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预案乙肝疫苗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预案_第1页
工作预案乙肝疫苗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预案_第2页
工作预案乙肝疫苗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预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乙肝疫苗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预案乙肝和乙脑疫苗均为用于儿童免疫规划安全有效的疫苗。由于个体差异,少数人在疫苗接种后会出现一些轻微的疫苗反应,极个别人可能出现罕见的严重症状。为有效应对和处置接种可能引起的异常反应,保证本次乙肝、乙脑疫苗补种工作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预案。一、目的预防或尽可能减少接种后异常反应的发生,保护受种者健康;及时调查、处理和上报可能出现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预防、减少和平息其产生的不良影响,保证免疫接种正常实施。二、组织及人员安排省、市、县各级均应按照陕西省2009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和陕西省2009年乙脑疫苗查漏补种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成立由神经内科、儿科

2、、传染病、流行病、免疫规划等专家组成的“乙肝乙脑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处理小组”,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当地可能发生的乙肝、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工作。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须组织抽调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负责协助辖区各接种点接种人员,对发生的疑似异常反应病例进行及时诊断、治疗和处理。三、定义和分类(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定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或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不良反应(二)疑似异常反应的分类1、一般反应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

3、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病情轻微,多于数天内恢复。2、异常反应异常反应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与疫苗的毒株、纯度、生产工艺、附加物等因素有关。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病情相对较重,多需要临床处置。3 、疫苗质虽事故由于疫苗在生产过程中质虽不合格,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疫苗质H问题包括疫苗毒株、纯度、生产工艺、附加物、外源性因子、出厂前检定等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疫苗生产规范或标准。4 、实施差错事故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5、偶合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

4、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无关。6、心因性反应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性反应。心因性反应与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无关。7、不明原因反应。四、报告和调查(一)报告范围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H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反应。(二)调查报告程序与时限接种点或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在对

5、症处理和治疗的同时应尽快(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进行核实和调查,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见附件1-1)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见附件1-2)。并在调查后24小时内将报告卡和个案调查表通过网络进行上报(报告方法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网报操作手册)。市级应每天上网对县级报告的个案进行审核,关注辖区内不良反应报告情况。对于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421天内出现的临床诊断为乙脑的病例,在进行个案调查的同时应收集病例脑脊液,于-20C下保存,在冷藏条件下送省级实验室进行检测。对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罕见、群

6、体性反应、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异常反应,县级异常反应诊断处理小组在调查处理的同时,应在2小时内向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市级异常反应诊断处理小组在调查核实后,及时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五、异常反应的处理异常反应调查处理的目的是尽快查明病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更多病例出现,保护受种者健康,避免由于异常反应成为社会热点而妨碍正常的免疫接种活动。(一)各接种点在疑似异常反应发生后,接种组医务人员必须尽快做出初步判断,并立即对发生异常反应的病例给予对症治疗、处理(常见异常反应处理,参考附件2);对接种点无法处理的异常反应病例,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请求派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赴该接种点帮助处理;同时,各接种点

7、必须保存所有可能与异常反应发生相关的物证(疫苗、注射器等)。(二)县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处理小组在接到异常反应发生的报告后,立刻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如需技术援助,立即向上级提出请求并协助上级调查处理。(三)市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处理小组在接到县级重大异常反应发生的报告后,立刻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同时,将事件处理过程及结果及时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如需技术援助,立即向上级提出请求。(四)省级乙肝、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处理小组在接到市级技术援助的请求后,迅速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各级异常反应诊断处理小组在整个调查过程中,要依法、科学、规范、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判

8、定以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处理小组的结论为准。县、市两级在本次补种活动结束后,要将本次活动的异常反应监测、调查、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并逐级上报。六、保障措施(一)各县要做好应对可能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的各项准备工作,救护车和临床医生须在群体性免疫接种实施期间随时待命,一旦需要,立即赶赴现场。(二)为确保本次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顺利开展,接种点必须储备所需的急救药品和器械,5%或10%葡萄糖液体、1:1000肾上腺素针剂、抗过敏药物及其它常规急救药品。附件1-1: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附件1-2: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附件2:常见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方法(参考)附件1-1

9、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2. T.县国标俏:UUUUUU发生年份:口口口口编号:口口口口姓名:3. 性别:1男2女口出生日期:年月日(公历)口口口口口口口4. 年龄:周岁月龄口口口口监护人姓名:5. 现地址:6. 联系电话:7. 可疑疫苗接种情况:(按最可疑的疫苗顺序填写)疫苗名称生产企业批号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接种剂量接种剂次接种时间123411.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12.就诊时间年月日时分13.报告时间年月日时分14.主要临床特征:初步临床诊断诊断单位:15.是否为群体性反应1是2否口群体性反应编码: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报告单位:报告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报告人:附件1-2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

10、调查表1县国标码2发生年份3编号4姓名5性别1男2女6出生日期年月_日7年龄8职业周岁_一月龄9现住址10联系电话11监护人姓名二、就诊与报告情况1发生时间年月_日_时_分2就诊时间3就诊单位年月_日_时_分4报告时间5报告单位年月_日_时_分6报告人三、临床资料一、基本情况1临床经过(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和治疗等)口口/口口/口口/ / / /2初步临床诊断3是否住院1是2否如果是,医院名称病历号住院日期出院日期4病人转归如死亡,死亡时间病理解剖解剖结论四、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接种前患病史如有,疾病名称接种前精神状况接种前过敏史如有,过敏物名称家庭成员中有无遗传病年月日年月日1

11、治愈2好转3后遗症4死亡5不详年月日时分1是2否1有2无3不详1活泼2萎靡3忧郁4紧张5恐惧6其它1有2无/传染病/精神病/癫痫/过敏/惊厥等1有2无3不详五. 如有,疾病名称,既往接种史和异常反应史既往接种疫苗名称既往发生异常反应如有异常反应,反应发生日期接种疫苗名称临床诊断诊断单位六、可疑疫苗接种情况(1一)可疑疫苗疫苗名称规格(剂/支.粒)生产企业批号有效日期来源接种剂量(ml.粒)接种剂次接种时间10接种途径11接种部位12疫苗外观13保存容器14保存温度(C)15有无批签发合格证书16疫苗是否送检17送检日期18检定单位19检定结果二)稀释液稀释液名称规格(ml/支)生产企业(按最可

12、疑的疫苗顺序填写)疫苗1疫苗2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疫苗3疫苗4疫苗1疫苗2疫苗3疫苗44批号5有效日期6来源7稀释液外观8保存容器9保存温度(C)(三)注射器疫苗11注射器名称2注射器类型3规格4生产企业5批号6有效日期7来源8支注射器接种人数9消毒方式(四)接种人员与操作疫苗11接种人员姓名2性别3年龄4工作单位5何时从事预防接种工作6是否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7有无预防接种培训合格证8最近接受培训时间9接种地点10接种操作程序是否正确七、其它情况1接种同批次疫苗其他人群的发病情况疫苗2疫苗3疫苗4疫苗2疫苗3疫苗42当地类似症状疾病的发病情况八、结论1调查组结论建议2异常反应诊断小组结论3

13、最终临床诊断4反应分类5反应与可疑疫苗的因果关联程度6是否为群体性反应群体性反应编码调查单位(公章)调查人员(签字)调查日期1一般反应2异常反应3疫苗质量事故4实施差错事故5偶合症6心因性反应7不明原因8待定1肯定2极可能3很可能4可能5不太可能6无关7不能分类8待定1是2否口口口口/口口/疑似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填表说明1. 一、基本情况县国标码:填写报告单位所在县(市、区)的6位国标码。2. 发生年份: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4位年份,不是反应报告或调查年份。“发生年份”应与“发生时间”的年份一致。3. 编号:填写反应的4位流水号,如0201o县国标码+发生年份+编号”可生成反应的唯一

14、编码,即ID编码。4. 姓名:填写病人真实姓名,如果婴儿尚未取名,可填写父或母姓名+“子”或“女”。5. 性别:填写代码,1-男2-女。6. 出生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病人的公历日期。7. 年龄:仅当出生日期不详时填写此项;填写病人的实足年龄和实足月龄。8. 职业:填写代码,01-幼托儿童02-散居儿童03-大学生04-中学生05-小学生06-教师07-保育员及保姆08-餐饮食品业09-商业服务10-医务人员11-工人12-民工13-农民14-牧民15-渔(船)民16-干部职员17-离退人员18-家务及待业19-其他。如果为“19-其它”,需注明何种职业。9. 现住址:填写病人当前的家庭住址,

15、包括省、市、县、乡、村各级名称和门牌号。10. 联系电话:填写病人的联络电话,如为儿童,填写其监护人电话,号码内包括地区码。11. 监护人姓名:如果病人为儿童,填写其监护人姓名。二、就诊与报告情况1.发生时间:分”。指反应的症状最早出现时间,按“年月日时分”格式填写,例如“2005年5月10日10时202.就诊时间:指诊为疑似异常反应的最早就诊时间。按“年月日时分”格式填写。3.就诊单位:指在就诊时间就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名称。4.报告时间:指反应最早上报的时间,按“年月日时分”格式填写。5.报告单位:填写反应报告的医疗机构、卫生机构等名称,如“某某医院”等。6.报告人:填写反应报告人的真实姓名。

16、三、临床资料1.临床经过:按时间顺序描述反应的发生经过,包括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尿液、粪便、脑脊液等)结果、辅助检查(如X线、心电图、超声波、CT等)结果以及反应的治疗手段和效果等情况。2. 初步临床诊断:必须是临床诊断病名或主要症状诊断。按“八、结论”中的“最终临床诊断”所列代码填写。如果为“其它”,需注明是何种临床诊断。3. 是否住院:填写代码,1-是2-否。如果是,还需填写以下项目:医院名称:填写住院医院名称。病历号:填写住院医院的病历号。住院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出院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4. 病人转归:填写代码,1-治愈2-好转3-后遗症4-死亡5-不

17、详。如果病人死亡,还需填写以下项目:死亡时间:按“年月日时分”格式填写。病理解剖:指是否对尸体进行病理解剖,填写代码,1-是2-否。解剖结论:按解剖诊断书上的死因诊断结论填写。1. 四、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接种前患病史:接种前1个月内有无患过或现患某种疾病(如发热、感冒、传染病、遗传病、慢性病等),填写代码,1-有2-无3-不详。如果有,需填写所患全部疾病的名称。2. 接种前精神状况:填写代码,1-活泼2-萎靡3-忧郁4-紧张5-恐惧6-其它。如果为“6-其它”,需注明何种精神状况。3. 接种前过敏史:填写代码,1-有2-无。如果有,需填写过敏物(如疫苗、血清、药物、花粉、食物等)的名称。4.

18、家庭成员中有无遗传病/传染病/精神病/癫痫/过敏/惊厥等:指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成员中有无这些疾病史,填写代码,1-有2-无3-不详。如果有,需填写疾病名称。1. 既往接种史和异常反应史既往接种疫苗名称:填写既往接种疫苗的常用英文缩写,如BCGOPVDPTMVHepBDT、Hib、MM痔,如无英文缩写,用中文简称,如乙脑灭活、风腮二联等。2. 既往发生异常反应:在既往接种的疫苗中有无发生异常反应,填写代码,1-有2-无。3. 如果既往接种疫苗中有异常反应,需填写:反应发生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接种疫苗名称:指发生异常反应的既往接种疫苗名称。临床诊断:填写临床诊断的病名或主要症状诊断。诊断单

19、位:作出临床诊断的医疗、卫生等机构名称。六、可疑疫苗接种情况疑似异常反应通常涉及一种疫苗,但个别情况下病人可能同时或先后接种数种疫苗(一般最多4种)。因此,必须对所有的可疑疫苗进行调查,按最可疑的疫苗顺序填写此项内容,与反应根本无关的疫苗不必填写。(一)可疑疫苗1. 疫苗名称:按下列代码填写。编码疫苗全称2.02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03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25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26 乙型脑炎灭活疫苗规格:按“剂/支(粒)”填写疫苗的规格。3.生产企业:按下列代码填写。4.编码企业全称编码企业全称01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24大连汉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02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20、25大连金港安迪生物制品有限公司03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26吉林亚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4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7山东省生物制品研究所05北京高科生命科学技术开发公司28常州药业延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06北京祥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9浙江普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07北京华尔盾生物技术公司30浙江天元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8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1浙江卫信生物药业有限公司09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32宁波荣安生物药业有限公司10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33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1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34河南普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2 昆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35陕西省生物

21、制品研究所13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36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14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37深圳市卫武光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5 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8海南省生物制品研究所16 辽宁生物技术公司39(德国)凯龙-贝林公司17 辽宁成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40(美国)默沙东公司18 辽宁依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41(美国)葛兰素史克生物制品公司19 沈阳百奥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42(法国)赛诺菲-巴斯德公司20 沈阳安迪生物高科技公司43(瑞士)博尔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1 大连高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44(意大利)贝斯迪大药厂22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松辽生物制品厂45其它23 大连昆阳制药有限公司

22、批号:填写接种疫苗安甑或包装上所标名的批号。5.有效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6.来源:指疫苗从何单位进货,填写单位名称,如CDC疫苗生产企业、疫苗经销企业等。7.接种剂量:填写接种的疫苗剂量,只填写数字,例如乙脑接种0.5ml,填写“0.58.接种剂次:指疫苗接种的第几剂(针),只填写数字,例如DPT第2针,填写“2”即可。9.接种时间:按“年月日时分”格式填写,为公历日期和时间。10接种途径:填写代码,1-肌内2-皮下3-皮内4-口服5-其它。如果为“5-其它”,需注明何种接种途径。11.接种部位:填写代码,1-左上臂2-右上臂3-左臀部4-右臀部5-大腿内侧6-其它。如果为“6-其它”

23、,12.需注明何种接种部位。疫苗外观:指疫苗有无变色、霉变、异常沉淀物或安甑有无裂纹等,填写代码,1-正常2-不正常。13.保存容器:指接种过程中疫苗保存在何处,填写容器名称,如冰箱、冷藏包等。14.保存温度:填写保存疫苗的摄氏温度,只填写数字,例如4C,填写“4”即可。15. 有无批签发合格证书:查看疫苗批签发合格证书的复印件,填写代码,1-有2-无。16. 疫苗是否送检:填写代码,1-是2-否。17. 送检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为公历日期。18. 检定单位:填写疫苗检定机构的名称。19. 检定结果:填写疫苗检定机构对疫苗的检定结果。(二)稀释液1. 稀释液名称:如果疫苗有稀释液,填写

24、稀释液安甑标明的名称。2. 规格:指每支稀释液的毫升数,只填写数字,如10ml/支,填“10”即可。3. 生产企业:填写生产稀释液的企业名称,其代码与疫苗生产企业相同。4. 批号:填写稀释液安甑或包装上标明的批号。有效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如果稀释液安甑或包装上所标名的不是有效日期和“年月日”格式,则转化成此格式。5. 来源:指稀释液从何单位进货,填写单位名称。6. 稀释液外观:判断稀释液有无变色、霉变、异常沉淀物或安甑有无裂纹等,填写代码,1-正常2-不正常。7. 保存容器:指接种过程中稀释液保存在何处,填写容器名称,如冰箱、冷藏包等。8. 保存温度:填写保存稀释液的摄氏温度,只填写数

25、字,例如4C,填写“4”即可。(三)注射器1. 注射器名称:填写注射器的商品名称,例如BD等。2. 注射器类型:填写代码,1-普通一次性注射器2-自毁型注射器3-玻璃注射器4-其它。如果为“4-其它”,需注明何种注射器类型。3. 规格:注射器的容积规格(ml数),只填写数字(保留1位小数),如0.5ml,填写“0.5”。4. 生产企业:填写生产注射器的企业名称。5. 批号:填写注射器或包装上标明的批号。6. 有效日期:按“年月日”格式填写,为公历日期。7. 来源:指注射器从何单位进货,填写单位名称。8. 一支注射器接种人数:只填写数字,例如一支注射器同时注射5人,则填写“5”即可。9. 消毒方

26、式:如果为玻璃注射器类型,则填写此项代码,1-未消毒2-高压蒸汽3-煮沸4-其它。如果为“4-其它”,需注明何种消毒方式。(四)接种人员与操作1. 接种人员姓名:填写实施疫苗接种的人员姓名。2. 性别:填写代码,1-男2-女。3. 年龄:填写接种人员的实足年龄,只填写数字,如25岁,填“25”即可。4. 工作单位:填写接种人员所在的工作单位,如医院、卫生院、CD篇。5. 何时从事预防接种工作:填写最早从事接种工作的年份和月份,例如“2001年4月”。6. 是否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指预防接种专业技能培训,填写代码,1-是2-否。7. 有无预防接种培训合格证:指上级部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填写代码,

27、1-有2-无。8. 最近接受培训时间:填写最近一次接受培训的年份和月份,例如“2003年5月”。9. 接种地点:填写代码,1-医院或卫生院2-村卫生室3-学校4-家中5-其它,如为“5-其它”,需注明接种地点。10. 接种操作程序是否正确:根据对接种过程的调查,判断接种操作程序是否正确,填写代码,1-是2-否。1. 七、其它情况接种同批次疫苗其他人群的发病情况:描述相同批号的所有可疑疫苗在其他人群使用的人数,发生的类似反应人数。当地类似症状疾病的发病情况:描述类似症状病人在当地同类人群(包括接种人群和未接种人群)中最近几年的发病人数、发病率等。八、结论1. 调查组结论:指调查小组经过调查、分析

28、和讨论后得出的尽可能一致的结论。填写格式为反应发生的原因分类加临床诊断,例如,“一般反应-轻度发热”、“一般反应-红肿强反应”、“异常反应-过敏性皮疹”、“异常反应-无菌性脓肿”,“异常反应-脊灰疫苗相关病例”、“事故-皮肤消毒不严-局部脓肿”、“事故-误种卡介苗-淋巴结炎”、“偶合症-乙脑”、“心因性反应-瘴症”等等。建议:描述调查组对反应诊断、治疗、处理和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建议。2. 异常反应诊断小组结论:如果反应经过省、市和/或县级异常反应诊断小组鉴定,描述各级的鉴定结论。填写格式与“调查组结论”相同。最终临床诊断:填写一种最主要的最终临床诊断病名。按下列代码填写;如果为“其它”,需注明是

29、何种临床诊断。编码临床诊断名称编码临床诊断名称01无菌性脓肿19局部化脓局部脓肿02热性惊厥20性感染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03过敏性休克21蜂窝织炎04过敏性皮疹22,一毒血症言脓败血症性感染+05、过敏性紫瘢过敏,2306反庄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土局部过敏反应(Arthus反应)24脓毒血症0725晕厥08血管性水肿26瘴症09其它过敏反应27群发性瘴症10多发性神经炎28轻度(37.137.5C)11臂丛神经炎29发热中度(37.638.5C)12癫痫30重度(38.6C)13脑病31弱反应(v2.5cm)局部,一_肿中反应(2.65.0cm)强反应(法5.0cm)14脑炎和脑膜炎3215脊灰疫

30、苗相关病例3316卡介苗淋巴结炎34局部硬结1718卡介苗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35其他反应分类:指反应发生的最终原因分类,填写代码,1-一般反应2-异常反应3-疫苗质量事故4-实施差错事故5-偶合症6-心因性反应7-不明原因。4. 反应与可疑疫苗的因果关联程度:填写代码,1-肯定2-极可能3-很可能4-可能5-不太可能6-无关7-不能分类8-待定是否为群体性反应:填写代码,1-是2-否。群体性反应编码:县国标码6位+发生年度4位+流水号2位,同一起群体性反应中的所有病人的该编码必须相同。附件2常见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方法(参考)反应类型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局部反应注射后数小时至12-24小时,局部出现红肿浸润,红肿范围不超过5.0cm,48-72小时可消退。伴有疼痈、压痈,12-24小时出现,48小时-7天消退。有时伴有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炎,1-2周逐渐消退。轻度反应F不需处理,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全身反应发热:分为轻度(37.137.5C)、中度(37.638.5C)、轻度(38.6C),8-24小时出现,24-48-72小时消退,很少超过3天。蠹性症状:头晕、头痈、乏力、全身不适,1-2天消退。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痈、腹泻,1-2天消退。轻度全身反应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