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固体导热系数的测定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专业医学信息工程班级一班报告人学号同组人学号同组人学号同组人学号理论课任课教师实验课指导教师实验日期415报告日期415实验成绩批改日期浙江中医药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物理教研室实验目的1.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巩固和深化热传导的基本理论;2.学习用稳态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3.学会用作图法求冷却速率;4.了解实验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实验仪器YBF3型导热系数测试仪,冰点补偿装置,杜瓦瓶,测试样品(硬铝、硅橡胶、胶木板、空气等)、游标卡尺等。实验原理早在1882年,法国科学家丁傅里叶就提出了热传导定律,目前各
2、种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都建立在傅里叶热传导定律基础上。热传导定律指出:如果热量是沿着z方向传导,那么在z轴上任一位置zo处取一个垂直截面积ds,以匹表示在z处的温度梯度,以四表示该处的传热速率(单位时dzdt间内通过截面积ds的热量),那么热传导定律可表示成:dTdQ=-从一)z0dsdt(1)dz式中的负号表示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导(即热传导的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比例数入即为导热系数,可见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在温度梯度为一个单位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截面单位面积的热量。利用(1)式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入需解决两个关键的问题:一个是如何在材料内造成一个温度梯度亚并确定其数值;dz另
3、一个是如何测量材料内由高温区向低温区的传热速率施。dt1、"度梯度架为了在样品内造成一个温度的梯度分布,可以把样品加工成平板状,并把它夹在两块良导体一一铜板之间,如图1,使两块铜板分别保持在包定温度T1和T2,就可能在垂直丁样品表面的方向上形成温度的梯度分布。若样品厚度远小丁样品直径(h<<加热传热散热上铜板样品小铜板向上有温度梯度。由丁铜是热的良导体,在达到平时,可以认为同一铜板各处的温度相同,样品内同D),由丁样品侧面积比平板面积小得多,由侧面散去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认为热量是沿垂直丁样品平面的方向上传导,即只在此平行平面上各处的温度也相同。这样只要测出样品厚度h
4、和两块铜板的温度Ti、T2,就可以确定样品图1传热示意图的温度梯度"L。当然这需要铜板与样品表面紧密接触无缝隙,否则中间的空气层h将产生热阻,使得温度梯度测量不准确。为了保证样品中温度场的分布具有良好的对称性,把样品及两块铜板都加工成等大的圆形。2、关"热速率岩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积的热量竺是一个无法直接测定的量,我们设法将这个dt为转化为较容易测量的量。为了维持一个包定的温度梯度分布,必须不断地给高温侧铜板加热,热量通过样品传到低温侧铜板,低温侧铜板则要将热量不断地向周围环境散出。当加热速率、传热速率与散热速率相等时,系统就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称之为稳态,此时低温侧铜板的
5、散热速率就是样品内的传热速率。这样,只要测量低温侧铜板在稳态温度T2下散热的速率,也就间接测量出了样品内的传热速率。但是,铜板的散热速率也不易测量,还需要进一步作参量转换,我们知道,铜板的散热速率与冷却速率(温度变化率)亚有关,其表达式为dtdQdtT2dT-mc一dt(2)tlt2t(S)曲图2散热盘的冷却曲线图在C为铜板的比热容,负号表示热量向低温方向传递。由式中的m为铜板的质量,丁质量容易直接测量,C为常量,这样对铜的散热速率的测量乂转化为对低温侧铜板却速率的测量。铜板的冷却速率可以这样测在达到稳态后,移去样品,用加热铜板直接下铜板加热,使其温度高丁稳态温度丁2(大高出10C左右),再让
6、其在环境中自然冷直到温度低丁T2,测出温度在大丁T2到小T2区间中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描绘出Tt线(见图2),曲线在T2处的斜率就是铜板稳态温度时T2下的冷却速率。其散热应该注意的是,这样得出的亚是铜板全部表面暴露丁空气中的冷却速率,dt面积为2兀B2+2兀fehp(其中Rp和hp分别是下铜板的半径和厚度),然而,设样品截面半径为R,在实验中稳态传热时,铜板的上表面(面积为兀B2)是被样品全部(R=Rp)或部分(R<Rp)覆盖的,由丁物体的散热速率与它们的面积成正比,所以稳态时,铜板散热速率的表达式应修正为:若R=Rp,则dQ_dT兀Rp+2兀RphpdT""C-dT,
7、云Rp十2rRphppp(3)22dQ_dT子一尾-二R2二Rphp"dT""dT2拓+2Rphp将(3)式或(3)式代入热传导定律表达式,考虑到ds=兀六若R<RP,则可以得到导热系数:2hpRp1hdT入=_mc2i2hp2Rp二R2Ti-T2dtT2(4)2_2t.2Rp-R2Rphp1hdT入mc222Rp2RphP-二RT1-T2dt式中的R为样品的半径、h为样品的高度、m为下铜板的质量、c为铜的比热容、Rp和hp分别是下铜板的半径和厚度。各项均为常量或直接易测量。3、用温差电偶将温度测量转化为电压测量本实验选用铜一康铜热电偶测温度,温差为100C
8、时,其温差电动势约为4.0mV。由丁热电偶冷端浸在冰水中,温度为0C,当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mV)与待测温度T(C)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因此,在用(4)或(4)式计算时,也可以直接用电动势£代表温度To实验步骤1、手动测量(1)用游标卡尺测量样品、下铜盘的几何尺寸,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其中铜板的比热容C=0.385KJ/(K-kg);(2)仪器的连接(3)设定加热温度: .按一下温控器面板上设定键(S),此时设定值(SV)显示屏一位数码管开始闪烁。 .根据实验所需温度的大小,再按设定键(S)左右移动到所需设定的位置,然后通辿口数键()、减数键()来设定好所需
9、的加热温度。 .设定好加热温度后,等待8秒钟后返回至正常显示状态。(4)先放置好待测样品及下铜盘(散热盘),调节下圆盘托架上的三个微调螺丝,使待测样品与上、下铜盘接触良好。安置圆筒、圆盘时须使放置热电偶的洞孔与杜瓦瓶在同一侧。热电偶插入铜盘上的小孔时,要抹些硅脂,并插到洞孔底部,使热电偶测温端与铜盘接触良好,热电偶冷端插在杜瓦瓶中的冰水混合物中。手动控温测量导热系数时,控制方式开关打到“手动”。将手动选择开关打到“高”档,根据目标温度的高低,加热一定时间后再打至“低”档。根据温度的变化情况要手动去控制“高”档或“低”档加热。然后,每隔5分钟读一下温度示值(具体时间因被测物和温度而异),如在一段
10、时间内样品上、下表面温度Ti、T2示值都不变,即可认为已达到稳定状态。自动PID控温测量时,控制方式开关打到“自动”,手动选择开关打到中间一档,PID控温表将会使发热盘的温度自动达到设定值。每隔5分钟读一下温度示值,如在一段时间内样品上、下表面温度Ti、T2示值都不变,即可认为已达到稳定状态。(5)记录稳态时Ti、T2值后,移去样品,继续对下铜盘加热,当下铜盘温度比T2(对金届样品应为T3)高出10C左右时,移去圆筒,让下铜盘所有表面均暴露丁空气中,使下铜盘自然冷却,每隔30秒读一为到T2(或T3)以下一定值。作铜盘的T-1量数据来求出冷却速率。(6)根据(4)或(4)式计算样品的导3(7)本
11、实验选用铜-康铜热电偶测温度,故应配用量程020mV,并能读到0.01m零放大器,故无须调零)。由丁热电偶冷端盗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其温差电动势(mV由此,在用(4)或(4)计算时,可以直接8实验数据与结果表1:铜盘质量m=967.1g12Dp(cm)12.91012.912Hp(cm)0.9100.898表2:橡胶盘12Dp(cm)12.69412.662Hp(cm)0.7380.730表3:稳态时T1、T2的值T1=812V11(mV)4.5674.561V12(mV)3.2453.241表4:仁下铜盘的温度示值并记录,直到温度卜-降冷却速率曲线,选取邻近T2(或T3)的测即系数%温差100C时,其温差电动势约4.0mV,/的数子电压表(数子电压表前端米用自稳0C,对一定材料的热电偶而言,当)与待测温度(0C)的比值是一个常数。人电动势值代表温度值。34512.92412.87412.9140.9020.9160.87834512.67812.70012.6980.7140.7300.74650.2CT2=57.6C3454.5544.5484.5433.2353.2303.226时间(秒)306090120150180210240T2(mV)3.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官地引水发电合同条件
- 2025住房公积金合同模板
- 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榜样报告心得体会(10篇)
- 科技医疗下的新突破-尿检血检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考虑质量信息披露的退役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与再生利用运营决策研究
- 2024年硬质合金喷焊粉项目资金需求报告
- 未来工控网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及机遇挑战
- 网络安全在学校商业活动中的保障
- 2025-2030年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山西国际能源集团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43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二零二五年仓储配送中心物业管理与优化升级合同3篇
- 2025届厦门高三1月质检期末联考数学答案
- 音乐作品录制许可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拉萨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开题报告:AIGC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设计重构研究
- 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材料师德标兵个人主要事迹
- 连锁商务酒店述职报告
-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