Hfw主给水焓值,kJ/kg ;F crh冷再热流量,kg/h ;Hhrh -热再热焓值,kJ/kg;Hcrh-冷再热焓值,kJ/kg;Frhsp再热减温水流量,kg/h ; H rhsp再热减温水焓值,kJ/kg; Fssp过热减温水流量,kg
19、/h; H ssp过热减温水焓值,kJ/kg ;Pc 发电机终端输出功率, kW ;Pexc采用静态励磁时发电机端供应励磁变压器的功率,kW。7.6.2 高、中压缸效率是根据实测的进出高、中压缸蒸汽的参数来确定,低压缸 效率是由低压缸的进汽参数,排汽压力及通过整个汽轮机的能量平衡得出的低压 缸排汽焓来计算。7.7 按照 ASME PTC6 1996及 ASME PTC6A 1982 的方法对试验热耗率进行 系统和参数修正。7.7.1 系统修正包括:? 各储水容器的水位变化;? 各加热器端差;? 抽汽管道压损;? 再热减温水流量;? 过热减温水流量;? 凝结水泵和给水泵焓升;? 凝结水过冷度。7
20、.7.2 参数修正包括:? 主蒸汽压力;? 主蒸汽温度;? 再热蒸汽温度;? 再热蒸汽压损;? 排汽压力。nuHH事平衡盘漏汽L DHIM AX电BALSVJU二 USSRWWKQBNT_x 一fGJ1GJ2GJ3VTTo-KDJ5DJ6DJ7DJ8CF-O附件1宁夏中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2X 330MW汽轮机性能考核试验测点布置VTTY?A UIX温度压力流量附件2宁夏中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X300MV汽轮机性能考核试验测点清单A压力测点序号测点名称单位额定参数检测范围KKS码热工院试验测点编号测点位置安装要求1自动主汽门前蒸汽压力AMPa16.670-20TEST-P-MSAA侧自动主汽门
21、前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2自动主汽门前蒸汽压力BMPa16.670-20TEST-P-MSBB侧自动主汽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3周节级压力MPa11.990-20TEST-P-FirSta调节级后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4高压缸排汽压力MPa3.530-5TEST-P-HEXAA侧高排逆止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5再热蒸汽压力AMPa3.180-5TEST-P-RHAA侧中压主汽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6再热蒸
22、汽压力BMPa3.180-5TEST-P-RHBB侧中压主汽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7中压缸排汽压力MPa0.7940-2TEST-P-IEXAA侧中低压连通管上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8低压缸排气压力A1kPa5.40-20TEST-P-LEXA1凝汽喉部安装网笼探头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5, , , , 9低压缸排气压力A2kPa5.40-20TEST-P-LEXA2凝汽喉部安装网笼探头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5, , , , 10低压缸排气压力B1kPa5.40-20TEST-P-LEX
23、B1凝汽喉部安装网笼探头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5, , , , 11低压缸排气压力B2kPa5.40-20TEST-P-LEXB2凝汽喉部安装网笼探头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5, , , , 121段抽汽压力MPa5.360-10TEST-P-1E1段抽汽电动调节门及抽汽逆止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2.6131号高加进汽压力MPa5.360-10TEST-P-1HHS1号高加进汽口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2.614 :2号高加进汽压力MPa3.530-5TEST-P-2HHS2号高加进汽口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
24、.3,, , 2.6153段抽汽压力MPa1.520-2.5TEST-P-3E3段抽汽电动调节门及抽汽逆止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163号高加进汽压力MPa1.520-2.5TEST-P-3HHS3号高加进汽口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17 4段抽汽压力MPa0.7940-1TEST-P-4E4段抽汽电动调节门及抽汽逆止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18除氧器进汽压力MPa0.7940-1TEST-P-DEAS除氧器进汽口前,进汽调整门后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
25、6195段抽汽压力MPa0.4580-1TEST-P-5E5段抽汽电动调节门及抽汽逆止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205号低加进汽压力MPa0.4580-1TEST-P-4LHS5号低加进汽口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21 6段抽汽压力kPa2550-500TEST-P-6E6段抽汽电动调节门及抽汽逆止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22 6号低加进汽压力kPa2550-500TEST-P-6LHS6号低加进汽口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237号低加进汽压力kPa12
26、80-200TEST-P-7LHS7号低加进汽口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4243号低加进汽压力kPa610-100TEST-P-8LHS8号低加进汽口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425凝结水(除氧器入水)压力MPa1.20-2TEST-P-CON流量喷嘴正压侧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231, , 2.6, 26凝泵出水压力MPa1.50-2TEST-P-CPO凝结水泵出口总管上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26给泵出水压力MPa280-30TEST-P-FPO给泵出口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
27、627平衡盘漏汽压力AMPa1.080-2TEST-P-toBP(A)流量孔板正压侧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 28平衡盘漏汽压力BMPa-TEST -P-toBP(B)流量孔板正压侧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 29轴封冷却器进汽压力kPa1100-200TEST-P-CFS轴封冷却器进汽口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430再热减温水压力MPa100-20TEST-P-RHDS给水泵三级抽头出口见测点安装说明:2.1, 2.2,2.3, , , 2.631大气压力kPa100200-B 温度测点序号测点名称单位额定参
28、数检测范围KKS码热工院试验测点编号测点位置安装要求1自动主汽门前温度AC537500-600TEST-T-MSAA侧自动主汽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2自动主汽门前温度BC537500-600TEST-T-MSBB侧自动主汽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3高压缸排汽温度AC337.7300-400TEST-T-HEXAA侧高排逆止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4高压缸排汽温度BC337.7300-400TEST-T-HEXBB侧高排逆止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5再热蒸汽温度AC537500-600TEST-T-RHAA侧中压主
29、汽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3.1,3.2,3.36再热蒸汽温度BC537500-600TEST-T-RHBB侧中压主汽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3.1,3.2,3.37中压缸排汽温度C315.5300-400TEST-T-IEXAA侧中低压连通管上见测点安装说明:3.1,3.2,3.38中压缸排汽温度C315.5300-400TEST-T-IEXBB侧中低压连通管上见测点安装说明:3.1,3.2,3.391段抽汽温度C370.3400-500TEST-T-1E1段抽汽电动调节门及 抽汽逆止门前,相应压 力测点下游1-2倍管径 处见测点安装说明:3.1,3.2,3.3101号高加进汽温度C370.3300
30、-400TEST-T-3HHS1号高加进汽口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112号高加进汽温度C315.5300-400TEST-T-2HHS2号高加进汽口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123段抽汽温度C428.6400-500TEST-T-3E3段抽汽电动调节门及 抽汽逆止门前,相应压 力测点下游1-2倍管径 处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133号高加进汽温度C282400-500TEST-T-3HHS3号高加进汽口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14 4段抽汽温度C337.7300-400TEST-T-4E4段抽汽电动调节门及抽汽逆止门前见测点安装说
31、明:3.1, 3.2,3.315除氧器进汽温度C337.7300-400TEST-T-DEAS除氧器进汽口前,进汽调整门后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165段抽汽温度C274.6200-300TEST-T-5E5段抽汽电动调节门及 抽汽逆止门前,相应压 力测点下游1-2倍管径 处见测点安装说明:3.1,3.2,3.3175号低加进汽温度C274.6200-300TEST-T-5LHS5号低加进汽口见测点安装说明:3.1,3.2,3.318 6段抽汽温度C210.4100-200TEST-T-6E6段抽汽电动调节门及 抽汽逆止门前,相应压 力测点下游1-2倍管径 处见测点安装说明:3
32、.1,3.2,3.319 6号低加进汽温度C210.4100-200TEST-T-6LHS6号低加进汽口见测点安装说明:3.1,3.2,3.3203号低加进水温度C35.70-100TEST-T-8LHI8号低加进口凝结水管道上见测点安装说明:3.1,3.2,3.3213号低加疏水温度C45.70-100TEST-T-8LHD8号低加疏水调整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227号低加出水温度C102.30-100TEST-T-7LHO8号低加出口凝结水管道上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237号低加疏水温度C87.80-100TEST-T-7LHD7号低加疏水调整门前见
33、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24 6号低加进水温度C102.3100-200TEST-T-6LHI6号低加进口凝结水管道上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25 6号低加疏水温度C107.9100-200TEST-T-6LHD6号低加疏水调整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265号低加进水温度C123.2100-200TEST-T-5LHI5号低加进口凝结水管道上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275号低加出水温度C144.3100-200TEST-T-5LH05号低加出口凝结水管道上见测点安装说明:3.1,3.2,3.3285号低加疏水温度C128.810
34、0-200TEST-T-5LHD5号低加疏水调整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3.1,3.2,3.329除氧器出水温度AC167.6100-200TEST-T-DEAOA除氧器下水管上,A泵入口电动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3.1,3.2,3.330除氧器出水温度BC167.6100-200TEST-T-DEAOB除氧器下水管上,B泵入口电动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3.1,3.2,3.3313号高加进水温度C170.8100-200TEST-T-3HHI3号高加进口给水管道上见测点安装说明:3.1,3.2,3.3323号高加出水温度C236200-300TEST-T-3HH03号高加出口给水管道上见测点安装说明:
35、3.1, 3.2,3.3333号高加疏水温度C176.4200-300TEST-T-3HHD3号高加疏水调节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34 :2号高加出水温度C252200-300TEST-T-2HH02号高加出口给水管道上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35 :2号高加疏水温度C202.1200-300TEST-T-2HHD2号高加疏水调节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361号高加出水温度C266.3200-300TEST-T-1HH01号高加出口给水管道上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371号高加疏水温度C245.7200-300TEST-
36、T-1HHD1号高加疏水调节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38最终给水温度AC269.1200-300TEST-T-FFWA给水大旁路后给水管道上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39最终给水温度BC269.1200-300TEST-T-FFWB给水大旁路后给水管道上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40凝汽器热井出水总管温度C34.30-100TEST-T-HWOAA侧热井出水管道上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41轴封冷却器进汽温度C180100-200TEST-T-CFS轴冷进汽管道上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42轴封冷却器疏水温度C36
37、0-100TEST-T-CFD轴冷疏水调整门前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43轴封冷却器进水温度C34.50-100TEST-T-CFI轴冷进口凝结水管道上见测点安装说明:3.1, 3.2,3.3C 流量测点序号测点名称单位额定参数检测范围KKS码热工院试验测点编号测点位置安装要求1凝结水流量At/h-TEST-F-CONA5号低加出口至除氧器入口凝结水管道上见测点安装说明:1.1.1 , 2凝结水流量Bt/hTEST-F-CONB3过热器一级减温水流量At/h-TEST-F-SHD1A见测点安装说明:, , 4过热器一级减温水流量Bt/h-TEST-F-SHD1B见测点安装说明:
38、, , 5过热器二级减温水流量At/h-TEST-F-SHD2A见测点安装说明:, , 6过热器二级减温水流量Bt/h-TEST-F-SHD2B见测点安装说明:, , 7再热器减温水流量t/h-TEST-F-RHDA见测点安装说明:, , 8小机进汽总流量t/h-TEST-F-STUR四段抽汽至小机进汽总 管上见测点安装说明:, , 10平衡盘漏汽流量At/h-TEST-T-toBP(A)机上侧平衡盘漏汽管道上见测点安装说明:, , D 功率测点序号测点名称单位额定参数检测范围KKS码热工院试验测点编号测点位置安装要求1电功率kW-TEST-W-GWA发电机出口 PT、CT试验端子见测点安装说
39、明:52电功率kW-TEST-W-GWB发电机出口 PT、CT试验端子见测点安装说明:5E 水位测点序号测点名称单位额定参数检测范围KKS码热工院试验测点编号测点位置安装要求1除氧器水位mm-TEST-L-DEA除氧器-2凝汽器A水位mm-TEST-L-CONA凝汽器-3凝汽器B水位TEST-L-CONB凝汽器11平衡盘漏汽流量Bt/hTEST -T-toBP(B)机下侧平衡盘漏汽管道见测点安装说明:121,122, ,125汽轮机性能试验安全措施、总则1. 为贯彻电力生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确保承包企业(下称乙方) 与发包方(下称甲方)在生产现场测试工作人员的人身与设备安全,特
40、制订 本措施。2. 乙方在签订合同时,根据承包测试的项目制订出本行业安全作业规定,与技 术措施一并执行。在开工前要求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学习、考核,以便工作 人员熟悉、执行本措施和行业安全作业的规定。3. 乙方在甲方生产现场测试工作过程中,必须指定负责人以及安全员(或兼 职),监督工作人员安全作业。4. 禁止乙方工作人员擅自超越合同以外其它项目的作业, 以及擅自进入非作业 区域、容器,防止发生意外。5. 需要进行合同规定的设备隔离测试项目时,必须先办理工作票。二、对工作人员安全及服装的要求1. 工作人员应掌握触电窒息急救法、 心肺复苏法, 并具有关烧伤、 烫伤、外伤、 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以及消
41、防知识。2.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着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2.1 工作服的纽扣、袖口必须扣好,工作服不得有易被转动、移动的机器 绞、钩住的部分。2.2 必须带上安全帽,系紧帽带。2.3 禁止带围巾,穿长衣服。2.4 工作服不得采用尼龙、化纤混纺的面料,以防遇火燃烧加重烧伤程度。2.5 禁止打赤脚、穿拖鞋、凉鞋、或湿脚。2.6 女性工作人员禁止穿裙子、穿高跟鞋,长发必须盘牢在安全帽内。3. 防触电措施3.1 乙方作业用仪器设备所使用的电源,必须自带并串接漏电保护器,进电端电 源的泊接必须与甲方用工部门的人员联系,由甲方电工给予办理,禁止擅自 泊接。3.2行灯必须用 36V 电源,潮湿或周围全是金
42、属的地方,必须使用 12V 电源,禁 止使用 36V 以上电源。行灯变压器应放在容器外的地方,其外壳应接地。3.3 雷雨天气禁止在避雷针、避雷器、线路塔杆、变压器下、以及室外电气设备 接地线处停留。3.4 不得用湿手去触摸电源开关或其它电气设备的外壳,不得使用已损伤或裸漏 电线。禁止碰触已损伤或裸漏的有电或无电的任何电线,禁止拉扯任何有电 或无电的电线。3.5 不得擅自打开任何电气、控制盘柜,禁止进入电气、探伤等试验场地。3.6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材料移开电源线,使触电人脱离 电源,并进行急救,否则禁止接触带电者。如在高空作业,抢救时必须注意 防止高空坠落。4. 防高空坠落
43、、机械、热、爆炸伤害措施4.1 禁止进入未采取安全措施并未办理工作票的凝汽器、加热器等。4.2 禁止靠近、碰触现场设备的旋转和移动部分。以及静止备用设备(指随时可 能启动)的旋转和移动部分。禁止靠近设备的吸风口、风机与给水泵调节传 动连杆,电动、气动、液动阀门杆、汽轮机盘手柄等。上述设备固定部分的 测试禁止戴手套。并注意手、身体、工器具与转动、移动部分保持有足够的 安全距离(含传动杆移动范围) 。4.3 禁止踩攀栏杆、采样管道、仪用气管道、设备、电缆、支吊架、盘柜、防护 罩,以及在其上行走、坐立。4.4 应尽可能避免靠近和停留在可能受到烫伤的地方。例如:汽、水、燃油管道 的法兰盘、阀门、煤粉系
44、统和锅炉烟道的入孔及检查孔,以及汽水安全门与 排放口,热交换设备与汽包的水位计等处。4.5 发生设备异常运行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应及时撤离危险区域,不准接近该 设备或在该设备附近停留。4.6 禁止移动、触按、操作现场的设备、开关、阀门、标示牌、围栏、孔盖等。4.7 不得围观其它作业现场,以防发生异常时被伤及。4.8 禁止在吊物或高处有施工的地点下方通行或停留。禁止在行走的行车、卸船 机、卸煤机、卸煤小车、装卸机、门吊等所行走的轨道上行走、停留。禁止 攀爬上述设备。4.9 禁止靠近石子煤、煤输送皮带(无论运行或静止的) 。4.10 禁止随意动用现场的消防器材、设施。4.11 禁止利用钓钩来上升或下降人员。4.12 禁止靠近崩紧或随时收紧的绳索。4.13 禁止触动阀门手轮、操作把手、阀门执行机构等。4.14 生产现场严禁烟火与吸烟。油泵房、油区、制氢站、危险品库,蓄电 池室禁止带入火种,并不得进行会产生火花的测试等作业。4.15 高空(指离开固定平台 1.5 米)作业要先系牢合格的安全带,安全带 挂钩应挂在牢靠的固定物上。 安全带使用中任何部位不得与尖利的物件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关抵押借款合同范文
- oem委托加工合同协议常用范本年
- 变电站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模板
- 2024年高考英语 (全国甲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
- 个人商品购销合同
-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货物运输合同、法规与保险
-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造纸机购买合同
- 民政局离婚的协议书范本
- 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的质量、进度、保密等保证措施
- 县城屠宰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3节 圆的方程【课件】
- 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生物(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 含解析
-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件
- 《公路养护安全培训》课件
- 公益捐助活动影响力评估方法
- 2025年中国陪诊服务行业现状、发展环境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第七讲推动构建新时代的大国关系格局-2024年形势与政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