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总复习_第1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总复习_第2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总复习_第3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总复习_第4页
高一物理必修一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运动学部分一、运动学部分 第一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第一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第二章、研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第二章、研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二、力学部分二、力学部分 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 第四章、怎样求合力和分力第四章、怎样求合力和分力三、动力学部分三、动力学部分 第五章、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第五章、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本节课我们将复习本册书第一章本节课我们将复习本册书第一章怎样描述物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体的运动,第二章,第二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律,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对这二章的内容进行加,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对这二章的内容进行加深了解,从而更好的在

2、实际问题中应用。深了解,从而更好的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从高考试从高考试题来分析,该板块的内容作为一个孤立的知识点来题来分析,该板块的内容作为一个孤立的知识点来考查的命题并不是很多,经常出现在涉及实际问题考查的命题并不是很多,经常出现在涉及实际问题的综合题中。的综合题中。1. 参考系参考系2. 时间时间和和时刻时刻以及二者的区别以及二者的区别3. 质点质点及其可视为质点的条件及其可视为质点的条件4. 位移位移和和路程路程及其区别;及其区别; st和和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其区别(图见下页)其区别(图见下页)t/sv/(m/s)0-1-212123456图一图一t/sS/m0-1-21

3、2123456图二图二st和和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其区别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其区别5. 速度、瞬时速度与速度、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瞬、瞬时速率时速率(速率)与平均速率速率)与平均速率6. 加速度加速度(定义、物理意义、公式、(定义、物理意义、公式、与运动方向的关系)与运动方向的关系) a 、vt 、v0 三者的区别(三者没三者的区别(三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有必然的联系) a与与v同向则加速,反向则减速同向则加速,反向则减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中的地球不能看作质点,而原子核、运动中的地球不能看作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作质点可以看作质点 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

4、杆的时间时,、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火车可看作质点 C、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的乒乓球的旋转时,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的乒乓球的旋转时,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速度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1 1、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以平均速度以平均速度8m/s 8m/s 通过前一半位移通过前一半位移, ,以平均速度以平均速度6 6 m/sm/s通过后一半位移通过后一半位移, ,则全程的平均速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度是 :_

5、m/s.:_m/s.2 2、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在前一半时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间的平均速度是8m/s ,8m/s ,后一半时间内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的平均速度是10m/s ,10m/s ,则全程的平均速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度是 :_m/s.:_m/s.下列关于位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位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段时间内质点的初速度方向即为位一段时间内质点的初速度方向即为位移方向移方向B 位移为负值时,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位移为负值时,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反相反C 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只决定于始末位置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只决定于始末位置D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

6、大小一定与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与路程相等路程相等【注:在应用公式的过程中应注意各个物理量的注:在应用公式的过程中应注意各个物理量的正负号正负号】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a是恒量是恒量(不变)(不变)2. 运动学基本公式:运动学基本公式: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022ttvvvv (1)连续相等时间间隔)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恒量: 推广通式:推广通式: (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平均速度:221321nnSSSSSSSaT2()ABSSSA

7、B aT022ttvvvv 几个重要的推论(3) 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与这段位移的初、末与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的关系:速度的关系: 无论在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中,无论在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中, 恒成立恒成立22022tsvvv22stvv 几个重要的推论1)1s末、末、2s末、末、3s末末ns末的瞬时速度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之比1:2:3:n2)1s内、内、2s内、内、3s内内ns内的位移之比内的位移之比 1:4:9:n23)第)第1s内、第内、第2s内、第内、第3s内内第第ns内的内的位移之比位移之比1:3:5:7:(:(2N1)4)连续相同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连续相同位移所用

8、时间之比1:( 21):( 32):(1)NN 几个重要的推论1. 刹车类问题:关键在于判断物体运动到停刹车类问题:关键在于判断物体运动到停止时所用时间止时所用时间2. 追及问题:追及问题:(1)临界条件:)临界条件:速度相等速度相等,然后再根据,然后再根据位移位移关系关系判断并计算判断并计算【能否(恰好)追上;最能否(恰好)追上;最大(小)距离大(小)距离】 (2)能追上时:位移关系)能追上时:位移关系 3. 相遇问题:相向而行的两物体距离之和等相遇问题:相向而行的两物体距离之和等于两者的初始距离于两者的初始距离SSS0追被追 例:飞机着陆后做匀变速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已知初速度是60m/s

9、, 加速度的大小是60m/s2, 求飞机着陆后12s内通过的位移 一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一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s的加的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以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以6m/s的速的速度从车边匀速驶过。度从车边匀速驶过。(1)汽车从开动后到追上自行车之汽车从开动后到追上自行车之前经多长时间后两者相距最远?此时前经多长时间后两者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距离是多少? (2)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汽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车的速度是多少? 本专题我们将复习本册书第三章本专题我们将复习本册书第三章力与相互作力与相互作用用第四章第四章合力与分力合力与分力,本专题是整个力学的本专题

10、是整个力学的基础,主要内容有力的概念、力的分类(常见的三基础,主要内容有力的概念、力的分类(常见的三种力)、力的运算三部分。其中力是贯穿整个物理种力)、力的运算三部分。其中力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概念,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学的概念,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所有矢量所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所有矢量所遵循的普遍法则。遵循的普遍法则。1、三种性质的力、三种性质的力 由于地球的由于地球的吸引吸引而产生,大小略小于地球而产生,大小略小于地球的引力,一般情况下,我们近似认为大小约等于地的引力,一般情况下,我们近似认为大小约等于地球引力。球引

11、力。Gmg g 9.8 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化 重心 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几何中心上。竖直向下相互接触,有弹性形变相互接触,有弹性形变弹簧类物体弹簧类物体FKX 其它的弹力大小其它的弹力大小由力的平衡或牛顿定律决定大小由力的平衡或牛顿定律决定大小弹簧弹力弹簧弹力沿弹簧的轴线指向弹簧伸长或收缩沿弹簧的轴线指向弹簧伸长或收缩的方向的方向绳子的弹力绳子的弹力沿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沿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轻杆的弹力轻杆的弹力可以沿杆也可以不沿杆可以沿杆也可以不沿杆接触面的弹力接触面的弹力一定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压一定垂直于

12、接触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或被支持的物体分析下列三种情况下的弹力分析下列三种情况下的弹力 产生条件: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直接接触、相互间有弹力、有相对接触面粗糙、直接接触、相互间有弹力、有相对 运动运动大小大小:fmg 为正压力,大小有时等于重力,但不总等于重为正压力,大小有时等于重力,但不总等于重 力,但一定等于支持力力,但一定等于支持力方向: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产生条件: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直接接触、相互间有弹力、接触面粗糙、直接接触、相互间有弹力、 有相对运动趋势有相对运动趋势大小大小:0fmf0 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会随着物体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会

13、随着物体 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物体与竖直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与竖直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的质量为物体的质量为m, 1 1、当物体沿着墙壁自由下落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当物体沿着墙壁自由下落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力是多少? A Amgmg, B Bmg mg C C0 D0 D无法确定无法确定 2 2、若用水平力、若用水平力F 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与墙壁间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与墙壁间保持相对静止,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保持相对静止,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 A Amgmg, B Bmg mg C CF F D

14、D0 0 3 3、若用水平力、若用水平力F F作用在物体上,而物体沿墙壁向作用在物体上,而物体沿墙壁向下作加速运动,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下作加速运动,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 A Amgmg, B Bmg mg C CF F D DF F (1)概念: 把研究对象(指定物体)在指定的物理环把研究对象(指定物体)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力的所受力的示意图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先分析先分析重力重力,然后按接触面分析接触力(弹,然后按接触面

15、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已知力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已知力.(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静止或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者)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者F合合x=0 F合合y=01 1、什么叫、什么叫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分解分解?共点力?共点力?、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分解遵守什么定则?分解遵守什么定则?、通常如何进行力的分解?、通常如何进行力的分解?4 4、力的分解的一般步骤:力的分解的一般步骤: (四)合力与分力(四)合力与分力确定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分力的方向确定两分力的方向作平行四边形作平行四边形确定分力的大小和

16、方向确定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1. 1. 求合力与分力的方法求合力与分力的方法 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法 2. 2. 共点力的平衡及应用共点力的平衡及应用 1 1)平衡态平衡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F=0 F=0 即即 FX=0 FY=0FX=0 FY=0 3 3)求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求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1)物体在三个不共线的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在三个不共线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处于平衡状态时,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通过平移必构成线段通过平移必构成封闭的三角形封闭的三角形.(2)物体

17、在三个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物体在三个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必为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共点力.(3)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状态时,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力等大反向等大反向.x x2 2x x1 1x x 力可以合成,是否也可以分解呢?F F1x1xF F1y1yF F3x 3x = F= F3 3F F3y 3y = 0= 0F F1 1F F2 2F F3 3F F2y2yF F2x2x方向:方向:yxFFtan(与(与Y轴的夹角)轴的夹角)大小:大小:1下面关于两个力的合力的说法,

18、正确的是( ) A合力一定大于两个力中较大者 B合力一定大于两个力中较小者而小于两个力中较大者 C合力可以大于两个力中较大者,也可以小于两个力中较小者 D合力一定大于或等于两个力绝对值之差而小于或等于两个力绝对值之和 2、 有三个力有三个力F 1、F 2、F 3作用于一点作用于一点,F 1 = F 2 = F 3 = 10N,且相互成且相互成120角角,1、这种情况下F 1、F 2、F 3的合力大小为多少? A30N B20N C10N D0、若只将F 1减小为5N,方向不变,则此时合力大小是多少? A25N, B15N C5N D0 1、若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若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

19、态,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Amgsin Bmgcos Cmgsin Dmgcos 2、若物体刚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物、若物体刚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斜面的倾和斜面的倾角角的关系为的关系为A = sin B = cos C = tan D = cot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乃至整个高中物理的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乃至整个高中物理的基本规律,是动力学的核心,只有全面深刻地基本规律,是动力学的核心,只有全面深刻地掌握了牛顿第三定律,才可以更高层次地学好掌握了牛顿第三定律,才可以更高层次地学好热学、电磁学、近代物理,所以多年来本专题热

20、学、电磁学、近代物理,所以多年来本专题内容一直是高考的重头戏。可以预见它仍然是内容一直是高考的重头戏。可以预见它仍然是今后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今后高考的重点和热点。第第一一定定律律内容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工静止状态,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工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为止。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为止。 意义意义1.1.不是对惯性下定义不是对惯性下定义2.2.指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指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3.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适应范围适应范围宏观、低速宏观、低速主要应用主要应用解释有

21、关惯性现象解释有关惯性现象第第二二定定律律内容内容F=maF=ma意义意义1.1.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使得运动和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使得运动和力的关系定量化力的关系定量化2.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3.3.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三性)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三性)适应范围适应范围宏观、低速、惯性对照系宏观、低速、惯性对照系第第三三定定律律内容内容F=F(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意义意义1.提示了力的本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提示了力的本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同种性质的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作同种性质的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作用在一条直线

22、上用在一条直线上适应范围适应范围任何情况任何情况主要应用主要应用转换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转换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同点相同点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受力分析202200221VVaSattVSatVVttmFa 关键求a力和运动联系的桥梁 【几种不

23、受其他外力(仅G、N、f)情况下的加速度】 (1)粗糙水平面 (2)光滑斜面 (3)粗糙斜面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已知运动情况求力a= gsinagsincossincosaggagg上滑:下滑:1. 定义定义2. 实质实质:物体本身的:物体本身的重力(即实重)不变重力(即实重)不变,只是拉力或压力大小发生变化只是拉力或压力大小发生变化3. 超重和失重仅超重和失重仅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 与速度无关;与速度无关; 4、完全失重、完全失重(a竖直向下并等于竖直向下并等于g)此时,)此时,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aa竖直向上超重竖直向下失重

24、 1、如图所示,位于光滑固定斜面如图所示,位于光滑固定斜面上的小物块上的小物块P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力力F的作用。已知物块的作用。已知物块P沿斜面加沿斜面加速下滑,现保持速下滑,现保持F的方向不变,使的方向不变,使其减小,则加速度其减小,则加速度( )A.一定变小一定变小B.一定变大一定变大C.一定不变一定不变D.可能变小,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可能变小,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B 2、一质量、一质量m = 6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水平推力面上,用水平推力F = 300N可维持物体以可维持物体以v = 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25、(1)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在某时刻撤去水平推力,物体在水平)若在某时刻撤去水平推力,物体在水平 地面上还能滑行多远?地面上还能滑行多远? 本节课我们将复习本册中四个实验,着重考察本节课我们将复习本册中四个实验,着重考察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从高考试题来分析,实验部分从高考试题来分析,实验部分是每年必考的内容,是每年必考的内容,目前高考实验题已从侧重于考目前高考实验题已从侧重于考查原理,步骤查原理,步骤, 器材选择器材选择, 数据处理,正确结论,影数据处理,正确结论,影响实验准确性的定性原因等响实验准确性的定性原因等, 逐渐要求会用实验

26、中逐渐要求会用实验中学过的原理、方法,解决立意新颖、灵活的实验问学过的原理、方法,解决立意新颖、灵活的实验问题。题。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探究实验四:探究a与与F、m的定量关系的定量关系必修必修1主要有下面四个实验四个实验主要有下面四个实验四个实验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有:刻度尺、天平、电火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有:刻度尺、天平、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称。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称。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

27、实验中的更要性、了解误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更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实验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差的概念、知道实验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 3 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直接测量的结果。 4 注意设计性实验,开拓学生的思维。注意设计性实验,开拓学生的思维。1. 打点计时器及其应用打点计时器及其应用 交流电源(电火花交流电源(电火花220V,电磁式,电磁式46V) 先开电源

28、后拉纸带,先开电源后拉纸带,交流频率交流频率50Hz,即每,即每隔隔0.02s打一个点。处理数据时,为了方便打一个点。处理数据时,为了方便测量和减少误差,通常都采用以测量和减少误差,通常都采用以6个点为一个点为一段划分纸带(即取段划分纸带(即取5个时间间隔)作为一个个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时间单位T,则则T0.0520.1s【注意取点的其他说法注意取点的其他说法】 如:如:2个计数点之个计数点之间有间有4个点没画出,每隔四个点,五个时间个点没画出,每隔四个点,五个时间段段. 2、要求:、要求: 1、会用、会用 求加速度求加速度 。 2、会用、会用 求瞬时速度。求瞬时速度。 3、能用、能用

29、求起点和终点速度求起点和终点速度 。 4、能用逐差法处理数据。、能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2ats atvvt0ttvv2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 (1)求加速度(逐差法和vt图象法) (假设有六组数据) 逐差法: 241125222633333SSSaTSSa TSSa T1234561232()39aaaSSSSSSaT(2)求某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原理:中间)求某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原理: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解题注意事项】纸带位移单位、时间间隔、有效数字、描点画图1210 22SSvvT2321 32SSvvT1112nnnn

30、nSSvvT 【练习】如图所示是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某一段纸带的示意图,A、B、C、D各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电流为50Hz的交流电,已知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则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s,物体的加速度为_m/s2, B点的速度为_m/s ,A点的速度为_m/s。A AB BC C单位单位:mmmm2 24 46 6D D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1.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 2. 2.学会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学会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1. 1.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31、 ,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 ,平衡时弹簧产生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实验二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计算.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 会分析两种图像,求出原长和劲度系数:F/NF/Nx/mx/m00 x02.2.某同学在做某同学在做

3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实 验中验中, ,他先把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 ,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 l0 0, ,再把弹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 l, ,把把l l- -l l0 0作为作为弹簧的伸长量弹簧的伸长量x x. .这样操作这样操作, ,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 ,最后画出的图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线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 ) 解析解析 由于考虑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由于考虑弹簧

33、自身重力的影响, ,当不挂钩码当不挂钩码 时时, ,弹簧的伸长量弹簧的伸长量x x0,0,所以选所以选C. C. C【注意几个步骤中的方向以及结点位置不动注意几个步骤中的方向以及结点位置不动】1. 减小实验误差:力尽量大些,夹角尽量小减小实验误差:力尽量大些,夹角尽量小些,在些,在60度到度到120度之间。细线尽量长、细度之间。细线尽量长、细些些2. 合力的实验值和理论值图像的区别(实验合力的实验值和理论值图像的区别(实验值一定跟细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值一定跟细线在同一条直线上)3. 结点不动,转动某个弹簧秤,观察结点不动,转动某个弹簧秤,观察2个弹簧个弹簧秤的示数如何变化?(参考练习册)秤的示

34、数如何变化?(参考练习册)结结 论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以两分力F1、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共点对角线与合力F重合。F1F2FO2.2.在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中, ,采取下列哪些采取下列哪些 方法和步骤可减小实验误差方法和步骤可减小实验误差 ( ) ( ) A. A.两个分力两个分力F F1 1、F F2 2间的夹角要适当大些间的夹角要适当大些 B.B.两个分力两个分力F F1 1、F F2 2的大小要适当大些的大小要适当大些 C.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D.D.实验前先把两个弹簧秤的钩子互相钩住实验前先把两个弹簧秤的钩子互相钩住, ,平放在桌平放在桌 子上子上, ,向相反方向拉动向相反方向拉动, ,检查读数是否相同检查读数是否相同ABCD 将下述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用字排列应是将下述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用字排列应是_ A、在白纸上按比例做出两个力、在白纸上按比例做出两个力F1和和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图求出合力法则作图求出合力F B、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置 C、记下两测力计读数,描出两测力计的方向、记下两测力计读数,描出两测力计的方向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在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