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何摆脱忙乱的困境_第1页
老师如何摆脱忙乱的困境_第2页
老师如何摆脱忙乱的困境_第3页
老师如何摆脱忙乱的困境_第4页
老师如何摆脱忙乱的困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师如何摆脱忙乱的困境 在学校里,“样样工作通向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繁忙人所共知。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量,相当于科任教师的2.53倍还多。做班主任,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的素养,不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善于按班主任工作规律办事,“忙乱”是必然的,“疲惫”“郁闷”,工作效益不良的困境是难以摆脱的。如何摆脱忙乱的困境呢? 班主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操练,而且班主任要在某一案例的不断探讨中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要进行科学的时间管理。(1)明确日程安排的两个基本的时间段。一是早晨到办公室后就开始设计一天的日程安排,大约需要十分钟左右;二是下午到办公室后调整下午的日程安排,大约需要五分钟左右。如果遇上突发性事

2、件,就要随时大幅度的调整日程安排。(2)要熟知当前的作息时间表,便于随时选择合适的时间完成工作任务。(3)要熟知自己授课班级的课程表。备课、上课时间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改。另外,如遇到突发性事件,熟悉本班的课程表,便于和其他任课老师协调后调整课程安排的时间,不影响一天的上课任务的完成。(4)要充分利用时间,在预期规划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如果因规划不合理而导致一些事务没有完成,要及时做出调整,另寻完成任务的时间。(5)日程安排的时间要尽量充足,并留足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作为机动时间,便于应对一些突发事件和规划不合理导致完成任务的时间出现拖延。(6)工作难度大的任务的完成时间规划的一定要充足

3、一些,以便保证完成质量。 要详细地梳理出一天的工作任务。这些任务包括必须完成的任务、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突发性事件、可做可不做的事情。(1)必须完成的任务一定要仔细梳理出来,像备课、上课、改作业、检查学生的到校情况、学校要求上交的一些材料等都是必须要做的,否则会出现工作失误。(2)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是指在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时生发出来的一些不稳定因素。比如在开家长会前的当天,有些家长可能会打电话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且沟通时至少需要半个小时以上才能结束,就容易冲突班主任的日程安排。(3)学生出现伤亡、校外人员来学校滋事等突发性事件,几乎都是不可控制的。(4)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是指那些需要近期做的事情,但

4、时效性不强,当天可以做也可以不做。 日程的具体安排。(1)日程安排的载体打造:可以借助一些表格来完成自己的日程安排,表格的设计至少应包括“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段划分”“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拆解及完成时的注意事项”。其中“工作任务的拆解及完成时的注意事项”一栏要设计的格子相对宽大些,因为要把一些注意事项都具体地表述出来,比如在开家长会的当天,“关闭手机”这一条一定要写到注意事项里。因为有一些家长在这一天是要打电话的。实际上,类似的家长平时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开家长会了才开始关心,他们打电话大多表达的是对自己的孩子的不满或担忧,很少能反映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所以这些家长的电话就可以不接。为了避

5、免这一点,班主任在这一天就可以关闭手机。(2)日程安排的注意事项:第一,以自己的上课时间为分界线,确定日程安排。第二,要把相对较多的工作任务安排在自己不上课的上午或下午,既不冲突上课,也便于调控。第三,必须要做的事情优先安排在合适的时间段,避免出现工作失误。第四,要把各项任务统筹安排,尽量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第五,把每天留出的一个小时左右的机动时间用于处理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和突发性事件。第六,日程安排的不要太紧张,要留出调控的余地,避免出现工作的忙乱。界定日常工作内容。花上一些时间记录自己每天要做的班级建设事务,然后根据多日的记录情况界定出常规工作内容、随机工作内容与突发性工作内容。常规工作

6、内容:立足班级实际,自己每天基本上要做的事情;随机工作内容:根据学校校历和各类通知分析学校各处室会突然安排的事情、家长的电话询问、同事找自己沟通某些教育话题等事务;突发性工作内容:指那些不可控制的而又有可能出现的班级建设事务, 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家庭住址、学生来校途中的交通情况、班级学生个性特点、有不良发展倾向的学生基本信息、学校的地理位置等因素,来界定突发性工作内容,像早晨学生来校途中出现被抢劫、交通事故等现象,学生打扫卫生时出现学生伤到自己的情况,学生在危险区追逐打闹出现伤亡事故,教室里的电器突然脱落、起火伤及学生等容易突然爆发的事务。 区分教学和处理班级事务的时间界限。 可结合本校和本班

7、的课程表设置,分析自己除了上课、备课、改作业的时间之外,还有哪些时间可以用来处理班级事务,尤其是要明确区分清早晨上课前、下午上课前、课间十分钟等不同类型、长短不一的工作时间。并在此基础上设定每天的备课、改作业、上课的时间段,然后把剩余的时间用来处理班级事务。这样,清晰的把班级授课和班级事务处理的时间科学地分开,不偏不倚。 认清自我的个性内涵。 应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结构,然后确定自己的日程安排是应当安排成紧凑型的,还是疏散型的。这样,便于能全面地科学地完成预期规划的班级建设事务。进行日程安排的设计推敲与总结反思日程安排的设计推敲。 每天到校后,不妨先在办公室把自己一天的日程简单的规划一下。

8、 可以以自己的备课、改作业、上课的时间段为日程安排依据,因为这些事务是每天必须要做的。然后根据可利用的时间的长短来安排找班干部谈话、询问校服费用的收缴情况、学生的身体是否恢复、上报学校的有关学生名单是否统计好、班级文化建设栏哪里需要修补等事务。在安排日程的时候,一定要留有充足的机动时间,便于处理一些突发性事件。日程安排的总结反思。每天下班前拿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反思一天的日程安排是否合理:如果日程设计合理,工作进展顺利,则思考长远的优化措施;如果日程设计不合理,导致一些工作没有做完,则思考近期的改进措施。另外,也要在日程推进中适当的学会及时调整规划安排,以便保证每一天所有的工作都能顺利完成。这样

9、“一天一安排,一天一反思”,张老师便可以在常态工作的完成中快速提高自己的日程规划能力。 应该补充关于教育诊断的知识体系与能力素养。比如,通过阅读一些教育诊断学方面的书籍(如李如齐的教育诊断学概论),来了解教育诊断的常识与操作要求,这样,了解、掌握了学生的各个阶段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的关键期、转折期,寻找学生发展特点的数据,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应该选择新的处理时间和处理场所。在教室里向全班学生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寻求学生的理解、帮助与支持。 (七)张老师应该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寻找问题的根底所在。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张老师在被校长批评后,没有认

10、识到是自己的工作思路混乱导致了一天的忙乱。张老师不想当班主任了,说明张老师没有反思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只是关注了事情出现的不良结果。 有些学生可能趁此疏漏去网吧,并通宵不归。这样,因为缺乏钱财而去抢劫、休息不充分而脾气暴躁和人发生冲突等因素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在班级组建初期的短时间之内形成班集体的向心力是很难的。这时候,班主任要做的事情很多,像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班级文化的创设、班级纪律的维护、班级公物的编号承包、学生基本信息的调研等所有事务都将涌来,没有日程安排意识的班主任经常会出现的情况就是忙乱不堪,还经常出现工作漏洞,一些性格暴躁的班主任甚至靠发火、过激的措施来指责、惩罚学生,弥补工

11、作疏漏,这样就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和谐。 在开学初、学期末的时候,要选拔新一任班干部群体、评选优秀学生、发放素质报告书等工作是必须要做的,任何遗漏都将出现工作失误。比如,在学期末放假的当天,班主任如果没有日程安排意识,工作进程混乱,根据学习成绩评选的学习标兵、学习进步奖等优秀学生名单没有及时统计出来,导致学校开优秀学生表彰会时自己班级的学生名单是空白,或者是班主任临时写出一份名单,使这样的“优秀生”没有说服力,起不到评优树先应起的作用。 在遇到校外社会人员来校滋事伤到学生、学生在危险区追逐打闹、坠楼等突发重大事件发生时,班主任如果没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就容易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境地。如果遇上类似的突

12、发性事件,看到什么问题就处理什么问题,很容易延误学生的救治时间,而现场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肇事者也会趁机溜走。 参加工作后即担任班主任或第一次担任班主任的老师,在处理班级事务时,难免分不清主次,把握不准每一件事务的轻重,所以,他们的日常工作事务的处理会显的忙乱些。这就要求这些班主任在短时间之内快速提高日程安排的能力。 由于女性特有的细腻、威严不够等独特的性别因素的影响,不少女性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也可能会出现忙乱的景象。所以,女性班主任要发挥自己细腻等性别文化的优势,养成日程安排的良好习惯。 从年龄结构上分析,一些年龄稍大的班主任,因为精力的欠缺、知识体系的相对落后、反应能力的降低等因素,在面

13、对日常工作时,也会出现忙乱的工作局面。因此,年龄大的班主任就要以日程安排意识来弥补自己的工作不足。自我实现:日程安排的根本目标。马斯洛认为,所有的人都向往自我实现,换言之,所有的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这是人作为高级智慧动物所具有的一种生物学本性。这种本性对于头脑发育健全的人来说,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高级需要,一种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科学地完成自己一天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班主任的一种自我实现,是自己的人性丰满,是自己引导自己达到的教育的最佳状态。所以,班主任要通过日程安排以清晰的工作思路来保证一天的工作的顺利推进,并在工作推进中尝试着发现自己: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善于做什么,进而发现

14、自身的使命,趋向自我实现。日常工作思路澄清的必要载体。教育日志是记录教师生活,教师表述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在日志中,记录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所观察到的、所感受到的、所解释的和所反思的内容,是能体现教师的专业自主的自由写作。每一次撰写的日志都包含一些基本的信息,如事件的日期(若书写日期与发生事件的日期不同时需要注明);脉络性资料(如地点、参与者以及其他看起来可能对研究是重要的信息)。日志的记录形式包括备忘录、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三种形式。通过撰写教育日志,教师可以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在不断地回顾和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对教育教学事件、问题和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情感的洞察力,不断地增强。教育日

15、志的撰写比较好操作,只要有纸笔、有时间、有地点就可以写。教育日志不是仅仅罗列生活事件的清单,而是通过聚焦这些事件,让教师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相关行为。日志通常需要每天或几天记录一次,至少是每周记录一次。 反思升华:日程安排科学的必要一环。反思是当代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概念。反思能力是当代班主任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班主任而言,反思就是自己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批判地考察自己的理念、行为和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者给予否定、思索或修正。所以,反思是班主任“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的一种哲学思辨。班主任的反思,以反思时间为指标来划分

16、,其体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实践前的反思(实践的前期基础、实践的可能性)、实践中的反思(实践的进程是否合理,对实践进行实时监控)、实践后的反思(对整个实践流程进行反刍,界定、评价实践的效果,并确定下一步的滚动计划)。日常特殊工作对待的理想选择。班主任在发现了一些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班主任即时处理时,有些学生会有一定的抵触。这时候,班主任要注意尊重学生,顾及学生的面子,不要在众人面前使学生难堪。但也不能放弃原则,可以斟酌情况后,把问题延后处理。在有抵触的情绪中处理问题,师生双方的情绪都容易激动,暂时脱离情境可以使双方都冷静下来,避免抵触的扩大。这样,也能保证班主任把一天必须要做的事情都顺利完成。 总之,班主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