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_第1页
新形势下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_第2页
新形势下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新形势下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学校,是人文荟萃之地;为人师者,多属才俊之流。因此,鉴于管理对象文化素质的不同,学校管理与其他单位管理方式也不相同,盲目套用其他单位的一些管理制度、管理理念, 很难取得教师群体的认同, 更难以收到良好效果。 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和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和不断深化, 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加多元化、 教师工作量的评估更加科学化, 新的形势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 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就成为学校管理者面临的重大课题。一、传统学校管理的特点和缺陷传统的

2、学校管理以刚性管理模式为主,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反映了古典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影响,是以“科学主义 ”和 “经济人 ”、“理性人 ”的哲学假设为基础,理论和方法是科学主义分解、精确、逻辑和实验法则的具体运用。传统学校管理模式的特点是:注重规范。 传统管理模式以规章制度为基础,学校管理者认为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 凡事都要按照既定的制度来进行处理,通过制度管人达到规范师生行为的目的。特别是对教师的管理,一般学校都对上下班制度、作业批改、科研活动、日常管理、家长反馈、学生成绩等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此约束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以期实现整齐划一的效果。注重效率。传统的学校管理往往以提高教学科研效

3、率为出发点,把学生成绩、升学率、发表论文数量、 科研成果档次等重要指标作为核定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通过制度引导和调动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 例如,部分高中学校, 还将毕业班学生升入重点大学人数纳入到奖惩范围, 甚至每升入一名清华、 北大给予一定数额的奖金, 更是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学校管理原则。注重权威。 传统的学校管理属于自上而下的管理类型,制度的制定围绕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 管理思路来进行,以此保证管理体系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在落实管理制度方面,其奖罚措施的轻重也多与学校管理者的主观态度有关,明确带有 “人治 ”的色彩, 更需要通过建立管理者的权威才能实现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目的。传统的学校管理对

4、于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运转能够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同时应该看到,传统的学校管理还属于“刚性管理 ”的范畴,其自身也有很多不足:缺少 “人本性 ”。“刚性管理 ”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对事不对人 ”,尽管不可能完全做到,但这是 “刚性管理 ”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样就带来了“重制度、轻情感”的问题。无论是绩效工资的评定也好,对违反学校规定的处理也好,都明显具有“机械 ”色彩,没有把教师面临的具体情况考虑进去吗,例如所带班级学生的入学基础、教学设施之间的差异等。一概而论地以学生成绩论英雄, 并不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劳动量和劳动成果,很容易挫伤教师的积极性。缺少 “灵活性 ”。“刚性管理 ”要求所有教

5、师都必须服务学校安排、遵守制度要求,不允许有“例外 ”情况, 一旦违反了制度要求,就必须接受相应的惩罚性后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任何事情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教师有其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科研思路、工作习惯,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而论,必然引起教师的“反感 ”或者 “软抵触 ”,从而导致 “出工不出力 ”现象的出现。缺少 “民主性 ”。“刚性管理 ”重视学校管理者的权威,必然导致忽视教师参与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实施重大决策的时候重集中、轻民主, 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难以体现到学校管理过程之中,不利于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最终也必将削弱管理效果。二、实施现代学校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从

6、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学校是受社会委托、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 教育活动的价值在于对学生身心施加积极的影响,促进其精神、 能力的发展变化,使其学会做人、做事。教育性,是学校的根本属性,也是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统的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教育管理模式, 主要目的是保持良好教学秩序、实现良好教育效益和维护等级鲜明的层级关系,很显然并没有把如何实现学校的教育性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更不用说作为惟一的教育管理目标。 随着社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等新的形势变化,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

7、的弊端越来越显出来,迫切需要将现代管理方式引入到学校管理之中。概括起来说,实施学校现代管理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追求升学率和科研成果, 这就要求学校现代管理必须围绕学生全面发展这个目标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办法,否则就会导致新课程改革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部分学校尽管推行了新课程标准, 对教师进行了普遍的培训,教学方法也进行了调整,但教育的终极目标并没有调整到位, 仍然有意或无意地把升学率,尤其是重点大学、 名校的升学人数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和成果的重要指标, 这种评价制度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也成为新课程

8、改革道路上最大的阻碍。 实施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有助于纠正这种偏差,使学校真正回归到教书育人的社会属性上来, 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全体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是仅仅为名牌大学培养精英人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努力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发展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学校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主体, 只有每所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都能够体现以人为本、鼓励创新、保证教学质量等具体要求,才能确保纲要的顺利实施。如果仅凭经

9、验管理、制度管理,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通过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方面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达到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想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首要的是要保证教师自身职业的发展,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从目前的教育管理模式来看, 过分看重教师的付出,而对教师自身的发展则重视不够,不仅不利于教育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也难以调动教师群体投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三、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现代学校管理很难界定为“刚性管理 ”或者 “柔性管理 ”,而是这两种管理理念的有机结合,

10、以现代管理目标为核心,通过刚柔相济的管理手段,来保证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现代学校管理的原则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 学校的功能是育人, 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一方面要以学生为本,紧紧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学校管理,旨在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另一方面要以教师为本,关心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他们能够解除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到实施,都必须体现关注学生、关注教师的原则, 只有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积极性, 教育活动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当然,以人为本不仅仅指为教师提供

11、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也不仅仅指改善学生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还需要为教师创造公平的职业发展机会、 让教师充分表达自己的管理意见和建议,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公平的发展机会等。发展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和制度体系本身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所好的学校, 必定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氛围,凝聚全校师生的精神,成为大家共同的精神支柱。 学校管理要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和基本要求,服务校园文化建设、保障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使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成为全校师生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发自内心地按照制度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把学校管理上升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以文化的视角、 文化的思维制定管

12、理制度、实施管理措施, 不是就制度论制度,生硬地加以落实,而是通过让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大家认识到制度的文化内涵,激发遵守制度的自觉性。坚持依法治校。 学校作为一个教育组织,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不仅仅是学校自己的事情,也必须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遵守法律法规,在法律的框架内实施教育活动。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依法治校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对学校管理者来说,必须切实增强法制意识,认真学习教育法 、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些专业法规和宪法 、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中有关学校教育之内容,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实施学校管理,绝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搞 “独立王国 ”。坚持开门治校。学校与社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绝不可能是“世外桃源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 除了发扬内部民主之外,还应当加强与社会方方面面之间的联系,如争取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争取家长的配合,争取社会各界的帮助等,使学校管理措施与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