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_第1页
关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_第2页
关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何满佳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精神,教鲁部决定,在总结以往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针,开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研制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改革的阶段性成果。目前,已研制出课

2、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这是建国后研制的第一个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它不仅具有开创性,而且具有时代性,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其中,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了体现“全面”“综合”,无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方法、习惯”这三个维度提出的。譬如,在总目标中“热爱祖国语文”“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尊重和理解多祥文化,吸

3、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关心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掌握基本语文知识”“具有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以及“学会汉语拼音,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具有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能力”;“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属于“知识、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自觉地在生活

4、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等则是侧重“方法、习惯”方面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除了从上面叙述中显现出全面、综合以及基础性的特点以外,还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是世界各地课程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标。大多数国家认为身心健康发展的内涵是:健全的价值观,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善于探究和发现;有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包括交往能力;有生态伦理意识,能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21世纪的人应具有四项基本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并将其视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5、”,其核心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是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没有忽视必要的语文知识;重视培养独立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培养日常需要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但是更看重的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最重要的已不再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知道到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有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更新和应用知识过程中体现的创新意识,表现的创造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年段的具体目标中都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值得认真研究,并在

6、实践探索中逐步积累经验。二、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目标,是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开放性和创新性是这个课程体系的两个显著特点。和其他课程一样,语文课程在体系上存在一些弊端,如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谨的知识或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课程过于强调统一、集中,东、西、南、北、中亿万学生学习同一个教学内容,使课程变得凝固、僵化、缺少弹性。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

7、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在课程体系上,探索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校、家庭、社区(社会)语文教育的结合,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不断地学语文、用语文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在课程管理上,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地方、学校不仅有课程的实施权,而且有课程的开发权,逐渐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不远的将来,语文课堂内容,由于地方和学校、教师参与开发,将成为源源不断、经常更新的一泓活水;语文课程体系,由于拆除了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将变得开放而富有活力。三、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以往,

8、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仅限于教科书。而语文教科书的内容,不仅面窄,而且存在陈旧和缺少弹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中提出,课程内容要“新”“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时代特点,体现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有全球意识,关注人类、自然和环境,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其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认真选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增加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要体现新思想、高科技,反映对人类面临的重

9、大问题(如环境、和平)的关注。课程内容要“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今后编写的语文教科书,除了大部分是必学、必读、必做的内容以外,安排一部分选学、选读、选做的内容,恐怕是势在必行。此外,课程内容要“宽”。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详细列举了教科书之外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纸介质的书报杂志、影视、音像、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演讲、辩论、讨论、表演等形式,博物馆、纪念馆、风景名胜等场所,以及日常生活、重要文件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

10、源。即语文课程内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首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其次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特别是当地、当时的语文课程资源。只要遵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不断更新、搞活、拓宽课程内容,不断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语文课程内容将是取之不尽、丰富多彩的。四、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加强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方面。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实现师主角色的转换。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

11、习方式、学习伙伴等权利。语文教学应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创造性地教,学生应创造性地学。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反复实践中,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既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积蓄了学习语文的后劲,又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持续提高。课程实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安排“综合性学习”。日本1998年制订的新课程方案增设“综合学习时间”,这是超越

12、学科的、横向的、综合的学习。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性学习”则是植根于语文学科的、与其他学科有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习,和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突出自主性,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从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到学习成果的呈现,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它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注重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因为是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它又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综合学习中应体现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小语教学开展创新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13、应对以下一些问题作思考:第一,对学生“创新”的正确认识。不要用成人化的观点来衡量,不能苛求学生都进行发明创造。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而言,语言表达的求新,学习方法的灵活运用,思维方式的变异,就是创新。第二,要突破教学目标的片面性。语文学科素质教育是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积淀语感,同时要重视思维、想像以及动手实践等能力素质的培养以及思想道德、审美情趣、心理素质等非智能素质培养。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不能仅着力于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是重点)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育。第三,创新教育的实施要蕴涵于教学的教育性(艺术性)、组织以及语文学习活动之中。(1)要营建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铸成学生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促使学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畅所欲言。(2)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鼓励学生敢对教师说“不”,引导学生敢对教材说“不”,让学生敢发表自己的看法。(3)重视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使其面对困难,努力去解决,强调学习的“顿悟”“豁然开朗”。独立不仅指“个体”,合作互动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