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频考点训练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频考点训练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频考点训练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频考点训练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频考点训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高频考点:差异性的成因、表现及其在世界、中国的分布规律一、单选题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西安到成都列车运行时间由16小时缩短至3小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西安到成都沿线自然景观的递变,主要体现了()A.纬度地带分异B .干湿度地带分异C .垂直地带分异 D .地方性分异2 . A附近地区野生中草药种类丰富,是因为()A.跨热带与亚热带B .纬度较高C .山地垂直高差大D .病虫害少3 .与西安比,成都()A.年均温较低B .年太阳辐射量较大C .年降水量较多D .受寒潮影响较大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贺兰山矶藩叶国叶林高

2、寒荒漠秦崂-淮河常绿阔叶林4 .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该地A.深居内陆,距海远 B .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C.河、湖的水量较少D .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5 .图中区域的主要植被类型为A.落叶阔叶林 B .温带草原 C .温带荒漠 D .亚寒带针叶林6 .图中一一方向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C.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现象市树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市树从当地分布广泛且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大乔木中选取。湖南郴州市树为樟树,河北石家庄市树为国槐。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7

3、 .樟树和国槐分别属于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B ,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常绿阔叶林D .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8 .导致湖南和河北两省树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 . 土壤 C .水分 D .热量读“西班牙和南非两国某自然带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西班牙和南非两国某门然带的分布图9 .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带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 .热带草原带10 .该自然带的分布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乙地区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 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及轮廓 B .大气环流的差异 C .地形分布 D .洋流影响 下图所示为

4、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1 .图中各自然带中的自然景观与撒哈拉地区相似的是A. B. C. D. 12 .导致甲岛屿东西两侧自然带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地形太阳辐射人类活动A. B . C . D . 13 .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油橄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油橄榄主要分布在()A.热带雨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4 .四地的森林植被,属于地方性分异的是()A.地 B .地C.地 D .地15 .关于图示洋流,叙述正确的是()A.沿岸是寒流B.沿岸是暖流C.之间是寒流D.之间无洋流16 . “巍巍

5、祁连百丈雪,悠悠走廊千里春”,反映了水热等因素对祁连山自然景观的深 刻影响。完成下列各题。1Q4»E与喜马拉雅山南麓热带、亚热带自然景观不同,祁连山北麓呈现出的是温带自然景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高度 B .光照强度C.纬度位置 D .大气降水下图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祥* >61)0017 .图中a、b、c、d表示常绿阔叶林带的是A. a B . b C.c D . d18 .该山自然带发育程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低冰雪融水多距海洋近 相对高度大A. B . C . D . 读澳大利亚西部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1151120

6、0125*19 .沿X、Y、Z的自然景观依次是()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 .硬叶林、稀树草原、荒漠C.落叶林、草原、荒漠 D .雨林、稀树草原、荒漠20 .引起X、Y、Z三地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从西向东降水减少B .从西向东降水增多C.从西向东气温升高D .从西向东海拔增加21 .下图为“某次旅程线路示意图”。从亚洲东部到德国经过的自然带描述正确的是A.没有途径亚热带的自然带B .未经过热带的自然带C.经过森林一草原一荒漠的景观变化D . 一路上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二、综合题22 .下图分别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自然带的

7、名称是 ,其对应气候的成因是 。(2)自然带到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3)图中A处与处气候类型不同,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单选).A.海陆位置B.洋流C.地形D.人类活动(4)甲、乙两图代表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其中与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图.其气候特征是 。23 .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落叶 带阔带 温时林草和荒带<>带带温原温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B.(2)A自然带所在地的夏季气候特征是(3)a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季风,冬季气候特征是规律,该规律形成基础是差异。b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规律。

8、(4)B地区季风的形成原因是24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70河此八八吏八心力二什25*(1)上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季。(2)下图为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与之对应的数字序号。甲-();乙一()(3)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图中显示的季节里,所示地区气候类型的特征为 ;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4) 气候类型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 由气候一一一一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该 规律的形成以 的变化为基础。参考答案1 A

9、 2 C 3 C【解析】1 据图可知,西安到成都,随着纬度的差异而导致太阳辐射不同,即热量差异,因此沿线自然景观的递变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故选A。2 .据图可知,A地地处我国秦岭山脉,山地垂直高差大,因此不同海拔高度水热不同,适合不同生物生存,因此野生中草药种类丰富。故选C。3据图可知,成都纬度较西安低,因此年均温较高,A 错误;成都地处四川盆地,阴雨天多,因此年太阳辐射量较西安小,年降水量较西安多,B错误C正确;受北部山脉阻挡,成都受寒潮影响较小,D 错误。故选C。4 A 5 B 6 B【解析】4.根据山脉分布,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该地深居内陆,距海远,A对。纬度较

10、高,不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错。河、湖的水量较少;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是气候干旱的结果,不是原因,C、 D 错。5 .图中区域是内蒙古高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主要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 B 对。落叶阔叶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A 错。 温带荒漠主要在贺兰山以西,C错。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在图示大兴安岭地区,D错。6 .图中-方向自然景观是随着经度变化的,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经度地带性规律,B 对。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随着纬度更替, A 错。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随着海拔更替,C 错。非地带性现象是局地特征,D 错。7 A 8 D【解析】7湖南位于我国

11、南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樟树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北位于我国北方,属温带季风气候,因此国槐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A正确。8湖南和河北两省纬度差异明显,湖南一月份平均气温高于0,河北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C,从而导致树种差异,故 D正确。9 C 10 A【解析】9阴影部分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属于地中海气候,表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对。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植被,A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 错。该地位于亚热带、温带地区,没有热带草原带,D错。10 该自然带的分布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乙地区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乙地区在该纬度没有陆

12、地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及轮廓,A对。大气环流C、 D 错。相似, B 错。地形分布相似,洋流影响不同,但不是主要原因,11 B 12 A【解析】11.图中各自然带中的自然景观与撒哈拉地区相似的是,位于纳米布沙漠,荒漠景观,B对。是热带雨林带, A错。热带草原带,C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 错。12 导致甲岛屿东西两侧自然带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和地形,东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西侧是背风坡,、对。纬度大韩民国,太阳辐射差异不大,错。人类活动不是差异原因,错。A对。B C D错。点睛:沙漠地区景观是荒漠景观。撒哈拉地区和纳米布沙漠都是荒漠景观。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自然带

13、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和地形,东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西侧是背风坡。13 D【解析】油橄榄是亚热带作物,主要分布在地中气候区,该气候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故答案选D 项。14 A 15 C【解析】14.四地中,为雨林植被,其形成与地形抬升、沿岸暖流有关,属于地方性分异现象;的森林形成与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有关,、森林植被的形成均与西风带的影响有关,的形成属于地带性规律。据此选Ao15 .根据图示纬度信息及海陆轮廓可知,沿岸是巴西暖流;沿岸是秘鲁寒流;之间是本格拉寒流;之间有南赤道暖流,据此选 Co16 C【解析】与喜马拉雅山南麓热带、亚热带自然景观不同,祁连山北麓呈现出的是

14、温带自然景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不同,喜马拉雅山脉纬度低,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祁连山位于温带地区,C对。海拔高度、光照强度、大气降水不是山麓温度带的影响因素,A、 B、 D 错。故选C。17 C 18 D【解析】17乞力马扎罗山位于东非高原,山麓地带主要为热带草原景观,因此d 为热带草原,c 为常绿阔叶林带;b 为高山草甸带;a 位于积雪冰川带下方,为高寒荒漠带。故 C 正确。18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发育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 纬度越高越简单;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 ( 当然有极限), 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无。 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

15、复杂, 相对高度小则简单。故 D 正确。19 B 20 A【解析】19.据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知,X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Y 为热带草原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Z 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故选B。20 .据上题分析可知,X、Y、Z依次为森林、草原和荒漠,因此引起X、Y、Z三地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从西向东降水减少。故选A。21 BC【解析】由图示可知沿途经历的气候类型主要有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因而自然带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荒漠和草原带以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有亚热带自然带,A错误;没有经过热

16、带自然带, B 正确;经过森林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 C 正确;一路上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到内陆再到沿海的分异规律,即经度地带性,D 错误。故选BC。22 (1)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2) 从沿海向内陆水分 (3) C (4) 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解析】(1)在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自然带到的变化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是由于水分条件的变化而出现的,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水分。(3) 图中 A 处是在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温度降低而形成的热带草原气候;处是刚果盆地,是热带

17、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两地气候类型的差异是地形原因。(4)是温带季风气候,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季风气候。23 (1)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 炎热干燥温和多雨(3)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4)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1)图中A处位于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以南,因此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中海气候,其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是亚热带季风的自然带,B 处位于其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其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根据上题可知,A 为地中海气候,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18、的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3) a 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因此体现的是从赤道向两极b 方向的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方向上更替,因 此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4) B 地区的季风属于温带季风,它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4(1)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2);(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炎热干燥;南北纬40° - 60°的大陆西岸。( 4)热带雨林带;由赤道向两极(纬度地带性);热量。【解析】(1 )上图中A 气压带的名称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偏北,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夏季。(2)图中分别是热带雨林、热带沙漠、地中海、温带海洋性、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甲、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