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牙周病学重点分题型整理一、 名词解释1. 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是指发生于牙周支持组织的各种疾病。包括牙龈病 gingival diseases和牙周炎periodontitis。牙龈病是指只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疾病,而牙周炎那么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2. 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指龈沟底到牙槽嵴顶之间约2mm的恒定距离。它包括结合上皮0.97mm及结合上皮根方和牙槽嵴顶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1.07mm。3. 点彩stippling40%成人的附着龈外表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称为点彩。点彩是功能强化或功能适应性改变的表现,它是安康牙龈的特征
2、。牙龈有炎症时,点彩减少或消失。4. 龈谷 gingival col: 每个牙的颊舌侧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集合处略凹下,称龈谷。中央凹陷呈鞍状,被复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抵抗力低,牙周病易始发5. 膜龈联合: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黏膜,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称6. 上皮性附着:结合上皮靠基底板和半桥粒与牙面相附着,封闭了与外界环境的交通。这种有机的附着构造亦称为上皮性附着7. 牙菌斑生物膜dental plaque biofilm: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外表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它们构成较多相互有序生长的建筑式样生态群体,
3、是口腔细菌生存、代谢和致病的根底。8. 出血指数BI用钝头探针轻探入龈沟或袋底,取出探针30秒后,观察有无出血及出血程度。它比GI精细,更为客观,适用于牙龈炎症较重的人群观察治疗前后效果的临床研究。0=正常牙龈;1=牙龈颜色有炎症性改变,探诊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出血沿牙龈缘扩散;4=出血流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9. 探诊出血BOP为牙龈有无炎症的客观指标。BOP阳性位点比例高时,其附着丧失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操作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用钝头牙周探针的尖端置于龈缘下1mm或更少,轻轻沿龈缘滑动观察片刻有无出血;另一种方法是轻轻探到袋底或龈沟底,取出探针后观察10-15秒看有无出
4、血。10. 牙菌斑生物膜dental plaque biofilm: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外表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它们构成较多相互有序生长的建筑式样生态群体,是口腔细菌生存、代谢和致病的根底。11. 牙周致病菌periodontal pathogen:在各型牙周病的病损区,常可别离出一种或几种优势菌,它们具有显著的毒力或致病性,能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宿主防御能力,具有引发牙周破坏的潜能,称之为牙周致病菌。证据充分的致病菌:伴放线聚集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赛坦氏菌Tf12. he创伤trauma from occlus
5、ion:不正常的合接触关系或过大的合力,造成咀嚼系统各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变化称为原发性合创伤primary occlusal trauma:异常的合力作用于安康的牙周组织。继发性合创伤secondary occlusal trauma:合力作用于牙周支持力缺乏的牙齿,或虽经治疗但支持组织已减少的牙齿13. 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当牙周袋形成时,探诊深度超过3mm,而且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根方,说明发生了附着丧失。14. 凹坑状吸收osseous crater:指牙槽间隔的骨嵴顶吸收,其中央与龈谷相应的局部破坏迅速,而颊舌侧骨质仍保存,形成弹
6、坑状或火山口状缺损。15. 慢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是一种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进展性附着丧失和骨丧失。其特点为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的吸收。慢性牙周炎是最常见的一种牙周炎。16. 侵袭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是一组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化验和微生物学检查均与慢性牙周炎有明显区别的、相对少见的牙周炎。多发生于年轻人,疾病进展快速,有家族聚集性。伴放线聚集杆菌Aa是侵袭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17.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在牙周手术中利用膜性材料作为屏障,阻挡牙龈上皮和牙龈结缔组织在愈合过程中向根面的生长,并提供
7、一定的空间,引导具有形成新附着能力的牙周膜细胞优先占领根面,从而在曾暴露于牙周袋的病变根面上形成新的牙骨质,并有牙周膜纤维埋入,形成新附着(new attachment)性愈合。18.二、 填空题1. 牙周组织指围绕并支持牙齿的组织构造,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2. 牙龈包括: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3. 牙龈上皮包括:口腔上皮、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4. 牙龈的三个薄弱区:龈谷、沟内上皮、结合上皮5. 牙龈纤维包括龈牙纤维最多、牙骨膜纤维、环行纤维、越隔纤维仅见于牙邻面。6. 牙周膜纤维包括:牙槽嵴纤维,横纤维,斜纤维,根尖纤维,根间纤维,穿通纤维7. 牙周病证据充分的致病菌:伴放线聚集杆
8、菌Aa,侵袭性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Pg,慢性牙周炎,福赛坦氏菌Tf,重度牙周炎伴附着丧失8. 牙周病始动因素:牙菌斑;局部促进因素:全身易感因素9. 牙周膜功能:支持,感觉,形成10. 牙周病的临床表现: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移位11. 牙槽骨破坏的3种形式:1.水平型吸收2.垂直型吸收3.凹坑状吸收12. 引起牙松动的5个原因:牙槽嵴吸收、合创伤、牙周膜急性炎症、牙周翻瓣术后、女性激素水平变化13.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细菌因素的三种细菌:梭形杆菌,螺旋体,中间普氏菌。三大主征:疼痛麻木前述龈炎未提及、腐败性口臭、龈乳头和龈缘坏死性溃疡。需全身药物治疗14. 慢性牙周炎主要
9、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 Pg;中间普氏菌 Pi;福赛坦氏菌 Bf15. 牙周炎的伴发病症包括牙周牙髓联合病损、根分叉病变、牙周脓肿16. 在制定牙周病的治疗方案后,按照方案分先后次序进展治疗,其治疗阶段一般分为:根底治疗、牙周手术治疗、修复治疗及松动牙固定术、维护期或支持治疗17. 与慢性牙周炎相关的的致病微生物是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相关的是伴放线放线杆菌18. 牙周病病因包括牙菌斑始动因子、局部促进因素、全身易感因素19. 牙松动的原因:牙槽骨吸收,he创伤,牙周膜急性炎症,牙周翻瓣术后,女性激素水平变化三、 选择题1. 正常牙周探诊深度不超过3mm2. 中间普氏菌Pi:尤妊
10、娠期炎为主要致病菌3. 黏放线菌Av:可能在形成龈炎的初期起作用4. 始动因子:牙菌斑;局部促进因素:促进菌斑堆积;全身易感因素:改变宿主对菌斑微生物的反响5. 牙周袋形成始于牙龈结缔组织中的炎症及炎症所引起的胶原纤维破坏和结合上皮的根方增殖6. 前列腺素E2PGE2:牙槽骨吸收最有力的刺激因素,具有广泛的致炎效应,IL-1、TNF协同增强作用7. 探诊深度及附着水平i. 龈沟探诊深度:龈沟底到龈缘的距离ii. 正常牙龈:龈沟探诊深度2-3mmiii. 牙龈炎:龈沟探诊深度3mm假性牙周袋iv. 牙周炎:龈沟探诊深度3mm真性牙周袋,附着丧失8. 牙周探诊的记录,评价指标1探诊深度:龈缘至袋底
11、的距离。2探诊方法:角度:与牙长轴平行;力量:2025g;紧贴牙面;踏点式探诊;邻面检查3牙周附着水平E.attachment level, AL:龈沟底、牙周袋底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起止点意义牙周附着水平/附着丧失AL袋底-釉牙骨质界牙周组织破坏程度牙周袋深度PD龈缘-袋底牙周炎在牙面的分布GR/ GM龈缘-釉牙骨质界根面暴露程度k.Al的计算:牙龈退缩时龈缘在釉牙骨质界下方:AL=PD+GR牙龈增生时龈缘在釉牙骨质界上方:AL=PDGR牙龈炎:AL=0牙周炎:AL0附着水平检查准确性影响因素:牙周病探查影响因素;釉牙骨质界明确程度;龈下牙石9. 与药物性牙龈肥大有关的3类药物: 1.抗癫痫药
12、:苯妥英钠 phenytoin 2.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 cyclosporine 3.钙离子阻滞剂:硝苯地平 nifedipine,维拉帕米10. 慢性龈炎:仅与牙菌斑有关。一般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探针出血最重要指征11. 青春期龈炎:部位特征性:唇颊侧12. 妊娠性龈炎:极易出血特征。前牙区重,尤下前牙唇侧13. 药物性牙龈增生: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钙离子阻抗剂硝苯地平;累及全口,前牙区更重,无牙区不受累。一般不涉及附着龈牙龈纤维瘤可涉及附着龈14.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1Silness和Löe菌斑指数:不需菌斑指示剂,目测。记录龈缘附近菌斑
13、厚度、量单个牙记录,颊侧三点及舌侧一点,取四点均数各牙的分值相加/受检牙数=个体的菌斑指数记分标准:0=龈缘区无菌斑1=龈缘区牙面有薄菌斑,视诊不易见,探针可刮出2=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龈缘或邻面有大量软垢2Quigley-Hein菌斑指数:需要用菌斑显示剂对所有牙的颊舌面进展菌斑评价所有牙面菌斑记分的总和/受检牙面数=个体菌斑分值记分标准:0=牙面无菌斑1=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2=牙颈部连续窄带状菌斑宽度1mm3=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超过1mm,但牙面1/34=菌斑覆盖面积牙面1/32/35=菌斑覆盖面积牙面2/32.简化口腔卫生指数(Simplied oral hygiene
14、 index,OHI-S)(k.)只检查6个牙:16、11、26、31的唇颊面,36、46的舌面每个牙面记分的总和/受检牙面数=个体指数分值1软垢指数 (DI)0=牙面上无软垢1=软垢覆盖面积牙面1/32=软垢覆盖面积牙面1/32/33=软垢覆盖面积牙面2/32牙石指数 (CI)0=无牙石1=龈上牙石牙冠颈1/32=龈上牙石牙面1/32/3或颈部有散在龈下牙石3=龈上牙石牙面2/3或与龈下牙石相续二. 牙龈状况1牙龈指数 (gingival index, GI)牙周探针置于牙龈边缘龈沟开口处,沿龈缘轻轻滑动,龈组织被轻微触及每牙记录四点,取均数记分标准:0=正常牙龈1=轻度龈炎:轻度颜色改变及
15、水肿,探诊不出血2=中度龈炎:颜色发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重度龈炎:明显红肿、或有溃疡,有自发出血倾向2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 钝头牙周探针轻轻探入龈沟、袋底,取出探针30s后,观察出血0=牙龈安康,无炎症及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性改变,探诊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出血沿牙龈缘扩散4=出血流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3龈沟出血指数 (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 对出血量无详细分级,对可视炎症程度分级0=牙龈安康,探诊无出血1=探诊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无水肿及颜色改变2=探诊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有颜色改变,无水肿3=探诊出血,龈乳头和
16、边缘龈颜色改变,轻度水肿4=探诊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颜色改变,明显水肿5=探诊出血,有自发出血和颜色改变及水肿4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 BOP)操作方法:钝头探针置于龈缘下1mm或更少,轻轻沿龈缘滑动,观察片刻,有无出血轻轻探到袋底、龈沟底,取出探针,观察1015s,有无出血记录方法:BOP() :探诊无出血BOP() :探诊有出血四、 问答题1. 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牙菌斑生物膜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外表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它们构成较多相互有序生长的建筑式样生态群体,是口腔细菌生存、代谢和致病的
17、根底。形成: 获得性薄膜形成 最初由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在刚清洁过的牙面上,数分钟内便可形成。细菌黏附和共聚 最初附着的主要是一些革兰阳性球菌。菌斑生物膜成熟 细菌数量和种类增多。约1030天开展成熟达顶峰2. 龈上菌斑龈下菌斑菌斑部位优势菌致病性影响因素龈上菌斑近牙龈的1/3牙冠处和其他不易清洁的窝沟裂隙G+需氧菌兼性菌龋病、龈炎、龈上牙石口腔卫生措施;食物机械摩擦;唾液 附着性龈下菌斑龈缘以下附着于牙根面G+兼性菌厌氧菌根面龋、根吸收、牙周炎、龈下牙石龈沟或牙周袋的物理空间;龈沟液非附着性龈下菌斑龈缘以下位于附着龈外表或直接与龈沟上皮,袋内上皮接触G-厌氧菌能动菌牙周炎、牙槽骨快速
18、破坏同上3. 牙龈炎症的六个临床表现正常牙龈炎症牙龈颜色粉红色鲜红色,紫红色外形龈缘菲薄,紧贴牙面龈缘变厚,乳头圆钝质地坚实韧性,有弹性松软脆弱。长期炎症可使之坚硬肥厚点彩有或无点彩消失。长期炎症增生点彩可更明显出血无用探针或其它器械探查龈沟时,甚至患者功能活动时出血。探诊出血是牙龈炎症早期表现,是诊断牙龈炎症和活动性重要标志。龈沟液v GCF渗出增多是牙龈炎症的重要指征之一v 内容物含量与牙龈炎症有关v 龈沟液测量仪,茚三酮染色4. 牙周袋形成机制炎症胶原纤维、基质溶解结合上皮增生结合上皮剥离牙周袋形成炎症加重恶性循环1始于牙龈结缔组织中的炎症,炎症细胞和细菌产生各种酶使袋底附近牙龈结缔组织
19、中的胶原纤维和基质溶解破坏,成纤维细胞也可伸出胞质突起到牙周膜牙骨质界面,吞噬和吸收胶原纤维以及埋入牙骨质中的胶原纤维。2上述过程使牙龈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变性消失,使结合上皮得以向根方增生。3同时,由于大量的白细胞侵入结合上皮,使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更为疏松,当入侵的白细胞到达结合上皮体积的60%以上时,影响上皮细胞的连接和营养,靠近冠方的结合上皮即从牙面剥离,使龈沟底移向根方而形成牙周袋。4随着牙周袋的加深以及牙龈炎症肿胀的加剧,形成良好厌氧环境,更有利于牙菌斑的堆积和滞留,因此更加重了炎症,加深了牙周袋,形成恶性循环。5. 骨上袋和骨下带牙周袋按形态以及袋底位置与牙槽嵴顶的关系可分为骨上袋和骨
20、下袋:骨上袋:袋底位置位于牙槽嵴的冠方,牙槽骨水平型吸收,袋的特点是浅而宽。骨下袋:袋底位置位于牙槽嵴顶的根方,袋壁软组织位于牙根面和牙槽骨之间,牙槽骨为垂直型吸收。袋的特点为窄而深。区别骨上袋骨下袋袋底位置牙槽骨的冠方牙槽骨的根方,骨与软组织壁相邻骨破坏方式水平式垂直式角形邻面越隔纤维水平排列在相邻两牙袋底根方的牙槽骨嵴顶斜行排列。从袋底的牙骨质沿着骨面斜行越过嵴顶,附着到邻牙的牙骨质。颊舌面纤维从袋底根方的牙根面向着牙槽嵴顶走行从袋底的牙骨质沿骨斜面走向冠方,越过嵴顶与骨外膜集合6. 牙槽骨吸收的临床表现X线片:牙齿近远中的骨质情况,颊舌侧不清晰牙槽嵴顶硬骨板消失,嵴顶模糊呈虫蚀状前牙:尖
21、à 平或凹陷后牙:宽平à凹陷n牙槽骨高度降低减少超过30%n牙槽嵴顶到釉牙骨质界距离2mmn骨吸收程度:吸收区占牙根长度的比例7. 牙周炎时X线像1.牙槽嵴高度降低,牙槽嵴顶形态改变2.硬骨板模糊、中断、消失,牙周间隙增宽3.牙槽骨密度降低,骨小樑排列紊乱4.牙槽骨吸收牙槽嵴顶至釉牙骨质界距离2mm8. 牙周探诊【目的】:探测有无牙周袋的形成、牙周袋深度、牙周附着水平、探诊出血、龈下牙石的量及分布、根分叉病变【工具】:带有刻度的牙周探针,如Williams探针刻度标记分别为1、2、3、5、7、8、9、10mm,CPITN探针尖端为一0.5mm球状,刻度标记分别为3.5、5.
22、5、8.5、11.5【方法】:提插式探测牙周袋近远中三点,每牙记录6个位点的探诊深度牙周探针尖始终紧贴牙面,探针应与牙的长轴平行由于邻面接触区的阻挡,探针假设与牙长轴平行就不能进入龈谷区,而邻面袋最深点常在龈谷处。故探测邻面时,可允许探针紧靠接触点并向邻面中央略为倾斜,这样便可探得邻面袋的最深处支点稳,力量20-25g应按一定顺序进展,以防止遗漏 角度:与牙长轴平行;力量:2025g;紧贴牙面;踏点式探诊;邻面检查【评价指标】:探诊深度龈缘至袋底的距离、牙周附着水平龈沟底或牙周袋底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为PD-GM,较探诊深度更客观准确地反映牙周破坏的破坏程度【影响因素】:牙石的阻挡、袋壁的阻挡
23、、炎症的影响、探诊方法9. 牙龈病的共同特征:1. 体征、病症局限于牙龈组织2. 菌斑的存在引起和、或加重病损的严重性3. 炎症的临床表现:色形质改变、探诊出血4. 牙周组织无附着丧失5. 去除病因后疾病可逆6. 假设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开展为牙周炎10.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 奋森龈炎 / 战壕口临床表现1. 发病急骤,迅速开展2. 三大主征:疼痛麻木前述龈炎未提及、腐败性口臭、龈乳头和龈缘坏死性溃疡3. 龈缘虫蚀状,龈乳头刀切状4. 龈出血较多,外表有灰白色假膜5. 可累及唇舌侧牙龈。k.局限于游离龈,不累及附着龈。故表现为沿龈缘红色线条。6. 可转为慢性坏死性龈炎:龈乳头高度低于龈缘,
24、呈反波浪状。龈乳头处颊舌侧牙龈别离治疗原那么i. 口腔卫生指导OHIii. 去除局部坏死组织iii. 局部使用氧化剂iv. 全身药物治疗v. 全身性因素的矫正和治疗vi. 龈上洁治、龈下刮治vii.11. 牙龈炎和早期牙周炎的区别 牙龈炎早期牙周炎牙龈炎症有有牙周袋假性牙周袋真性牙周袋附着丧失无有,能探到釉牙骨质界牙槽骨吸收无牙槽嵴顶吸收,或硬骨板消失牙齿松动无有治疗结果病变可逆,组织恢复正常已破坏的支持组织难以完全恢复正常12. 慢性牙周炎定义:慢性牙周炎是一种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进展性附着丧失和骨丧失。其特点为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的吸收。慢性牙周炎是最常见的
25、一种牙周炎。病因:慢性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 Pg;中间普氏菌 Pi;福赛坦氏菌 Bf区别:与牙周病证据充分的致病菌区分:伴放线聚集杆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赛坦氏菌Bf全身因素:糖尿病、吸烟、遗传因素临床表现:病症:牙龈出血;口臭;咬合无力体征:牙龈炎症:典型的炎症表现色形质改变、探诊出血炎症程度一般与菌斑牙石的量以及局部刺激因素相一致 牙周袋形成:早期:浅袋较多,一般为骨上袋,可为单面袋,也可为复面袋,袋口较宽松晚期:深牙周袋,牙周袋溢脓牙槽骨吸收:以水平吸收为主。牙槽骨吸收程度是判断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牙齿松动:患牙松动是患牙功能下降的标志。其他并发表现:a.牙龈退
26、缩;b.食物嵌塞;c.根面过敏、根面龋;d.继发性咬合创伤;e.牙周脓肿;f.牙周牙髓联合损害分度和分型:根据附着丧失和骨吸收的范围extent即患病的牙位数分为:局限型localized全口牙中有附着丧失和骨吸收的位点site数30%和广泛型generalized全口牙中有附着丧失和骨吸收的位点site数30%根据牙周袋深度、结缔组织附着丧失和骨吸收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诊断: 诊断依据:四大临床病症和伴发病变 还需判断:总体和个别牙的严重程度;是否为活动期;局限型或广泛型;严重程度分度 目的:判断预后,制定治疗方案13. 侵袭性牙周炎定义:侵袭性牙周炎是一组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包括化
27、验和微生物学检查均与慢性牙周炎有明显区别的、相对少见的牙周炎。 病因:致病菌 伴放线聚集杆菌Aa分型:按患牙的分布: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 LAgP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临床特点:快速进展:牙周破坏速度比慢性牙周炎快34倍发病年龄小;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好发牙位:局限型:切牙和第一磨牙,其他患牙非第一磨牙和切牙不超过两个广泛型: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侵犯第一磨牙和切牙以外的牙数在三颗以上X线片:局限于切牙和第一恒磨牙。切牙区水平型骨吸收,第一磨牙区近远中垂直型骨吸收,近远中均有垂直型骨吸收那么形成“弧形吸收。早期出现松动移位:前牙扇形别离家族聚集性(family aggr
28、egation):母系遗传全身情况(systemic conditions):一般全身安康,无明显的系统性疾病,但局部患者具有嗜中性粒细胞及或单核细胞的功能缺陷。 治疗原那么:1早期治疗,防止复发 2抗菌药物的使用 3调整机体的防御机能 4其他:正畸治疗等14. 慢性牙周炎、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的鉴别诊断CPLAgPGAgP主要见于成人,也可发生于儿童通常发生于青少年青春期前后多在30岁以下,也可更大慢到中等速度进展快速进展快速进展,可呈episodic菌斑量与破坏程度一致菌斑量与破坏程度不一致不定,有时一致病变分布不定,无固定类型局限于切牙、第一磨牙,其他牙不超过2个除切、第一磨牙外,累及其他牙超过3个无明显的家族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沙市中学2025年高三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
- 太原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 安全注射教学
- 2025年磁粉探伤机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铧强中学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橡胶零件、附件项目建议书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密卷(含答案)
-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护理满意度调查
- 承运商安全管理
-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试卷【含答案】
- 高三文科数学专题 对数平均不等式
- 悬臂式挡墙技术交底
-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
-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不平衡
- 【电力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 电力维护收费标准
- 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电子教案(第1-13章)
- 《式微》课件完整版
-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较6~10两数之间的关系》 课件
- 铝件镀银工艺课件
- 供应室技能考核操作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