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古诗词---阅读真题_第1页
小升初文言文.古诗词---阅读真题_第2页
小升初文言文.古诗词---阅读真题_第3页
小升初文言文.古诗词---阅读真题_第4页
小升初文言文.古诗词---阅读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升学一一“文言文.古诗词阅读”考查真题文百文阅读1许仲平义不苟取P22楚人学舟P33两败俱伤P44齐人有好猎者P55“项羽已杀卿子冠军”P56“土荆公病喘”P67不识自家P78袁虎少贫P89先公四岁而孤P910高山流水P1011伯乐相马经P1112永之氓咸善游P1213论语(己所不欲)P1214弈秋P13古诗词阅读1新柳P142纳凉P143春日偶成P154明日歌P155咏梅P166夜行黄沙道中P17文言文阅读理解一、广大附中(一)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的回答。许仲平义不苟取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

2、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 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三许衡字仲平,是怀州河内人。他曾经字酷暑的时候路过河阳(今河南孟西县),(当时)非常口渴。道路旁有一棵梨树,人们都争着摘梨吃,只有许衡一 人在树下正襟而坐,安然如常,毫不动心。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说: “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去拿,是不可以的。”那人说:“现在世道这么乱,这梨树没有主人。”许衡回答说:“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 ”【主旨】我们婴孩自重、自爱,保持基本的道德修养,自己管住自己,不做损害他人的事,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为人处世,要有自己的道德标准。【问题】12、解释下么据点加点的词。(4分)(1

3、)尝暑中过河阳(2)众争取啖之(3)渴甚(4)或问之*13、翻译下面的句子。之:代词,代指许衡(4分)(1)衡独危坐树下自若只有许衡一人在树下正襟危坐,安然如常,毫不动心(2)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梨树没有丰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丰人么?14、结合本文说说许衡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示例: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或原则)_,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Q(二)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13分)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 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速进,亟犯大险,乃四顾 胆落,坠桨失沱。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注释】楚:古国名。折:

4、掉头。 旋:转弯。 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亟:突然。 犯:碰到。 花:通“舵”【译文】楚国有一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学习时,船无论掉头还是转弯,快还 是慢,只听从船师分(教导)。因此他到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没有不如人 意的,于是(他)就认为自己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就)马上辞别了船师, 击鼓一直快速前进,突然遇到危险,(他)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掉入江 中,舵失去操控。然而现在的危险,不就是之前得意所造成的吗?【主旨】学习要脚踏实地,学会谦虚。不能略有新知就骄傲自满,略有进步就狂妄 自大,否则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问题】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7分)操:操控,

5、此处指驾船徐:慢慢地谢:OL(1)楚人有习操舟者习:学习 (2)其始折旋疾徐始:开始 (3)遽谢舟师遽:急忙 (4)乃四顾胆落顾:张望*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干姑(他)就认为自己完全学会了驾船的技术。(2)椎鼓速进.击鼓一直,快束前井C18、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学习要脚踏实地,不要因为自己学了叱皮丰就骄傲自满, 否则会犯下大错。(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练习。(10分)两败俱伤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 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 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

6、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 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 也。【注释】淳于髡(km):战国时齐国人。卢:黑犬。东郭逡(qm):东 郭山之狡兔。极:尽。废:疲劳。顿:疲弱。弊:劳困。谢:辞。【译文】齐王想发兵攻打魏国。淳于髡对他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东 郭逡则是世上数的着的狡兔。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了三圈,翻山跑了五 躺。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狗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 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个老农夫看到并获得了它们,没有遭受任 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致使士兵疲弱,百 姓劳苦,臣

7、担忧秦、楚两个强敌会抄我们的后路,坐收农夫之利。”齐王听后很是害怕,就下令遣散将士,让士兵回家休息了。【主旨】我们与他人相争,一定要警惕两败俱伤、渔翁得利。【问题】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齐欲魏伐 讨伐、攻打(2)韩子卢逐东郭逡 追逐 (3)犬负俱罢 者一起(4)弊其众 百姓 14、以下“于”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 (2分)A、兔极于前 B、犬废于后 C轻于用!毛 D、熔于一炉15、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有个老农夫看到并获得了它们, 没有I曹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16、淳干彝同意“齐欲伐魏”这件事吗?为什么? (

8、2分)不同意。淳于髡通过“韩子点逐东郭逡”的故事告诉齐王不要因双方争斗, 让第三者渔翁得利的道理.也就是害怕齐、魏两国争斗.秦、楚两国得利。南宁新民(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8-20题。(10分)齐人有好猎者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劣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 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 也尽然。【问题】1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1)惟其所以不得 惟:通“唯丁文言助词,常用于词首,无实义。(2)常过人矣过: 超过1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6分)(1)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家庭富有就有钱买到好狗、有了好狗就能经常打到野兽。(2)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不只是打猎如此,许多事情也全都是这样。(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 二万渡河,救诅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 甑(z由g),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 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注释】卿子冠军:这里指秦军将领宋义。陈余:秦朝将领。釜甑:做 饭的锅具。必死:决死之心。无一还心: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九战: 经过多次战斗。甬道:通道

10、。【译文】项羽诛杀了秦朝将领宋义,威震楚国,名扬诸侯。是他派遣当阳君、蒲 将军率领两万人渡过漳河,援救巨鹿。(与秦军交战)战争取得了一些胜利,陈 余又请兵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并下令把船只全部沉入河里,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明一定 要决死战斗,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部队抵达巨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多 次交战,阻断了秦军的通道,大败秦军。【主旨】被逼到绝境,没有退路时,才能奋起反击,获得胜利。【问题】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将卒二万(率领) *(3)皆沉船(全、者B)*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陈余复请兵(又)*(4

11、)绝具甬道(断绝、阻断)*(3分)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项羽诛杀了秦朝将领宋义、威震楚国,名扬诸侯。14、这个故事后来被浓缩成一个成语,请下载线的横线上,并解释它的意思(3分)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15、项羽为什么能打破秦军? ( 4分)项羽骁(xiB)勇善战,能得到士兵的拥护破釜沉舟激发了土兵昂扬的斗志。士兵作战勇敢,奋勇杀敌(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8-20题。(10分)王荆公(王安石)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人名,字 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日:“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

12、日:“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译文】王荆公得了哮喘病,要用紫团山人参入药,却找不到这东西。恰好当时薛 师政从河东回来,刚好有这种人参,便赠送给王荆公几两,王荆公却不接受。 有人劝王荆公说:“大人您的病不用这味药没法治。这病着实令人担心,这点药物不值得推辞。”王荆公说:“我一辈子没用紫团参也活到今天了。 ”最后也没接 受。【主旨】文章体现了王荆公乐观旷达,克己奉公,严于律己的高尚品质。【问题】1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1)亦活到今日亦也(2)竟不受竟最后、最终1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3分)恰好当时薛师政从河东回

13、来、刚好有这种人参。(2)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3分)大人您的病不用这味药没法治,这病着实令人担心,这点药物不值得推辞。20、这篇短文主要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品质? (2分)体现了王安石乐观旷达,克己奉公,严于律己的品质。二、南丁二美(一)文言文阅读(12分)不识自家曩(ncng)有愚者,常于门外悬履为志。一日出门,及午,忽暴雨。其妻 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日:“吾家徙乎? ”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 ”愚者曰:“无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 ”愚 者审视之,乃悟。【注释】曩:从前履:鞋 志:标志【译文】从前有个愚蠢的人,经常在门外悬挂鞋子作

14、为标志。一天他到外面去,等 到了中午,忽然下起了雨。他到妻子把鞋子收了进来。到了傍晚时分,愚蠢的 人回来了,他没看见鞋子,敬业地问:“我家搬迁了吗?"他来回走动不进去。 他的妻子看见他,问道:“这是你的家为什么不进来呢?”愚蠢的人说:“门口 没有挂鞋子,这就不是我的家。”妻子说:“你难道不认识我了吗? ”愚蠢的人 仔细观察了他的妻子,这才恍然大悟。【主旨】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要信奉教条,要灵活多变,善于变通。讽刺了那些枝 江教条而不求实际的人。【问题】8、翻译画线词语。(4分)及午 到了至薄暮 到了是这家 你的何不入为什么9、翻译句子。(4分)(1)不见履,讶日:“吾家徙乎? ”徘徊不

15、进。(愚蠢的人)没看到鞋子,惊讶地问:“我家搬迁了吗? "他来回走动却不进去。(2)愚者审视之,乃悟。愚蠢的人仔细观察了他的妻子,这才恍然大悟。10、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 4分)讽刺了只讲教条而不求实际的人。(二)文言文阅读(12分)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 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咏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即遣 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因此想要,大相赏得。【译文】袁虎年轻时,家里贫困,曾经被人雇佣,载运租粮。镇西将军谢尚从船边 经过,那天晚上清风习习,明月皎洁,听到江上小洲之间的商贩船上,有吟咏 诗歌的声音,

16、很有情调;所吟诵的五言诗,又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他赞叹不 绝。就派人去详细询问(事情原由),原来,是袁虎在吟咏自己所作的咏史诗 谢尚于是邀请袁虎相见,对他十分赏识。【主旨】本文写袁虎因咏史诗而受到谢尚的赏识,表现了袁虎的年少才高,也表现 了谢尚的识才爱才。【问题】14、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1)尝: 曾经(2)要: 通“檄” .邀请15、用自己的话解释下面的句子。(5分)所咏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所吟诵的五言诗,又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他赞叹不绝。16、通过这则故事,你对主人公又怎样的认识? (3分)袁虎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0题。(10分)先公(

17、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 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 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 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译文】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很穷,没有钱(供他读书)。他母亲用芦 苇杆在沙地上写字,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文章,让(他)学习写 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可是家里已没有书可读,他便道街坊读书人家去借书来 读,有时借着进行抄写。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文章,就这样夜以继日、废 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

18、那样高了)。【主旨】欧阳修家里贫穷,但他依然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问题】1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1)家贫无资钱财*(2)抄录未毕完成、结束*1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多诵古人篇章。(3分)诵读了许多古人的文章。(2)唯读书是务。(3分)只是致力读书。20、概括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最根本原因。(2分) 不畏艰苦、发愤苦学、刻苦攻读、才达到“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四、南宁十四中(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0题。(10分)高山流水俞伯牙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方鼓琴而志 在太山,钟子期

19、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 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译文】俞伯牙善长弹琴,他的朋友钟子期善于倾听,凡是俞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 的,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听出来。伯牙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钟子期 (仿佛就看到了高山)说:“弹得真好啊!我好像看到巍峨的泰山! ” 一会,伯 牙又弹奏到意在描绘流水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江河)又说:“弹得真好啊!我又好像看到浩浩荡荡的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万分。拉断了琴 弦,把琴摔破,并发誓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再也没有谁能让自己为他弹琴了。【

20、主旨】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便也有高 山流水的古琴曲。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同自己有共同语言 的人。“伯牙绝弦” 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友谊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 种特长或爱好,表示悼念。【问题J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伯牙所念 念: 想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方:才19、翻译下列句子。(6分)(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弹得真好啊!我好像看到巍峨的泰山!(2)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再也没有谁酢让自己为他弹琴了。20、请说出成语“高山流水”比喻什么? ( 2分)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二

21、)文言文阅读。(6分)伯乐相马经有“隆颗(seng)联(fu)日,蹄如累曲(qu)'之语。其 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蛛,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 累曲尔! ”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注释】伯乐:人名,相传是古代的相马专家。隆颗:高高的额头。联日:有人认为应该是“跌目”,眼睛鼓起的意思。累曲:叠起来的酒药饼子。曲,酿酒或制酱用典发酵物。堪:能够,可以。 御:驾驭,控制。【问题】10、解释加点字的含义。(2分)(1)不堪御也。 堪: 能够、可以 *(2)不堪御也。御:驾驭、控制*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

22、马好跳,不堪御也。”伯乐知道儿子愚笨,不生气反而笑道:“这马喜欢跳,不好驾驭。”12、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按图索雅 ,我们用这个成语形容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2分)五、南宁三十七中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1-13题。(11分)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四五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 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 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 立岸上呼却号曰:“汝愚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头,遂溺死。【注释】永:永州。 氓:百姓。 绝:横渡。 中济:渡到中间。【问题】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

23、词语。(4分)(1)永之氓咸善游(全、者B) *(2)有顷,益怠(疲惫)1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中一个人使出浑身力气游泳却不能和从前一样(轻松)。(2)汝愚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你真是太愚蠢了,人都要死了,你还要那些钱财干什么?1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要学会变通、不能拘泥固执。六、柳州十五中(一)论语交给我们很多出事的方法、做人的规矩。你能理解下面这段 话的意思吗? ( 5分)子贡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子贡是孔子的一个弟子。)写下你的理解:干贡问孑干:“有没有一句话,可以让我一牛都作为

24、行动的指南呢?”(二)阅读理解。(6分)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教导 如此 引、拉不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1)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2)非然也然*(3)思援弓缴而射之援(4)弗若之矣弗2、翻译。(2分)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不如他5、通过学弈这件事,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2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言之有理即可)17古诗词阅读理解一、广大附中(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4分)新柳(宋.杨万里)柳条百尺拂银塘,且

25、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内容】百尺长的柳条拂过闪耀着银光的水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 浅的黄色。柳条未必能蘸到水,那是引文水中的柳条的影子将它拉长了。15、“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照应了诗中“ 百尺” 一词,用了一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柳条的优美。(2分)16、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2分)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榜美和对大自然牛机无限、鬼斧神工的感叹。(二)阅读诗歌,回答问题。(4分)纳凉(宋.秦观)携技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主旨】诗人刻意追寻一个理想中的清凉世界,表现了他对官场的奔竞倾夺表示厌恶,力求远避的感情。1

26、7、前两句中“一追”字写出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 出了诗人悠闲自在的心境。(2分)18、“风定池莲自在香”中“莲”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2分)寄寓了诗人沅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二、南宁三美古诗阅读。(10分)春日偶成(北宋.程颍)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主旨】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 情。抒发了诗人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问题】1、用自己的话描述前两句诗所描写的意境。(6分) 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廨:此时此刻已沂正午:我穿行 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2、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结合诗句说一说。(4分)表现了诗人轻松、欢乐、愉悦的心境。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中可以看出。其中“偷闲学少年”, 平淡之中寓深意、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三、桂林宝贤中学(一)阅读下面的这首诗,万能充后面的题目。(14分)明日歌(清.钱鹤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跪。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问题】1、选择正确的解释。(8分)(1) “复”的意思是(D )A、回复B、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