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总体规划_第1页
潍坊总体规划_第2页
潍坊总体规划_第3页
潍坊总体规划_第4页
潍坊总体规划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目录一、城市现状概况11.1. 地理位置和政区建制、区位优势11.1.1 地理位置1.1.2 政区建制1.1.3 区位优势1.2. 自然条件31.2.1 土地资源1.2.2 水资源1.2.3 森林资源1.2.4 矿产资源1.2.5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建设1.3. 经济社会概况31.3.1 经济概况1.3.2 社会概况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45.1 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编制依据45.1.1 指导思想5.1.2 编制规划依据5.2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45.2.1 城市性质5.2.2 城市人口规模5.3 城市发展目标5三、城市空间发展规划63.1郊区空间发展规划6四、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2、71.10 居住用地1.10 公共设施用地1.10 工业用地1.10 道路广场用地1.10 绿地建设五、城市综合交通规划101.1.0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111 公路1 铁路1 港口1 机场1.2.0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17六、公共设施用地规划182.1.3 现状概况182.2.3 用地规划192 商业用地布局2 文化设施用地布局2 体育设施用地布局2 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布局2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布局七、居住用地规划20八、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211.1.5 工业用地211.2.5 仓储用地21九、绿地系统规划2210.1 规划布局2210.2 中心城区绿化22十、城市景观规划22城市风貌分区23城市景

3、观骨架23中心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框架24十一、历史名城保护规划24潍坊市域名胜文物古迹保护规划24重要文物古迹恢复规划25中心城市名胜文物古迹保护规划25十二、远景规划期限及目标27规划期限27规划理念和目标27远景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28远景城市空间扩展方向28远景城市空间布局结构28总体布局结构居住用地布局工业用地布局公共设施用地布局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一、城市现状概况地理位置和政区建制、区位优势地理位置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邻青岛、烟台,西连淄博、东营,南接临沂、日照,北濒渤海莱州湾,是山东省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东西连接沿海与内陆、南北承接环渤海湾与长江三角洲的枢纽城市,是

4、著名的世界风筝都。政区建制现辖潍城、奎文、坊子、寒亭四区,青州、诸城、寿光、高密、安丘、昌邑六市和临胸、昌乐两县,土地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08.62万人。1.1,3区位优势潍坊市不仅是联系山东东西经济的中间站、沟通半岛与内陆的连接带,同时也是环渤海和环黄海经济带陆上联系的最佳通道,是得天独厚的“旱码头”。与日本、韩国、朝鲜三国隔海相望,为发展对日、韩经济以及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南、北向通过高速公路、铁路建设构建新的连接通道,融入“京津冀”、牵手“长三角”。依托临沂、日照,加强潍坊同江苏、上海、浙江等发达省份的联系,方便人流、物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城

5、市要素的交流和产业的转移。北部通过莱州湾连接渤海,与北京、天津、大连等城市紧密相连,有利于发展同发达的京津唐、辽中南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潍坊的区位特点确定了其为山东半岛城市群联系“中转站”的地位,市域内公路、铁路、航空、港口运输等一应俱全,奠定了潍坊市作为全省交通枢纽发展的基础条件。市区对外交通,有胶济、胶新铁路大动脉和大莱龙、青羊铁路支线;有济青、潍莱、东青3条高速公路,309国道、206国道和近20条省道在境内穿过或起讫,形成较为发达的对外交通网格,陆路运输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历为鲁中地区的交通要冲。潍坊是全国七大航空货邮运输骨干节点城市,央子港、潍坊港以及下营港的建设为发展海洋运输和贸易

6、提供了便利条件。自然条件土地资源潍坊市土地总面积15859km2,其中耕地7829km2,园地1087km2,林地1342km2,牧草地5km2,交通用地516km2,水域1334km2,未利用土地1704km2,2*一一、一一拥有4462km的浅海、滩涂和滨海平原。截至2004年底潍坊市耕地面积共计782946公顷,人均耕地0.092公顷,为全国人均耕地的86%。潍坊市现有草地面积5.7万公顷,湿地总面积394979公顷,其中天然湿地面积317579公顷,人工湿地面积77400公顷,主要在寿光、昌邑、寒亭北部。水资源潍坊市河流众多,共有大小河流112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有55

7、条。主要有潍河、弥河、白浪河、胶莱河、小清河5大水系。其中,潍河、白浪河、弥河纵贯潍坊市域南北。过境河流有小清河、胶莱河。受自然地理等条件的限制,潍坊市地表径流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森林资源潍坊全市林地面积达20万公顷,农田林网53万公顷,植树7000万株,林木蓄积量695万m3,森林覆盖率达到20.2%,基本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具中山区防护林、用材林面积达到7万公顷,干鲜杂果基地4万公顷,封山育林6万公顷,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9%;平原农区800万亩农田基本实现了林网化;沿海地区已建成了长108公里、宽100米的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较好地构筑起了立体高效的沿海防护林体系。潍坊市现有市

8、级以上森林公园20处,面积42574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处,分别为临胸沂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青州仰天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7处,分别为寿光市渤海省级森林公园、青州驼山省级森林公园、临胸嵩山省级森林公园、昌乐孤山省级森林公园、安丘城顶山省级森林公园、诸城竹山省级森林公园、诸城马耳山省级森林公园;市级森林公园11处。矿产资源截至2004年底潍坊市共发现矿产80种,探明储量的矿产46种,其中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6种,非金属矿产34种,水气矿产2种。天然卤水、水泥用石灰岩、蓝宝石等13种矿产储量位居全省第一;矿产规模以中小型为主,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明显,已发现非金属矿产达65种,占已发

9、现矿产的81.25%,非金属资源储量占总资源储量的90%以上。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区域矿产特色明显,全市12个县、市、区均有矿产资源分布。1.2.5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建设潍坊市南依泰沂山脉,北濒渤海莱州湾,中部为昌潍平原,海洋气候和内陆气候兼而有之,复杂多变的地形和多种多样的小微域气候环境形成众多的森林生态系统,并孕育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全市共有种子植物142科502属1049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13属18种,被子植物137科489属1031种。全市共有野生陆生脊椎动物4纲27目76科185属363种,其中鸟纲18目51科140属298种,兽纲5目13科29属37种,爬行纲3目7科11属

10、19种,两栖纲1目5科5属9种。另外还有陆生野生无脊椎动物1600余种,其中节肢动物1500余种,原腔动物60余种,扁体动物30余种。1.3.经济社会概况经济概况(1)经济实现持续增长从1980年开始,潍坊市国民经济一直保持了持续而稳定的增长。2004年全市经济运行良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246.41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6.9%。人均GDP达至IJ14678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1775美元),比上年增长16.7%。(2)增长速度不断加快: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潍坊市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近几年潍坊经济增长速度快速回升,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16.9%。(3

11、)通过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加速调整产业结构,潍坊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优势,二产、三产逐渐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而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进入2000年后第一、三产业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社会概况2004年潍坊市全市城镇人口中,仅有四分之一左右集中在中心城市建成区。潍坊市的人口总基数虽然位居山东省第二,但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偏小,人口集聚首位度较低。从市域人口密度上看,人口分布中密北疏,呈现出明显的核心一一外围人口密度差异,即中心城区奎文区最高,其次为潍城区、坊子区,其余人口密度都在600人/km2以下。潍坊市域近1.6万km2的范围内,各县市区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也不均衡。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规划的指导思想与

12、编制依据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上来,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编制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山东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定;(5)1995版潍坊市城市远景规划;(6)国家及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7)建设部及省建设厅有关总体规划修编的技术规定和要求;(8)潍坊市城市建设的现状实际情况。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城市性质: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区域中心

13、城市。具有国际影响的世界风筝文化传播交流中心,半岛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以海洋化工、动力机械、纺织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高级职业技术教育为特色的文化教育产业基地;联系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人口规模市域总人口:2010年874万人;2020年905万人。市域城镇化水平为:2010年50%2020年58%市域城镇人口为:2010年437万人;2020年525万人。中心城市人口规模:2010年130万人,2020年175万人。城市用地规模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近期118角人,远期110mz人。城市发展目标(1)建设世界风筝都,扩大城市品牌效应潍坊历来以风筝而闻名于世。自

14、1984年首届世界风筝会在潍坊举行以来,至今已经举办了22届,其影响力早已超出了风筝本身。目前,已有67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世界风筝协会,其总部就设在潍坊。潍坊市应利用这一独特的文化优势,进行风筝品牌的立体塑造。风筝不仅仅可以提升潍坊的知名度,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产业类型,有其市场开发潜在优势,可以实施引进来或走出去的战略,将风筝品牌的塑造、产品的开发、文化的传播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推广,成为拉动城市经济、活跃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的基础平台。(2)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人口密度增加、植物比例失调、野生动物稀缺、微生物活动受限、生态环境自净能力下降、生态系统遭

15、受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瓶颈”,解决城市生态环境中存在问题成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城市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解决城市发展中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的生活品质和环境品质日益增长的要求,其本质特征就是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发展中的资源可持续利用。(3)建设半岛城市群的工业强市如果说风筝可以扬名,生态可以立命,那么工业就是追求富裕的根本出路。工业化是各个产业不断从传统经济中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产业结构演变和升级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三、城市空间发展规划构筑“一主五副两翼”的网络化核心城市圈空间结构。“一主”:指潍坊中心城市。“五

16、副”指依托便捷的交通线构筑的半小时交通圈中五个副中心城市,包括寿光、昌乐、安丘、昌邑及滨海新城(由滨海经济开发区、央子镇滨海项目区组成),成为推动全市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城市圈。“两翼”指以高密和诸城为主组成的东南部经济区和以青州、临胸为主组成的西部经济区。郊区空间发展规划郊区范围主要指城市规划区以内、现状建成区以外区域。规划潍坊市郊区城市空间发展重点为“一主一副”格局。“一主”指近郊区。即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中心城市周边的区域。“一副”指依托海化开发区建成区建设的副城区一一北部滨海新城。郊区空间发展战略为“极化中心,向北跨越”。极化中心:提高中心城市的集聚规模,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力与辐射力。向

17、北跨越:大力发展滨海新城,使之成为潍坊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近郊区发展方向为:东扩西延、南控北拓;副城区滨海新城空间发展方向为“三沿”,即依托滨海经济开发区和央子镇,沿北海路、辛沙路、德龙烟铁路发展。潍坊市区空间建构“一心、一环、一廊、一轴”的结构模式。“一心”,由月河路、北宫街、北海路、健康街所围合的城市中心区,是优化、提升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的主体。其中最核心的地段位于白浪河沿线从火车站到人民公园附近,是潍坊最具活力、最繁华的地段。“一环”,由长松路、玄武街、潍县路、宝通街组成的城市快速交通环,是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的保障和引导城市增长的框架。“一廊”,由白浪河、虞河两岸绿化带及两河之间的绿地构成

18、贯穿“一心”的中央绿色生态廊道。结合河道整治,以绿色休闲空间塑造为基础,两河之间低密度开发建设现代都市服务业,构建潍坊特有的绿色核心发展带。“一轴”,由北海路向北延伸连接滨海新城的经济发展轴。四、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城市总体布局现状及布局规划潍坊中心城市实际存在着6个区级辖区范围,分别是奎文、潍城、坊子、寒亭、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共计96万,建设用地115km2。济青高速公路、胶济铁路东西横穿潍坊城区,把整个城区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其间,有白浪河、虞河、张面河三条河流由南向北蜿蜒流过。居住用地居住用地从1993年的16.1km2增加到32.5km2,年平均增长6.56%,低于城区

19、建设用地增长的平均速度。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从32.9%降至28.2%,趋于合理。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胶济铁路与济青高速公路之间的城区,呈东西向带状发展态势。白浪河以西的老城区已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部改造为多层住宅区,老城区以西增加的居住用地很少;白浪河以东、虞河以西是建国以后发展的新城区,交通便利、商业发达,自然环境条件得天独厚,随着城区工业的迁出,更使得该地区成为良好的居住之地;虞河以东地区的居住用地主要分布于北海路两侧,具有较高建设质量和配套水平,随着张面河两侧改造的完成,居住用地向东南方向发展的势头大大加强。坊子新区的居住用地已有一定的规模,但其用地布局与上版总体规划存有一定差异,现已有被

20、工业区包围的危险。相比之下,寒亭区的居住用地没有太多的发展。公共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从1993年的9.3km2增加到14.4km2,年平均增长4.04%,低于城区建设用地的平均增长速度。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从19.0%降至12.5%,比例偏低。上世纪九十年代,潍坊市政府东迁至人民广场北侧,市级行政办公机构也随之逐渐东迁至东部新城区。与国内一般大城市相比,潍坊行政办公用地已达2.1%,比例偏高。对现状30个行政办公单位用地使用情况的调查表明,有8家单位的容积率不足0.3,占抽样总数的26.7%,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用地浪费现象。商业金融设施布局在总体上仍呈单中心结构,在白浪河两侧、沿东风街、胜利街两侧的

21、地段集中设置。寒亭区商业沿民主街设置,坊子新区的商业沿凤凰街设置,两处的商业规模均较小,设施水平也很低。与一般大城市相比,潍坊文化娱乐、体育用地指标过低,用地比例仅为0.6%,人均不足0.8m20这说明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潍坊对公益性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市级文化体育设施现状主要分布于奎文区内,其中市图书馆位于米市街,占地0.8公顷;市博物馆位于东风东街,占地1.86公顷;市艺术馆位于行政街,占地0.2公顷。市体育场位于虞河西岸、福寿街南侧。4.1.3工业用地潍坊中心城市工业用地增加迅速。工业用地从1993年的10.1km2增加到34.8km;年平均增长11.9%,高出城区建设用地平均增长速

22、度3.83个百分点。占建设用地的比例从20.6%上升至30.2%,用地比例已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上限。潍坊中心城市工业用地布局较为混乱,市区老工业点及工业区、城区混合工业地带以及郊区工业区并存,总体布局上存有工业用地逐渐从四面围合城区之势。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寒亭区是近年城市开发的重点地区,工业用地增加较多。其中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主要位于健康街以北、济青高速公路以南、北海路以东的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机械、轻纺、建材、电子、医药、食品等为支柱的工业产业群。寒亭区工业主要集中在寒亭城区的西部,以化工、造纸工业为主,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较大。城区西部工业用地较为分散,但在西环路以西形成较大面积的潍城工

23、业区,工业类型以机电、纺织、食品工业为主。坊子城区的工业以一类工业为主,但在外围有北汽福田、恒安纸业以及潍坊三棉等较大企业。位于东面的发电厂和钢铁厂,由于地处城区主导风向的上方向,对城区环境、尤其是东南片的居住区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现状有两块大的工业区位于中心城区中间,对城市的制约很大。一处位于白浪河与虞河之间、北宫街以北的区域,集聚了以亚星公司为主的化学企业集群及一些机械、纺织企业;一处位于白浪河以东,以潍柴老厂区为主的机械、纺织工业区。此两处工业区地处城区中心部位,用地效率低,环境污染较严重,应列为工业区改造的重点。4.1.4道路广场用地现有路网基本形成由北海路、宝通街、长松路和玄武街组成的

24、主干路内环线,由禹王北街、潍州路、东环路和西环路组成的主干路外环线。济青高速从玄武街北侧穿过,造成了寒亭与坊子、潍城区及奎文区的隔离。止匕外,东西向的干道有10条,由南向北分别为:民主街、通亭街、北宫街、富寿街、东风街、胜利街、健康西街、健康东街、凤凰街、凤阳街;南北向干道有18条,由西向东分别为:安顺路、友爱路、永安路、春莺路、月河路、向阳路、水库路、和平路、青年路、机场路、四平路、潍州路、莺飞路、虞河路、文化路、新华路、东明路、潍县路。2004年中心城市道路总长度为603.2公里,其中干道长度448.9公里,支路长度154.3公里。道路宽度在3.5米以上道路面积为1183.54万m2,道路

25、人行道面积为414.32万m2,通过汽车的道路宽度在3.5米以上,支路面积为95.63万一2m。按潍坊市中心城市面积115km2、人口96万人计算,人均道路长度0.67米,人均主次干道长度0.50米;3.5米以上道路人均面积13.14m2;人均人行道面积4.60m2;3.5米以上支路人均面积1.06m2;主次道路人均面积12.09m2。3.5米以上道路面积占建成区比重为10.76%。其中3.5米以上支路占0.86%,干道占9.89%。道路密度为5.5km/km2。其中,干路道路密度为4.4km/km2;支路道路密度为1.1km/km2。4.1.5绿地建设近几年,在潍坊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根据2

26、002年版潍坊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草案)的指导,潍坊市把城市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按照“园在城中、城在园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要求,大搞绿地广场、公园、游园等国林景观和庭院绿化建设,积极推行垂直绿化。截止2004年,潍坊市中心城市绿化:公共绿地727.91公顷、生产绿地391.1公顷、防护绿地379.67公顷、附属绿地619.83公顷。与2001年绿地系统规划时的指标相比,短短三年时间新增绿地1581公顷,绿化覆盖率提高1.43%,绿地率增加1.56%、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55.07m2,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质

27、量。2004年底现状绿地率29%、绿化覆盖率:34.2%、人均占有公共绿地:9.1m2/人。几年来,潍坊市先后辟建了集体育、观赏、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绿地广场3处,改造建设公园4处,建设了28块街头游园、绿地,绿化道路30条,栽植行道树25000余株,绿化总长度已达100公里。其中占地46.7公顷的市中心绿地广场(北区11.6公顷,南区市民活动中心15公顷正在建设当中),占地13.1公顷的北海广场,占地11.6公顷的白浪河绿地广场是市区大型绿地的精品,尤其是白浪河绿地广场2001年度被评为山东省园林绿化工程优质奖。加强督促单位庭院绿化建设,提高档次。市区已有131家单位获市级花园式单位称号

28、,129家单位获市绿化先进单位称号,有21家单位(小区)迈入了省级花园式单位(小区)的行列。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公共绿地分布不均。公共绿地主要分布于潍城和奎文两区,其他区域绿量不足,环境较差;二是生产绿地集中于城市近郊,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潍坊市生产率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基本满足城市绿化建设发展需要;三是各区组团防护绿地不足。目前,城市发展呈现“摊大饼”的发展趋势,在各区之间的组团防护绿地明显不足以引导和控制城市空间的有机发展;四是开发新区特色不明显。目前,三个开发新区比较缺少特色性的绿地建设。其中,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潍城新区依托于奎文、潍城老城区,绿化建设相对均衡,而经济技术开发区则缺乏展

29、现现代化城市面貌的各类绿地。五、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潍坊是山东半岛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市域内公路、铁路、空港、港口等运输方式一应俱全,大力建设潍坊地区枢纽功能的交通系统,增强其区位优势,以适应发展的需求。城市对外交通规划建成发达的对外交通系统。形成以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为骨架的水、陆、空交通运输系统,逐步将潍坊建设成为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化物流中心。公路结合国家新的高速公路网(简称7918网)规划布局和已有的济青高速公路、潍莱高速公路以及长深高速公路,潍坊市域高速公路规划为“四横、两纵、一绕”。“四横”由北向南依次为威乌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潍莱高速公路、青红高速公路;“两纵”为潍日高速公

30、路和长深高速公路。“一绕”即绕城高速公路。经过中心城市的高速公路有济青高速公路和潍莱高速公路。“四横”:威乌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威海至乌海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该高速公路是潍坊市通往东营、天津、北京方向,以及向东通往烟台、威海方向最便捷的快速通道之一,将加强潍坊同环渤海地区以及京津唐地区的联系。威乌高速公路潍坊段85公里,经过寿光、寒亭、昌邑三市(区)。济青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青岛至银川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该高速公路是潍坊市通往济南、石家庄、太原、银川方向,以及向东通往青岛最便捷的通道。济青高速公路东西横贯潍坊中心城市,也是中心城区与泥河片区、灯河片区的分界线。潍莱高速公路

31、潍莱高速公路起于潍坊中心城市南部,至莱阳,已建成使用,是潍坊通往烟台、威海的又一条快速通道。青红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青岛至红其拉甫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该高速公路位于市域南部,东西向穿过诸城市,向西可通往莱芜、聊城、邯郸、兰州方向,在潍坊境内61.765公里。该高速公路的修建使黄岛港腹地经由潍坊市的诸城向内陆延伸,对诸城经济发展和对外交通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两纵”:潍日高速公路155潍日高速公路是潍坊市通往日照、连云港、上海方向重要的快速通道。该线路的规划建设将成为纵贯潍坊市域南北的高速公路大通道,弥补市域内南北向高速公路的不足,将莱洲湾小港一一潍坊港和鲁南大港日照港连通,使小港能借助大港发

32、展兴旺起来。同时可构筑中心城区至诸城、安丘的快速交通通道,密切诸城、安丘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加快诸城、安丘两市的经济发展和对外沟通。潍坊市域内高速段长约公里。长深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经过市域的青州、临胸2个县市。该高速公路向北至东营、长春,向南至连云港、深圳。新建青州至临沂段,与原有青州至东营段相接,成为市域内一条南北高速大通道。潍坊市域内高速段长约93公里。“一绕”:绕城高速公路是中心城市绕城高速公路,衔接东西向与南北向的高速公路。南环利用潍日高速、潍莱高速,西环利用潍日高速,北环利用荣乌高速;东环为新建高速,沿昌邑城区西侧,由潍莱高速至威乌高速。完善潍坊“八横、十纵”(总长2367公里)公路

33、主骨架及其相连的高等级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公路密度,优化路网布局,重点打通贯穿潍坊辖区的南北通道,解决好潍坊城区枢纽公路建设和县级城市的出入口公路建设,逐步建成适应我市经济发展需要、布局合理、横贯东西、纵贯南北、辐射周边的现代化高等级公路网。“八横”:公路里程全长新河一海兴97公里;荣城兰州114公里;高密一济南170公里;胶州一博兴170公里;“十纵”:公路里程全长平度一日照110公里;下营一海青153公里;潍坊一日照110公里;大家洼一莒县148公里;羊角沟一悦庄128公里;5.1.2铁路1008公里,包括:烟台一高青105公里;青岛一石家庄146公里;胶州一沂山120公里;薛家岛一馆陶8

34、6公里。1263公里,包括:烟台一汕头170公里;青乡一景芝88公里;央子一赣榆135公里;大家洼一沂山128公里东营一红花埠93公里。潍坊是联系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枢纽,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铁路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全国铁路网的重要补充,构筑潍坊市域的铁路主干网。以国家铁路胶济线的电气化改造为契机,以胶新铁路的建成运营为起点,完善潍坊市域内铁路交通网,构筑东西贯通、南北衔接的对外交通运输通道。规划形成“三横”(胶济铁路、大莱龙至黄大铁路、胶新铁路)”两纵”(益羊-青临-胸沂铁路、潍坊北港-潍坊市区-安丘-诸城-日照港口)的铁路网布局结构。国家铁路规划

35、:胶济铁路完成胶济铁路电气化改造,建设济青客运专线(即胶济铁路增建四线工程)。胶济增建四线工程以胶济电气化工程为基础,通过新建客线、货线和既有线路的合理组合,行成四线规模,远期年输送能力为客运双向8000万人/年,货运1.3亿吨/年。胶济四线中的客线一济青客运专线,是我国铁路“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中青岛经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铁道部与山东省共同投资建设,2008年奥运会之前建成通车。青岛至济南,客运线正线长度364km,货运线正线长度380km。四线工程将途经潍坊市的青州、寿光、昌乐、潍城、奎文、坊子、安丘、昌邑、高密等9个县市区和高新区,约新建客、货线130公里以上,占四线全部

36、工程量的一半以上。胶济铁路客运线设置青岛、胶州北、高密、昌邑、潍坊、昌乐、青州北、临淄、淄博、周村东、章丘、济南东等12个车站。胶济铁路货运线共设置36个车站,潍坊市设姚哥庄、高密、蔡家庄、昌邑、安丘、潍坊东、潍坊、潍坊西、昌乐、谭家坊、青州、普通等12个车站。胶济增建四线工程完成后,可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大幅度提高通道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客线能力将达6000万人以上,货线能力达1.3亿吨以上,真正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也可以形成区域内2小时交通圈,适应城际客流对时间、速度和舒适度的要求。胶新铁路规划胶新铁路远期进行电气化改造,提高运行能力。胶新铁路的规戈U运量为:客运:近期每日6对、远期

37、每日7对。货运:近期货流量密度上行750万吨,下行780万吨;远期货流量密度上行960万吨,下行1000万吨。地方铁路规划:潍坊市域内现状地方铁路,对加强省内外横向及纵向大宗物资的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铁路运输需求分析,潍坊市域内规划新建和续建5条地方铁路,全部为一级地方铁路。规划全市地方铁路运营里程2010年将达到340.4公里,到2020年总长达470公里左右。建设德(州)龙(口)烟(台)铁路潍坊段配合铁道部和省政府做好德(州)龙(口)烟(台)铁路潍坊段新建线路和大莱龙铁路升级改造项目建设,主要是做好该铁路与潍坊市现有其他地方铁路、规划地方铁路及港口、公路等其他交通设施的衔接。建设黄(骅

38、)大(家洼)铁路潍坊段黄大铁路是山东省政府和神华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一条重要铁路通道,潍坊市境内段长33.33公里。该铁路向北接朔(州)黄(骅)铁路,可直达山西煤碳产地;向东可接大莱龙铁路;向南通过益羊铁路连接胶济线,只需修建9.63公里新线,形成晋煤外运和我市原盐、纯碱外运的又一重要通道。续建临胸至沂水地方铁路胸沂铁路作为青临铁路向南延伸续建项目,北起青临铁路冶源站,南至胶(州)新(沂)铁路沂水站,正线全长106公里(潍坊市境内段长46公里)。该铁路建成后,可连接胶济、兖石、陇海等铁路干线,并将胶新、益羊、黄大、大莱龙铁路连为一体,形成我国东部地区最为便捷的重要南北大通道。建设进港地方铁路进港

39、地方铁路包括两部分:北段从大莱龙铁路大家洼站接轨,直达潍坊港,全长约20公里。南段从大莱龙铁路央子站接轨,途径央子镇、固堤镇,至胶济铁路的潍坊东站,全长约40公里,主要分流大莱龙铁路的煤炭、原盐、纯碱等,进行潍坊港的集疏运。进港铁路的修建对推动潍坊市三北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推动潍坊港口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坊子-安丘-诸城-日照地方铁路坊子至安丘段地方铁路北接胶济铁路坊子支线,南至安丘市开发区,全长24公里。主要运输煤炭、钢铁、矿建材料、砂石、水泥等物资。安丘-诸城-日照地方铁路从坊安铁路的安丘站至胶新铁路诸城段,向南延伸至日照港,从而与进港铁路构成一条纵贯潍坊南北的铁路大通道,可从潍坊港

40、直达日照港。通过该线路的规划建设,与胶新铁路在诸城形成十字形铁路枢纽,对进一步加强诸城与潍坊中心城区、青岛、日照等联系,加速诸城经济的快速发展。青烟威潍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规划:2006-2010年,规划建设济(南)青(岛)客运专线和青(岛)荣(城)城际轨道交通干线,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大半岛重地将通过这两条铁路的建设,构成我国北方地区首条城际轨道交通线,促进山东半岛特别是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作为主轴线的济青客运专线即胶济铁路增建四线工程,是将现胶济铁路由两线增建为四线,并整合客货线路,形成全长364公里的济青客运专线。全线新建270公里,其中潍坊境内约140公里,投资约50亿元。项目于

41、2006年11月开工建设,2008年奥运会之前建成通车。青(岛)荣(城)城际轨道长245公里,于2009年建成。2010年以后,将以济青客运专线和青荣城际轨道交通干线为基础,建设青烟威潍半岛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网络。在四城市下辖的县级市、主要城镇之间建设支线、环线,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状铁路线,网络内的车站设置将覆盖整个胶东半岛的主要城镇,并且实现列车运营公交化,打造沿胶东半岛铁路网的“1小时经济圈”。规划建设从潍坊经安丘、诸城(沿国道206)至胶州、胶南、青岛,从潍坊经寒亭、昌邑至烟台(沿国道平度、莱西、莱阳(沿潍莱高速公路)公路)、潍坊至日照(从诸城沿省道5.1.3港口206)的两条环线和经寒

42、亭、昌邑至、潍坊至东营(从青州沿长深高速222)等支线、环线快速轨道线路。潍坊海岸线全长140公里,现有潍坊港、羊口港、下营港三座港口。潍坊港现为二类开放口岸,为离岸式港岛码头,现有3000吨级泊位2个,5000吨级泊位2个,在建3000吨级泊位3个,港口主要出港物资为潍坊三北地区生产的原盐以及纯碱、卤片等,现正在申请一类开放口岸。潍坊港应充分发挥港口自身优势,在本身腹地不利的情况下,以原盐、纯碱、卤水等的出港为发展重点,大力发展专业化码头,辅之以通用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大力发展内贸运输,辅之以外贸运输。在渤海岸线以龙口港为核心,联合东营、滨州等港口,组成港口集团,形成集团内部各港功能有机结合,

43、共享拓宽的腹地,形成整体优势,从而增强港口竞争力0规划到2010年,港区吞吐量1270万吨,其中潍坊港1225万吨,羊口港45万吨;2020年,港区吞吐量3850万吨,其中潍坊港3470万吨,羊口港250万吨,下营港130万吨。规划2010年前,潍坊港新建4个万吨级泊位,同时建设港池西侧的2个5000吨级和1个10000吨级成品油泊位,并在码头后方建设罐区。规划2020年前,潍坊港建设港池端头3个15000吨级通用泊位,并依托成品油泊位的引堤,建设5个1500035000吨级通用散货泊位,在10000吨级成品油泊位北侧防波堤内再建设一个10000吨级成品油泊位,在油泊位北端建设2个大型油品泊位

44、。5.1.4机场发挥本地优势,建设成为服务于枢纽机场的支线;机场突出特色,发展航空货运物流;以货为主,以客为辅,客货并举。加强机场规划,适当时机在寒亭北部潍北农场附近新建机场,现有机场改为专用机场强化货运功能,进一步提升潍坊机场在潍坊市交通中的作用。5.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潍坊市城市道路系统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构成。主要主干路连接各区片,一般主干路和次干路组成纵横密布的组合网络结构。城市快速路骨架为“一环二纵三横”。“一环”为西外环路、潍胶路、东外环路、禹王北街围合而成的快速环路;“二纵”为长松路、潍县路;“三横”为民主街、玄武街、宝通街。快速路将各城区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加强城市道路与对外

45、交通的衔接。城市交通性主干路为“三纵四横”。“三纵”为月河路、北海路、友谊路一惠贤路一油南路;“四横”为北宫街、健康街、凤凰街、东风街。交通性主干路和快速路共同组成“一环五纵七横”城市道路主体骨架。生活性主干路形成“十二纵十一横”。“十二纵”由西向东为友爱路、和平路、青年路一机场路、潍州路、虞河路、新华路、东明路、上港路、丰华路、寒泥路、A2路、A4路;“十一横”由北向南为清源街、泰祥街一古亭街、富亭街、玉清街、桃园街、樱前街、仓南街、高家街、武穆街、双河街、崇文街。快速路设计车速为60-80公里/小时,应严格控制交叉口的数量,避免对快速路车流的干扰。辅道除可在快速路两侧设置外,还可结合平行的

46、次干路、支路和自行车专用道统一考虑。主干路设计车速40-60公里/小时,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50米左右。沿路两侧用地严格控制出入口,不宜汇集大量非机动车。次干路主要为城区内交通服务,是公交车行驶的主要道路,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道路红线宽度为30米左右。六、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现状概况公共设施人均用地指标一览表用地类型一般取值(m/人)潍坊市取值(m/2020年用地(ha)人)行政办公用地0.8-1.10.9156商业金融用地3.0-3.77.31279文化娱乐用地0.8-1.01.9334体育用地0.6-0.81.4239医疗卫生用地0.6-0.91.0175教育科研设计用地3.2-4.53.

47、1534合计9.2-12.315.22662用地规划商业用地布局根据多中心的组团式的城市空间结构,遵循潍坊商业发展优势和演化规律,形成市级商业中心、片区级商业中心和社区级商业中心(组团级商业中心)三级商业网络体系。市级商业中心位于中心城区内核心组团的白浪河沿岸地带,规划保证其用地规模、经济规模,其重点是优化中心功能、调整用地结构、集约利用资源、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独具魅力城市中心区,辐射范围达到全市及半岛地区乃至全省。区级商业中心分别设置在长松组团、凤凰片区、寒亭片区以及中心城区东部高新开发区范围内,规划设置五处。社区级商业中心结合居住区、住宅小区设置。另外,大型商贸物流中心

48、作为一种新型商业业态,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潍坊市作为地域交通枢纽,其市场用地比重应高于一般城市,规划中在城市四周的出入口附近设立大型商贸物流中心。市级大批发市场分别位于东风街西段、潍州路南段、潍莱高速公路东段、健康街东段及火车站南侧地区。文化设施用地布局按现有行政区划来布置文化设施,规划一个市级文化中心和六个区级文化中心。其中,市级文化中心位于人民广场南侧,包括规划与艺术展馆、图书馆、科技馆、剧院、音乐厅、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宫等设施;寒亭区文化中心位于原址,坊子区文化中心位于凤凰路南侧,潍城区文化中心位于三里庄路与北宫街交叉口,奎文区文化中心位于原潍坊市群众艺术馆,高新技术开发区文

49、化中心位于富华路北段,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中心位于月河路与民主街交叉口附近。另外,在寒亭区的杨家埠建设大型民俗文化旅游区,占地14.00hao6.2.3体育设施用地布局按现有行政区划规划安排一个市级体育中心和六个区级体育中心。市级体育中心位于符山片区的潍蒋路与西环路交叉口处,占地面积64.0ha;寒亭区体育中心位于原址,即运河东街与益新街交叉口处,占地面积2.4ha;坊子区体育中心位于潍县路与双羊街交叉口附近,占地面积13.4ha;潍城区体育中心位于三里庄路与福寿街交叉口附近,占地面积24.2ha;奎文区体育中心设在原市体育中心,占地面积9.7ha。另外,在高新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分别规划一个体育

50、中心。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布局根据人口变化的需求,在老城区以提高和改建各类医疗设施为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主;在新区宝通街、樱前街、志远路、惠贤路之间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新区建设中要及时配建各类医疗设施,满足市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6.2.5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布局教育用地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在符山片区内设立职业教育园,以容纳新增或由市中心搬迁出来的教育设施,占地面积370.0ha。其它教育用地结合现状高校和职业教育学校安排。中小学用地结合居住区用地统一布置。七、居住用地规划根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居住用地采用“一带四团”的布局模式。“一带”即位于中心城区内东西狭长的带状居住用她,“

51、四团”即位于外围片区的四个团状居住用地。在中心城区内,居住用地以城市中心为增长极,在胶济铁路和济青高速公路之间,沿东风街、北宫街、健康街东西向延展,既能够保证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长边相接,使生产与生活联系便捷;又能够让南北流向的河流充分接近居住用地,为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风貌创造条件。通过工业“退城进园”,在白浪河、虞河之间建成绿树成林、密度适中、布局舒展的休闲创意城区,成为体现城市特色的核心地段;通过城中村改造,在中心城区东南、西北形成两处大型现代化社区,以容纳城市新增人口、塑造现代城市社区新形象。在四个片区中,让城市河流水系用连、分割居住用地,保证工业用地与居住用

52、地平行布置,让居民尽可能享用白浪河、虞河等河流水系及其岸边的绿化植被,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居住用地靠近城市交通干道布置,便于推广公交主导型开发模式(TOD,集约而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八、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工业用地遵循“关联产业空间集聚、发展循环经济”规律,将工业区由分散布局逐步调整为在工业园区相对集中,在城市的东北、西北和东南布置三片工业用地。东北部工业用地由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寒亭区的工业组成,集中分布在虞河以东、济青高速公路两侧。其中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工业用地原则为高新技术工业用地,逐步减少普通工业用地,取消二、三类工业用地。西北部工业用地由潍坊经济开发区、

53、潍城工业园组成,集中布置在三里庄路西侧,原则为一、二类工业用地,严禁发展污染工业。东南部工业片由奎文二十里堡工业园和坊子区的工业组成,分别沿潍州路和潍县路建设,以发展无污染、低能耗的产业为主,为坊子区从工矿城镇演变为城市新区提供机遇。该片工业用地原则为一类工业用地,逐步取消二、三类工业用地。中心城区工业要有步骤地向北部滨海新城转移,优化中心城区用地结构仓储用地作为京津塘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联系通道之一,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潍坊市的流通功能将迎来大发展,城市仓储用地必将形成种类全、规模大。城市转运仓库集中布置是在长松路与胶济铁路交叉口的东南角,用地充足、交通方便。收购仓库分布在城市外围出入口附

54、近,多与工业用地相邻。供应仓库结合其服务对象来建设,与批发市场、物流中心等功能交融一起。随着市场建设和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供应仓库的布局也更为灵活。九、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布局(1)潍坊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形态概括为“两横一纵六片”。“两横”即沿济青高速防护绿化带和胶济铁路防护绿化带,每侧宽度控制在50-500米。“一纵”即白浪河和虞河每侧规划30-100米(白浪河每侧不少于50米,虞河每侧不少于30米)公园、绿带以及两河之间高质量的绿化休闲带形成的城市南北向绿色廊道。“六片”即城市外围的六块片状绿地,包括西南部的浮烟山森林公园,面积约500公顷;南部的白浪河水库绿化风景区,面积约700公顷;南部的

55、虞河湿地公园,面积约400公顷;东南部的九龙刃0森林公园,面积约300公顷;东部的风筝文化公园,面积约500公顷;北部白浪河与虞河之间生态敏感保护区森林公园,面积约1000公顷。通过沿河绿带(除白浪河、虞7外,其他河流最低不少于20米)、道路绿廊、农田林网与建成区内部的绿地形成网状结构,沟通城市内外生态网络,将自然生态引入城市,缓减城市发展的生态压力,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在城郊交界处建设大范围的环城防护林带和植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园林绿化苗圃、花卉生产园等,逐步形成各类绿地配置合理、城郊一体的城市绿化体系。规划建设城市片林:潍莱高速公路两侧200公顷;浮烟山东北部300公顷;东外环路两

56、侧200公顷;济青高速公路两侧500公顷;白浪河两岸300公顷;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林区200公顷;金宝生态林带50公顷、九龙山林带30公顷。中心城区绿化中心城区绿化构筑“一岛两环、网状多点”的布局结构。“一岛”是充分利用潍坊中心城区白浪河、虞河两河穿城而过的优越自然条件,在两河之间以高绿化率的网状廊道连接城市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景观,在中心城区形成“绿岛”的潍坊特色。“两环”是统筹考虑城市中心区和内环边界,结合玄武街、长松路,宝通街、潍县路和北外环、西外环、潍胶路、东外环各规划30-50米的绿带,形成中心城区两环绿化景观带。“网状”是指沿城市主要干道两侧规划带状绿地以及结合“两环”和沿河、沿铁路、沿高速公路等绿带形成中心城区的网状绿地结构。“多点”是基于合理服务半径的不同级别公园绿地布局形态。市级公园服务半径为2000-4000米,面积大于20000m2;区域性公园服务半径为1500米,面积大于10000m2;居住区公园和小游园服务半径为5001000米左右,面积为220005000mb十、城市景观规划城市风貌分区根据潍坊市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以及现状城市景观风貌特征,规划将该城市分为五个城市风貌区,分别为:中心城区的现代城市风貌区、以杨家埠民俗博物馆为核心的民俗文化风貌区、城市西北角的现代工业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