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专项练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3/ad8c5d37-b625-4b1d-9558-a1c996577c9d/ad8c5d37-b625-4b1d-9558-a1c996577c9d1.gif)
![2019中考物理专项练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3/ad8c5d37-b625-4b1d-9558-a1c996577c9d/ad8c5d37-b625-4b1d-9558-a1c996577c9d2.gif)
![2019中考物理专项练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3/ad8c5d37-b625-4b1d-9558-a1c996577c9d/ad8c5d37-b625-4b1d-9558-a1c996577c9d3.gif)
![2019中考物理专项练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3/ad8c5d37-b625-4b1d-9558-a1c996577c9d/ad8c5d37-b625-4b1d-9558-a1c996577c9d4.gif)
![2019中考物理专项练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3/ad8c5d37-b625-4b1d-9558-a1c996577c9d/ad8c5d37-b625-4b1d-9558-a1c996577c9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中考物理专项练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含解析)2019中考物理专项练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含解析)、单选题1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A.该木块的长度为 2.0cmD.视线与尺面的位置5 / 182 .用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3 .PM2.5是雾霾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科耐颗粒物,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2.5 I m =2.5 -5d10B.2.5 l m =2.5 -3r10C.2.5 m =2.5 -6cm0D.2.5 l
2、m = 2.5 -9m104.学习物理时经常要进行估测,下面是小英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A.体重大约是 600 NC.脉搏跳动约70次/min5 .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讲台的长度约3.12 cmC.人步行的速度约 1.2 m/s6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身体的平均密度大约是1.0 x 30g/m 3D.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0 mmB.人脉搏1s跳动约70次D. 100m跑步用时4s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川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7.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 4次结
3、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A. 17.31cmB. 17.32cmC. 17.52cm)D. 17.30cm8.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的示数是(A. 8.4sB. 38.4sC. 3min38.4sD. 3min8.4s9.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 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 1.65mB. 1.75mC. 1.85mD. 1.95m10.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小误差的是()A.测量时正确使用测量工具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C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D.改进测量方法1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
4、确的是()12345D.12.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 7.1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13 .下列各过程最接近 1h的是()A.人眼迅速一眨B.人正常步行5km地球一周14 .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八年级物理课本长度的是(A. 30nmB. 26cm15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 80dmC.物理课本的宽度为 18.5mm16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测量都有误差C.误差就是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17.估测是物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中合理的
5、是()A.手电筒中的电流约为 20AB.夏天空调在使用时设置的温度一般为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D.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在课桌上做功约为18.一位初中生的身高大约在()A. 15 cm 17 cm B. 15 dm 17 dm17mm二、多选题D.他自己的身高是 16.75C.汽车正常行驶10kmhD.人造地球卫星绕)C. 10dmD. 1mB. 一节课的时间是45minD.自行车行驶的速度是 1.2m/sB.误差是可以避免的D.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卜面是小芳同学对自己身边的一些物理量进行的估测,37 50JC. 1.5 km 1.7 kmD. 15 mm19 .用刻度
6、尺进行测量时,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小误差(不定项选择)()A.估计值的位数多取几位B.选用分度值小的刻度尺进行测量C.必须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作为测量时起始刻度线进行测量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处理数据20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刻度尺忘记估读属于误差i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按要求测量可以减小误差u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是为了()C.可以减小误差D.提高准确21 .在测量中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A.避免产生误差 B.避免产生错误程度22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误差2
7、3 .小明用刻度尺正确操作,测得某物体的长为B.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D.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2019中考物理专项练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含解析)的是()A.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 1mm的刻度尺测量的B.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 1cm的刻度尺测量的C.该结果中的“提估读的D.该结果是中不存在误差24 .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同,其中至少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的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
8、方法可能都正确 D.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一定相同三、填空题25 .如图所示,木块 A的长度是 um .5 cm7 / 1826 .换算单位:350nm=m , 72km/h=m/s .27 .有六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li= 18.82cm、l2=18.83cm、l3=17.28cm、l4=18.81cm、l5=18.80cm、l6= 18.805cm . (1)这把刻度尺的 分度值是 ; (2)其中一位同学的错误记录结果是 ; (3)其中一位同学不合 理的记录结果是; (4)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 .28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
9、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四、解答题29 .春春同学用橡皮条自制了一把皮尺,小星说使用这样的皮尺测物体长度时容易产生较大 的误差,你认为小星说得对吗?为什么?30 .小明新居的客厅有一扇窗, 看上去窗的高度h似乎比宽度a长,在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 试设计一个比较h与a长短的方法。(简述所用的器材和操作方法)五、综合题31 .填空cm, 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1)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当;(2)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某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cm.2019中考物理专项练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含解析)答案解析部分、单选题1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
10、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A.该木块的长度为 2.0cmB.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C.该木块的长度为 2.00c甲单中祥时"产“干赤 56?D.视线与尺面的位置【解析】【解答】AC、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所以要估读到 mm的下一位,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B、测量时刻度尺应与被测长度平行,B不符合题意;D、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11、.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2 .用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分析】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由于热胀冷缩的缘故,刻度尺会变短一 些,再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刻度尺显示的示数会比实际值要大一些。【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误差形成的原因以及产生的结果。误差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温度对刻度尺产生的影响属于客观因素。3 .PM2.5是雾霾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科耐颗粒物,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2.5 科 m =2.5 -5d
12、10B.2.5 科 m =2.5 -3r10C.2.5 m =2.5 -6(10D.2.5 (1 m = 2.5 -9T10【答案】A【解析】【解答】A、因为1pm=105dm,所以2.5科m=2.5 乂5dm. A符合题意.BD、因为1科m=1-6m,所以2.5科m=2.5 乂6的 B、D不符合题意.C、因为1m=14cm,所以2.5科m=2.5 乂4tm. 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m=102nm.4 .学习物理时经常要进行估测,下面是小英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合理 的是()A.体重大约是600 N B.
13、身体的平均密度大约是1.0 X 3kg/m 3C.脉搏跳动约70次/minD.手指甲的宽度约为 1.0 mm【答案】D【解析】【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A、小英同学的体重在 50kg (即100斤)左右,其重力 G=mg=50kgx 10N/kg=500N 450N符合 实际,合理;故 A不符合题干要求;B、身体的平均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大约是 1.0 X 3kg/m3 ,故B不符合题干要求;C、脉搏跳动约每秒一次,即 60次/min,故C不符合题干要求;
14、D、脚掌的长度大约 25cm左右,故25mm不符合实际,故 D符合题干要求;故选D.5 .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讲台的长度约3.12 cmm B.人脉搏1s跳动约70次C.人步行的速度约 1.2 m/s卜D. 100m跑步用时4s【答案】C【解析】【解答】解:A、教室的宽度在7m左右,黑板讲台的长度接近教室宽度的一半,在3.12m=312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 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B不符合实际;1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3km/h=4m/s = i.2m/s左右.故C符合实际;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所以一般
15、人跑100m的时间不可能是4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 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6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川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答案】B【解析】【解答】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之间的差异,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不同于错误,错 误可以改正;通过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科学的测量方法,以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 以减小误差.B符合题意,ACD不合题意.故答
16、案为:B .【分析】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可能地减小;错误是由于 测量方法错误等人为的原因而产生的,可以且能够避免7 .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 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A. 17.31cm【答案】CB. 17.32cmC. 17.52cmD. 17.30cm【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也就是说测量结果中的17.3cm是准确的,最后一位数值为估读值,由于每次的估读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选项A、B、D都是正确的;而选项C中的数据为17.52cm与其它的结果准确值相差较大,不符合测量事实,所以是错误的记录. 故选C.【分析】题主要考查
17、对刻度尺分度值意义的理解.长度的测量中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也就是分度值所对应的数值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是估读的.8 .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的示数是()A. 8.4sB. 38.4sC. 3min38.4si D. 3min8.4s【解析】【解答】解: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 ,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 ;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8.4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8.4s,即停表的读数为 3min38.4s.故选C.【
18、分析】读取停表的示数,首先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 从而得出示数,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9 .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 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OrmA. 1.65m【答案】BB. 1.75mC. 1.85mD. 1.95m【解析】【解答】解: 犯罪嫌疑人”的脚印的长度约为:25.10cm;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25.10cm X 7=175.70cm=1.7570m由此分析可知选项 B是正确的;故选B.【分析】由图读出脚印的长度,根据入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
19、倍”这一常识计算身高.10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小误差的是()A.测量时正确使用测量工具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C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D.改进测量方法【答案】A【解析】【解答】误差是客观存在的,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也总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叫误差,因此测量时正确使用测量工具不能减小误差,A符合题意。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只能减小,是不可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采用精密仪器测量、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可以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采用精密仪器测量、改进 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1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
20、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12 3 4 5D.【解析】【解答】解:A、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此方法错误;B、刻度尺刻线一侧没有靠近铅笔.此方法错误;C、铅笔左侧与刻度尺 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此方法正确;D、铅笔左侧没有与 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此方法错误.故选C.【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 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 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 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 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下一位;记录数据要写单位.12 .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
21、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 7.1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 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 16.75【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长度单位cm和各种物体实际长度的了解。【解答】铅笔的长度一般超过10cm,物理课本长度应该达到26cm左右,人的身高更应该是160cm多,故ACD答案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o【点评】这一习题属于估算题,学生需要对长度的基本单位非常熟悉,并且能将基本的长度单位和生活实际想联系,积累大量的生活经验,才能解答此类习题。13 .下列各过程最接近 1h的是()A.人眼迅速一眨B.人正常步行5kmC.汽车正常行
22、驶10km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 【答案】B【解析】【解答】解:A、人眼迅速一眨,不符合题意;B、人正常步行5km最接近1h;C、汽车正常行驶10km,与题意不符;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14 .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八年级物理课本长度的是()A. 30nmB. 26cmC. 10dmD. 1m【答案】B【解析】【解答】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20cm,约为26cm, B
23、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常见的物品的长度推测解答.15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 80dmB. 一节课的时间是 45minC.物理课本的宽度为 18.5mmD.自行车行驶的速度是 1.2m/s【答案】B【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故 A不符合实际;B、中小学一节课的时间一般在40min50min之间.故B符合实际;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小于 20cm,在18.5cm=185mm左右.故 C不符合实际;1D、自行车
24、行驶的速度在18km/h=18 x'6 m/s=5m/s .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 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16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测量都有误差旧.误差是可以避免的C.误差就是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答案】AD.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解析】【解答】A、任何测量都有误差,只是误差大小不同,A符合题意B、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B不符合题意;C、误差与错误是不同,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C不符合题意;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 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
25、,只能减小误差,不能避免误差,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由于测量的人和工具,造成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改进测量的方法、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17 .估测是物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小芳同学对自己身边的一些物理量进行的估测, 其中合理的是()A.手电筒中的电流约为 20AB.夏天空调在使用时设置的温度一般为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 20cmD.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在课桌上做功约为50J【答案】C【解析】【解答】A.手电筒中的电流约为 0.3A, A不符合题意;B.夏天空调在使用时设置的温度应低于人体的体温,一般为 26
26、cle左右,b不符合题意;C.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 20cm, C符合题意D.物理课本重约2N,课桌近1m,所以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在课桌上做功约为2J,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叫估测法,不同物理量的估算, 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18 .一位初中生的身高大约在()A. 15 cm 17 cm B. 15 dm 17 dm 1 C. 1.5 km 1.7 km D. 15 mm 17mm【答案】B【解析】【解答】一位初中生的身高大约在
27、160cm左右.160cm = 1600mm = 16dm = 1.6m =0.0016km.【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估测能力,培养学生对单位长度的感性认识,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二、多选题19 .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小误差(不定项选择)()A.估计值的位数多取几位B.选用分度值小的刻度尺进行测量C.必须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作为测量时起始刻度线进行测量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处理数据 【答案】B,D【解析】【解答】A、估计值的位数只能有一位,A不符合题意;B、分度值越小,测量的结果越精确,B符合题意;C、也可以选用除0刻线外的另外一条清晰的刻线作为起始刻线,C不符合题意;D、多
28、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分析】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可以减小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 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 .20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刻度尺忘记估读属于误差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按要求测量可以减小误差“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C,D【解析】【解答】误差就是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因此误差不是由于测量方法错误造成的, A不符合题意;认真测量只能减小误差,而不能避免误差,B
29、不符合题意;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C符合题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熟练实3技能等都可以减小误差,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D。【分析】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它只能尽量减少, 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1 .在测量中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是为了()A.避免产生误差iB.避免产生错误”C.可以减小误差D.提高准确程度 【答案】CD【解析】【解答】解:A、误差不能避免;B、错误可以避免;C、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提高准确程度.故选CD【分析
30、】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仪器不精密; 测量方法不科学; 测量中估读.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22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错误的是(B.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D.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误差【答案】A,B,C【解析】【解答】解:A、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故A错误.B、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而误差是在遵守 操作规则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故 B错误C、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是不能避免的,故C错误.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
31、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 故选ABC.【分析】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 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 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 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 差.23.小明用刻度尺正确操作,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 1mm的刻度尺测量的nB.该结果是用最小刻度为 1cm的刻度尺测量的C.该结果中的“提估读的【
32、答案】B,CD.该结果是中不存在误差【解析】【解答】解:AB、根据测量结果,最后只能有一位是估计值,所以倒数第2位便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即1cm.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C、在12.3cm中,12cm是准确值,0.3cm是估读值,故 C此选项正确;D、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D选项错误.故选BC.【分析】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结果,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也就是最小刻度;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结果,最后一位是估读值; 误差不可避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24.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 B.两个人测同
33、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同,其中至少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的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可能都正确 D.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一定相同【答案】A,C【解析】【解答】AB.测量即比较,在物体与刻度尺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有误差,误差是不可避 免的,故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因测量过程中误差的存在,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 可能都正确,C符合题意;D.由于误差在每次测量过程中不一定相同,可知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一定相同
34、,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Q【分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白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三、填空题25.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cm21 / 18【答案】2.15【解析】【解答】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 =1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与5.15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L= 5.15cm-3.00cm =2.15cm.
35、故答案为:2.15.【分析】长度测量在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测量时不从0刻度开始测量时,物体长度等于终点与起点读数之差.由此根据图示读数即可.26.换算单位:350nm=m , 72km/h=m/s .【答案】3.5 x 107; 20解析【解答】(1)=10一%=3万*10一%1 ,(2)72km= 4小=2丽"O故答案为:3.5XT0;20.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分析】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 位进行换算.27.有六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li= 18.82cm、12= 18.83cm> l3=17
36、.28cm、l4=18.81cm、k=18.80cm、16= 18.805cm . (1)这把刻度尺的 分度值是 ; (2)其中一位同学的错误记录结果是 ; (3)其中一位同学不合 理的记录结果是; (4)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 .【答案】1mm; 17.28cm; 18.805cm; 18.82cm【解析】【解答】(1)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从六次测量记录知道,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m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2)从六个测量结果看,L3 =17.28cm与其它测量结果偏差太大, 所以此数据是错误的记录, 应该舍去;(3)因为L6 =18.805cm的分度值是0.1mm,所以测量结果不合理;(4)去掉错误和不合理的结果,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这本作业本的长度为:R 18-S2m故答案为:(1) 1mm; (2) 17.82cm; (3) 18.805cm; (4) 18.82cm .【分析】(1)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2)测量结果中,准确数字与其它数字有较大偏差的数字是错误的;(3)读数时,应估读到准确值的下一位,过多的估计数字无任何意义;(4)利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作业本的实际长度28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听课评课记录2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听评课记录 旋转《中心对称图形》
- 招商引资佣金合同(2篇)
-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锐角三角函数4.3解直角三角形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线段的长短比较》听评课记录
-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听评课记录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2《证明》听评课记录3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听评课记录
- 出差报销单-中英对照版
- 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
- 蒋中一动态最优化基础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10篇(附答案解析)
- 抖音来客本地生活服务酒旅商家代运营策划方案
- 钻芯法桩基检测报告
- 【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10000字(论文)】
- 无线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 国籍状况声明书【模板】
- 常用保洁绿化人员劳动合同范本5篇
- 腕管综合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