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波同步的设计与实现_第1页
载波同步的设计与实现_第2页
载波同步的设计与实现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摘 要 错误! 未指定书签一、设计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二设计目的 . 错误!未指定书签三设计原理 . 错误! 未指定书签3.1 二进制移相键控 (2) 原理 错误! 未指定书签3.2 载波同步原理 错误! 未指定书签3.2.1 直接法(自同步法) 错误! 未指定书签3.2.2 插入导频法 错误 ! 未指定书签四各模块和总体电路设计 错误! 未指定书签4.1 调制模块的设计 错误! 未指定书签4.2 调制模块的设计 错误! 未指定书签4.3 载波同步系统总电路图 错误! 未指定书签五仿真结果 . 错误! 未指定书签六心得体会 . 错误! 未指定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 未指定书签摘要载

2、波同步又称载波恢复 ( ),即在接收设备中产生一个和接收信号的载波同频同 相的本地振荡 ( ),供给解调器作相干解调用。 当接收信号中包含离散的载频分量时, 在接收端需要从信号中分离出信号载波作为本地相干载波; 这样分离出的本地相干载 波频率必然与接收信号载波频率相同, 但为了使相位也相同, 可能需要对分离出的载 波相位作适当的调整。若接收信号中没有离散载波分量,例如在2 信号中(“ 1” 和“ 0” 以等概率出现时) ,则接收端需要用较复杂的方法从信号中提取载波。因此, 在这些接收设备中需要有载波同步电路, 以提供相干解调所需要的相干载波; 相干载 波必须与接收信号的载波严格地同频同相。电路

3、设计特点:载波提取电路采用直接法,即直接从发送信号中提取载波, 电路连 线简单,易实现,成本低。关键字:载波同步,仿真, 2 信号载波同步的设计与实现一、设计要求在系统解调部分,相干解调是一个常用的方法,因此相干解调的载波恢复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根据通信原理所学理论,设计用从 2等信号中提取载波同步信号,并注意相位 模糊现象,给出电路结构框图,并完成电路设计、仿真与调试。(1) 巩固加深载波恢复的认识,提高综合运用通信原理等知识的能力;(2) 培养学生查阅参考文献,独立思考、设计、钻研电子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3) 通过实际制作安装电子线路,学会单元电路以和整机电路的调试与分析方法;(4) 掌

4、握相关电子线路工程技术规范以和常规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技术指标;(5) 了解电气图国家标准以和电气制图国家标准,并利用电子正确绘制电路图;(6) 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与科学态度,建立严谨的工程技术观念;(7) 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三. 设计原理3.1二进制移相键控(2)原理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当正弦载波的相位随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离散变化时,则产生二进制移相键控(2)信号。通常用已调信号载波的0。和180。分别表示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1和0。二进制移相键控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e°(t)ang(t nTs) cos ctn广1,发送概率为Pan =V-1,发送概率为1e

5、2(t)=在一个码元期间,则有3 ,发送概率为P发送概率为1若用© n表示第n个符号的绝对相位,则有0° ,发送1符号© Y< 180° ,发送0符2信号的解调采用相干解调,解调器原理图如图1.1所示双极性不归开关电路(b)图3.12信号的调制原理图当恢复的相干载波产生180°倒相时,解调出的数字基带信号将与发送的数字基带信 号正好是相反,解调器输出数字基带信号全部出错。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倒n”现象。由 于在2信号的载波恢复过程中存在着180°的相位模糊,所以2信号的相干解调存在随机 的“倒n”现象。3.2载波同步原理提取载波的

6、方法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不专门发送导频,而在接收端直接从发送信号 中提取载波,这类方法称为直接法,也称为自同步法;另一类是在发送有用信号的同时, 在适当的频率位置上,插入一个(或多个)称作导频的正弦波,接收端就利用导频提取出 载波,这类方法称为插入导频法,也称为外同步法。直接法(自同步法)有些信号(如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等)虽然本身不包含载波分量,但对该信号进行某些非线性变换以后,就可以直接从中提取出载波分量来,这就是直接法提取同步载波的 基本原理。下面介绍几种直接提取载波的方法。设调制信号为和四r中无直流分量,则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为:s(t) = ni(t)cosu)rt接收端将该信号进行

7、平方变换,即经过一个平方律部件后就得到22 m (t)1 2e(t) m (t)cos o>ct = - + -m (052(01由上式可以看出,虽然前面假设 7 I中无直流分量,但L却一定有直流分量,这是因为宀必为大于等于0的数,因此,十的均值必大于0,而这个均值就是k 的直流 分量,这样e(t)的第二项中就包含2 .频率的分量。例如,对于2信号,为双极性矩形 脉冲序列,设严宀为土 i那么"-)=1,这样经过平方率部件后可以得到:I 2211e(t) = m (t)cas 叫t = - + cos2u)J由上式可知,通过2 一窄带滤波器从中很容易取出2频率分量。经过一个二分频

8、 器就可以得到的频率成分,这就是所需要的同步载波。因而,利用图 所示的方 框图就可以提取出载波。图3.2.1.1 平方变换法提取载波为了改善平方变换的性能,可以在平方变换法的基础上,把窄带滤波器用锁相环替代, 构成如图所示框图,这样就实现了平方环法提取载波。由于锁相环具有良好的跟 踪、窄带滤波和记忆性能,因此平方环法比一般的平方变换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因而得到 广泛的应用。信号输入已调平方律部件环路 滤波器压控振荡器I二分頻载波输出锁相环图321.2平方环法提取载波在上面两个提取载波的方框图中都用了一个二分频电路,因此,提取出的载波存在n 相位模糊问题。对移相信号而言,解决这个问题的常用方法就是

9、采用前面已介绍过的相对 移相。利用锁相环提取载波的另一种常用方法如图321.3所示。加于两个相乘器的本地信号分别为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 :卜=1和它的正交信号-I门,因此,通常称这种设输入的抑制载波双边带信号为叮,贝U叫=烈0)亡朋+ 6)=(*)&05+ 亡阴2归/ + 绷v4 =沁)匚0$® /血® /十呂)=!-孵傅血&十血(2®/十曰).丄2I经低通后的输出分别为乘法器的输出为IIv-=佑-X = mU bin0心©3 6 = m l/lsin 29 '口 4名式中是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与输入已调信号载波之间的相位误差。当

10、较小时,上式可 以近似地表示为1 、.、苗 % 一?TTkl日4上式中5的大小与相位误差 成正比,因此,它就相当于一个鉴相器的输出。用 r去调整 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相位,最后就可以使稳态相位误差:减小到很小的数值。这样压控振荡器的输出V就是所需要提取的载波。不仅如此,当匚减小到很小的时候,二就接近于调 制信号m(t)。322插入导频法在模拟通信系统中,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本身不含有载波;残留边带信号虽然一般 都含有载波分量,但很难从已调信号的频谱中将它分离出来;单边带信号更是不存在载波 分量。在数字通信系统中,2信号中的载波分量为零。对这些信号的载波提取,都可以用 插入导频法,特别是单边带调

11、制信号,只能用插入导频法提取载波。对于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而言,在载频处,已调信号的频谱分量为零,同时对调制 信号严宀进行适当的处理,就可以使已调信号在载频附近的频谱分量很小,这样就可以插 入导频,这时插入的导频对信号的影响最小。但插入的导频并不是加在调制器的那个载波, 而是将该载波移相90°后的所谓“正交载波”。根据上述原理,就可构成插入导频的发端 方框图如3.2.2.1( a)图所示。根据图3.2.2.1(a)的结构,其输出信号可表示为33设收端收到的信号与发端输出信号相同,则收端用一个中心频率为的窄带滤波器就可以得到导频,再将它移相90°,就可得到与调制载波同频同相的

12、信号收端的方框图如图3.2.2.2(b)所示。图322.2(b)插入导频法收端框图asin ct图3.2.2.1(a)插入导频法发端框图由图可知,解调输出为经过低通滤波器后,就可以恢复出调制信号 严宀。然而,如果发端加入的导频不是正 交载波,而是调制载波,这时发端的输出信号可表示为氐«) 兀sin收端用窄带滤波器取出后直接作为同步载波,但此时经过相乘器和低通滤波 器解调后输出为於稱(刃2 +疋多了一个不需要的直流成分 讣,这就是发端采用正交载 波作为导频的原因。为此可以在信号频谱之外插入两个导频 :和丄,使它们在接收端经过某些变换后产生所 需要的-。设两导频与信号频谱两端的间隔分别为

13、 和则:式中的是残留边带形成滤波器传输函数中滚降部分所占带宽的一半(见图3.223 ),而二是调制信号的带宽。图残留边带信号形成滤波器的传输函数插入导频法提取载波要使用窄带滤波器,这个窄带滤波器也可以用锁相环来代替,这 是因为锁相环本身就是一个性能良好的窄带滤波器,因而使用锁相环后,载波提取的性能 将有改善。四. 各模块和总体电路设计4.1调制模块的设计(1)调制模块整体图:图调制模块整体图(2)分频器:分频器实际上是一D触发器,实现二分频的功能图分频器(3) M序列电路:图4.1.3 M序列电路M序列,实际上是通过连续的触发器和异或门、或门来实现由二分频的正弦波产生四个触发器的输出端分别为a

14、1, a234,他们之间的关系为:n 1a1nna4a3nnna4a?an 1a2na1n 1na3a2n 1na4a3输出的信码为:(4)码变换的电路如下:B*u Vl-X- 0 u> IT-L &* 1图码变换的电路通过数字基带信号的不同电平选择不同的相位的波形。然后通过电压加法器来线性相 加,但是实际我没有找到这个三端集成电压加法器。最户是通过加两个电阻直接将两个电 压耦合起来。调制器的电路如下所示:(5) 2信号调制电路图4.1.52信号调制电路序列M序当从左边输入口输入 M序列,将M序列分为两部分即原 M序列和变换后的M(其中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低电平变为负电平)。在与载

15、波相乘后相加。就相当于将 列信号转化为双极性码并与载波信号相乘,得到 2调制信号,从右上方输出口输出。4.2调制模块的设计(1)平方律模块100疔100X1 V/v'/O V rX片图422平方律模块(2)锁相环模块:锁相环由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构成,然后集成为一块(3)二分频模块(4)谐波提取电路1 WradPg £陽图锁相环d a> QU图二分频模块由图总体电路右上方输入端输入2调制信号,经模拟乘法器将信号平方,再经 过锁相环调相,并由D触发器将其分频,再经过振荡电路将方波还原成正弦波,最后经过 滤波器调整滤除杂波。4.3载波同步系统总电路图图载波同步系统总体电路

16、五. 仿真结果各分模块电路和总电路用仿真波形如下:(1) M序列仿真波形图:观察图4.1可以看出仿真得出的序列为:图5.1 M序列仿真波形图(2) 2信号仿真波形:图5.2 2信号仿真波形(3) 载波同步仿真结果:图4.3载波同步仿真结果仿真结果分析:观察图5.1可以看出仿真得出的序列为:观察图5.3,第一行波形为所恢复的载波,第二行为2信号仿真波形,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虽然达到了同频的效果,但有些许相差。六心得体会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 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 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

17、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 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有点累。然而,当我一着手清理自己的设计成果,漫漫回味这 1周的心路历程, 一种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顿消 虽然这是我刚学会走完的第一步, 也是人生的一点小小的胜利,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的许多。 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深 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耐心,细致课程设计过程中,许多计算有时不免令我感到有 些心烦意乱:有 2 次因为不小心我计算出错,只能毫不情意地重来。但一想起苏扬老师平 时对我们耐心的教导,想到今后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想到世界上因为某些细小失误 而出现的令世人无比震惊的事故,我不禁时刻提示自己,一定呀养成一种高度负责,认真 对待的良好习惯。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在工作作风上得到了一次难得的磨练。短短一周是课程设计,使我 发现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真正如此的缺乏,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