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地图1 .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计算:。表示方法:数字式、 、。大小比较: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实地距离越 ,内容越;比例尺越小,实地距 离越, 内容越。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越 ,内容越;比例尺越小,图幅 越,内容越。比例尺的缩放:将原比例尺放大到 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将原比例尺缩小到 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2)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方法:上北下南, 。指向标: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经纬网:经线指示 ,纬线指示。辨别南北纬: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 。辨别东西经:经度数值向东递增为东经,向西递增为 。(3)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 。
2、注记:地图上说明地理事物的 ,以及表示 山高水深 的数字。2 .地形图 (1) 高度表示方法:( 海拔),。(2)等高线特点:同线等 ,同图等 。(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判断坡度:等高线密集处, ;等高线稀疏处, 。判读地形种类: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 。洼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 。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 。山脊:等高线的凸向海拔 处。山谷:等高线的凸向海拔 处。陡崖:等高线 处。计算陡崖高度: (n 为重合等高线条数,H为等高距。)中间高,四周低中间低,四周高凸低为苻(中间高两费低)凸高为谷(中间低两侧高)山脊山谷山地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一、等高线图的基本
3、知识(一)等高线1、概念:在地图上,把陆地表面 的点连成的线叫等高线(把海洋或湖 泊中 的点连成的线叫等深线)。2、特征(1)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 的两条等高线,具高差也相同。(2) 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3) 等高线是 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4)两条等高线不能 。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 。(5)等高线疏密反映 o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 ,密集的 地方表小 , 间隔相等的地方表小 0(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 。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
4、两侧的 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 V 字形03、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 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 高原;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二)等高线地形图1、概念:用等高线表示 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图。2、常见等高线地形图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方法1、判读海拔高度:(1)只要知道某地在哪条等高线上,即可读出该地的海拔高度。(2)若不在等高线上,则此处海拔是一个 范围,而不是一个准确值2、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只要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
5、度,就能算出两地间相对 高度。(2)根据等高线重叠的状况,判断陡崖底部和顶部海拔高度,并估算断崖的相 对高度。3、特殊万法:利用局的更局,低的更低原则(1)适用范围: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2)内容: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 相等,则闭 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 中的较高高度值 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 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3.等高线的计算(1)推算等高线的值: 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是 的,知道任一 条等高线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值。(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 值差为一(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 位于两
6、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闭合区域: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 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值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 值;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 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值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 值;(即“低的更低,高的更高”)。如图,问:2.两地的相对高度的计算A地高度 B地高度问:H地与城镇之间的高如图问:陡崖高为(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镇计算陡崖相对高度,一是求最大可能相对高度,二 是求最小可能相对高度。公式:(n1) d<HI< (n+1) d (H为相对高度,d为 等高距,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600 500 一 40。300 200三、等高线地形图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7、1、点的选址(1)确定水库河坝址的位置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的 的 处。水库库区选在 地区或选在:形”的洼地,或小盆地时,这些地区不仅库容 ,而且有较大的。而坝址选择在峡谷处,以利于 和减少。还应注意水库蓄水高度对库区居民、农田等的;注意修建的水库具有 防洪、灌溉、调节气候、 养殖等综合效益。(2)确定码头的位置港口建设应选在陆上等高线 、水下等深线 且避风良好(即“港阔水深、风平浪静”)的地方。(3)机场:机场应选在等高线 的地方,即地面平坦开阔有利跑道建设 及飞机起降时有 净空保证;与城市有一定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道 连接;地势较高 的地方。(4)气象站:应选在海拔、地形 的地方,以取得较为准确
8、的气象数据。(5)疗养院:应选在坡度 、空气清新的地方,以保证优美的环境。2、线的选择(1)公路、铁路:尽可能与等高线,主要在坡度 的地方修建,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二条等高线;同时距离要 、弯路要 且要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免通过断层区、沼泽区、冻土区、地下溶洞区 等,以降 低。(2)管道、水渠:应顺着 的地势让油或水,尽量避免通过山脉、 河流。3、面的选择(1)工业区:应建在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较为开阔的地区且要求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易造成水源污染的企业应建在城市河流的下游; 易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企业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易造成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建 在居
9、民区的下风向、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2)农业区: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 地势起伏,坡度陡缓, 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原则。 例如,在山地或 坡度较陡的地方,以发展生态林为主;在丘陵或坡度较缓的地方,以发展经济林 为主;发展粮食作物和蔬菜生产应在坡度平缓且最好有灌溉水源的地方; 花卉等 园艺业要在靠近水源的地方。(3)居民区:应建在地形平坦、靠近水源、向阳背风的地方(注意考虑街道 方位与子午线成3060的夹角,以保证居住区街道两侧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 件;注意考虑
10、主要街道走向与盛行风的方向一致,以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注意远离污染源,居民区应建在污染企业的上风向和水源上游)。4、其他方面的应用,如: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判断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分水岭;山 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 方向相反。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第二章 地图答案 R自学导航(1) 1)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线段式文字式小祥细大简略大祥细小简略 原比例尺x n原比例尺x 1/n(2) 左西右东北方南北东西南纬 西经(3) 符号文字2.(1)绝对高度相对高度(2)高距(3)坡陡坡缓递减递增低地低高 重合相交(n -1)h < HK (n + 1)h (4)坡度陡缓 地形起伏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1 .海拔相同深度相同2 .同线等高等高距 封闭重合相交 重合坡度陡缓缓坡 陡坡均匀坡垂直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路面硬化施工合同范本
- 托管运营合作运营协议书范本
- 搭建活动板房合同范本
- 电子产品经销合同范本
- 上海市超市大型综合超市蔬菜流通安全协议书范本
- 保密与竞业限制协议书范本(包括在职期间)
- 五年级上册数学听评课记录《3.3 3 的倍数特征》北师大版
- 四个太阳 听评课记录
- 茂名纤维布袋风管施工方案
- 石家庄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听课评课记录(新人教版)
- 2025年买卖个人房屋合同(4篇)
- 2025代运营合同范本
- 武汉2025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管理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家庭燃气和煤气防火安全
-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2025年销售部年度工作计划
- 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办公用品价格清单
- ESG表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 DB3713T 340-2024 实景三维数据接口及服务发布技术规范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