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细菌感染与免疫课件_第1页
C6细菌感染与免疫课件_第2页
C6细菌感染与免疫课件_第3页
C6细菌感染与免疫课件_第4页
C6细菌感染与免疫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6细菌感染与免疫1第六章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细菌的感染(g(gnrnrn)n)与免疫与免疫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作用第三节 宿主的抗感染免疫第四节 感染的发生(fshng)与发展第五节 医院感染第一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2C6 学习(xux)目标掌握(zhngw): 概念传染、(条件)机会致病菌、抗感染免疫、正常菌群、菌群失调、侵袭力细菌生物被膜、带菌状态、医院感染 正常菌群生理作用、致病条件;细菌致病性因素 感染的类型及其区别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熟悉: 内外毒素特性比较;宿主抗感染免疫组成了解: 人体常见正常菌群,感染源与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第二

2、页,共五十一页。3C6细菌感染与免疫概念:概念:细菌细菌(xjn)的感染?的感染?病原菌?非病原菌?病原菌?非病原菌?传染?条件致病(机会致病)菌?传染?条件致病(机会致病)菌?抗感染免疫?抗感染免疫? 第六章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细菌的感染(g(gnrnrn)n)与免疫与免疫第三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4第一节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细菌的分布细菌的分布(fnb)及其医学意义及其医学意义1、 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土壤、水中、空气中细菌2、 细菌在人体的分布第四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5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土壤:土壤:条件适宜,细菌种类和

3、数量多,多数为非致病菌;土壤中的致病菌来源于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及死于传染病的人畜尸体。芽胞菌可能引起伤口感染伤口感染。水水是细菌生存的天然环境。水容易受各种排泄物污染而含有致病菌,可引起消化道传染病的流行;常用大肠埃希菌作为常用大肠埃希菌作为水被粪便污染的主要水被粪便污染的主要指标。指标。空气空气中细菌少,人和动物体内、土壤中的细菌等可进入在空气中。医院的手术室、病医院的手术室、病房、制剂室、实验室房、制剂室、实验室等要经常进行空气等要经常进行空气消毒,做好消毒隔消毒,做好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离和无菌操作,以防止疾病的传播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及手术后的感染。及手术后的感染。第五页,共五十一页。C6细

4、菌感染与免疫6细菌在正常细菌在正常(zhngchng)(zhngchng)人体的分布人体的分布思考题思考题:人体有菌部位人体有菌部位? 人体无菌部位人体无菌部位? 第六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7细菌在人体的分布细菌在人体的分布人体有菌部位:人体有菌部位:人体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部、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人体无菌部位:人体无菌部位:血液、内脏、骨胳、肌肉等部位。第七页,共五十一页。8C6细菌感染与免疫 一、正常菌群一、正常菌群 存在存在(cnzi)于人体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于人体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的腔道的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细菌及其他微腔道的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细菌及其他

5、微生物群,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生物群,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菌群一般无害甚至有益,称为正常菌群菌群一般无害甚至有益,称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第八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9 (一) 正常菌群生理学意义正常菌群生理学意义: n生物拮抗作用n 营养作用n 免疫作用n 抗衰老作用 (二)(二)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微生态平衡与失调概念(ginin):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失调 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失调正常菌群与宿主正常菌群与宿主(szh)(szh)之间的平衡在之间的平衡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被破坏,由生理性组合转变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被破坏,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

6、态的过程为病理性组合状态的过程第九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10二、机会致病菌(条件致病菌)二、机会致病菌(条件致病菌)* 定义?特定条件包括: 寄居(jj)部位的改变 宿主(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菌群失调(不适当抗菌药物治疗) 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重叠感染) ?第十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11菌群失调菌群失调诱因:诱因:长期大量使用广谱长期大量使用广谱(un p)抗生素、放射性核素抗生素、放射性核素、激素等治疗,感染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手术或器械、激素等治疗,感染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手术或器械检查。检查。 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由于受到某些因素(yn s)的影响,宿主

7、某些部位正常的影响,宿主某些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而超出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正常范围的状态菌群失调症(二重菌群失调症(二重(r zhn)感染重叠感染感染重叠感染)第十一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12菌群失调常见菌类菌群失调常见菌类(jn li) 金葡菌、粪肠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杆菌、流感嗜血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艰难梭菌、类杆菌、白念菌、曲霉菌、毛霉菌等。第十二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13如何如何(rh)防治菌群失调防治菌群失调?)保护宏观生态环境)保护宏观生态环境)保护微生态环境)保

8、护微生态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适当使用微生态)适当使用微生态(shngti)制剂制剂第十三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14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pathogenicity)或病原性:定义?或病原性:定义? 病原菌的致病因素(毒力数量门户)病原菌的致病因素(毒力数量门户)机体的免疫功能机体的免疫功能(gngnng): 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毒力毒力(virulence)?LD50/ID50?侵袭力(侵袭力(invasiveness)?毒素?毒素? 第二节第二节 细菌细菌(xjn)(xjn)的致病作用的

9、致病作用第十四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细菌(xjn)的毒力n致病性 (质) 细菌引起(ynq)疾病的性能 n毒力 (量) 表示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侵袭(qnx)力 第十五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16一、侵袭力二、细菌的毒素三、体内诱生抗原四、超抗原尚有:免疫病理损伤(snshng)(引起病变)第十六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侵袭(qnx)力 菌体表面结构毒力愈强,所需数量越少n适当的侵入门户如:破伤风梭菌深部缺氧伤口第十七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一、细菌一、细菌(xjn)的侵袭力的侵袭力 n1、粘附素黏附作用(zuyng);定植? 菌毛 非菌毛黏附素n2

10、、荚膜抵抗吞噬及杀菌物作用n3、侵袭性酶 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4、侵袭素5、*细菌生物被膜(BF)P68 ?第十八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二、细菌二、细菌(xjn)的毒的毒 素素n1、外毒素特征(tzhng): 蛋白质 理化稳定性差 免疫原性强 毒性作用强 器官选择性强外 毒毒 素素 (一)外毒素第十九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外毒素的免疫原性n 类毒素: 受甲醛作用可使其活性蛋白灭活而不影响接合蛋白的抗原性n抗毒素: 外毒素刺激机体(jt)产生的中和抗体第二十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212、外毒素分类、外毒素分类(fn li)与作用与作用n神经毒素、细胞(xbo

11、)毒素、肠毒素n重要的外毒素及其作用机制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破伤风梭菌引起的肌肉痉挛痉挛(jn lun)毒素神经毒素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1、内毒素的主要特点: 脂多糖 LPS 菌体裂解释放(shfng) 化学性质稳定 免疫原性弱,不能制成类毒素 器官选择性不强(二)内毒素(二)内毒素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n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zuyng): 发热反应 白细胞反应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性休克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bjio)外 毒 素内

12、 毒 素 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27 天然免疫 获得性免疫别名 机体天然防御机能 后天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定义 种系进化过程中逐 个体出生后在生活过 渐建立起来(q li)的一系 程中接触抗原性异物 列防御机能 所形成的免疫力特点 种系建立稳定遗传 后天建立不能遗传 与生俱来人人都有 个体间差异大 抵抗力广泛无针对性 对抗原有针对性特异性 无免疫记忆 有免疫记忆性 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组成 屏障结构 体液免疫 吞噬细胞 细胞免疫 体液中抗菌物质第三节第三节 宿主宿主(szh)的抗感染免疫的抗感染免疫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第三节第三节 宿主宿主(

13、szh)的抗感染免疫的抗感染免疫 种类?杀菌过程(guchng)?后果?2、吞噬细胞3、体液因素皮肤与粘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补体、溶菌酶、抗微生物肽、乙型溶素、防御素机械阻挡与排除作用分泌杀菌物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一、固有免疫/天然免疫(tinrnminy)1、屏障结构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29吞噬细胞吞噬细胞种类: 大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小中性粒细胞识别:模式识别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模式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受体(PRR)吞噬杀菌过程: 识别与黏附 吞入 杀灭与消化(xiohu)吞噬作用的后果 : 完全吞噬 不完全吞噬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一页。C6

14、细菌感染与免疫30第三十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31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32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33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34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35二、适应性免疫二、适应性免疫(miny)/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n(一)体液(ty)免疫n2、细胞免疫n3、黏膜免疫 黏膜免疫系统(MIS)n 抑制黏附调理(tio l)吞噬中和毒素调理补体(C3)/抗体(ADCC)CD4+Th1:LKCD8+CTL:细胞毒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36三、抗胞内菌免疫三、抗胞内菌免疫(miny)n吞噬细

15、胞n细胞免疫(miny)n特异性抗体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37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宿主的抗感染免疫(miny)组成组成种类(zhngli)?杀菌过程?后果?抑制吸附、调理吞噬、中和毒素、调理补体/抗体CD4+Th1:LKCD8+CTL:细胞毒固有免疫天然免疫屏障结构吞噬细胞体液因素皮肤与粘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补体溶菌酶抗微生物肽、乙型溶素、防御素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机械阻挡与排除作用分泌杀菌物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38 第四节第四节 感染(gnrn)来源外源性感染(gnrn)(exogenous infection) : 感

16、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病人带菌者病畜和带菌动物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 感染来源于自身体内或体表(正常菌群或潜伏的病原菌) 传播方式与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性接触、 节肢动物媒介、多途径社会感染和医院感染 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 途 径 方 式 疾 病 举 例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40二、感染二、感染(gnrn)的发生的发生 1、病原菌的致病因素病原菌的致病因素(yn s)(毒力数量门户)(毒力数量门户)2、机体的免疫功能、机体的免疫功能3、社会与环境因素、社会与环境因素第四十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41n

17、隐性感染隐性感染(gnrn)inapparent infection n 显性感染显性感染 apparent infectionn 带菌状态带菌状态carrier state感染感染(gnrn)的类型的类型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定义(dngy)?按感染部位分依病情缓急分区别?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 菌血症菌血症 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侵入血流,但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大量未在血中大量繁殖繁殖。 毒血症毒血症 细菌细菌(xjn)在局部繁殖,不入血,仅在局部繁殖,不入血,仅外毒素入血外毒素入血引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起全身中毒症

18、状 败血症败血症 细菌侵入血流后并在细菌侵入血流后并在血中大量繁殖血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产生毒性产物,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者。产物,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者。 脓毒血症脓毒血症 化脓性细菌入血,在其中繁殖化脓性细菌入血,在其中繁殖,又,又播散播散至其他至其他许多组织或器官,引起转移性化脓病灶许多组织或器官,引起转移性化脓病灶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败血症的皮肤表现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破伤风梭菌引起的肌肉痉挛毒血症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45案例(n l)分析n患者,男性,30岁。因寒战、发热(38)、头痛(tutng

19、)伴大汗5天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较差,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部无异常。化验:外周血象高,中性粒细胞为主;外周血培养两次,证明为同一细菌生长。抗菌治疗有效,后痊愈出院。n问题:该患者如何诊断和治疗?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46要点(yodin)分析:n患者诊断为败血症。诊断依据为:(1)急性期病,寒战高热;(2)外周血象高,中性粒细胞为主;外周血培养两次,证明为同一细菌生长。(3)抗菌治疗效果良好。n对该患者治疗及处理措施:临床考虑(kol)败血症后,在细菌培养的同时及时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2天后体温恢复正常,8天后痊愈。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感染与免疫第五节 医院(yyun)感染n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n一、医院感染的分类n1、内源性医院感染(自身(zshn)感染)n2、外源性医院感染:交叉、环境感染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一页。C6细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