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_第1页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_第2页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_第3页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_第4页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课程代码:60089(笔试) 2016年06月版 60090(实践)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后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人员素质测评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与关键,可以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建立一种有效的人员素质测评新机制,能够高效地评价与选拔人才、合理地配置人员、客观地评价人员、正确地引导与开发人力资源。本课程强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的实践应用性,因此是一门专

2、业性和实践性强,应用领域广,具有重要社会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程。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的学习目标在于,使学习者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基础知识、理论原理、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课程内容围绕着人员素质测评是什么(知识与理论原理)、人员素质测评主要测什么(知识与理论原理)、如何测评及实践应用(方法与技能)三大基本问题展开。课程基本要求为,学习者在掌握有关人才测评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原理的基础上,学习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实践应用学习。具体来说,课程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包括对人员素质测评基础知识、胜任力及其理论、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方法等内容的学习。实践应用

3、学习包括人员素质测评标准设计、人员素质测评流程设计与实施、人员素质测评结果解释与应用等。本课程专业基础知识考核的章节是第1-6章;实践课程的考核章节是第2-7章。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独立本科段)学习计划中的专业核心课,它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课程与工作分析与评价、人力资源高级实验、人力资源研究方法、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等课程一起,构成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独立本科段)完整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学习课程体系。第二部分 专业知识与理论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人员

4、素质测评导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素质的概念、特性与构成;掌握素质测评的概念内涵,了解素质测评与相关概念的异同;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作用,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运用原则。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识记:素质的定义、特性和构成;素质测评的定义及其组成部分。理解:关于素质测评的相关解释,人员素质测评与相关概念的异同。(二)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识记:选拔性素质测评、配置性素质测评、开发性素质测评、诊断性素质测评、考核性素质测评五种素质测评类型的定义及其主要特点。理解:5种人员素质测评主要类型的操

5、作流程及其特点。(三)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识记: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四)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与运用原则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作用和主要运用原则。第二章 胜任力理论及其对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胜任力研究起源和发展;掌握胜任力的概念内涵、主要的胜任力结构模型;掌握胜任力结构模型收集数据的主要方法。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胜任力研究起源和发展识记:胜任力研究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二)胜任力理论比较识记:胜任力的定义,胜任力的两种观点;胜任力结构模型的定义及其分类;构建胜任力结构模型收集数据的主要方法。理解:胜任力分类;构建胜任

6、力结构模型收集数据主要方法的优缺点。应用:胜任力模型数据收集的方法运用。第三章 人员素质测评的标准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作用,掌握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成;了解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要素,掌握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类型;掌握人员素质测评标准化方法及其步骤;掌握人员素质测评模型及指标体系建构流程和方法。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识记: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要素和体系类型。理解: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作用和构成。(二)人员素质测评的标准化方法识记:人员素质测评指标权重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理解:人员素质测评标准化方法及其步骤。 应用:人员

7、素质测评标准体系建立。第四章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心理测验的定义、一般原理及其应用;掌握面试的定义、基本形式及其应用;掌握评价中心的定义、程序及其应用;掌握履历分析的定义、程序及其应用。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心理测验识记:心理测验的定义及其内涵;心理测验的种类与形式。应用:主要的心理测验类型及其施测程序,心理测验结果的解释与运用。(二)面试方法识记:面试的定义与特点。理解:面试的发展历史、作用;面试的理论基础,面试的关键问题。应用:面试的过程、方法和技巧;面试方案设计;面试案例分析与应用。(三)评价中心技术识记:评价中心技术的概念,评价中心技术的主要形

8、式。理解:评价中心技术的主要特点。应用:评价中心方案的设计、实施及结果解释和运用;评价中心案例分析与应用。(四)履历档案分析及其他测评方法识记:履历表与申请表、推荐信、工作取样的概念内涵。理解:履历表与申请表的异同。应用:履历表和工作取样法的设计与应用。第五章 人员素质测评的组织与实施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组织实施的一般流程,以及各步骤的主要内容;掌握人员素质测评实施活动基础环节的主要内容;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组织实施的应用。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人员素质测评组织实施程序识记:人员素质测评组织实施一般流程及其步骤。理解:人员素质测评组织实施各步骤的主要内容。应用

9、:人员素质测评组织实施流程的设计与实践。(二)人员素质测评实施活动的基本环节识记:人员素质测评实施活动主要环节。理解:人员素质测评实施活动各环节的主要内容。 (三)人员素质测评组织实施的案例与分析识记:人员素质测评组织实施的前期准备、测评具体实施、测评结果整理分析、测评结果的组织运用的四个阶段的主要内容。理解:人员素质测评组织实施的前期准备、测评具体实施、测评结果整理分析、测评结果的组织运用四阶段的具体过程。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组织实施的前期准备、测评具体实施、测评结果整理分析、测评结果的组织运用四阶段的案例分析与应用。第六章 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报告与应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人

10、员素质测评结果报告的形式和内容;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结果报告的综合分析;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运用范围和注意问题。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人员素质测评结果报告的类型识记:人员素质测评报告的形式。 理解:人员素质测评报告的内容构成;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主要报告技术。应用:人员素质测评报告形式及其主要技术的实践应用。(二)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运用理解: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运用范围及其应注意的问题。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解释。第七章 人员素质测评应用案例及其分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在本章中,通过案例学习,掌握人员素质测评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企业人员招聘、事业单位人员招聘中的应用,包括测评方案的设计、组织

11、实施和结果的运用。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人员素质测评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中的应用理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测评的特点,一般流程和步骤,各步骤的主要内容,应用注意的问题。应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测评的设计、组织实施和结果的运用。(二)人员素质测评在事业单位招聘中的应用理解:事业单位招聘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一般流程和步骤,各步骤的主要内容,应用注意的问题。应用:事业单位招聘人员素质测评的设计、组织实施和结果的运用。第三部分 实践考评第二章 胜任力理论及其对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一、考核目的与要求考核学生对胜任力模型知识基础的掌握与理解,及胜任力模型在人才测评中的应用。二、考核内容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求职申

12、请表设计、面试过程设计、评价中心设计。第三章 人员素质测评的标准设计一、考核目的与要求考核学生对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知识基础的掌握与理解,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建立的方法与流程。二、考核内容 基于规范化人员素质标准体系建构的方法与流程,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建构与应用。第四章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一、考核目的与要求考核学生对心理测验、面试、评价中心技术、履历分析等常用人才测评方法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以及常用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二、考核内容(一)心理测验主要的心理测验类型及其施测程序,心理测验结果的解释与运用。(二)面试方法面试的过程、方法和技巧;面试方案设计;面试案例分析与应用。(三)评价中心技术

13、评价中心方案的设计、实施及结果解释和运用;评价中心案例分析与应用。(四)履历档案分析及其他测评方法履历表和工作取样法的设计与应用。第五章 人员素质测评的组织与实施一、考核目的与要求考核学生对人员素质测评组织实施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以及人员素质测评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的实际操作能力。二、考核内容人员素质测评方案设计,方案组织实施的实际操作。第六章 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报告与应用一、考核目的与要求考核学生关于人员素质测评结果报告和应用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以对人员素质测评结果报告撰写、解释和运用的实践能力。二、考核内容(一)人员素质测评结果报告的类型各类人员素质测评报告的撰写。(二)人员素质测评结果

14、的运用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分析与解释。(三)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跟踪分析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解释与跟踪分析。第七章 人员素质测评应用案例及其分析一、考核目的与要求考核学生对各类组织中人员素质测评异同的认识与理解,达到能够在根据不同性质组织的特征设计和组织实施人员素质测评过程。二、考核内容(一)人员素质测评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中的应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测评的设计、组织实施和结果的运用。(二)人员素质测评在企业人员招聘中的应用案例与分析企业人员招聘人员素质测评的设计、组织实施和结果的运用。(三)人员素质测评在事业单位招聘中的应用事业单位招聘人员素质测评的设计、组织实施和结果的运用。第四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

15、求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考生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技能,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并能够运用多个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二、教材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第二版),萧鸣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学习指

16、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阅读大纲中有关这一章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阅读教材时,要仔细阅读,逐句推敲,吃透每一个知识点,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牢固把握基本方法与技能。3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加以梳理,注意所学内容纵向和横向的联系,这样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学习内容。4为了提高自学效果,应结合自学内容,尽可能地多看一些案例分析和动手做一些练习题,以便更好的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 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

17、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目标总要求和各章掌握的知识点。2应熟知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准,指定教材为基础,避免随意超纲,以免与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考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勤于提问,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要启发引导,不可让考生死记硬背;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必答,要积极启发引导。6辅导时,要注重考生自学能力、观察和思维

18、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7辅导时,协助考生理解知识点的能力层次,不可将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直接挂钩。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理论课4学分,72学时;实践课2学分,36学时;总课时108学时,建议助学课时分配如下:章次内 容学时理论课第1章人员素质测评导论8第2章胜任力理论及其对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8第3章人员素质测评的标准设计8第4章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16第5章人员素质测评的组织与实施16第6章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报告与运用8第7章人员素质测评应用案例及其分析8 合 计72实践课第2章胜任力理

19、论及其对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6第3章人员素质测评的标准设计6第4章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8第5章人员素质测评的组织与实施6第6章人员素质测评结果的报告与运用4第7章人员素质测评应用案例及其分析6 合 计36 总 计108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2笔试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占30%、“理解”占40%、“应用”占30%。3反映不同难易度的试题分数比例大致为:较易、中等难度共占80%、较难占20%。4试题类型:(1)笔试部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2)实践部分:方案设计与实际操作相结合。5考核方式:(1)笔试部分考核方式: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2)实践部分考核方式:采用撰写方案、案例分析等现场报告,以及现场角色扮演或实践等方式考核,考核时间为准备30分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